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粮价波动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近日联合发表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企业(以下简称“国有粮企”)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切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积极帮助国有粮企协调粮食收购资金,同时进一步争取和落实国有粮企发展的有关政策,特别是要保证粮食来源,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国有粮企 粮源 产业化
当前国有粮企虽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影响,加入了市场经济元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在国有粮企继续推行企业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忽略了国有粮企之根本,即粮食来源。粮食来源是国有粮企发展之根本,只有保障充足充分的粮食来源,企业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长足发展。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
1、粮源构成情况
图(一)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针对粮食构成情况作出调查后公布的数据。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粮食构成主要依靠玉米、小麦、大豆等粮作物。而这些粮食作物主要来源是北方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耕地面积以很快的速度正在缩小。粮食产量在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的同时,切不可忘其本,即保证耕地面积,只有保证了耕地面积,才能保证粮食来源,保证了粮食来源才能为国有粮企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应该扩大粮食来源的品类,这样既能使粮食来源向多样化发展,还能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根据上图中粮食来源构成的情况,我们可以扩大稻米在粮食来源的比例,还可以增加北方有特点但在市场上较少见的粮食的收购,比如说小米,芝麻,黑米等粮食作物。这些不但能丰富粮食市场的种类,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粮食来源。俗话说,“民以食为本”,粮食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粮食来源是保证国民基本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得到了国民的支持,国有粮企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强壮发展。
2、国有粮企市场化后的变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有粮企也有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不应该滞留在现有的市场化阶段,国有粮企市场化后还有很长一段变革之路要走,而所有变革之道都只为掌握粮源保证国民粮食安全,国有粮企能为人民有所作为。图(二)展示了国有粮企在改革开放之后,粮食产量先后经历了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取消统购价格实行合同订购,放开流通渠道,建立双轨制;变合同订购为强制低价收购;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和专项粮食储备制度;提高订购价和统销价,实现购销同价;确定保量保价改革目标;放弃1993年改革目标,市场化改革受挫;省长负责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垄断流通;缩小保护价适用范围;开始新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新粮食政策体系形成等一些列国家政策。可以发现每一个国家政策的提出的短期年限内,粮食产量都有相对幅度的提高,一旦粮食产量开始下降,新的对策的提出又会改变这种趋势。粮食产量就在这种曲折回环的趋势下步步攀升。其中1988年的“三项改革”政策使得粮食产量达到的最高值。在分析图(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国有粮企在以后的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粮企在政企分开,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双管齐下的方针的实施;二要与时俱进,根除旧的落后的思想,学习新的有益发展的思想;三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好更多适用于国有粮企的发展之路;四要实事求是,在认清基本粮食现状的情况下,稳妥渐进地进行市场化改革,不保守不冒进;五是特别保护好几个粮食生产大省国有粮企的制度变革,加快粮食保护制度和补贴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六是粮食储备的工作要做好,要及时更新储备,不能陈压旧粮,必须保证粮食的供需平衡。
3、国有粮企保证粮源的措施
3.1、与粮农建立亲民关系
粮农是粮食的直接生产者,粮食生产是粮源的基础,粮农是稳定粮源的关键因素。没有粮农的付出与生产,粮食来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国有粮企,特别是地方国有粮企,应该加强与粮农的沟通,保证粮农的经济效益,与粮农建立亲民关系,要有风雨同舟、鱼水深情的关系。要积极为粮农提供国家政策优待,做到上门服务、热情服务,要千方百计地帮助粮农解决粮食生产的难题。要同粮农建立可信可亲的朋友关系,这样粮农才能甘心情愿地把粮食卖给国有粮企,总之,谁帮助粮农,同粮农搞好关系,谁就能保证粮食来源。
3.2、辩证发展“订单农业”
近年来,国有粮企都在发展“订单农业”这个经营模式,从而掌握优质粮源。“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的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但是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国有粮企要辩证地看待“订单农业”的利弊,在看到其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进步方面的同时,要看到其中的风险,为我所用,有效避免其中风险,从而保证粮源。
3.3、产权多元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国粮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粮食价格波幅度相对往年都要大,引起国民积购,导致国民粮食安全的恐慌,给国有粮企造成了不少压力。国有粮企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建立了“粮企农庄”,加强了国有粮企在国内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扭亏转盈,巩固了国有粮企的主导地位;实行“订单农业”模式,掌握优质粮源,保证了国有粮企发展质量,树立国有粮企的信誉;深化国有粮企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的核心,创新机制改革,保证国有粮企的来源,使国有粮企有所作为。
3.4、经营方式产业化
粮食经营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延推广,是集贸易、工商、农业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它是以市场需要为指导,以先进企业为带头人,以信息科技化为手段,以优质化产品为支撑,实行区域化企业经营,多层次、多元素、多方面推进产业经营,为国粮企业粮食经营方式开拓更好更新的渠道。国有粮企在产业化经营的时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到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国粮企业的出路在产业化,粮食经营方式走产业化之路,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在地方国有粮企建立后方储备,实行产业链经营,安排好各个产业链的分工,协调其利益分配问题是产业经营的重中之重。 4、国粮企业发展掌握粮源要点
