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 字
中国超越印度成为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根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已达12.8万人左右,是美国大学校园中外籍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个数字比2009年的9.8万多人增加了约3万人,增长率为30%。
过去几年以来,印度学生一直是美国各大学校园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这个现象到了2010年为中国所取代。而长期以来占美国外籍学生人数首位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从2009年的10.3万多人只增加到2010年的10.6万人左右,增长率为1.6%。
印度学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高涨的学费、申请过程繁杂等,使得印度学生已不再把美国放在留学国家的首选。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与印度地缘关系更近的英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印度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根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美国发给印度的留学生签证数为3.2万份,而英国核发给印度的留学生签证数为5.7万份,约为美国的两倍。
1995年,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约为3.9万多人,比印度的3.1万人还多;到了2002年,印度的留美学生增加到约6.7万人,超越了中国的6.5万人。此后,印度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到了2009年,印度的留美学生仍比中国多出5 000人,但是2010年就为中国所超越了。
目前留美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印度、韩国、加拿大和日本。
(《印度时报》,2010年11月27日)
俄罗斯向远东联邦大学拨款50亿卢布
促其全面快速发展
日前,远东地区6所大学参加了俄罗斯境内角逐研究型大学地位的竞赛,悲哀的是无一所大学入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俄罗斯总理普京敦促议会通过决议,在该地区成立两所联邦大学,目的是在远东高等学府中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教育集团,以带动当地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和教育水平均衡快速发展。
2010年12月6日,普京出席在伯力举行的统一俄罗斯党跨区会议时表示,雅库茨克东北联邦大学和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将额外获得政府50亿卢布的发展预算。
早在2007年,俄罗斯政府在国家优先教育项目的框架下,以原有的大学和顿河罗斯托夫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学术中心为基础,分别在南方和西伯利亚联邦区率先成立两所联邦大学。在2007年至2009年间,每所大学各获得约60亿卢布的发展经费。
目前,俄罗斯境内已有7所同等级的大型学府,除联邦资金支持外,企业和地方当局也积极参与到发展高等教育体系中来。
(俄罗斯新闻网,2010年12月6日)
美国赴亚非国家留学人数略增
由美国国务院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近日针对境外3 000所大学做了美国留学生人数调查。调查报告指出,2008-2009年间,美国学生到境外传统留学地点的大学修习学分的人数骤降,如欧洲虽然仍为美国学生的主要留学地,目前留学人数超过14万人,但注册人数较往年下降4%,为22年来首度减少。到欧洲留学骤减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反而促使前往非传统留学地点的学生人数增加。留学人数增加的地点为非洲(16%)、亚洲(2%)及南美洲(13%),处于这些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学设置课程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并且美国学生能够支付得起学费,因此受到青睐。
IIE执行副所长表示,家庭财务状况和学校的财政预算是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与否的重要因素。IIE的《门户开放报告》也指出,2008-2009年间,有260 327名美国学生在海外修得学分,比10年前增加1倍,但比2007年降低0.8%。2009年外国留学生到美国学校注册就读的人数亦趋缓慢。
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安·斯托克对出国留学的看法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学生到世界各地留学,是促进美国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和国家都十分有意义。
(美国《今日美国报》,2010年11月25日)
法国每年12万名辍学生
近5成青年对未来感到不安
法国政治创新基金会近期对17个国家近2万名16岁至29岁青少年的统计调查表明,法国青年是欧洲国家中对未来预期最感到失望的一群,仅有36%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乐观。益普索市调公司近日的调查同样发现,有50%的法国青年对未来感到不安,更有34%的青年对未来感到焦躁。
近几年来,法国学生多次走上街头抗议,除了对政策表达反对意见之外,也通过抗议活动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然而,问题的根本原因似乎来自法国的教育体制。
首先,学校没有向学生提供公开发表言论的渠道。学生只能通过过激行为以引起他人注意。巴黎高等政治学院教授彼得·冈布尔认为,美国及英国的大学里均设有演讲辩论社团,学生可以针对特定议题进行辩论,表达心声,然而此项措施在法国并不存在,因此学生才会走上街头。
其次,法国教育强调精英培养观。校内充满了竞争与压力,再加上学校的留级制度,更突显成绩不达标准学生的劣势,造成每年近12万名学生辍学。而在芬兰,初等教育学校的教育宗旨是普及基础知识,不以成绩论英雄,不给学生制造学习压力。
最后,错误的观念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南特大学的助理教授文森特·特罗格表示,法国人习惯认为,高等教育是学生必经的教育途径,非正规大学体系毕业的学生会受到社会普遍的歧视。这种错误的观念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社会阶层的划分。
近年来,法国政府在教育政策上作出了不少努力,例如2008年执行的《成功序列计划》,通过高中与高等院校签订的协议,向贫困家庭的高中生提供课后及专项科目辅导,让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进入正规高等院校学习。截至2010年,已有近250所学校参与此计划,同时有近1.5万名学生因此受益,预计至2011年将增加至300所学校。
除此之外,在免费教育活动方面,诚如萨科奇总统的承诺,学生的课后辅导、假期实习、高中生英文实习等都已获得政府全面补助,已有近85万名中学生及20万名小学生得到帮助。
在协助毕业生就业方面,近83所大学设置了就业辅导处,协助学生拟定履历表、模拟面试,开设就职新计划课程等。然而,根据法国就业协会的调查显示,2009年仅有64%的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比2008年下降了4%。可见,在辅导青年就业上,政府仍需再作努力。
