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原副部长 孟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论坛主题鲜明,深入探讨交流“党建+金融”模式,促进农商银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我谈几点体会和认识,和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延津农商银行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上,准确把握党建和金融的结合点,以金融活水激活了乡村振兴活力动能。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延津农商银行急群众之所急,探索“党建+金融”新模式,创造性地整合农村基层组织资源和金融资源,通过签约村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员小组等方式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着力点,通过基层组织平台把金融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小微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有效结合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金融部门的资金优势、平台优势。延津县委组织部与延津农商银行党委联手打造的“党建+金融”三级组织体系,可有效跨越信息沟壑、增加业务对接几率,让党组织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农民与市场的需求,通过思想共建、组织联建、基层共治、资源共享、机制共创,推动党的组织优势与金融杠杆力量深度融合,收到了“1+1>2”的效果,有效支持了“三农”发展,很值得总结。
第二,在探究农村融资难问题本质的深度上,突破传统信贷思维的理论束缚,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在“党建+金融”工作的起步阶段,延津农商银行仍采用20年前做信贷的思维评定信用户,无法有效改善限制较多、手续烦琐、群众信任度不高、受惠面较小的问题。后来通过借鉴浙江经验,转变观念,将评信与用信既结合又分离,在构建信用评定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延伸出农业科技推广、经济信息发布、精准金融扶贫、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强化信用环境治理等业务板块,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科技、新做法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快速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攀上了新高度,有效治理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的顽疾,给农村实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第三,在充分调研农民和生产需求的深度广度上,遵循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规律,优化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为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在延津县委组织部和农商银行党委联合推动下,延津农商银行在充分对接实践需求的基础上抓住了农商银行的发展堵点和乡村振兴的金融痛点,工作有想法,执行有保证。在不断优化放贷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信用体系、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加强配套服务建设,助力信贷主体纾困发展,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农商银行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当然,作为一种新模式新探索,是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加以丰富完善,为此我建议:
进一步总结有益经验,巩固已有成果。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发挥好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继续夯实“党建+金融”的工作主线,聚焦造福人民的根本目的,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支持有意愿的各类金融机构参与进来,逐步培养支农惠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壮大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力量。
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加强风险防范。要进一步优化贷款风险的评定、预警和应对举措,采取多元的风险缓释措施,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防止盲目追求信贷投放规模、搞指令贷、介绍贷等问题,降低新增不良资产的概率,关注信息的安全运用与维护,防范用户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更加聚焦主导产业,顺应改革方向不断创新。瞄准集体经济薄弱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安排信贷计划,结合乡镇支柱产业、村级特色产业规划,及时给予政策、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增强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防止因盲目投资导致效益低下或亏损失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赵全厚:
我从2006年开始参与研究农村新兴金融这方面工作,多年来一直关注支小支微服务“三农”的经营活动,普惠金融这方面也做过一些研究和跟踪调研,我认为,延津农商银行开展的“党建+金融”支持“三农”工作,不在于它创新了什么,而在于把“党建+金融”这个活动做实做细,做得很有特色,这是我的一个重要体会。
金融和财政之间有协调也有分工。财政更多的是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扶贫经富,金融则更加市场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普惠金融应运而生,这就是金融的普遍服务性。
金融的普遍服务性和金融的信用等级不一样,从金融普遍服务的原则和金融的市场性来说,很多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小微信用等级不够、抵押品不足,便形成一种金融排斥效应。换句话说,金融越发达、越繁荣,金融的排斥现象就越多。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延津农商银行通过“党建+金融”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在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党建+金融”的优势在哪呢?第一,解决了农商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任壁垒问题和银行获取“三农”信息成本高的难题。农商银行虽然扎根于农村,但毕竟是外在于农户的一个经济体,农户具有居住分散、流动频繁、个体经营的特点,收集农户信息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在农村通过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形成逐级传导、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深度有机的联合,这种融合把一次性的尽调变成了与基层党组织构建人力、信息资源共享与联动机制建设,是一种获取动态信息来源的方式,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破除金融入户信任壁垒、实现信用资源向金融供给转化,真正解决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发展所需的小额信贷资金问题,减少了农商行获取“三农”信息的成本,金融资源的作用发挥将更加精准、更加到位,实现了党建和金融的优势互补。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不仅限于和农户进行金融交易,还组织乡村干部、经济能人进行产业观摩、农超对接等各类市场化、产业化的活动,让农民的农业产业发展得更好,让农产品销售得更好。既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又解决了贷款的安全性问題,这是一个让金融更加安全、让党建更加落在实处的问题。通过“党建+金融”,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强和农民的交往,既增加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同时又加深了对“三农”生产发展规律的认识。反过来农村党员干部、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金融知识和金融规律,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更强了,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基层党建和农商银行的发展也实现了良性循环。 第三,延津“党建+金融”工作的创新使得农商银行更加了解农村实际,掌握农村的经济发展动态和规律,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了解金融特性,只有在“党建+金融”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把握农村的态势、掌握农村发展变化规律中超前性地设计产品,才能够在产品引领方面做得更好,这种创新非常有价值。
第四,从长远来说,“党建+金融”工作一定要长效化、常态化,同时要注重从产品、业务拓展方面把握好风险,金融资源如果被不当应用,对金融机构是一种损失,对贷款者也是损失。要做适合农民的产品,工作开展要适合农民的特点,适合产业规律,降低成本,对农民负责,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建议延津农商银行借力打力,更加统筹地开展“党建+金融”活动,比如说统筹利用政府的财政、普惠金融等各种政策,和其他行加强合作。同时,也要加强线上线下服务手段的创新,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崔长彬:
