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性是课堂活动的生命线,而有效性的判断标准是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是否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参与主体是否真正互动,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学情调查。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学情调查,让课堂活动变得更高效。
圈点旁批。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我先确定重点旁批的对象。比如,记叙文重点圈划旁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小说重点批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人物描写方法;散文重点圈划优美的語句并进行赏析等。然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旁批进行抽样分析,了解学生哪里没有批注出来,哪里批注得不够准确深入,记录下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着重讲解。
习题引导。我会抽出一两道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如整体感知类型题或把握情感的题目,让学生自读完成,判出分数,做数据统计,检测学生自读情况。在《定海保卫战》一文中,我挑选课后第二题让学生完成。全班共38人,满分30分。经过统计,我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得分较高,因此,我省去了教师讲解分析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得分较高的学生在班上分别进行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巧用导学案。在教学中实施导学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学情调查时可以巧妙利用导学案,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例如,我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一个花样图表,让学生填图。首先,我手绘了一个“福橘”,每个“橘子瓣”代表作者对长妈妈的一种情感。然后,我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完后在每个“橘子瓣”上填画。最后,我通过统计,检验学生对文章情感脉络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双课堂。一个课堂是我们的实体教室课堂,另一个是网络课堂。我会建立一个学生讨论群,在讲新课之前把预习作业发布在网上,要求学生跟帖回答。网上发布的作业可以是针对新课的一个问题、一段视频、一个微课、一个讨论话题,可以让学生写出100字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根据学生网络课堂的讨论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第二天的语文课活动,或者及时地调整当天的备课方案,这样,课堂活动更贴合学生的需求,也就更加有效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情调查有多个好处:教师可以及时看到答题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设计;因为是跟帖的形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看到答案,互相监督;在网络上,学生会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教师“坐观其变”“适时出击”便好;一段时间后把有价值的作业讨论帖集结成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语录集,获得成就感。
总之,基于学情调查的课堂活动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编辑 _ 汪倩
圈点旁批。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我先确定重点旁批的对象。比如,记叙文重点圈划旁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小说重点批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人物描写方法;散文重点圈划优美的語句并进行赏析等。然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旁批进行抽样分析,了解学生哪里没有批注出来,哪里批注得不够准确深入,记录下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着重讲解。
习题引导。我会抽出一两道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如整体感知类型题或把握情感的题目,让学生自读完成,判出分数,做数据统计,检测学生自读情况。在《定海保卫战》一文中,我挑选课后第二题让学生完成。全班共38人,满分30分。经过统计,我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得分较高,因此,我省去了教师讲解分析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得分较高的学生在班上分别进行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巧用导学案。在教学中实施导学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学情调查时可以巧妙利用导学案,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例如,我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一个花样图表,让学生填图。首先,我手绘了一个“福橘”,每个“橘子瓣”代表作者对长妈妈的一种情感。然后,我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完后在每个“橘子瓣”上填画。最后,我通过统计,检验学生对文章情感脉络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双课堂。一个课堂是我们的实体教室课堂,另一个是网络课堂。我会建立一个学生讨论群,在讲新课之前把预习作业发布在网上,要求学生跟帖回答。网上发布的作业可以是针对新课的一个问题、一段视频、一个微课、一个讨论话题,可以让学生写出100字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根据学生网络课堂的讨论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第二天的语文课活动,或者及时地调整当天的备课方案,这样,课堂活动更贴合学生的需求,也就更加有效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情调查有多个好处:教师可以及时看到答题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设计;因为是跟帖的形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看到答案,互相监督;在网络上,学生会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教师“坐观其变”“适时出击”便好;一段时间后把有价值的作业讨论帖集结成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语录集,获得成就感。
总之,基于学情调查的课堂活动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