(法国《世界报》,2010年11月25日)
编辑:覃云云 尹 杰
中国超越印度成为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根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已达12.8万人左右,是美国大学校园中外籍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个数字比2009年的9.8万多人增加了约3万人,增长率为30%。
过去几年以来,印度学生一直是美国各大学校园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这个现象到了2010年为中国所取代。而长期以来占美国外籍学生人数首位的印度留学生人数从2009年的10.3万多人只增加到2010年的10.6万人左右,增长率为1.6%。
印度学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高涨的学费、申请过程繁杂等,使得印度学生已不再把美国放在留学国家的首选。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与印度地缘关系更近的英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印度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根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美国发给印度的留学生签证数为3.2万份,而英国核发给印度的留学生签证数为5.7万份,约为美国的两倍。
1995年,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约为3.9万多人,比印度的3.1万人还多;到了2002年,印度的留美学生增加到约6.7万人,超越了中国的6.5万人。此后,印度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到了2009年,印度的留美学生仍比中国多出5 000人,但是2010年就为中国所超越了。
目前留美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印度、韩国、加拿大和日本。
(《印度时报》,2010年11月27日)
俄罗斯向远东联邦大学拨款50亿卢布
促其全面快速发展
日前,远东地区6所大学参加了俄罗斯境内角逐研究型大学地位的竞赛,悲哀的是无一所大学入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俄罗斯总理普京敦促议会通过决议,在该地区成立两所联邦大学,目的是在远东高等学府中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教育集团,以带动当地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和教育水平均衡快速发展。
2010年12月6日,普京出席在伯力举行的统一俄罗斯党跨区会议时表示,雅库茨克东北联邦大学和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将额外获得政府50亿卢布的发展预算。
早在2007年,俄罗斯政府在国家优先教育项目的框架下,以原有的大学和顿河罗斯托夫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学术中心为基础,分别在南方和西伯利亚联邦区率先成立两所联邦大学。在2007年至2009年间,每所大学各获得约60亿卢布的发展经费。
目前,俄罗斯境内已有7所同等级的大型学府,除联邦资金支持外,企业和地方当局也积极参与到发展高等教育体系中来。
(俄罗斯新闻网,2010年12月6日)
美国赴亚非国家留学人数略增
由美国国务院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近日针对境外3 000所大学做了美国留学生人数调查。调查报告指出,2008-2009年间,美国学生到境外传统留学地点的大学修习学分的人数骤降,如欧洲虽然仍为美国学生的主要留学地,目前留学人数超过14万人,但注册人数较往年下降4%,为22年来首度减少。到欧洲留学骤减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反而促使前往非传统留学地点的学生人数增加。留学人数增加的地点为非洲(16%)、亚洲(2%)及南美洲(13%),处于这些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学设置课程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并且美国学生能够支付得起学费,因此受到青睐。
IIE执行副所长表示,家庭财务状况和学校的财政预算是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与否的重要因素。IIE的《门户开放报告》也指出,2008-2009年间,有260 327名美国学生在海外修得学分,比10年前增加1倍,但比2007年降低0.8%。2009年外国留学生到美国学校注册就读的人数亦趋缓慢。
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安·斯托克对出国留学的看法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学生到世界各地留学,是促进美国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和国家都十分有意义。
(美国《今日美国报》,2010年11月25日)
法国每年12万名辍学生
近5成青年对未来感到不安
法国政治创新基金会近期对17个国家近2万名16岁至29岁青少年的统计调查表明,法国青年是欧洲国家中对未来预期最感到失望的一群,仅有36%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乐观。益普索市调公司近日的调查同样发现,有50%的法国青年对未来感到不安,更有34%的青年对未来感到焦躁。
近几年来,法国学生多次走上街头抗议,除了对政策表达反对意见之外,也通过抗议活动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然而,问题的根本原因似乎来自法国的教育体制。
首先,学校没有向学生提供公开发表言论的渠道。学生只能通过过激行为以引起他人注意。巴黎高等政治学院教授彼得·冈布尔认为,美国及英国的大学里均设有演讲辩论社团,学生可以针对特定议题进行辩论,表达心声,然而此项措施在法国并不存在,因此学生才会走上街头。
其次,法国教育强调精英培养观。校内充满了竞争与压力,再加上学校的留级制度,更突显成绩不达标准学生的劣势,造成每年近12万名学生辍学。而在芬兰,初等教育学校的教育宗旨是普及基础知识,不以成绩论英雄,不给学生制造学习压力。
最后,错误的观念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南特大学的助理教授文森特·特罗格表示,法国人习惯认为,高等教育是学生必经的教育途径,非正规大学体系毕业的学生会受到社会普遍的歧视。这种错误的观念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社会阶层的划分。
近年来,法国政府在教育政策上作出了不少努力,例如2008年执行的《成功序列计划》,通过高中与高等院校签订的协议,向贫困家庭的高中生提供课后及专项科目辅导,让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进入正规高等院校学习。截至2010年,已有近250所学校参与此计划,同时有近1.5万名学生因此受益,预计至2011年将增加至300所学校。
除此之外,在免费教育活动方面,诚如萨科奇总统的承诺,学生的课后辅导、假期实习、高中生英文实习等都已获得政府全面补助,已有近85万名中学生及20万名小学生得到帮助。
在协助毕业生就业方面,近83所大学设置了就业辅导处,协助学生拟定履历表、模拟面试,开设就职新计划课程等。然而,根据法国就业协会的调查显示,2009年仅有64%的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比2008年下降了4%。可见,在辅导青年就业上,政府仍需再作努力。
(法国《世界报》,2010年11月25日)
编辑:覃云云 尹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