今天我主要分享4个方面的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我想和大家分享“延津模式”产生的背景。一是现在数字普惠金融飞速发展,正在倒推中小银行向社区发展。其实现在的金融覆盖是从小企业向微企业过渡,很多大商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在利用数字技术做小企业的贷款,例如税银贷,就是以税务数据为依托的,还有存款的数据、结算的数据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小银行面临不小的压力。二是数字技术的突破,让一些原来不可能得到贷款的主体贷到了。要突破现有思维,加快科技化转型、社区化转型,要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场车间跟农民朋友打成一片,这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社区化转型,感情融为一体之后,业务就做起来了。
第二,“黨建+金融”这种方式,事实上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种机制创新。2014年我们国家核定的贫困户是7017万,到2020年年底全部脱贫,这是一个伟大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际上是加强了党与人民的再联系。我们再一次大规模地走入人民群众当中,其实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探索一种长效机制出来,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加强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只有这个机制长期发挥作用,我们的事业才会一直顺利走下去。这几年的调研过程中,我见到几个相对成熟的模式:一是以信贷为重点的代表,是体系经营完备的“江山模式”。江山是一个县级市,在浙江属于不发达的地方,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县级市,创造了浙江农信的“丰收驿站”的经验和信用评级的经验。包括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不同级别对应什么样的额度、什么样的利率,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二是巴马瑶族自治县五位一体的信用评级经验,它是以治理为重点。巴马的经验来自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因为10年前田东县开始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构建了农村金融组织、信用、支付结算、保证保险、抵押担保、村级服务等“六大体系”。“六大体系”的核心是农村信用体系,它的创新是把社会信用纳入指标占一部分权重,实现了相对贫困的农户同样能够因为诚信而非经济指标好得到更多的贷款。巴马从2016年开始,把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到这个指标体系当中,除了经济、社会的指标之外,还有政治、生态、文化的指标,它现在的经济指标权重是55,社会是15,其他三个指标是10。除了经济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有一票否决制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延津模式”,实际上把这两种模式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包括双向挂职的经验等。
第三,对完善“延津模式”的建议。一是信用评级体系可以进一步精细化,从户、村民小组、村到乡镇,看看怎么做成一个嵌套的结构,可以参考江山的经验,信用户达到70%的村可以评为信用村,信用村达到70%的乡镇可以评为信用镇,信用镇、信用村里的信用户贷款利率可以有一定的下浮优惠,这样可以促成乡镇、村的自我治理。二是治理功能的拓展,可以参考巴马的经验来推进,如果能把党的“五位一体”主题贯穿成每个农户自觉自愿的行为,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农村社会。三是关于数据打通,要关注四维数据。第一维是入户调查,第二维是农商银行自有数据,第三维是政府的数据,第四维是线上大数据。四是把信用评级的应用场景扩大,包括商业场景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扩大、行政上的优先序列。
第四,建议以延津经验为基础,将新乡申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普惠金融实验区进行推广,更加助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谷建全:
我研究延津县“党建+金融”模式有两年多了,经过这两年多的实践,延津县“党建+金融”的模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今天我围绕“党建+金融”的发展模式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实践成效。体现在五点:一是有效解决了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要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过去信息对称程度是比较低的。通过“党建+金融”建立三级的组织体系,有效发挥党建在基层的引领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在信贷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识别优质客户,取得非常好的效益。二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信用评定难的问题。以前农村信贷风险比较大,要取得农民的信任,让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难度比较大,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三是有效解决了信贷过程中群众信任难的问题。过去金融部门与群众打交道,给农民群众留下了追债的印象,很难得到群众的信任,现在通过这种工作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降低了信贷过程中的成本。四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优质客户不足的问题。在农村金融市场,我们面对的是一家一户的农户,如何解决农村优质客户不足问题?主要就是要通过培育、扶持产业发展,围绕农户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五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信贷风险处置难的问题。过去农村信贷风险比较高,农民的风险意识、还贷意识等相对比较弱。现在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党组织帮我们识别、把关,对控制信贷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方面是实践价值。体现在五点:一是探索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離不开金融的支持,通过延津县的这种探索,找到了乡村振兴中满足金融需求的一个有效路径。特别是在服务行业方面,延津农商银行把一批懂金融懂农业的金融工作者派到乡里、村里,找到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二是找到了破解农村金融建设难的新方略。通过“党建+金融”的工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村金融建设难的问题,对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发展短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三是探索了党建高质量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是当前工作的一个新要求。延津县的这种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和复制意义。四是引领了新时代农村金融发展壮大的新潮流。进入到新时代,与传统的发展阶段相比较,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路径、发展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怎么提高竞争力,这是时代的命题。延津县的探索是引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新潮流。五是拓展了农村金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农村金融机构只有融入到、植根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才有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延津农商银行在这一点做得非常突出,围绕县里的工作大局,围绕县里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员,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第三方面是经验启示。体现在五点: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强调创新驱动,延津农商银行这几年的探索就是一个创新。因为有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市场的创新,组织的创新等才能取得这么明显的进步。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党建+金融”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突出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能力代表了扩张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越强,对发展的作用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强化需求导向。只有以需求为导向,才能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五是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就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扎好根基,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皇甫小雷:
