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经常谈及“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许多人认为:健康就是身体不出毛病,给他们提供物质需求即可。其实,如果我们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我们忽视了心理健康这一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也伴随出现并影响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好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现在,我以自己的育儿经验谈谈育儿感想。
關键词:育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的孩子今年14岁,我给他起名为悦翔。我的孩子来的不容易,因为他,我差点失去生命,所以我对他格外珍惜,对健康也尤为重视。
孩子在出生后的前几年里生活在校园里,在校园里,孩子逢人便主动拉家常,见着什么都能侃侃而谈。阳光的性格的他很惹人喜欢。幼儿园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非常爱他的杜欢老师,美丽年轻的杜老师让悦翔非常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上学对他来说,风雨无阻。上小学的时候,悦翔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博学多识又酷爱读书的邓惠老师,这让孩子爱上阅读。邓老师的孩子是悦翔的同学,他们积极健康向上,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一起共同进步,一起收获一段纯正的友谊。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当然出类拔萃。他们成了人们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各种原因,孩子常年被我带在身边,出众的外表,谦恭的礼仪,他非常让人养眼。同事、朋友、闺蜜无不赞叹:这样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将大有作为。因为他,我多次被评为优秀家长,也多次受邀去做育儿报告。孩子当时小,不懂事,懵懵懂懂地顺着大人们的心意,每次都考到优异的成绩。记得有一次从全市选取50名孩子的小升初角逐中,悦翔竟然拿到的第一的荣誉。致使市里优秀的初中甚至省里优秀的初中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渐渐地,我开始迷失我自己的心智和双眼,我向孩子无限制地索取荣誉,进而变本加厉,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没有了周末和寒暑假。我没有意识到:无止境的课业和学习压力,让孩子越来越沉默寡言,像台机器样按部就班地接受并执行指令。可我,还是在指责:“为什么这次期末考试会名落孙山,这个寒假,你就别想要了。”终于,孩子发声了:“妈妈,我好累,我不想上补习班了,我想休息。”听了孩子的话,脑海中似乎浮现了前一段日子在网上看到的那幅画面-----那个学习受累想要休息一下的孩子,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孩子的话触动了我,我似乎忘记了我给他起名的初衷:“悦”意为高兴的意思,“翔”意为自由的飞翔。我最初就只是想让他开开心心、健康茁壮地成长。耳边不禁想起了儿子小时候问我的一个问题:“妈妈,你为什么不像我们班刘文鹏爸爸那样要求我考100分,拿第一呢?”当时,我只是我只笑笑不说话,让他自己回味。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年是如此地清醒。反而现在,却变得如此地贪得无厌呢?我就这样亲手把我的孩子推得越来越远了。孩子的变化,我起初竟然认为全是孩子的错,自以为是我们之间缺乏沟通。可是沟通之后,发现只通了自己,却通不了孩子,我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想想自己这几年的行为,我其实是错的离谱。因为自己是老师,身边出现很多优秀的孩子,随之,眼中所想的就是把我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了。所以我不知不觉地转嫁了自己的身份,拎不清自己到底是孩子的“娘”还是孩子的“老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已不再把我当成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从以前的叽叽喳喳到现在的深深地防备。这也许就是周贤老师所说的“一旦父母不当父母,而当了老师,那么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心理意义上的孤儿、流浪儿了。”这时候,我突然顿悟,我的孩子也快成为心理上的孤儿了,他心理开始缺乏安全感,他渴望父母的爱却又担心缺失,在他的心理里,可能觉得我已经不是妈妈,而只是老师了。
意识到症结所在,我努力查找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改变现状,反思、反省自我,我要做到:
一、我自己先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做一个心理焦虑的妈妈。因为焦虑的妈妈一定会培养出焦虑的孩子。端正自己的态度,拥有良好的习惯,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二、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做到。想想小时候的和现在的自己,你不必你的孩子优秀,你也没有成为什么什么“名家”。杜欢老师的爱能让我的孩子爱上上学,邓惠老师酷爱读书能感染我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爱上读书,我为什么不能以身作则去重拾我那个侃侃而谈的阳光少年呢?
