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省实施新课改后,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生活,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方式符合主体的需要。教师要发挥“导游”的作用,先要收集素材,了解创设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情景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主角 主线 情景
  2005年秋季我省实施新课改后,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生活,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方式符合主体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本质是由个人构建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种引导要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学习才是成功的。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人有一种使自己成为有能力的持续的内驱力;能力和效力主要是学习的结果;能力发展有赖于学习,而这种学习是被环境中所察觉到的变化激起的。”所谓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基点。教师要能以专家姿态将教材理论变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以讲授、问答、默写等方式灌输给学生,否则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必将泯灭学生的自由意志。作为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创设所需要的情景,产生幻觉,进入意境,从而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导游”的作用。教师先要收集素材,了解创设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情景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
  有效的学习首先需要教育者为求知者提供足够的经历、体验、发现、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当前的新课程教学中,穿旧鞋走新路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一言堂”,学生“被教学”;当个别教师进行创新时,得到的不是赞赏,而是求全责备。在一次公开课中,某青年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体悟观点,开展了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等系列活动,导致了拖堂且教学环节不完整。在评课中,有人大批该堂课的缺陷,大谈教学应怎样设计、活动应如何组织……但该青年教师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生成和提炼新的观点,使学生不仅有认知的收获,更有生命的感悟。作为青年教师能进行这样的尝试,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果过分局限于课堂的完整性而蜻蜓点水般地教学,则与新课改精神相违背。
  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诊断、激励、导向的功能。教师应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对照发展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选择、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发展的能力,使学生以健康、积极的态度接受自我,肯定自我,进而自我调整、控制和完善。在情景活动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谈体验、感想,谈本次探究的经验和下次探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回答问题之后可要求学生谈解题思路,由其他学生或老师点评,再由该同学加以反思,进行自我评价。例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73页的探究活动:如何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可以尝试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要求学生谈经历、体会,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公布小组达成的共识。这既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哲学方法论,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二、让问题成为师生互动的主线
  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学与问”的关系与“学与思”的关系相通。教师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中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认识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际交流来解决。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那么他就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让课堂充满自问的情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事前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有时还觉得肤浅,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临场爆发出的问题经不起推敲就不足为奇了。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堂自问的自由时空,教师的心理预期与处理方法对学生自问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时,始终应该抱定一点:提问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答案,体验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情感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所以,课堂上要不断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询问、反问和责问。要使他们在讨论、辩论和争论中激活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比如在《投资的选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哪些烦恼?在非劳动性投资中遇到或可能遇到什么困惑?当前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投资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思考后书面写好交给老师。然后教师选取了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困惑,如,中学生能否从事非劳动性投资、怎样才能避开风险通过投资获得较大收获等等,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的方法多种多样,课堂上掌声不断。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课堂自问的时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四、让思维成为探究问题的花朵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新课程要求课堂成为演练学生思维的舞台,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热闹的场景,但实际上大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仍停留于形式。如在《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因未真正理解新课程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要求,而在模拟听证会这一环节上花大量时间,忽视了真正需要展开、探究的问题——“为什么需要民主决策?怎样进行民主决策?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各有什么利弊?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样决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到解决,听证会场情景模拟得再真实,气氛再热烈,这种教学充其量只能是“形似”,而不是“神似”,与主动探究、有效生成是背道而驰的。