延津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探索很有特点,我有两点印象非常深刻:一是感觉到延津农商银行融合发展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个融合包括农商银行自身业务的融合,不仅支持农户的发展,还支持商户和产业的发展;不仅支持城市的发展,还支持城乡的发展,在城乡方面加强了融合;另外是人才技能的融合,通过农商银行的发展,使很多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多功能人才。二是创新,不仅有信用评定工程、普惠金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经济信息发布、微信群平台建设等业务的创新,还有乡、村、组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方式创新,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的组织创新等,特别是党建和发展同频共振,引导各方面的资金要素进入农村。
在效果方面,我认为取得了三个发展效果。一是延津农商银行在实践探索中把外部的资金、信息、人才等下沉到农村,盘活了农村资源,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面貌,培养了农村人才,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整体上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延津农商银行探索金融支持县域城乡产业发展,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县域的方方面面,不仅支持农业,还支持县域的工业和服务业,推动了县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具有延津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据了解,延津农商银行的排位3年前在全省农信系统还是100多位,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排到第27位。这种发展的活力和能力都是非常明显的。三是延津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支持乡村的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倒逼了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创新,推动了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也是一个冲击,打破了农村的平静,让农村的衰败转向了农村的振兴。
接下来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建议拓展农商银行发展的业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不仅局限于农业、农户、合作社、特色产业等,更要进一步强化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以及农村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支持农村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业务更加完善。二是建议更加注重风险的防控,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创新方面的风险,降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可以考虑把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保险的发展融合起来、相互支撑。三是建议进一步强化农商银行数字经济、新经济和信息化的建设,用好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让业务的发展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效。四是建议继续做好对延津“党建+金融”模式的总结提升,让经验更具有推广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会主席 朱金瑞:
延津农商银行“党建+金融”的模式内涵可以总结为让党建由虚变实、银行由实变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主要有三个典范、三个体现。
一是党建由虚变实的典范,充分体现了组织力提升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基层党建存在着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党的组织力的问题。组织力包括号召力、动员力、凝聚力、战斗力等,延津县通过把党建和延津农商银行的金融业务有机地完美对接和融入融合,解决了基层党建问题,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使党旗在延津老百姓的心中竖起来、立起来、扎下根。
二是银行由实变高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银行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主要运作的是资本,但延津农商银行把这个实做得很崇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信用或者说诚信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点建设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干扰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问题之一。延津农商银行将信用评定工作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延津特点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这种示范带动作用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在产品创新方面,通过对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群体、先进典型开发同款同名的红色信贷产品,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人得实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产品设立,本身就彰显着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的价值导向,传递传播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在2020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新时代企业家应该拥有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的精神。延津农商银行在发展中的一系列活动机制、载体平台建设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使命和担当。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立足本职本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本色和底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马上要开启新的百年建设历程,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问题。延津农商银行以高的战略定位,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探索,这是新时代企业家的本色和底色,也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一份献礼。
下面,我提三条建议:一是要由点到面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力。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老百姓信任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不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才不再是一个口号,而实现这些都需要党建的引领,需要党建由点到面加強与各行业领域的合作。
二是要完善信用体系,提升引领力。诚信建设在整个国家文明素质的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津“党建+金融”模式已经探索出一条非常符合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子,这需要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延津的县域文明和公民文明素质,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心、信念和信仰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这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支撑。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要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新时代公民的文明素养要求融入其中。
三是要唱响“延津模式”,扩大“延津模式”的传播,通过立交式的平台打造和载体搭建,提升“延津模式”品牌影响力。可以把文化名人创作跟品牌传播结合起来,让延津的文化名人以延津话的形式把“延津模式”故事传播出去,让探索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劳动模范身上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现代化手段、老百姓的手段得以传播,进一步推动延津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延津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涂小雨:
