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为了应试,在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点的教学,正像于漪老师所批评的那样:“把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习题,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有些名篇佳作学生学过后对文章的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思想的闪光点竟然不甚了了,脑子里如马蹄杂沓,堆砌了许多字、词、句的零部件,堆砌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引人入胜的语文学习环境?笔者以为,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摒弃繁琐的肢解分析和习题式教学法,这样才能飘散着文学味,让课堂情趣盎然。
一、重视整体感受
一篇课文往往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整体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整体美,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并且充满热情地学习它。因此,每篇课文教学之前,应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品味作品,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形成感情的共鸣。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和阅读体验,让他们自己阅读课文,感悟课文,在书声琅琅或者静思默想中达到与文本的神会。这样,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把一篇篇寓意深邃的佳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肢解得“鸡零狗碎”的状况。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师范里学了不少古诗,老师讲解得也很深刻细腻,然而给我的印象除了分析还是分析,乏味得很。偶尔一次老师生病,另一位老师来代课,上的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位老师很有激情,不同于以前的乏味的讲解,一开始就是配乐朗诵,让我们整体感受两位诗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格。在古典的音乐中,在深情的朗诵中,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体会到了杜甫不止于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其苦的高尚情怀,学习的兴致也空前高涨。15年过去了,那堂课依然清晰记得,那两首长长的诗歌依然能背诵,古诗的韵味依然在心底荡漾。由此想来,小学生更注重形象的思维,更讨厌乏味的肢解,我们只有努力把语文课上出文学的浓浓意味,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潜力的重要路径。
二、重视想象体验
优秀的文本总是呵护着我们内心的梦想、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温暖着我们的感受。从本质上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亲近文学的。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讲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友情还在,诺言还在,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行文留下大量空白,这固然成就了本文淡然、内蕴的风格,也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切入角度。周益民老师教学时着重于开掘内心的想象体验,抓住“眼睛”这一心灵之窗,前后贯通,脉气相连,引导学生走近角色,体验情思,获得感动。
1.如果你就是树根,就是大门,就是煤油灯旁的那个小女孩,看着飞来又飞去的鸟儿,你看着她,是否注意了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那是一道怎样的目光?(默读后交流,指导朗读)
还是去年的歌曲,还是去年的旋律,但是什么已经不一样了?可是有一样东西没变,而且永远不会变!(友谊、情感)
想着鸟儿的那双眼睛,男女生分角色读。
2.文章中还有一双眼睛、一道目光,你们发现了吗?这双眼睛鸟儿看到了吗?(感受到了,这双眼睛永远印在她的心里,这就叫“永恒”“天长地久”。)
3.此时此刻,他们用眼神在诉说什么呢?请为鸟儿和树设计两句简短对话。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由于人生经历,文化水平,学识修养等的不同,导致对文本有多种解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想象和联想的可能,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一位中学教师教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述,假如维纳斯的手臂还在,那么这只手臂该怎么放。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维纳斯可能是一位刚出浴的美人,右手拽住裙裾,左手拿着一面铜镜,正在欣赏自己的美丽;有的说维纳斯可能是天上的一位女神,左手托着花篮,右手拿着鲜花,把美丽撒向人间,等等。
当然文本的解读并不是随意的、没有根据的瞎想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理有据进行想象和联想,延展思维的效度与深度,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三、重视语言品味
文本的解读不能完全停留在对本身意义的理解上,还应该有对文本意义和价值的分析评价,为此,教师要注重积累,厚积薄发。有的老师为了教《麻雀》,读完了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猎人笔记》,有的老师在上《卖火柴的女儿》一课前,花了四五天的课余时间读安徒生的童话和有关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有了这样的备课,教师对文本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就可能有比较精当的理解和阐释,在教学中往往更加游刃有余。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知道文字的意思,还应该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的文字能表达出不凡的效果。唐朝诗人贾岛的 “推”和“敲”的故事就是语言文字表达效果的经典例子之一。在讲课时,我推荐学生赏析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使全诗都活了。接着又推荐了郭沫若先生的历史代表作《屈原》,其中有这么一句“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骨气的文人”,这一改,就把婵娟满怀愤懑痛斥背叛老师的宋玉的情感表露得淋漓尽致。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优秀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去揣摩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重视文化熏陶
