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由建筑造型、空间、技术三个方面入手运用“还原、转化”的类型学核心思想对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进行了深入剖析,由此得出了一些该民族建筑造型、空间原型特征,以及由原型向建筑形式转化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用于指导针对该民族的传统建筑更新设计实践。
【关键词】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类型学;还原;转化
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较为原始的游牧民族,以打猎、驯养驯鹿为生。1鄂温克族在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传统建筑形式:“斜仁柱”和“格拉巴”。斜仁柱是鄂温克族移动的居所,建筑平面为圆形,直径约4米,骨架呈圆锥形,高约3米,由二十五至三十支落叶松杆顶端搭在一起形成,夏季在骨架上覆盖桦树皮作为围护结构,冬季在骨架上覆盖兽皮以防寒保暖。格拉巴是鄂温克人在森林中固定的仓库建筑,这个仓库是搭建在树上的,建筑底面离地约2-3米,将森林中的自然树去掉树冠作为建筑的四柱,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建筑的四壁是由圆木交错相叠形成的,顶部用木杆支起形成人字形的屋顶,山墙部分不封闭,屋面用树枝、干草覆盖。
鄂温克族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建造技术也相对原始。但是,斜仁柱、格拉巴这两种简单的建筑形式是这个民族经济、社会和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居所,在民族的主体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针对鄂温克族进行建筑更新设计时应当从民族传统建筑入手,将其中蕴含的内在要素延续下去以增加民族认同感。建筑类型学正是一种通过“原型”在新老建筑之间建立内在联系的建筑学基础理论。通过从已有建筑中寻找并获得原型的还原过程,以及在保持原型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变换生成建筑的转化过程使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具有隐性的同构联系,完成由“形式—决定类型特征的原型—形式(新)”的建筑更新。
一、鄂温克族传统建筑造型的还原与转化
1、建筑形体的还原与转化
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在建筑形体上呈现为独立的几何形体。鄂温克族的“斜仁柱”从建筑形体角度可以还原为圆锥体;“格拉巴”可以还原为由水平方向的三棱柱与长方体上下叠合而成的几何体。
鄂温克族传统建筑表现出的建筑形体原型可以通过整体框架再现、片段再现、室内空间再现这三种转化方式,在新的建筑中展现。整体框架再现,是将还原得出的基本几何形体作为新建筑中的整体造型控制要素,并以其作为建筑的外观造型,在该框架控制之下做组合变化处理,这种转化方法是将建筑形体原型进行放大,成为建筑形态的控制要素。片段再现,是将还原得出的基本几何形体作为新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建筑整体中,并且在与整体的协调中凸显出来。人们在对建筑整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形体原型特征。室内空间再现,是将实体与空间互换,使几何形体转化为内部空间形态,通过建筑空间的负形表现力来表达传统建筑的形体原型特征。
二、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空间的还原与转化
1、建筑空间形态的还原与转化
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向心性与指向性。“斜仁柱”的建筑平面为圆形,入口朝向东方,在建筑内部的圆心部位是室内的火塘,围绕着火塘是三个供坐卧的铺位,中间的铺位正对着圆形平面入口。从建筑空间整体形态看,圆形平面本身就具有内聚的特征,而建筑中央的火塘和中心高起的锥形空间更强化了空间的向心性特征。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看,斜仁柱入口固定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建筑内部相应三个铺位的摆放位置沿东西轴对称,在室内围合出一个朝向东方开口的活动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也具有了由西向东固定的指向性。
2、建筑空间秩序的还原与转化
鄂温克族的传统居住建筑從建筑形体角度划分属于单体建筑,而建筑的内部空间中则包含着多个活动区域。这些活动区域在建筑空间中的组织规则是鄂温克人在长期的民族生活中达成的共识,是其传统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的规律性要素。
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建筑空间按照行为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八个区域:室外活动区域、公共活动区域、男性活动区域、低等级居住区域、中级居住区域、高等级居住区域、宗教供奉区域、中心区。室外活动区域是由距建筑底边1m左右的栅栏围合出的环形空间,平时用于储存生活用品,在春、夏、秋季自然条件相对适宜时,也是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它完成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空间过渡。公共活动区域是室内火塘外侧的空间区域,这个部分是建筑室内的主要交通空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经由这个空间到达属于自己的铺位,是室内外空间的衔接部分。男性活动区域位于火塘的内侧,女性则不能够越过火塘进入该区域,它是室内空间中较高等级的活动区域。建筑内有三个铺位作为家庭成员的居住区域,它们在等级上有所区别。正对着门的铺位被鄂温克人称为玛鲁位,是最为尊贵的铺位,只有家族中最年长的男性或男性家族长才能够居住,是室内的高等级居住区域。进门右侧的铺位是家庭中长辈居住的铺位,其等级仅次于玛鲁位,是室内的中级居住区域。进门左侧的铺位是家庭中子女居住的铺位,是室内的低等级居住区域。玛鲁位的正上方是建筑内部的宗教供奉区域,鄂温克人将他们的祖先神——舍卧克神所喜欢的十二件神物都装在皮口袋里悬挂于此处。建筑内的中心区是圆形平面的中间部分,用来安放被鄂温克人视为神灵的火塘,不允许任何人从上空越过,在建筑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由此可知,鄂温克族看似简单的建筑空间中包含了丰富的活动区域,这些活动区域之间固定的位置关系与等级内涵,形成了该民族建筑空间秩序的原型。(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中的空间秩序原型可以运用秩序外化法转化至新的建筑中。将原有的空间活动区域从单一空间中分化独立出来,成为多个独立空间,保持其原有方位与功能不变,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的组织秩序不变,原有单一空间中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组织秩序就延展外化为一个居住建筑群体,其中每个区域的功能与意义都得到了延续,既能够满足新的居住需求,又能够保持鄂温克族原始的行为活动空间记忆。