结合本次论坛“党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我认为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体现了三个说清楚。
第一,延津“党建+金融”探索把政府与市场联动说清楚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打造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我认为最重要是保市场主体,金融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主体,不仅需要和政府联动,还要为其他的市场主体与政府联动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这个市场主体只要存在,就能有财政税收,就可以保民生。只要企业一开工,就能安排居民就业,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消费,社会才能稳定,因此市场主体的作用非常关键,而促进市场主体和政府连接的金融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延津农商银行探索“党建+金融”模式更好地把握了金融企业的定位,在促进政府与市场主体联动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把创新驱动,特别是管理和组织创新说清楚了,这是了不起的。按照常规理解,科技创新主要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原始创新、自发创新和兴趣创新,这是特别关键的,现在应该说是相对比较紧缺的;另一个创新是问题导向的创新,对企业来说就是以项目带动创新,这是大家比较擅长的。但是要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还要在原始创新、自发创新上下功夫,而能把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创新连接起来的中介就是管理创新。可以看到延津农商银行的员工培训、业务拓展、党建发展、班子配备等方面,其实就体现了怎么样把管理的力量、组织的力量与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如何把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创新结合起来,延津农商银行的实践初步说清楚了这个问题。
第三,最关键的是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把党的领导说清楚了。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国很快复工复产复市,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全世界只有中国实现正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所以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在这一方面把党的领导说清楚了,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制度、责任和结合。在制度方面,延津农商银行真正体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一个党员干部包括业务骨干就是一个先锋模范,每一个先进模范都带领人民群众往前走,这就实现了党建引领发展把方向、谋全局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优势。其实制度优势就是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延津农商银行的干部配备、干部选拔、业务骨干培养,甚至细化到具体的一个项目代表,都是以党建为前提的,这体现了共产党独特的制度优势。在责任方面,农商银行是党领导的农商银行,有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首先作为党领导的企业,延津农商银行的所作所为落实了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这体现了不一样的政治站位。其次是社会责任,延津农商银行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在信用评定、脱贫攻坚、社会公益、防疫抗疫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都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最后是经济责任,就是要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结合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大振兴目标,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突出体现了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两者的结合,怎样让农村产业发展,“党建+金融”就是通过组织上的改革把老百姓具体切实的利益和金融需求呼应起来、关切起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了“1+1>2”的效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负责人 陈东辉:
我想首先谈六点感受:
第一,“党建+金融”适应了一个大势,这个大势就是时代的大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字化发展的大势,二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大势。国家推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党建+金融”的目的就是助推乡村振兴,这是我党建设的大势。中国共产党2019年出台了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这个时候如何把金融和组织联合起来,就适应了时代的大势。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找准了立足“三农”、服务微小的本位,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资源越来越多。 第三,延津农商银行把握住了建立信用体系这一关键,树立信用观念,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四,“党建+金融”建立了三级体系这一有力抓手,形成党建优势和金融优势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1+1>2”的合力。
第五,“党建+金融”破解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直机关座谈会上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延津农商银行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让农民群众发家致富了,才有优质的客户资源,自身才能发展壮大。两者结合点就是服务人民,“党建+金融”模式有效找到了这一关键结合点。
第六,延津农商银行具有实干精神。延津农商银行的党员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一种活力、一种干劲。延津“党建+金融”的模式,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实干,这种实干精神具有传染性、复制性和推广性。
接下来我想谈六点启发。
第一,只有激活区域经济才能厚植金融土壤。延津农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用金融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不但满足了乡村振兴的需要,还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只有立足服务“三农”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延津农商银行既姓农又姓党,党建引领是延津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和魂,为农兴农是延津農商银行的使命担当,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是延津“党建+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牢牢把握服务“三农”这一根本,延津农商银行才充分发挥出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全县服务网点多、服务范围广、服务功能全、资金实力雄厚、金融效益明显的地方金融机构。
第三,只有结对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延津农商银行与延津县委组织部在各级党组织上相互对接,坚持结对共建共享,形成了抓基层党建、共促经济发展、共树文明新风、共同让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合作共赢。
第四,只有优化金融生态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延津“党建+金融”模式首先以信用评定为切入点,推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治机制,不断提高全县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体系,优化了农村金融环境,助推了县域经营发展,保持了延津农商银行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五,只有创新服务方式才能赢得客户资源。延津农商银行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创新信贷服务方式、简化金融服务手续、优化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收费等,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赢得了更多的客户资源。