中国的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课文中所隐含的政治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等更多地积淀为民族的心理与精神。比如酒文化,中国人宴饮酬酢,往往少不了酒的媒介作用,李白的《黄鹤楼送别》中,满满的一杯酒表达了他对孟浩然的崇敬、不舍、祝福等等,而《将进酒》中的酒,更意味着一种愤世、无奈与感慨。作为教师,应该善于从新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文化蕴含,使学生感受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培养文化精神。
(顾慧丽,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214400)
一、重视整体感受
一篇课文往往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整体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整体美,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并且充满热情地学习它。因此,每篇课文教学之前,应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品味作品,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形成感情的共鸣。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和阅读体验,让他们自己阅读课文,感悟课文,在书声琅琅或者静思默想中达到与文本的神会。这样,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把一篇篇寓意深邃的佳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肢解得“鸡零狗碎”的状况。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师范里学了不少古诗,老师讲解得也很深刻细腻,然而给我的印象除了分析还是分析,乏味得很。偶尔一次老师生病,另一位老师来代课,上的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位老师很有激情,不同于以前的乏味的讲解,一开始就是配乐朗诵,让我们整体感受两位诗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格。在古典的音乐中,在深情的朗诵中,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体会到了杜甫不止于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其苦的高尚情怀,学习的兴致也空前高涨。15年过去了,那堂课依然清晰记得,那两首长长的诗歌依然能背诵,古诗的韵味依然在心底荡漾。由此想来,小学生更注重形象的思维,更讨厌乏味的肢解,我们只有努力把语文课上出文学的浓浓意味,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潜力的重要路径。
二、重视想象体验
优秀的文本总是呵护着我们内心的梦想、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温暖着我们的感受。从本质上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亲近文学的。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讲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友情还在,诺言还在,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行文留下大量空白,这固然成就了本文淡然、内蕴的风格,也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切入角度。周益民老师教学时着重于开掘内心的想象体验,抓住“眼睛”这一心灵之窗,前后贯通,脉气相连,引导学生走近角色,体验情思,获得感动。
1.如果你就是树根,就是大门,就是煤油灯旁的那个小女孩,看着飞来又飞去的鸟儿,你看着她,是否注意了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那是一道怎样的目光?(默读后交流,指导朗读)
还是去年的歌曲,还是去年的旋律,但是什么已经不一样了?可是有一样东西没变,而且永远不会变!(友谊、情感)
想着鸟儿的那双眼睛,男女生分角色读。
2.文章中还有一双眼睛、一道目光,你们发现了吗?这双眼睛鸟儿看到了吗?(感受到了,这双眼睛永远印在她的心里,这就叫“永恒”“天长地久”。)
3.此时此刻,他们用眼神在诉说什么呢?请为鸟儿和树设计两句简短对话。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由于人生经历,文化水平,学识修养等的不同,导致对文本有多种解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想象和联想的可能,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一位中学教师教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述,假如维纳斯的手臂还在,那么这只手臂该怎么放。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维纳斯可能是一位刚出浴的美人,右手拽住裙裾,左手拿着一面铜镜,正在欣赏自己的美丽;有的说维纳斯可能是天上的一位女神,左手托着花篮,右手拿着鲜花,把美丽撒向人间,等等。
当然文本的解读并不是随意的、没有根据的瞎想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理有据进行想象和联想,延展思维的效度与深度,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三、重视语言品味
文本的解读不能完全停留在对本身意义的理解上,还应该有对文本意义和价值的分析评价,为此,教师要注重积累,厚积薄发。有的老师为了教《麻雀》,读完了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猎人笔记》,有的老师在上《卖火柴的女儿》一课前,花了四五天的课余时间读安徒生的童话和有关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有了这样的备课,教师对文本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就可能有比较精当的理解和阐释,在教学中往往更加游刃有余。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知道文字的意思,还应该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的文字能表达出不凡的效果。唐朝诗人贾岛的 “推”和“敲”的故事就是语言文字表达效果的经典例子之一。在讲课时,我推荐学生赏析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使全诗都活了。接着又推荐了郭沫若先生的历史代表作《屈原》,其中有这么一句“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骨气的文人”,这一改,就把婵娟满怀愤懑痛斥背叛老师的宋玉的情感表露得淋漓尽致。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优秀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去揣摩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重视文化熏陶
中国的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课文中所隐含的政治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等更多地积淀为民族的心理与精神。比如酒文化,中国人宴饮酬酢,往往少不了酒的媒介作用,李白的《黄鹤楼送别》中,满满的一杯酒表达了他对孟浩然的崇敬、不舍、祝福等等,而《将进酒》中的酒,更意味着一种愤世、无奈与感慨。作为教师,应该善于从新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文化蕴含,使学生感受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培养文化精神。
(顾慧丽,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