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就1987-2010年鉴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056883;短期弹性为0.035。可见,外商直接投资不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促进了安徽省的就业增长,并且长期就业效应要大于短期就业效应。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就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125 ;F8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29-02
一、引言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大问题,随着外资不断进入国内市场,积极有效的利用外资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同时也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501446万美元,同比增长29%,远高于国家17%的平均增长速度。本文拟根据1987-2010年间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对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关系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正向的促进作用和负向的“挤出效应”。在国外,E.Boren 和 J.W.Lee(1998)等对69个发展中国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1]。M.Salisu(2002)通过对1990-2000年波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波兰的国内投资会有“挤出”效应,不利于东道国的就业[2]。
在国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产业、区域、技术水平、作用渠道不同而不同。王燕飞、曾国平(2006)运用1985-2004年的数据对不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两个变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 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3]。刘志雄、梁冬梅(2011)对就业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有挤出效应,对中西部有就业创造效应[4]。田素华(2004)则针对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存量和增量区分,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量对上海市的劳动就业效应小于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上海的劳动就业效应均大于零,然而外商直接投增量则不利于上海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5]。王成岐、张建华(2002)考察了影响中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诸多因素,发现在经济发达区域以及竞争激烈的企业间,FDI的外溢效应也会促进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增长[6]。孙江永、于晓燕(2012)对中国纺织业外商直接投资从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就业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认为其直接渠道对就业的影响是正向的;其间接影响,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则是负向的[7]。本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针对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年数据来代表我国对国外资本的使用状况,用FDI来表示,单位为万美元;以每年的从业人数来表示就业人数,用RS来表示,单位为万人。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设定样本区间为1987-2010年,数据来源于历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本文以1987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国内外资本投资进行平减。另外,由于在统计年鉴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的单位是万美元,本文根据当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进行调整。此外,为了减少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对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对数的形式,分别用LRS、LFDI来反映我国的就业状况、FDI的状况,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形式用?驻LRS、?驻LFDI表示。
(一)平稳性检验
实际中的很多数据是非平稳的,对非平稳的数据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很容易产生“伪回归”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本文利用ADF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原始序列均不能在5%的置信水平拒绝原假设,因而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相对应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均小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是平稳的序列。因此,原始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表1 ADF单位根检验
注:(1)本表中的ADF检验结果是采用Eviews6.0 获得的;(2)检验形式中的C,T,Q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阶数;(3)滞后阶数Q的判断标准是AIC和SC最小原则。
(二)协整检验
同为一阶单整的两个变量之间肯能存在着一个稳定的线性组合。计量经济上对两变量的协整关系的检验主要是运用E-G检验法。该方法首先对两变量进行协整回归计算出非均衡误差,然后对非均衡误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其单整性,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E-G检验法运用Eviews6.0对相关数据进行检验。
首先运用Eviews6.0对LNRS、LNFDI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做协整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对该式计算的残差序列et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
表2 ADF单位根检验
注:(1)本表中的ADF检验结果是采用Eviews6.0 获得的;(2)检验形式中的C、T、Q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阶数;(3)滞后阶数Q的判断标准是AIC和SC最小原则。
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et的ADF值为-2.303378,小于协整的ADF检验的临界值为-1.956406,因此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残差项是稳定的。据此判断,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人数这两个变量的对数序列间是(1,1)阶协整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056883,即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056883%。 (三)误差修正模型
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短期影响。采用1987-2010年的年度数据,用协整回归中稳定的残差序列et作为误差修正项ECT,最后确立了如下修正模型:
方程(2)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说明在所考察的变量在长期是否具备收敛的可能性,方程中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值,表明有向长期稳定关系收敛的趋势,符合误差修正项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项的系数显著,表明每年的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有40.28%被修正,可就业从当期偏离到长期均衡所用的时间会比较短。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调整系数为正值,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存在着显著的正效应。由协整回归式(2)可知,就业人数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弹性为0.035,即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035%。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的研究,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作用。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不论短期和长期,外商直接投资都会促进安徽省的就业。通过协整回归式(1)可知,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056883;通过回归式(2)可知,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弹性为0.035。长期就业弹性大于短期的就业弹性,可见在长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作用比短期更为显著,由此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更多的是直接创造就业的效应。因此,安徽省可以通过积极的引进外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就业的贡献程度,充分的利用外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来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E.Borensztein,J.W.Lee.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3-135.
[2] M.Salisu.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EP and IS Countries. The Economic Journal,2002,(01):92-105.
[3] 王燕飞、曾国平.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J].世界经济研究,2006,(07).
[4] 刘志雄、梁冬梅.中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与地区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11,(01).
[5] 田素华.外资对上海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03).
[6] 王成岐、张建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2,(04).