第六,只有突出需求导向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延津农商银行坚持需求导向,组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变化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满足了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需求,全县客户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自身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论坛主题鲜明,深入探讨交流“党建+金融”模式,促进农商银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我谈几点体会和认识,和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延津农商银行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上,准确把握党建和金融的结合点,以金融活水激活了乡村振兴活力动能。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延津农商银行急群众之所急,探索“党建+金融”新模式,创造性地整合农村基层组织资源和金融资源,通过签约村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员小组等方式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着力点,通过基层组织平台把金融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小微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有效结合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金融部门的资金优势、平台优势。延津县委组织部与延津农商银行党委联手打造的“党建+金融”三级组织体系,可有效跨越信息沟壑、增加业务对接几率,让党组织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农民与市场的需求,通过思想共建、组织联建、基层共治、资源共享、机制共创,推动党的组织优势与金融杠杆力量深度融合,收到了“1+1>2”的效果,有效支持了“三农”发展,很值得总结。
第二,在探究农村融资难问题本质的深度上,突破传统信贷思维的理论束缚,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在“党建+金融”工作的起步阶段,延津农商银行仍采用20年前做信贷的思维评定信用户,无法有效改善限制较多、手续烦琐、群众信任度不高、受惠面较小的问题。后来通过借鉴浙江经验,转变观念,将评信与用信既结合又分离,在构建信用评定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延伸出农业科技推广、经济信息发布、精准金融扶贫、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强化信用环境治理等业务板块,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科技、新做法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快速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攀上了新高度,有效治理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的顽疾,给农村实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第三,在充分调研农民和生产需求的深度广度上,遵循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规律,优化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为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在延津县委组织部和农商银行党委联合推动下,延津农商银行在充分对接实践需求的基础上抓住了农商银行的发展堵点和乡村振兴的金融痛点,工作有想法,执行有保证。在不断优化放贷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信用体系、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加强配套服务建设,助力信贷主体纾困发展,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农商银行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当然,作为一种新模式新探索,是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加以丰富完善,为此我建议:
进一步总结有益经验,巩固已有成果。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发挥好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继续夯实“党建+金融”的工作主线,聚焦造福人民的根本目的,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支持有意愿的各类金融机构参与进来,逐步培养支农惠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壮大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力量。
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加强风险防范。要进一步优化贷款风险的评定、预警和应对举措,采取多元的风险缓释措施,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防止盲目追求信贷投放规模、搞指令贷、介绍贷等问题,降低新增不良资产的概率,关注信息的安全运用与维护,防范用户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更加聚焦主导产业,顺应改革方向不断创新。瞄准集体经济薄弱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安排信贷计划,结合乡镇支柱产业、村级特色产业规划,及时给予政策、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增强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防止因盲目投资导致效益低下或亏损失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赵全厚:
我从2006年开始参与研究农村新兴金融这方面工作,多年来一直关注支小支微服务“三农”的经营活动,普惠金融这方面也做过一些研究和跟踪调研,我认为,延津农商银行开展的“党建+金融”支持“三农”工作,不在于它创新了什么,而在于把“党建+金融”这个活动做实做细,做得很有特色,这是我的一个重要体会。
金融和财政之间有协调也有分工。财政更多的是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扶贫经富,金融则更加市场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普惠金融应运而生,这就是金融的普遍服务性。
金融的普遍服务性和金融的信用等级不一样,从金融普遍服务的原则和金融的市场性来说,很多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小微信用等级不够、抵押品不足,便形成一种金融排斥效应。换句话说,金融越发达、越繁荣,金融的排斥现象就越多。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延津农商银行通过“党建+金融”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在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党建+金融”的优势在哪呢?第一,解决了农商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任壁垒问题和银行获取“三农”信息成本高的难题。农商银行虽然扎根于农村,但毕竟是外在于农户的一个经济体,农户具有居住分散、流动频繁、个体经营的特点,收集农户信息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在农村通过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形成逐级传导、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深度有机的联合,这种融合把一次性的尽调变成了与基层党组织构建人力、信息资源共享与联动机制建设,是一种获取动态信息来源的方式,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破除金融入户信任壁垒、实现信用资源向金融供给转化,真正解决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发展所需的小额信贷资金问题,减少了农商行获取“三农”信息的成本,金融资源的作用发挥将更加精准、更加到位,实现了党建和金融的优势互补。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不仅限于和农户进行金融交易,还组织乡村干部、经济能人进行产业观摩、农超对接等各类市场化、产业化的活动,让农民的农业产业发展得更好,让农产品销售得更好。既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又解决了贷款的安全性问題,这是一个让金融更加安全、让党建更加落在实处的问题。通过“党建+金融”,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强和农民的交往,既增加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同时又加深了对“三农”生产发展规律的认识。反过来农村党员干部、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金融知识和金融规律,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更强了,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基层党建和农商银行的发展也实现了良性循环。 第三,延津“党建+金融”工作的创新使得农商银行更加了解农村实际,掌握农村的经济发展动态和规律,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了解金融特性,只有在“党建+金融”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把握农村的态势、掌握农村发展变化规律中超前性地设计产品,才能够在产品引领方面做得更好,这种创新非常有价值。
第四,从长远来说,“党建+金融”工作一定要长效化、常态化,同时要注重从产品、业务拓展方面把握好风险,金融资源如果被不当应用,对金融机构是一种损失,对贷款者也是损失。要做适合农民的产品,工作开展要适合农民的特点,适合产业规律,降低成本,对农民负责,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建议延津农商银行借力打力,更加统筹地开展“党建+金融”活动,比如说统筹利用政府的财政、普惠金融等各种政策,和其他行加强合作。同时,也要加强线上线下服务手段的创新,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崔长彬:
