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片框架被导演的个人标签彻底解构,《气》片招来09电影市场上最惨烈的骂声
9月17日晚湖南卫视“零点锋云”节目上,临近不惑之年却以“莫西干”造型亮相的导演郑重这样解读他的处女作:“《气喘吁吁》是一部cult电影”,影评人赛人当场反唇相讥:“如果这也算cult电影,那么每年400部国产电影里至少有一半是cult电影!”这句话为那些买票进影院,只换来满头雾水一腔怒火的观众出了一口气。
不过,倍感“受伤”的恐怕不仅仅是观众。《气喘吁吁》为葛优招致了质疑和困扰,曾对影片寄予厚望的幕后运作团队也大受指责。这部曾被视作《不见不散2》的作品,最初被出品人高军、刘小淀等组成的“高参”清楚地划定在“商业喜剧片”范畴,从影片的投资策划、演员阵容、制作班底来看,要勾勒一个商业影片的形态并非难事。然而在影片上映后,陆续抛出“心理实验电影”、“目录式叙事”、“cult电影”等论调的郑重却表示:“其实是大家特别商业地操作了一部有一定实验性的片子,影片本身并不是一部商业片。”当初费心搭建的商业片框架,被导演的个人标签彻底解构,面对市场上激烈的骂声,影片出品人、总监制高军直言:“导演观念出了问题,路走偏了。”
“被浪费”的商业大片资源
谈起《气喘吁吁》,高军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可惜”,在他看来,郑重拍这部处女作的机遇比当年的宁浩“好了不止十倍”:有好莱坞摄影师、资深制片人、2000万元投资,还有“全民偶像”葛优坐镇,郑重可谓非常幸运。“这本是一个青年导演迈入亿元俱乐部的机会,就这样被轻易错过了。”高军感到很惋惜,不过令他更加遗憾的是《气喘吁吁》这个项目的潜力被浪费了。
“亿元俱乐部”曾是《气喘吁吁》片方的目标,因为片方从头到尾一直把《气喘吁吁》当作商业大片来运作。项目格局从影片出品人刘小淀、监制戢二卫和执行制片人蔡元看完郑重的剧本时就基本敲定。“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剧本。”曾任迪斯尼电影公司中国区代表的戢二卫说,“剧本故事性很强,线索清晰、人物性格非常突出,喜剧感很足,而且对人物心理状态的表现很深刻。”他坚信在这个剧本的基础上,假如导演对影像语言有足够的控制力,“将会做出一部很有力度的作品”。
而郑重认为投资人的本意是做些“不一样”的尝试:“从剧本开始我就想打造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外国人的形象作为独立的人物出现,在中国电影史上并不多见,此外还有很地道的黑人角色和很多鲜明的人物,这些元素给人完全不同的冲击。这些最资深的业内人士,都是因为看到了新鲜的东西,才愿意合作。”对此戢二卫强调:“我们想要的新鲜,是指故事、人物、风格的创新,我们绝不想以小众电影的立场去做探索和实验”。
虽然剧本获得一致认可,但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的郑重强调“必须自己执导”,这令几位制片人有些犹豫。不过,郑重为此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我连分镜头剧本都画好了,厚厚一叠,所有的细节我都有详尽规划。”他搬出了票房和口碑俱佳的英国喜剧片《真爱至上》作为类比的样板。另外,在争取葛优担纲主演的过程中,郑重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打动了葛优。而且近两年青年导演辈出已是大势所趋,郑重知名编剧的身份也颇具说服力,因此郑重最终获得了执导机会。鉴于郑重本人的文艺气息,片方允许郑重在影片中体现一定的“作者风格”,不过“大众、商业、喜剧”这三大关键词绝对是雷打不动的大前提。因此当郑重提出在片头加上“郑重电影作品”的标注时,这个要求被驳回。
《气喘吁吁》最后得到了北京盛世华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正天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搜狐娱乐等几方的投资,制作预算达到1500万元。影片从剧本打磨、成本预算到班底组合、拍摄制作、营销发行,都按市场化标准运作,包括“爱国者”、“娇子”等植入广告的引入和“不见不散2”的宣传口号等所有细节,都出于纯粹的商业考虑。
“就商业流程而言,《气喘吁吁》从头到尾操作得都很好,每个人都在做应该做的工作、保护自己应得的利益。”郑重很认可影片的运作效率。影片还没拍完,“葛优首部进军暑期档的喜剧片”这块金字招牌就已引起关注。乐观的片方最初预估,票房过8000万元不成问题,迈进“亿元俱乐部”应指日可待。
剧作家的导演习作
随着拍摄的推进,问题逐渐开始浮现。郑重在现场往往天马行空自由发挥,镜头景别、构图和通常的喜剧片不太一样,面部特写、全景镜头和空镜头特别多,为此他还和摄影师常起争执。郑重很注重体现自己的观念和个性,这在诸多场景上都有直接反映。有一场夜戏表现片中人焦躁不安,背景音乐却是《军港之夜》。“这是典型cult电影的表现方法,把老的东西拿出来回味,它或许与时代不符合,跟这场戏的风格也不符合,但却能营造一种疏离、差异化的感觉。”片中若干KTV的场景,色彩浓重造型吊诡。“我故意要把人人都熟悉的KTV表现得特别抽象,里面有很多美人鱼,让人觉得它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地方,就像另外一个世界。”诸如此类充满个人化色彩的处理,让监制和制片人开始担心,“郑重所认为的观众和我们所认为的观众概念不一样”。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郑重在饰演葛优发胖妻子的张秋芳的外套上设计了一排细小的英文字母“babyphat”,言下之意是“baby elephant”(小大象)的缩写,郑重觉得这个设计很幽默,他认为这是对胖女人的影射。不过他没有考虑的问题是,普通观众有这么好的眼力和英文水平来感知这样的“幽默”吗?