4.1、政策性收购的弊端
国有粮企按照政府颁步的政策性原则收粮的话,粮食收购政策性系统存在的问题则更突出。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在地方的设立,以粮食收购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为支柱的粮食收购政策性系统便趋于完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具有其作为第一产业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又有许多弱势,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周期长、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劳动生产率提高慢、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大。因此,市场机制在农业领域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造成农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国家的政策保护和支持,将政策性和金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便成为国有粮企的最佳选择。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和完善,较好地贯彻了国家对弱势农业的保护和支持,这对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稳定国有粮企的粮食来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2、贸易粮经营的难点
我国粮食市场上的贸易粮主要有五个品类,贸易粮经营是国有粮企在市场化经营下的销售手段,也是国有粮企营销战略的体现。国有粮企如何做好贸易粮经营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一笔。贸易粮经营有一定的难点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营贸易粮的过程中,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贷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贷款的利息、因贷款产生的手续费等。二是贷款费直接计入储备存货的原价值中,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作为储备存货的成本的一部分,这样就减少了国有粮企的财务收入,增加了国有粮企的财力负担。
5、总结
粮源是国有粮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国有粮企在市场化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扩大粮食来源的构成品种,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与时俱进,走与当今国情相符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奉行资源保护政策,在保护了粮农的利益的基础上,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并注意各种国家政策的利与弊,要趋利避害,取精去糟,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保证国有粮企的粮食来源,使国有粮企在多元化市场竞争中日益强大。
参考文献:
[1]于广学.国有粮企发展三要点[J].视点.2011(9).
[2]詹胜辉.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J].视点.2011(9).
[3]赵子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王士海.中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经济效应[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2011.
[5]崔家楠,双赢.国有粮企的必然选择[J].江西日报,2010,(1).
[6]蒲开信.建立“粮企农庄”巩固国有粮企主导地位[J].中国粮食经济,2006,(12).
关键词:国有粮企 粮源 产业化
当前国有粮企虽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影响,加入了市场经济元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在国有粮企继续推行企业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忽略了国有粮企之根本,即粮食来源。粮食来源是国有粮企发展之根本,只有保障充足充分的粮食来源,企业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长足发展。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
1、粮源构成情况
图(一)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针对粮食构成情况作出调查后公布的数据。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粮食构成主要依靠玉米、小麦、大豆等粮作物。而这些粮食作物主要来源是北方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耕地面积以很快的速度正在缩小。粮食产量在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的同时,切不可忘其本,即保证耕地面积,只有保证了耕地面积,才能保证粮食来源,保证了粮食来源才能为国有粮企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应该扩大粮食来源的品类,这样既能使粮食来源向多样化发展,还能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根据上图中粮食来源构成的情况,我们可以扩大稻米在粮食来源的比例,还可以增加北方有特点但在市场上较少见的粮食的收购,比如说小米,芝麻,黑米等粮食作物。这些不但能丰富粮食市场的种类,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粮食来源。俗话说,“民以食为本”,粮食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粮食来源是保证国民基本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得到了国民的支持,国有粮企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强壮发展。
2、国有粮企市场化后的变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有粮企也有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不应该滞留在现有的市场化阶段,国有粮企市场化后还有很长一段变革之路要走,而所有变革之道都只为掌握粮源保证国民粮食安全,国有粮企能为人民有所作为。图(二)展示了国有粮企在改革开放之后,粮食产量先后经历了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取消统购价格实行合同订购,放开流通渠道,建立双轨制;变合同订购为强制低价收购;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和专项粮食储备制度;提高订购价和统销价,实现购销同价;确定保量保价改革目标;放弃1993年改革目标,市场化改革受挫;省长负责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垄断流通;缩小保护价适用范围;开始新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新粮食政策体系形成等一些列国家政策。可以发现每一个国家政策的提出的短期年限内,粮食产量都有相对幅度的提高,一旦粮食产量开始下降,新的对策的提出又会改变这种趋势。粮食产量就在这种曲折回环的趋势下步步攀升。其中1988年的“三项改革”政策使得粮食产量达到的最高值。在分析图(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国有粮企在以后的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粮企在政企分开,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双管齐下的方针的实施;二要与时俱进,根除旧的落后的思想,学习新的有益发展的思想;三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好更多适用于国有粮企的发展之路;四要实事求是,在认清基本粮食现状的情况下,稳妥渐进地进行市场化改革,不保守不冒进;五是特别保护好几个粮食生产大省国有粮企的制度变革,加快粮食保护制度和补贴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六是粮食储备的工作要做好,要及时更新储备,不能陈压旧粮,必须保证粮食的供需平衡。