今天我主要分享4个方面的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我想和大家分享“延津模式”产生的背景。一是现在数字普惠金融飞速发展,正在倒推中小银行向社区发展。其实现在的金融覆盖是从小企业向微企业过渡,很多大商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在利用数字技术做小企业的贷款,例如税银贷,就是以税务数据为依托的,还有存款的数据、结算的数据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小银行面临不小的压力。二是数字技术的突破,让一些原来不可能得到贷款的主体贷到了。要突破现有思维,加快科技化转型、社区化转型,要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场车间跟农民朋友打成一片,这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社区化转型,感情融为一体之后,业务就做起来了。
第二,“黨建+金融”这种方式,事实上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种机制创新。2014年我们国家核定的贫困户是7017万,到2020年年底全部脱贫,这是一个伟大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际上是加强了党与人民的再联系。我们再一次大规模地走入人民群众当中,其实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探索一种长效机制出来,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加强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只有这个机制长期发挥作用,我们的事业才会一直顺利走下去。这几年的调研过程中,我见到几个相对成熟的模式:一是以信贷为重点的代表,是体系经营完备的“江山模式”。江山是一个县级市,在浙江属于不发达的地方,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县级市,创造了浙江农信的“丰收驿站”的经验和信用评级的经验。包括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不同级别对应什么样的额度、什么样的利率,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二是巴马瑶族自治县五位一体的信用评级经验,它是以治理为重点。巴马的经验来自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因为10年前田东县开始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构建了农村金融组织、信用、支付结算、保证保险、抵押担保、村级服务等“六大体系”。“六大体系”的核心是农村信用体系,它的创新是把社会信用纳入指标占一部分权重,实现了相对贫困的农户同样能够因为诚信而非经济指标好得到更多的贷款。巴马从2016年开始,把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到这个指标体系当中,除了经济、社会的指标之外,还有政治、生态、文化的指标,它现在的经济指标权重是55,社会是15,其他三个指标是10。除了经济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有一票否决制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延津模式”,实际上把这两种模式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包括双向挂职的经验等。
第三,对完善“延津模式”的建议。一是信用评级体系可以进一步精细化,从户、村民小组、村到乡镇,看看怎么做成一个嵌套的结构,可以参考江山的经验,信用户达到70%的村可以评为信用村,信用村达到70%的乡镇可以评为信用镇,信用镇、信用村里的信用户贷款利率可以有一定的下浮优惠,这样可以促成乡镇、村的自我治理。二是治理功能的拓展,可以参考巴马的经验来推进,如果能把党的“五位一体”主题贯穿成每个农户自觉自愿的行为,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农村社会。三是关于数据打通,要关注四维数据。第一维是入户调查,第二维是农商银行自有数据,第三维是政府的数据,第四维是线上大数据。四是把信用评级的应用场景扩大,包括商业场景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扩大、行政上的优先序列。
第四,建议以延津经验为基础,将新乡申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普惠金融实验区进行推广,更加助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谷建全:
我研究延津县“党建+金融”模式有两年多了,经过这两年多的实践,延津县“党建+金融”的模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今天我围绕“党建+金融”的发展模式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实践成效。体现在五点:一是有效解决了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要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过去信息对称程度是比较低的。通过“党建+金融”建立三级的组织体系,有效发挥党建在基层的引领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在信贷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识别优质客户,取得非常好的效益。二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信用评定难的问题。以前农村信贷风险比较大,要取得农民的信任,让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难度比较大,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三是有效解决了信贷过程中群众信任难的问题。过去金融部门与群众打交道,给农民群众留下了追债的印象,很难得到群众的信任,现在通过这种工作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降低了信贷过程中的成本。四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优质客户不足的问题。在农村金融市场,我们面对的是一家一户的农户,如何解决农村优质客户不足问题?主要就是要通过培育、扶持产业发展,围绕农户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五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信贷风险处置难的问题。过去农村信贷风险比较高,农民的风险意识、还贷意识等相对比较弱。现在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党组织帮我们识别、把关,对控制信贷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方面是实践价值。体现在五点:一是探索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離不开金融的支持,通过延津县的这种探索,找到了乡村振兴中满足金融需求的一个有效路径。特别是在服务行业方面,延津农商银行把一批懂金融懂农业的金融工作者派到乡里、村里,找到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二是找到了破解农村金融建设难的新方略。通过“党建+金融”的工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村金融建设难的问题,对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发展短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三是探索了党建高质量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是当前工作的一个新要求。延津县的这种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和复制意义。四是引领了新时代农村金融发展壮大的新潮流。进入到新时代,与传统的发展阶段相比较,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路径、发展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怎么提高竞争力,这是时代的命题。延津县的探索是引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新潮流。五是拓展了农村金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农村金融机构只有融入到、植根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才有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延津农商银行在这一点做得非常突出,围绕县里的工作大局,围绕县里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员,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第三方面是经验启示。体现在五点: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强调创新驱动,延津农商银行这几年的探索就是一个创新。因为有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市场的创新,组织的创新等才能取得这么明显的进步。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党建+金融”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突出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能力代表了扩张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越强,对发展的作用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强化需求导向。只有以需求为导向,才能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五是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就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扎好根基,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皇甫小雷:
