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地处川渝边陲,网络虽通,但学生却沉迷网游,用来自主学习的时间实在很少。尤其是广大农村儿童与老人的隔代留守,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我们语文课堂搭乘学校“领雁工程”的快车,坚守“绿色教育”这一理念,从各年级各学科新课标、文本及学情入手,探索出适合我校校情和学科实际的新课堂教学方式,形成我校的教学有效性常态化机制。构建了以“乐学、善思、合作、探究”为课堂主题,以“方法、引领、激发、评价”为教改方向的“三环五步”绿色课堂教改模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三环五步”的主要内容
根据初中各学科的特点,我们将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分为本体性教学任务与非本体性教学任务,将本体性教学任务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作为激发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课中合作、课后巩固的原动力。
一、三环
(一)任务前:
课堂是实现学生、教材、教师多边互动的主要阵地,但课外更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平台。而农村学校最弱的环节便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极度弱化,学习习惯的极端欠缺。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将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化为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教师利用课题小组设置的导学案,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新课的主要内容,力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任务中:
这是学生、教材、教师开展多边活动的重要平台,是教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多边对话的重要环节。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范本”教改思想,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乐学、善思、合作、探究”。教师要作好有效的“方法、引领、激发、评价”,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任务后:
结合任务前与任务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与学生一起质疑、总结、评价,形成知识储备,促进技能转化。学生通过反思、梳理、巩固,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把握,实现情感与价值的陶冶。老师通过教改课堂的自我审视,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二、五步
(一) 自查自纠:
教师针对预习任务(任务前发放的导学案),根据班上各组学生分布情况,设置不同的检测、评价方式,检测预习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内或班内展示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并由组长对典型问题作好记录。教师在学生的展示中去发现问题,努力做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预习兴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合作交流:
对于学生自查自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本堂课的重难点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由组长提出前一环节中记录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全组同学共同解答,并形成最终结论。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要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双边活动。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鼓励学生自我调控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注重技能开发( 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汇报:
对学习中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向全班展示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展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教师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选择一至二个主要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余的问题应该布置学生课堂后利用网络去完成,并将之形成书面作业,在班上的学习专栏上展示。
(四)教师点拨:
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因分析、概念理解、规律认识入手,从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技巧训练着眼,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为支点进行重点点拨。教师既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全落到“实”处,又要把课堂的引导和对学生的激发与评价完全激“活”起来,充分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实现“实”与“活”的结合(刘国正语)。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学形式的追求多了,对学生的实际收获关注的却很少,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朴朴素素”对学生进行点拨与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收获。
(五)梳理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进行条理性的总结,形成知识储备,促进学生将本课堂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技能。梳理主要区分为知识梳理、技能梳理、方法梳理,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储备进行总结性梳理,对本堂课形成的技能进行迁移性梳理,对本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巩固性梳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绮珍. 多媒体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24):143-144,共2页.
[2]王建军. 新课程下农村高中语文课堂分组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4):93-94.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三环五步”的主要内容
根据初中各学科的特点,我们将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分为本体性教学任务与非本体性教学任务,将本体性教学任务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作为激发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课中合作、课后巩固的原动力。
一、三环
(一)任务前:
课堂是实现学生、教材、教师多边互动的主要阵地,但课外更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的重要平台。而农村学校最弱的环节便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极度弱化,学习习惯的极端欠缺。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将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化为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教师利用课题小组设置的导学案,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新课的主要内容,力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任务中:
这是学生、教材、教师开展多边活动的重要平台,是教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多边对话的重要环节。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范本”教改思想,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乐学、善思、合作、探究”。教师要作好有效的“方法、引领、激发、评价”,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任务后:
结合任务前与任务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与学生一起质疑、总结、评价,形成知识储备,促进技能转化。学生通过反思、梳理、巩固,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把握,实现情感与价值的陶冶。老师通过教改课堂的自我审视,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二、五步
(一) 自查自纠:
教师针对预习任务(任务前发放的导学案),根据班上各组学生分布情况,设置不同的检测、评价方式,检测预习效果。学生通过小组内或班内展示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并由组长对典型问题作好记录。教师在学生的展示中去发现问题,努力做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预习兴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合作交流:
对于学生自查自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本堂课的重难点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由组长提出前一环节中记录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全组同学共同解答,并形成最终结论。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要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双边活动。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鼓励学生自我调控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注重技能开发( 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汇报:
对学习中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向全班展示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展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教师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选择一至二个主要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余的问题应该布置学生课堂后利用网络去完成,并将之形成书面作业,在班上的学习专栏上展示。
(四)教师点拨:
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因分析、概念理解、规律认识入手,从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技巧训练着眼,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为支点进行重点点拨。教师既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全落到“实”处,又要把课堂的引导和对学生的激发与评价完全激“活”起来,充分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实现“实”与“活”的结合(刘国正语)。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学形式的追求多了,对学生的实际收获关注的却很少,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朴朴素素”对学生进行点拨与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收获。
(五)梳理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进行条理性的总结,形成知识储备,促进学生将本课堂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技能。梳理主要区分为知识梳理、技能梳理、方法梳理,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储备进行总结性梳理,对本堂课形成的技能进行迁移性梳理,对本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巩固性梳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绮珍. 多媒体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24):143-144,共2页.
[2]王建军. 新课程下农村高中语文课堂分组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