影片进入重要的剪辑阶段后,更重大的问题出现了——郑重按自己的意思剪了一个“导演版”,这个几乎完全由郑重自己操控的初剪版本长达2小时10分钟,葛优、高军、刘小淀、戢二卫、蔡元以及负责影片发行的光线影业总裁张昭等人看完后“彻底傻了”,眼前乱七八糟的一堆影像素材离他们想象中的“葛优暑期喜剧大片”相去甚远,线索、人物都非常复杂和凌乱、根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连葛优的戏份都没有突出,影片打散了线性叙事,对各式各样影音元素的拼贴“缺乏逻辑”,“几乎是在颠覆大众的观影习惯”。而且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英文对白,让中国观众看起来很费劲,“故意把一部本可以达到平均水平的片子拙劣地毁了。”葛优干脆直接表示看不懂。
郑重对自己的导演版解释道:“这就是我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漫画式的。我刻意要把观众从情节里拉出来,你刚想哭,我不让你哭,你刚想笑,我不让你笑。”至于原本的“喜剧片”定位,郑重认为自己一直在坚持:“好笑不好笑,这与观看者的心态有关。从我的主观感觉来看,我觉得影片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可能我开得不是熟悉的玩笑,用了陌生的元素,一部分观众理解不了。这跟每个人的经验、习惯有关。”
满心期待着一部商业喜剧片诞生的“高参”们惊觉,尽管郑重强调自己履行了合同的规定,但《气喘吁吁》已经完全不是他们最初构想的模样,在他们眼里,郑重根本就是拿大众娱乐的载体去做一种生硬的个人解读。“他倒不是主动对抗商业形态,他只是一厢情愿,想用自己的理解去制造观众。”戢二卫说。但最令他们无法接受的是,郑重或许从一开始就对他真实的创作意图有所保留。“他把一部严谨规划、团队协作努力完成的商业片拍成了一部完全个人化、实验性的习作。”
片方“无力回天”
这样的结果令所有人崩溃,片方决定重新剪辑,为此片方和郑重产生了激烈争执,郑重坚持认为自己拍的就是一部“思维新颖的商业片”,但是在片方的强烈要求下,郑重最终做了让步。然而影片的拍摄素材有限,而且诸多景别、镜头都不符合商业片的风格,“光靠剪辑已无力回天”。郑重承认:“拍摄完全是按照我想要的风格,不可能剪成另外一种东西。说白了,镜头都不够了。”片方重新剪辑了4版,除了把一些干扰性的片段去掉、尽量理清故事主线之外,几乎没有太多弥补余地。前阵子出来为自己“辟谣”的葛优也向媒体透露了其中一个插曲:郑重让他配音的时候,有一段戏居然用别的台词来配,葛优觉得这样不尊重自己,问郑重为什么,他说因为故事说不清。
包括片方在内的所有主创人员几乎都发动起来,尽可能想办法补救。先是专门花高价把拷贝送到视点特艺公司去做了好莱坞标准的数字中间片,希望通过提高声画质量挽救影片品质。制片人戢二卫和蔡元亲手画了一副“人物关系图”发布在各大网站的专题页面上,配上非常详细的故事梗概。另外,宣传发行方围绕每个明星大量提供素材和话题,让演员讲述自己的戏分,早在影片上映前,“梁天早就死了”,“刘桦与葛优没有对手戏”这些本该保密的内幕消息就被“抖”出来,片方还给主流视频网站提供大量片花,“凑起来几乎概括了影片的全貌”,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帮助观众了解剧情。
在影片宣传发布会上,葛优有意识地“掰正”观众先入为主的理解,当导演郑重称《气喘吁吁》是一部“好听、好看、好玩”的“三好电影”时,葛优直接反驳道:“我跟导演的想法不一样,好不好不能自己说,电影是坐在椅子上的观众说了算。”
相比最初《不见不散2》这样辉煌的创意,郑重最后拿出的作品与片方的希望大相径庭,令发行环节颇费周折,发行档期一调再调,直到上映前一个月才决定最终日期。而且在上映前10余天,片方才从视点特艺公司拿到数字中间片的底片,都没来得及给院线审片就开始发售拷贝。中影星美院线发行部经理刘明告诉《综艺》,在对影片质量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葛优这个“筹码”是当时订拷贝的最主要参考因素,星美院线原计划订20个拷贝,后来还追加到了56个拷贝。
