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与现代教育理念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的功能在发生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现代教育理念完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杜绝对各种新理念的牵强使用。只有了解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内容及新教材的特点,才能合理的用好新教材。
  [关键词]新教材 现代 教育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传统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学生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学生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吞剥书本上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教学只依据以往社会文化的成果,却脱离学生个人的生活与体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及旧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重新编排了教材。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钻研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抓纲务本,正确施教。既不舍本逐末或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要避免超深拔高或穿新鞋走老路。本文就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用好新教材谈一下认识。
  一、新教材的特点
  传统的化学教材往往从化学学科本身出发,把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规律串联起来,体现了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因果关系。它的优点是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但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学科的抽象知识上,要求学习者象科学家那样思维和工作,忽视了学生的需要,也割裂了学科间的综合。因此,化学教材应以化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就是新教材所体现的。
  新教材从内容的形式上增加了“绪言”、“资料”、“阅读”、“家庭小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讨论”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立不仅使教材变得更加活泼、生动、贴近学生,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时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绪言”课,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资料”、“阅读”,参与“讨论”,动手做“家庭小实验”,切切实实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同时,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如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中,增加了化学电源、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酶简介、食品添加剂、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在实验方面进行了强化。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数目均有所增加,对实验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一些实验设计和解答实验习题”,“培养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要求学生独立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和评价,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教材强化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的联系。强调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教材大量介绍了当代的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多处提出环境和环境保护问题。
  二、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教育生活化与生活教育化,即教育与生活的重新结合。教育生活化是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起来。而生活教育化则是指寓教育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的教育性,使学生在他日常的生活世界之中受到教育。与生活教育化相适应的便是终身教育。21世纪教育的特点是终身教育,这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必然结果。美国预言家托夫勒在1970年就预测,就知识增长的速度来讲,今天出生的小孩到大学毕业,世界的知识总量将增加10倍,当这个小孩50岁,知识总量将是他出生的32倍,而且全世界97%的知识都是他出生以后才研究出来的。因此,人类无论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还是快速更新知识,都必须一生持续不断地学习。
  中学教育是人发展的起点、生长点和前提,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教学中要做到:培养一生受用的学习习惯;做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永不磨灭的求知欲;培养一生不变的正直、勤奋、善待人与自然的品格。也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乐于不断地获取知识和主动探索、善于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正规的学校教育再也不能为人们一次性地提供终生享用的知识。《学会生存》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这样崇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社会”。所谓学习化社会也就是受教育者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是越来越成为主体,教育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他身上的东西,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因此,只有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生存中适应学习化社会对公民的要求。
  三、新教材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适用的教学方法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探究作为科学课程教学的首选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探究方式有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的实质是探究。科学探究的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施、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相似的过程,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锻炼探究能力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2)理解科学并不仅仅是知道事实必须体验过程,新知识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建构。这些在探究过程中都能实现,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3)探究可以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通过探究,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转向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教师的教学从高密度地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发展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当然,注重探究也不能过分夸大探究的作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无法解决科学学习的全部问题。走进新课程并不是要极力诋毁传统教育,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只有新的好,把新课程过于理想化。凡事都是辨证的,传统教学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在新旧理念交替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该舍弃什么,该吸取什么,该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能流于形式。简言之,课堂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是充满变数的,别给它刻意套上太多枷锁,坚决杜绝对各种新理念的牵强使用。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凡是达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新教材符合科学性与适用性的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使用教材,根据现代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要求课堂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地方,同时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教学,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树立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社会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让他们成为有深刻文化素养的、知识更加丰富的、身心更加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才是现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情景,探究方式及疑难解答几个方面阐述如何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真正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般课堂教学可分为三个环节:(1)问题情境(2)假设——检验(3)整合与应用。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可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应用延伸,巩固,提高一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等递进式教学环节。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少不了学生的积
期刊
纵观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教师总是以理性认知取代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灌输、训练堵塞生机勃勃的生命的成长,单调乏味的分析销蚀师生生命的情趣,忽略了语文的生命。使语文成了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因此,语文教学要确立生命的意识,关注师生的生命价值,呼唤师生的生命觉醒,走向生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因此。语文的学习就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
期刊
看看身边甚至没有一天休息日的孩子们;看看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才艺班的疲惫的家长们,可以看出家庭对自己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为孩子进行各种规划并附之许多付出的时候,家长们是不是静下心来仔细做个思考呢?考虑考虑自己的这些规划、这些付出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通过努力会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会取得什么样的收获……  作为家庭教育的研究者,无论是给做家长课堂还是一对一地家庭教育咨询,我接触了许
期刊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用长远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并能够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
期刊
虚实结合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无论是写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必须做到虚实结合。那么什么是虚实结合呢?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作文写作中如果用到这种手法,文章就会变得更生动、形象,更有韵味。那么虚实结合有哪些表现,在写作中又有哪些方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進行论述——  一、化虚为实  化虚为实,总体上说,就是化抽象为具体。
期刊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未知而难解的话题。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生命意识是人关于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也是对于一切有生命存在意义的事物的思考。无论是逝去的生命、现存的生命还是未知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们的敬重。有了生命意识就能唤醒人的内在情感,从人的心灵深处驱动人去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社会,从而更自觉地生活。  
期刊
[摘要]上海版新教材初中数学中加入了概率的内容,对于新增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陷入疲于应付,缺少思考、研究的误区。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例举四种常见的误区,尝试探索帮助教师走出误区的策略,提出重视学生随机概念的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概率教学 随机事件 随机性  一、教学中的困惑  概率的知识是新增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和研究比较少,教师即便心里清楚其重要性,但是教学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
期刊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公交车上,家长怀抱着幼小的孩子,孩子的眼睛不停地环顾四周,家长(多见女性)不停地与孩子说话,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叫什么,那叫什么……此情此景让我想到很多东西: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作用?这种行为可能形成孩子什么样的模式?未来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爱子心切,是每一位父母的本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心结。教育从娃娃抓起。早期教育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