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兴位处太湖之滨,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的布局。人们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丰富的物产为美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湖菱、杭白菊、文虎酱鸭、嘉善黄酒……嘉兴的特产数不完,长安宴球、海宁缸肉、南湖船菜、嘉兴粽子……嘉兴的美食也说不完。
先来说说宴客的硬菜。
长安宴球是海宁的一道美味名菜,是宴席上,主人給宾客的一道“见面礼”。
所谓“宴球”,是以鱼肉作糜,加肉皮等蒸制的一道肉圆。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有农户献外裹猪肉皮碎之鲢鱼肉圆于御前,乾隆食指大动,赋诗“杏花村酒醉两宴,汉鱼满豚迷一球”,并赐名“宴球”,以寓献菜之人家宅平安、登科进爵。
宴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鱼,选料一般有白鲢、花鲢、草鱼三种,而以三斤以上、肉质最为细嫩活泛的白鲢为佳。白鲢鱼又有当年和隔年之分、养殖和内塘之别,均以后者为上;因内塘鱼食草,且有隔年的代谢润养,鲜味愈盛而土气渐薄。宴球的另一味主料则是猪肉,肉选肥肉与肉皮,讲究也颇多。
宴球烹调还可分“落汤宴球”和“刺毛宴球”两种,前者泡汤,后者干吃,出锅的肉圆外脆里嫩,既鲜又香,十分可口。
海宁缸肉则是嘉兴宴席上的又一道特色“硬菜”。用缸煮肉,为海宁一大奇观。缸肉俗称“酥肉”,其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非常。海宁此地,每逢过年过节,设宴招待亲朋好友之时都可见到缸肉;敬神祭祖,喜庆宴会,招待贵宾友人时,缸肉也必不可少。
有些人觉得缸肉像东坡肉,其实并非“菀菀类卿”,倒是“卿卿类菀”。相传北宋熙宁八年,苏轼应盐官安国寺主持之邀前来撰写《宋安国寺大悲阁记》,巧遇寺旁一户农家结婚摆酒。东坡平生豪放不羁,待喜筵开席就自顾自坐了上去;海宁乡风淳厚,主家亦不见怪,凭他吃喝。一桌美味珍馐,东坡独对一道焖缸酥肉连连称妙。他向主家打听酥肉以何器皿烹制。主家答曰缸。东坡听后亦连连称奇。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时他常与一批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一起饮酒解闷,兴之所至,东坡提议为友人烹制缸肉。他把当初主人的菜谱略加改良,又以瓦罐取代。这味“东坡改良版”的缸肉便成了流传百代的东坡肉。
说到猪肉名菜,嘉兴的另一道地方传统名菜乳腐肉也不得不提。乳腐肉取夹心猪肉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卤、红曲粉、黄酒等辅料。先以大锅烧煮,再盛碗放入蒸笼,用文火续蒸。肉质酥糯,香味浓郁。成品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是春夏的时令菜肴。
乳腐肉南北皆有,而做法稍异。嘉兴乳腐肉曾以吴震懋饭店之手笔为尊。据载,吴震懋菜馆创建于1897年,是嘉兴餐饮行业中的老字号百年名店。他家的乳腐肉分外软烂入味,不但深受本地群众喜爱,也是外地人来嘉兴的必尝菜。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如今吴震懋菜馆在嘉兴已经消失多年,但在顾客的口碑中,在餐饮行业恢复传统名菜的话题中,常常要说到吴震懋这块招牌,要说到吴震懋菜馆颇有本帮特色的传统名菜乳腐肉。
所幸的是,商铺不再,乳腐肉的做法却流传下来。而今嘉兴随便一家小食店都不难吃到正宗的乳腐肉,这正是美食的传承。
若论嘉兴最富有特色的宴客之道,当属南湖船菜。
南湖船菜是江南水乡传统的汉族名肴,以八大碗八小碗为正宗,亦有八小碗六大碗或六大碗六小碗、四大碗四小碗等规格。
船菜,顾名思义是在船上制作,又在船上享用的美味佳肴。船菜兼旅游与美食双重特色,在江南水乡嘉兴烹饪史上独树一帜。南湖船菜源于江南水乡,经过嘉兴南湖几代船娘的不断改良,已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宴席菜,为禾帮大菜中的一大菜系,在嘉兴烹饪史上独树一帜。