延津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探索很有特点,我有两点印象非常深刻:一是感觉到延津农商银行融合发展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个融合包括农商银行自身业务的融合,不仅支持农户的发展,还支持商户和产业的发展;不仅支持城市的发展,还支持城乡的发展,在城乡方面加强了融合;另外是人才技能的融合,通过农商银行的发展,使很多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多功能人才。二是创新,不仅有信用评定工程、普惠金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经济信息发布、微信群平台建设等业务的创新,还有乡、村、组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方式创新,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的组织创新等,特别是党建和发展同频共振,引导各方面的资金要素进入农村。
在效果方面,我认为取得了三个发展效果。一是延津农商银行在实践探索中把外部的资金、信息、人才等下沉到农村,盘活了农村资源,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面貌,培养了农村人才,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整体上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延津农商银行探索金融支持县域城乡产业发展,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县域的方方面面,不仅支持农业,还支持县域的工业和服务业,推动了县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具有延津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据了解,延津农商银行的排位3年前在全省农信系统还是100多位,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排到第27位。这种发展的活力和能力都是非常明显的。三是延津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支持乡村的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倒逼了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创新,推动了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也是一个冲击,打破了农村的平静,让农村的衰败转向了农村的振兴。
接下来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建议拓展农商银行发展的业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不仅局限于农业、农户、合作社、特色产业等,更要进一步强化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以及农村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支持农村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业务更加完善。二是建议更加注重风险的防控,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创新方面的风险,降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可以考虑把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保险的发展融合起来、相互支撑。三是建议进一步强化农商银行数字经济、新经济和信息化的建设,用好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让业务的发展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效。四是建议继续做好对延津“党建+金融”模式的总结提升,让经验更具有推广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会主席 朱金瑞:
延津农商银行“党建+金融”的模式内涵可以总结为让党建由虚变实、银行由实变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主要有三个典范、三个体现。
一是党建由虚变实的典范,充分体现了组织力提升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基层党建存在着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党的组织力的问题。组织力包括号召力、动员力、凝聚力、战斗力等,延津县通过把党建和延津农商银行的金融业务有机地完美对接和融入融合,解决了基层党建问题,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使党旗在延津老百姓的心中竖起来、立起来、扎下根。
二是银行由实变高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银行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主要运作的是资本,但延津农商银行把这个实做得很崇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信用或者说诚信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点建设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干扰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问题之一。延津农商银行将信用评定工作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延津特点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这种示范带动作用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在产品创新方面,通过对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群体、先进典型开发同款同名的红色信贷产品,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人得实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产品设立,本身就彰显着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的价值导向,传递传播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在2020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新时代企业家应该拥有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的精神。延津农商银行在发展中的一系列活动机制、载体平台建设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使命和担当。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立足本职本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本色和底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马上要开启新的百年建设历程,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问题。延津农商银行以高的战略定位,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探索,这是新时代企业家的本色和底色,也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一份献礼。
下面,我提三条建议:一是要由点到面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力。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老百姓信任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不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才不再是一个口号,而实现这些都需要党建的引领,需要党建由点到面加強与各行业领域的合作。
二是要完善信用体系,提升引领力。诚信建设在整个国家文明素质的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津“党建+金融”模式已经探索出一条非常符合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子,这需要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延津的县域文明和公民文明素质,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心、信念和信仰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这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支撑。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要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新时代公民的文明素养要求融入其中。
三是要唱响“延津模式”,扩大“延津模式”的传播,通过立交式的平台打造和载体搭建,提升“延津模式”品牌影响力。可以把文化名人创作跟品牌传播结合起来,让延津的文化名人以延津话的形式把“延津模式”故事传播出去,让探索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劳动模范身上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现代化手段、老百姓的手段得以传播,进一步推动延津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延津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涂小雨:
结合本次论坛“党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我认为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体现了三个说清楚。