据刘明反映,拿到拷贝在院线内部试映的时候,才放了10分钟,原本挤满的放映室就只剩下3个人,所有人的反映都是“不知所云、莫名其妙”。最终影院放映的情况是,《气喘吁吁》凭借葛优这个惟一的“卖点”,在星美院线创下了560万元票房,吸引了约17万人次观看。这个成绩,算是中上表现。不过影片的口碑只能用“可怕”来形容,观众对葛优的心理期待落差太大,造成了一边倒的痛骂。“我们的努力使得这部小众的影片在正规的商业轨道上与大众见面,不过我们无法左右观众的看法。” 戢二卫无奈地总结。
《气喘吁吁》的票房截至9月15日约为4000万元,比起片方预估的8000万元票房,悬殊巨大。最耐人寻味的是,如果没有葛优,《气喘吁吁》的市场价值还剩几许?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郑重对因个人原因导致影片商业上的失败并不后悔:“我要做一个创新,我绝不会拜倒在某种风格之下。”他以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大师来强调自己寻求“30年代电影的感觉”。
对此,在好莱坞浸润多年的戢二卫感叹,中国缺乏真正意义的制片人是影片质量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目前国内行业普遍认知的制片人有两种,一种是出品人或投资人,他可能完全不是业内人士,对电影的运作不了解,无法对导演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还有一种制片人,是制片主任出身,这类制片人的眼界通常局限在创作阶段。事实上真正的制片人是一个对项目投资回报、影片创作拍摄、营销、宣传发行都有把握能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国内制片人体制不成熟。
在好莱坞,制片人既是项目执行人,又可以是联席版权拥有人。美国的制片人大致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与大制片厂合作的独立制片人(studio-based producer),这类制片人与好莱坞的大制片厂签有定量供应、优先投资等长期协议,他们长期游走于好莱坞的各大制片厂。他们的办公运营费用、制片投资都是由锁定的大片厂承担。他们可能来自演员、编剧或纯粹的制片人,但都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业内人,这些人一般都拍主流的好莱坞商业片;另一种制片人身处六大公司之外的独立小公司,他们是真正独立的制片人,很多的B级片、艺术片都出自这些制片人。虽然这些制片人的影片可能会卖给好莱坞大公司,但是他们的项目全是自己融资。
戢二卫强调,一部规范的电影应该是投资人、制片人、导演三方制衡。以真正的商业电影逻辑出发,应该由制片人主导项目,而国内更多是由导演来主导。实际上除了少数经验丰富的大牌导演能够自己担负制作人的部分工作外,大部分导演并没有市场运作能力。他认为自己在《气喘吁吁》项目的运作上,比较接近好莱坞的studio-based producer,但是以他为代表的出品人、制片人、监制的“片方团队”,也不能真正插手创作细节,这不符合制片人的定位。具体到《气喘吁吁》的“教训”:一是对导演的了解和把握不够,另外沟通上,片方原以为与导演在创作上已经达成一致,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而片方在创作过程中即便发现了问题,其意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用高军的话说:“找钱是制片人的事,一进剧组,就只能听导演的。”从根本上讲,这种不成熟的体制至少导致电影项目失去了“纠错”的机会,《气喘吁吁》就是一例。
注:cult电影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通常的特征是成本低廉、风格较夸张(常常有恐怖和暴力成份)、多种元素杂糅,并且表现了自成体系的亚文化,如同性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