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境是一种特殊的意象,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境生于象外”可以作为意境最简明的规定。而“象外之象”所包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本文从诗歌、绘画和古典园林艺术中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诗歌;绘画;古典园林艺术
对于诗歌的意境来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也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感受。
一、诗歌中的“意境”
(一)王勃的《藤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首诗便很好的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二)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就是富有丰富的禅宗意境而代代相传,在其诗中,博大深远的禅宗意蕴与那飘逸灵动的文字相互交融,加上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又一特征,形成具备永久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视角,用诗句表达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通过对大自然中景物的切身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更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意境,其境界之浩大,气象之雄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此诗颈联两句,“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形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二、传统绘画作品中的“意境”
(一)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意境既不是客观简单的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向的随意拼合,而是画家通过 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从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提现,是艺术家关照自然,感悟生活,观物取象时而发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宣泄。意境的形成,应有赖于画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境,或物我相融。
(二)南朝画家谢赫总结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中国传统绘画中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特别注意表现对象的意境。在工笔花鸟画方面,主要表现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情感而形成一定的艺术境界。工笔花鸟画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不同一般的写生画,它富有生气和韵味,使观者沉浸其中,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宋代工笔画《出水芙蓉图》系没骨画法,用笔轻细,用色柔美,几乎不见笔痕,大面积采用分染,罩染和局部沥粉的表现手法,以此营造出画面的宁静美。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给人以清新恬静,娇柔而挺健的美感,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绘画过程中注重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其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时觉得神采焕发,富有意蕴,此外还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三)意境概念在山水画方面产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在宋元时期迅速发展。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窮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我国山水画在画面表现中主要特点之一是使用散点透视,不局限于焦点透视、固定视点,不局限于在同一视线域范围内的截取画面。作画者观察对象的位置不是固定在某一处,或某一个角度,而是移动的,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把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各种景物集中表现在一幅画里,这样在一幅画面上就有一个以上不同的视平线、不同的主点,从而能够起到加强画面意境和广阔感的作用。如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画家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整个画面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充满著浓郁的生活气息,将自然山水,描绘得如锦似绣,分外秀丽壮美,是一幅既写实又富意境的山水画作品,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意境”
(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二)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从大自然山水中选择素材,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园林造景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的局限,经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使人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此外还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注重追求园林的意境美。明代园艺大师计成在其《园冶》一书中写到“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充分表达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技术之高超,以及对园林意境美的追求。
(三)苏州拙政园作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其造景主要是利用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从视觉观赏出发,研究视线与景物组合规律,通常采用对景、敞景、框景及借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如拙政园的屋身建筑,亭子一般不设墙壁和门窗,符合亭且虚灵以观景的要求,但又不千篇一律。其中绣绮亭背面有墙,上开空窗,正面左右石柱间设栏杆;天泉亭内外两层,内层设系列长窗成半窗,呈封闭式,外层设半墙半槛,呈敞开式等。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总结
意境在不同的艺术领域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而从审美活动角度看,“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或者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有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参考文献
[1]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6
作者简介:程雯(1996—),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学历:硕士在读(硕士),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关键词:意境;诗歌;绘画;古典园林艺术
对于诗歌的意境来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也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感受。
一、诗歌中的“意境”
(一)王勃的《藤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首诗便很好的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二)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就是富有丰富的禅宗意境而代代相传,在其诗中,博大深远的禅宗意蕴与那飘逸灵动的文字相互交融,加上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又一特征,形成具备永久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视角,用诗句表达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通过对大自然中景物的切身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更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意境,其境界之浩大,气象之雄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此诗颈联两句,“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形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二、传统绘画作品中的“意境”
(一)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意境既不是客观简单的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向的随意拼合,而是画家通过 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从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提现,是艺术家关照自然,感悟生活,观物取象时而发生的精神境界和情感宣泄。意境的形成,应有赖于画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境,或物我相融。
(二)南朝画家谢赫总结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中国传统绘画中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特别注意表现对象的意境。在工笔花鸟画方面,主要表现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情感而形成一定的艺术境界。工笔花鸟画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不同一般的写生画,它富有生气和韵味,使观者沉浸其中,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宋代工笔画《出水芙蓉图》系没骨画法,用笔轻细,用色柔美,几乎不见笔痕,大面积采用分染,罩染和局部沥粉的表现手法,以此营造出画面的宁静美。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给人以清新恬静,娇柔而挺健的美感,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绘画过程中注重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其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时觉得神采焕发,富有意蕴,此外还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三)意境概念在山水画方面产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在宋元时期迅速发展。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窮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我国山水画在画面表现中主要特点之一是使用散点透视,不局限于焦点透视、固定视点,不局限于在同一视线域范围内的截取画面。作画者观察对象的位置不是固定在某一处,或某一个角度,而是移动的,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把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各种景物集中表现在一幅画里,这样在一幅画面上就有一个以上不同的视平线、不同的主点,从而能够起到加强画面意境和广阔感的作用。如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画家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整个画面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充满著浓郁的生活气息,将自然山水,描绘得如锦似绣,分外秀丽壮美,是一幅既写实又富意境的山水画作品,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意境”
(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二)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从大自然山水中选择素材,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园林造景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的局限,经过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使人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此外还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注重追求园林的意境美。明代园艺大师计成在其《园冶》一书中写到“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充分表达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技术之高超,以及对园林意境美的追求。
(三)苏州拙政园作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其造景主要是利用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从视觉观赏出发,研究视线与景物组合规律,通常采用对景、敞景、框景及借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如拙政园的屋身建筑,亭子一般不设墙壁和门窗,符合亭且虚灵以观景的要求,但又不千篇一律。其中绣绮亭背面有墙,上开空窗,正面左右石柱间设栏杆;天泉亭内外两层,内层设系列长窗成半窗,呈封闭式,外层设半墙半槛,呈敞开式等。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总结
意境在不同的艺术领域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而从审美活动角度看,“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或者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有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参考文献
[1]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6
作者简介:程雯(1996—),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学历:硕士在读(硕士),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