追溯南湖船菜的历史,其鼎盛在于民国,勃兴却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的游船一般在后舱设有厨房,船娘们在不大的艄舱中,发挥着爆、炒、燎、煮、炸、熘、烩、焖等绝技,因“船”制宜,准备各色各样的佳肴备料,随时等候客人招呼享用。登船享宴,既有美景游目骋怀,又有带着锅气的美食大快朵颐,自然受到游客们的欢迎,渐成风流时尚,而时尚又在光阴的淘澄下凝铸为经典。
南湖船菜原料主要来自南湖特色时鲜,如鱼、虾、蟹、鳗之类,随手可得;但其烹调却贵精细,尤其注重原料的留鲜处理。船菜的品目有:五香乳鸽、翡翠蟹斗、蜜汁火方、和合二鲜等,许多菜肴均在船上活捉、活杀、现烹、现吃,可谓鲜美绝口。南湖船菜中还有虾仁、虾圆、蟹粉、蹄筋、白木耳、莲子等,名菜有蟹黄鱼翅、八宝鸭、鱼肚、冷拌鳖裙、火腿幢、粉蒸肉等。
硬菜之外,嘉兴小吃也是一绝。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嘉兴肉粽。
嘉兴肉粽是嘉兴传统名点,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著称。其中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而嘉兴肉粽随处可得,携带、食用方便的特色又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为其赢得了“东方快餐”之称。
嘉兴肉粽作为一种端午节的民俗食品,粽子在嘉兴一带流播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明朝。明《万历秀水县志》卷一云:“端午贴符悬艾啖角黍饮蒲黄酒,妇女制绘为人形佩之曰健人,幼者系彩索于臂。”直至清朝末期,嘉兴一带城乡,每逢过年、过清明节、过端午节,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不仅自己家人作为节令食品,而且还作为礼品馈赠亲友,甚至成为老百姓日常食用的点心食品,在许多城镇都出现了专售粽子的店铺。《古禾杂识》卷二云:“禾城四门,风景各殊。昔谚有曰‘北门米脚子,南门大粽子,西门叫花子,东门摆架子。’……而某家角黍最大,乡下人竞趋之。”可见,当时,粽子已然成为民间流传甚广的美食。
除了传统习俗对嘉兴粽子的流播产生重要影响外,嘉兴地區悠久灿烂的点心文化也推动了粽子制作技艺的发展。嘉兴粽子受“嘉湖细点”茶食的制作技艺影响颇深。明朝中叶,东吴西浙,饮食丰富奢华,嘉兴湖州一带的茶食品种丰盛而且做得十分精巧细腻,被称为“嘉湖细点”,驰名江南。至清朝末期,茶食品种之多不可胜数,粽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嘉兴肉粽选料十分讲究,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通过配料、调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乡嘉兴的一种象征,被誉为“饮食文化的代表,对外交流的使者”。
姑嫂饼是乌镇的传统名吃。乌镇民谣有云:“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赞美的便是这一道咸甜适口、风味淳朴的小点心。
据《乌青镇志》记载,姑嫂饼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多年前乌镇有一家小本经营的夫妻糕饼店,名叫“天顺”,以一种老板娘巧手烹制的甜口小酥饼驰名乡里。相传“天顺”的制饼秘技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女儿。女儿为此顿生妒意,某日趁嫂子备料时往粉馅里抓了一把盐,欲行破坏。谁知歪打正着,加了盐的小酥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还有点椒盐味,十分可口,更受顾客欢迎。店主查明此事,一改初衷,决定让女儿也参加配料制作,并就此将小酥饼改名为“姑嫂饼”。从此,乌镇姑嫂饼就出了名。
姑嫂饼的用料非常讲究。先取白面粉用文火烤至嫩黄色,再将炒熟脱壳的黑芝麻磨成麻屑,加糖粉;继而调入熬好的猪板油、少量精食盐,加适量水,拌和成酥性面团,加印模压制而成。
其形扁圆,厚薄均匀,表面印模清晰,底面光洁,酷似棋子饼,而比棋子饼略大。其粉质细腻、油润,呈浅灰色,有麻油香味,酥松爽口,由于饼小面精,一口一块,口即酥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