第一,延津“党建+金融”探索把政府与市场联动说清楚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打造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我认为最重要是保市场主体,金融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主体,不仅需要和政府联动,还要为其他的市场主体与政府联动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这个市场主体只要存在,就能有财政税收,就可以保民生。只要企业一开工,就能安排居民就业,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消费,社会才能稳定,因此市场主体的作用非常关键,而促进市场主体和政府连接的金融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延津农商银行探索“党建+金融”模式更好地把握了金融企业的定位,在促进政府与市场主体联动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把创新驱动,特别是管理和组织创新说清楚了,这是了不起的。按照常规理解,科技创新主要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原始创新、自发创新和兴趣创新,这是特别关键的,现在应该说是相对比较紧缺的;另一个创新是问题导向的创新,对企业来说就是以项目带动创新,这是大家比较擅长的。但是要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还要在原始创新、自发创新上下功夫,而能把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创新连接起来的中介就是管理创新。可以看到延津农商银行的员工培训、业务拓展、党建发展、班子配备等方面,其实就体现了怎么样把管理的力量、组织的力量与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如何把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创新结合起来,延津农商银行的实践初步说清楚了这个问题。
第三,最关键的是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把党的领导说清楚了。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国很快复工复产复市,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全世界只有中国实现正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所以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在这一方面把党的领导说清楚了,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制度、责任和结合。在制度方面,延津农商银行真正体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一个党员干部包括业务骨干就是一个先锋模范,每一个先进模范都带领人民群众往前走,这就实现了党建引领发展把方向、谋全局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优势。其实制度优势就是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延津农商银行的干部配备、干部选拔、业务骨干培养,甚至细化到具体的一个项目代表,都是以党建为前提的,这体现了共产党独特的制度优势。在责任方面,农商银行是党领导的农商银行,有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首先作为党领导的企业,延津农商银行的所作所为落实了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这体现了不一样的政治站位。其次是社会责任,延津农商银行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在信用评定、脱贫攻坚、社会公益、防疫抗疫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都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最后是经济责任,就是要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结合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大振兴目标,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突出体现了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两者的结合,怎样让农村产业发展,“党建+金融”就是通过组织上的改革把老百姓具体切实的利益和金融需求呼应起来、关切起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了“1+1>2”的效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负责人 陈东辉:
我想首先谈六点感受:
第一,“党建+金融”适应了一个大势,这个大势就是时代的大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字化发展的大势,二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大势。国家推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党建+金融”的目的就是助推乡村振兴,这是我党建设的大势。中国共产党2019年出台了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这个时候如何把金融和组织联合起来,就适应了时代的大势。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找准了立足“三农”、服务微小的本位,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资源越来越多。 第三,延津农商银行把握住了建立信用体系这一关键,树立信用观念,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四,“党建+金融”建立了三级体系这一有力抓手,形成党建优势和金融优势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1+1>2”的合力。
第五,“党建+金融”破解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直机关座谈会上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延津农商银行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让农民群众发家致富了,才有优质的客户资源,自身才能发展壮大。两者结合点就是服务人民,“党建+金融”模式有效找到了这一关键结合点。
第六,延津农商银行具有实干精神。延津农商银行的党员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一种活力、一种干劲。延津“党建+金融”的模式,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实干,这种实干精神具有传染性、复制性和推广性。
接下来我想谈六点启发。
第一,只有激活区域经济才能厚植金融土壤。延津农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用金融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不但满足了乡村振兴的需要,还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只有立足服务“三农”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延津农商银行既姓农又姓党,党建引领是延津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和魂,为农兴农是延津農商银行的使命担当,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是延津“党建+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牢牢把握服务“三农”这一根本,延津农商银行才充分发挥出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全县服务网点多、服务范围广、服务功能全、资金实力雄厚、金融效益明显的地方金融机构。
第三,只有结对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延津农商银行与延津县委组织部在各级党组织上相互对接,坚持结对共建共享,形成了抓基层党建、共促经济发展、共树文明新风、共同让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合作共赢。
第四,只有优化金融生态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延津“党建+金融”模式首先以信用评定为切入点,推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治机制,不断提高全县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体系,优化了农村金融环境,助推了县域经营发展,保持了延津农商银行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五,只有创新服务方式才能赢得客户资源。延津农商银行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创新信贷服务方式、简化金融服务手续、优化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收费等,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赢得了更多的客户资源。
第六,只有突出需求导向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延津农商银行坚持需求导向,组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变化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满足了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需求,全县客户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自身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