[7] 孙江永、于晓燕.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纺织业就业[J].财经论坛,2012,(09).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就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125 ;F8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29-02
一、引言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大问题,随着外资不断进入国内市场,积极有效的利用外资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同时也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501446万美元,同比增长29%,远高于国家17%的平均增长速度。本文拟根据1987-2010年间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对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关系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正向的促进作用和负向的“挤出效应”。在国外,E.Boren 和 J.W.Lee(1998)等对69个发展中国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1]。M.Salisu(2002)通过对1990-2000年波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波兰的国内投资会有“挤出”效应,不利于东道国的就业[2]。
在国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产业、区域、技术水平、作用渠道不同而不同。王燕飞、曾国平(2006)运用1985-2004年的数据对不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两个变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 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3]。刘志雄、梁冬梅(2011)对就业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有挤出效应,对中西部有就业创造效应[4]。田素华(2004)则针对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存量和增量区分,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量对上海市的劳动就业效应小于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上海的劳动就业效应均大于零,然而外商直接投增量则不利于上海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5]。王成岐、张建华(2002)考察了影响中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诸多因素,发现在经济发达区域以及竞争激烈的企业间,FDI的外溢效应也会促进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增长[6]。孙江永、于晓燕(2012)对中国纺织业外商直接投资从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就业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认为其直接渠道对就业的影响是正向的;其间接影响,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则是负向的[7]。本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针对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年数据来代表我国对国外资本的使用状况,用FDI来表示,单位为万美元;以每年的从业人数来表示就业人数,用RS来表示,单位为万人。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设定样本区间为1987-2010年,数据来源于历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本文以1987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国内外资本投资进行平减。另外,由于在统计年鉴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的单位是万美元,本文根据当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进行调整。此外,为了减少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对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对数的形式,分别用LRS、LFDI来反映我国的就业状况、FDI的状况,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形式用?驻LRS、?驻LFDI表示。
(一)平稳性检验
实际中的很多数据是非平稳的,对非平稳的数据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很容易产生“伪回归”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本文利用ADF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原始序列均不能在5%的置信水平拒绝原假设,因而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相对应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均小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是平稳的序列。因此,原始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表1 ADF单位根检验
注:(1)本表中的ADF检验结果是采用Eviews6.0 获得的;(2)检验形式中的C,T,Q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阶数;(3)滞后阶数Q的判断标准是AIC和SC最小原则。
(二)协整检验
同为一阶单整的两个变量之间肯能存在着一个稳定的线性组合。计量经济上对两变量的协整关系的检验主要是运用E-G检验法。该方法首先对两变量进行协整回归计算出非均衡误差,然后对非均衡误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其单整性,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E-G检验法运用Eviews6.0对相关数据进行检验。
首先运用Eviews6.0对LNRS、LNFDI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做协整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对该式计算的残差序列et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
表2 ADF单位根检验
注:(1)本表中的ADF检验结果是采用Eviews6.0 获得的;(2)检验形式中的C、T、Q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阶数;(3)滞后阶数Q的判断标准是AIC和SC最小原则。
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et的ADF值为-2.303378,小于协整的ADF检验的临界值为-1.956406,因此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残差项是稳定的。据此判断,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人数这两个变量的对数序列间是(1,1)阶协整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056883,即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056883%。 (三)误差修正模型
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短期影响。采用1987-2010年的年度数据,用协整回归中稳定的残差序列et作为误差修正项ECT,最后确立了如下修正模型:
方程(2)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说明在所考察的变量在长期是否具备收敛的可能性,方程中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值,表明有向长期稳定关系收敛的趋势,符合误差修正项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项的系数显著,表明每年的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有40.28%被修正,可就业从当期偏离到长期均衡所用的时间会比较短。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调整系数为正值,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存在着显著的正效应。由协整回归式(2)可知,就业人数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弹性为0.035,即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035%。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的研究,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作用。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不论短期和长期,外商直接投资都会促进安徽省的就业。通过协整回归式(1)可知,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056883;通过回归式(2)可知,就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弹性为0.035。长期就业弹性大于短期的就业弹性,可见在长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作用比短期更为显著,由此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更多的是直接创造就业的效应。因此,安徽省可以通过积极的引进外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就业的贡献程度,充分的利用外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来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E.Borensztein,J.W.Lee.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3-135.
[2] M.Salisu.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EP and IS Countries. The Economic Journal,2002,(01):92-105.
[3] 王燕飞、曾国平.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J].世界经济研究,2006,(07).
[4] 刘志雄、梁冬梅.中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与地区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11,(01).
[5] 田素华.外资对上海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03).
[6] 王成岐、张建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2,(04).
[7] 孙江永、于晓燕.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纺织业就业[J].财经论坛,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