3、国有粮企保证粮源的措施
3.1、与粮农建立亲民关系
粮农是粮食的直接生产者,粮食生产是粮源的基础,粮农是稳定粮源的关键因素。没有粮农的付出与生产,粮食来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国有粮企,特别是地方国有粮企,应该加强与粮农的沟通,保证粮农的经济效益,与粮农建立亲民关系,要有风雨同舟、鱼水深情的关系。要积极为粮农提供国家政策优待,做到上门服务、热情服务,要千方百计地帮助粮农解决粮食生产的难题。要同粮农建立可信可亲的朋友关系,这样粮农才能甘心情愿地把粮食卖给国有粮企,总之,谁帮助粮农,同粮农搞好关系,谁就能保证粮食来源。
3.2、辩证发展“订单农业”
近年来,国有粮企都在发展“订单农业”这个经营模式,从而掌握优质粮源。“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的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但是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国有粮企要辩证地看待“订单农业”的利弊,在看到其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进步方面的同时,要看到其中的风险,为我所用,有效避免其中风险,从而保证粮源。
3.3、产权多元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国粮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粮食价格波幅度相对往年都要大,引起国民积购,导致国民粮食安全的恐慌,给国有粮企造成了不少压力。国有粮企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建立了“粮企农庄”,加强了国有粮企在国内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扭亏转盈,巩固了国有粮企的主导地位;实行“订单农业”模式,掌握优质粮源,保证了国有粮企发展质量,树立国有粮企的信誉;深化国有粮企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的核心,创新机制改革,保证国有粮企的来源,使国有粮企有所作为。
3.4、经营方式产业化
粮食经营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延推广,是集贸易、工商、农业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它是以市场需要为指导,以先进企业为带头人,以信息科技化为手段,以优质化产品为支撑,实行区域化企业经营,多层次、多元素、多方面推进产业经营,为国粮企业粮食经营方式开拓更好更新的渠道。国有粮企在产业化经营的时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到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国粮企业的出路在产业化,粮食经营方式走产业化之路,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在地方国有粮企建立后方储备,实行产业链经营,安排好各个产业链的分工,协调其利益分配问题是产业经营的重中之重。 4、国粮企业发展掌握粮源要点
4.1、政策性收购的弊端
国有粮企按照政府颁步的政策性原则收粮的话,粮食收购政策性系统存在的问题则更突出。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在地方的设立,以粮食收购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为支柱的粮食收购政策性系统便趋于完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具有其作为第一产业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又有许多弱势,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周期长、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劳动生产率提高慢、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大。因此,市场机制在农业领域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造成农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国家的政策保护和支持,将政策性和金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便成为国有粮企的最佳选择。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和完善,较好地贯彻了国家对弱势农业的保护和支持,这对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稳定国有粮企的粮食来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2、贸易粮经营的难点
我国粮食市场上的贸易粮主要有五个品类,贸易粮经营是国有粮企在市场化经营下的销售手段,也是国有粮企营销战略的体现。国有粮企如何做好贸易粮经营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一笔。贸易粮经营有一定的难点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营贸易粮的过程中,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贷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贷款的利息、因贷款产生的手续费等。二是贷款费直接计入储备存货的原价值中,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作为储备存货的成本的一部分,这样就减少了国有粮企的财务收入,增加了国有粮企的财力负担。
5、总结
粮源是国有粮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国有粮企在市场化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扩大粮食来源的构成品种,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与时俱进,走与当今国情相符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奉行资源保护政策,在保护了粮农的利益的基础上,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并注意各种国家政策的利与弊,要趋利避害,取精去糟,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保证国有粮企的粮食来源,使国有粮企在多元化市场竞争中日益强大。
参考文献:
[1]于广学.国有粮企发展三要点[J].视点.2011(9).
[2]詹胜辉.掌握粮源是国有粮企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J].视点.2011(9).
[3]赵子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王士海.中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经济效应[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2011.
[5]崔家楠,双赢.国有粮企的必然选择[J].江西日报,2010,(1).
[6]蒲开信.建立“粮企农庄”巩固国有粮企主导地位[J].中国粮食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