为此教师应从动态生成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把握,并通过开放与包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要改变留于形式的状况,必须做到:第一,研究课堂自问和评价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自己的提问和答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许而感到欣喜不已,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与别人竞争——你的问题提得好、答得好,我要比你提得更好、答得更好;与自己竞争——我明天的问题要比今天提得更好、答得更好。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都渴望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也培养了学生好问的习惯。课堂自问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需要师生提前深入钻研。钻得越深,问得越深,答得也越深。在起步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肤浅。随着习惯的培养、兴趣激发和训练的逐步深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逐渐深入。
  第二,把课堂提问与课堂自问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提问与课堂自问是互不替代的,其作用相得益彰。课堂提问在师生之间的智慧和情感等交流沟通、平等对话方面的作用优于课堂自问,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作用不及课堂自问。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是在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过程中有意通过各种方式再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学生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也就是说,课堂提问是课堂自问的发动机,课堂自问是课堂提问的深化延续。不能有效激活课堂自问的课堂提问是没有艺术性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只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了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元多向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张爱玲的小说意欲挣脱性别意识而最终落入女性身份的无意认同,其中的女性叙事,关涉有史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女性及其人生遭际,侧重“家”这一特定空间之于女性存在的独特意涵,观照女性在婚姻、身体等方面特有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中国女性独特的生存之道和生存智慧,表达出对男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及对中国女性未来的深层焦虑。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家 婚姻 身体 精神家园  张爱玲及其文字对于世人的
摘 要: 诗如美酒贵在醇,岭南名相张九龄的诗歌就具有清醇的特点,其诗笔之简约清淡,诗韵之含蓄蕴藉,诗情之意切真挚,在初盛唐的诗歌史上留下永恒的一笔风流。  关键词: 张九龄诗歌 “清醇” 诗笔 诗韵 诗情  诗如美酒贵在醇。于我中华大气恢弘的诗歌汪洋中,虽有多式风貌质格各领风骚,然醇诗一格,总有别样风采,吸引着历代读者为之沉醉陶然。值得一提的是,“岭海千年第一人”张九
摘 要: 语文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语文素养,又要有把这些个人素养转化成学生素养的能力,更要时刻关注学生“学”的状态、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案。只有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不断丰富语文素养,练就独特的“长袖”,才能用教师的个性成就学生的个性,成就学生的未来。  关键词: 名师风采 语文素养 文化底蕴 教师个性 学生个性  在这个追求个性思潮、强调个性张扬的年代
摘 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解读作品。本文以汪端为例,展示知人论世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汪端是清代才女,但是她的诗歌中很少涉及私生活,而且诗歌中充满冷色调,联系汪端生平与诗歌进行解读,则可以看到汪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知人论世法 汪端  文学是人学,是研究人类心灵的历史。古代文学是与古人对话,古人的作品
摘要: 穆旦的晚年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其丰富性与复杂性难以尽述。本文简要分析穆旦的一组无意中互相联系着的作品,即《春》、《夏》、《秋》、《冬》,以窥见这位杰出诗人的晚年诗歌的一种风貌。  关键词: 穆旦晚年诗歌 悲剧意蕴 晚年心境  诗是适合于表达具有“异端”性质的情感和艺术经验的样式。在“文革”期间,有一些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用珍贵的文字记录
摘 要: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有部分人比较自我、自私。广义上的企业纪律文化是指现代国有企业在有效开展内部廉洁制度管理、员工纪律管理团队建设、纪律文化环境建设、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独特标签意义的有形和无形的部分,有形的部分主要是指现代国有企业用于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无形的部分指企业员工对企业制度的理解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在高
摘 要: 音乐作品分析是建立在曲式学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技术分析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一些相对常见的基本曲式类型,而忽略了一些较为复杂的、难以界定的“非常规”曲式类型。“非常规”曲式类型作为音乐作品结构样式的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形态与结构特点做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帮助学生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曲式现象作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高师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乐段为例
摘 要: 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学习表达技巧,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它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并降低了习作的难度,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有了参照、借鉴,使学生乐于表达。教师应着眼文本特点,从命题、选材、结构、表达四个角度指导学生学习模仿,将文本中写作技巧迁移到课堂练笔、习作中来,帮助学生博采众长,为习作起步助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写作技巧    长期以来,小学生写
摘 要: 作者喜欢语文,更近乎狂热地喜欢那一首首精美绝伦的古典诗词。可是,在教学中却发现,自己的这种狂热很难传递给学生。而现代信息技术很好地化解了这一难题。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讲解诗歌鉴赏,能使古典诗词重新焕发出魅力,真正做到锦上添花。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典诗词 诗歌鉴赏 现代信息技术    我喜欢语文,更近乎狂热地喜欢那一首首精美绝伦的古典诗词。可是,在教学中我却发现,我的这种狂热很难传递
摘 要: 高考是指挥棒,它决定了高中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方向。本文根据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惨跌的情况,探索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关键词: 2011年江苏高考 语文教学 打牢基础 巧妙训练    转瞬间,2011年江苏高考悄然落下帷幕。从考后学生与教师的反应看,除成语题出新、语言运用题结合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而考了鲁迅《呐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