参考文献
[1]萧克,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4.4
【关键词】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类型学;还原;转化
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较为原始的游牧民族,以打猎、驯养驯鹿为生。1鄂温克族在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传统建筑形式:“斜仁柱”和“格拉巴”。斜仁柱是鄂温克族移动的居所,建筑平面为圆形,直径约4米,骨架呈圆锥形,高约3米,由二十五至三十支落叶松杆顶端搭在一起形成,夏季在骨架上覆盖桦树皮作为围护结构,冬季在骨架上覆盖兽皮以防寒保暖。格拉巴是鄂温克人在森林中固定的仓库建筑,这个仓库是搭建在树上的,建筑底面离地约2-3米,将森林中的自然树去掉树冠作为建筑的四柱,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建筑的四壁是由圆木交错相叠形成的,顶部用木杆支起形成人字形的屋顶,山墙部分不封闭,屋面用树枝、干草覆盖。
鄂温克族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建造技术也相对原始。但是,斜仁柱、格拉巴这两种简单的建筑形式是这个民族经济、社会和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居所,在民族的主体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针对鄂温克族进行建筑更新设计时应当从民族传统建筑入手,将其中蕴含的内在要素延续下去以增加民族认同感。建筑类型学正是一种通过“原型”在新老建筑之间建立内在联系的建筑学基础理论。通过从已有建筑中寻找并获得原型的还原过程,以及在保持原型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变换生成建筑的转化过程使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具有隐性的同构联系,完成由“形式—决定类型特征的原型—形式(新)”的建筑更新。
一、鄂温克族传统建筑造型的还原与转化
1、建筑形体的还原与转化
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在建筑形体上呈现为独立的几何形体。鄂温克族的“斜仁柱”从建筑形体角度可以还原为圆锥体;“格拉巴”可以还原为由水平方向的三棱柱与长方体上下叠合而成的几何体。
鄂温克族传统建筑表现出的建筑形体原型可以通过整体框架再现、片段再现、室内空间再现这三种转化方式,在新的建筑中展现。整体框架再现,是将还原得出的基本几何形体作为新建筑中的整体造型控制要素,并以其作为建筑的外观造型,在该框架控制之下做组合变化处理,这种转化方法是将建筑形体原型进行放大,成为建筑形态的控制要素。片段再现,是将还原得出的基本几何形体作为新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建筑整体中,并且在与整体的协调中凸显出来。人们在对建筑整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形体原型特征。室内空间再现,是将实体与空间互换,使几何形体转化为内部空间形态,通过建筑空间的负形表现力来表达传统建筑的形体原型特征。
二、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空间的还原与转化
1、建筑空间形态的还原与转化
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向心性与指向性。“斜仁柱”的建筑平面为圆形,入口朝向东方,在建筑内部的圆心部位是室内的火塘,围绕着火塘是三个供坐卧的铺位,中间的铺位正对着圆形平面入口。从建筑空间整体形态看,圆形平面本身就具有内聚的特征,而建筑中央的火塘和中心高起的锥形空间更强化了空间的向心性特征。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看,斜仁柱入口固定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建筑内部相应三个铺位的摆放位置沿东西轴对称,在室内围合出一个朝向东方开口的活动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也具有了由西向东固定的指向性。
2、建筑空间秩序的还原与转化
鄂温克族的传统居住建筑從建筑形体角度划分属于单体建筑,而建筑的内部空间中则包含着多个活动区域。这些活动区域在建筑空间中的组织规则是鄂温克人在长期的民族生活中达成的共识,是其传统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的规律性要素。
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建筑空间按照行为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八个区域:室外活动区域、公共活动区域、男性活动区域、低等级居住区域、中级居住区域、高等级居住区域、宗教供奉区域、中心区。室外活动区域是由距建筑底边1m左右的栅栏围合出的环形空间,平时用于储存生活用品,在春、夏、秋季自然条件相对适宜时,也是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它完成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空间过渡。公共活动区域是室内火塘外侧的空间区域,这个部分是建筑室内的主要交通空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经由这个空间到达属于自己的铺位,是室内外空间的衔接部分。男性活动区域位于火塘的内侧,女性则不能够越过火塘进入该区域,它是室内空间中较高等级的活动区域。建筑内有三个铺位作为家庭成员的居住区域,它们在等级上有所区别。正对着门的铺位被鄂温克人称为玛鲁位,是最为尊贵的铺位,只有家族中最年长的男性或男性家族长才能够居住,是室内的高等级居住区域。进门右侧的铺位是家庭中长辈居住的铺位,其等级仅次于玛鲁位,是室内的中级居住区域。进门左侧的铺位是家庭中子女居住的铺位,是室内的低等级居住区域。玛鲁位的正上方是建筑内部的宗教供奉区域,鄂温克人将他们的祖先神——舍卧克神所喜欢的十二件神物都装在皮口袋里悬挂于此处。建筑内的中心区是圆形平面的中间部分,用来安放被鄂温克人视为神灵的火塘,不允许任何人从上空越过,在建筑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由此可知,鄂温克族看似简单的建筑空间中包含了丰富的活动区域,这些活动区域之间固定的位置关系与等级内涵,形成了该民族建筑空间秩序的原型。(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中的空间秩序原型可以运用秩序外化法转化至新的建筑中。将原有的空间活动区域从单一空间中分化独立出来,成为多个独立空间,保持其原有方位与功能不变,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的组织秩序不变,原有单一空间中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组织秩序就延展外化为一个居住建筑群体,其中每个区域的功能与意义都得到了延续,既能够满足新的居住需求,又能够保持鄂温克族原始的行为活动空间记忆。
参考文献
[1]萧克,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