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知识,不要把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去发展和锻炼自己,了解孩子的需求,有努力发现他的思维卡点的能力。
四、扭转身份。把工作和家庭分开,不把工作上的事情带到家庭中来,尤其是情绪,一定要珍惜一天中难得的家人相聚时间,好好培养和孩子的感情,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学生。不把自己变成孩子心目中活着的牌位,只做孩子的妈妈。
五、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警钟长鸣,让历史不要重演,不把孩子当作满足自己虚荣心、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对于孩子,我们父母要改变传说中所谓的父母的天性使然,作为父母,我不可以也不可能去强求孩子的兴趣,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减轻孩子的负担,否则,会妨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期望而活着,应该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其实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成名,只是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一定的生活能力,而更有自信,更多的去体会生活中的乐趣。
儿女若是风筝,父母便是线;儿女若是箭,父母便是弓。适当的放手既是成全,也是尊重。我希望我能明白,也希望全天下所有有着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父母一样,转变自己当前不当的观念,能明白:我们和孩子不是竞争与得到。孩子,不是我们的所有者。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是我们心目中的盆景,把他们修剪成我们以为的样子,等到那时,原本能茁壮成长的他们也被我们剪坏了,那么一切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就让孩子做他们自己(To be themselves!),不要把他们绑在我们身边,“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最后,我一定不忘初心,让我的宝贝“悦翔”。
参考文献
[1]张鑫. 责任感:育儿的良方[J]. 中华家教:学前版, 2012(1).
[2]梁志明. 我的育儿体会[J]. 儿童与健康, 2003.
關键词:育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的孩子今年14岁,我给他起名为悦翔。我的孩子来的不容易,因为他,我差点失去生命,所以我对他格外珍惜,对健康也尤为重视。
孩子在出生后的前几年里生活在校园里,在校园里,孩子逢人便主动拉家常,见着什么都能侃侃而谈。阳光的性格的他很惹人喜欢。幼儿园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非常爱他的杜欢老师,美丽年轻的杜老师让悦翔非常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上学对他来说,风雨无阻。上小学的时候,悦翔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博学多识又酷爱读书的邓惠老师,这让孩子爱上阅读。邓老师的孩子是悦翔的同学,他们积极健康向上,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一起共同进步,一起收获一段纯正的友谊。他们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当然出类拔萃。他们成了人们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各种原因,孩子常年被我带在身边,出众的外表,谦恭的礼仪,他非常让人养眼。同事、朋友、闺蜜无不赞叹:这样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将大有作为。因为他,我多次被评为优秀家长,也多次受邀去做育儿报告。孩子当时小,不懂事,懵懵懂懂地顺着大人们的心意,每次都考到优异的成绩。记得有一次从全市选取50名孩子的小升初角逐中,悦翔竟然拿到的第一的荣誉。致使市里优秀的初中甚至省里优秀的初中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渐渐地,我开始迷失我自己的心智和双眼,我向孩子无限制地索取荣誉,进而变本加厉,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没有了周末和寒暑假。我没有意识到:无止境的课业和学习压力,让孩子越来越沉默寡言,像台机器样按部就班地接受并执行指令。可我,还是在指责:“为什么这次期末考试会名落孙山,这个寒假,你就别想要了。”终于,孩子发声了:“妈妈,我好累,我不想上补习班了,我想休息。”听了孩子的话,脑海中似乎浮现了前一段日子在网上看到的那幅画面-----那个学习受累想要休息一下的孩子,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孩子的话触动了我,我似乎忘记了我给他起名的初衷:“悦”意为高兴的意思,“翔”意为自由的飞翔。我最初就只是想让他开开心心、健康茁壮地成长。耳边不禁想起了儿子小时候问我的一个问题:“妈妈,你为什么不像我们班刘文鹏爸爸那样要求我考100分,拿第一呢?”当时,我只是我只笑笑不说话,让他自己回味。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年是如此地清醒。反而现在,却变得如此地贪得无厌呢?我就这样亲手把我的孩子推得越来越远了。孩子的变化,我起初竟然认为全是孩子的错,自以为是我们之间缺乏沟通。可是沟通之后,发现只通了自己,却通不了孩子,我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想想自己这几年的行为,我其实是错的离谱。因为自己是老师,身边出现很多优秀的孩子,随之,眼中所想的就是把我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了。所以我不知不觉地转嫁了自己的身份,拎不清自己到底是孩子的“娘”还是孩子的“老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已不再把我当成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从以前的叽叽喳喳到现在的深深地防备。这也许就是周贤老师所说的“一旦父母不当父母,而当了老师,那么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心理意义上的孤儿、流浪儿了。”这时候,我突然顿悟,我的孩子也快成为心理上的孤儿了,他心理开始缺乏安全感,他渴望父母的爱却又担心缺失,在他的心理里,可能觉得我已经不是妈妈,而只是老师了。
意识到症结所在,我努力查找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改变现状,反思、反省自我,我要做到:
一、我自己先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做一个心理焦虑的妈妈。因为焦虑的妈妈一定会培养出焦虑的孩子。端正自己的态度,拥有良好的习惯,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二、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做到。想想小时候的和现在的自己,你不必你的孩子优秀,你也没有成为什么什么“名家”。杜欢老师的爱能让我的孩子爱上上学,邓惠老师酷爱读书能感染我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爱上读书,我为什么不能以身作则去重拾我那个侃侃而谈的阳光少年呢?
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知识,不要把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去发展和锻炼自己,了解孩子的需求,有努力发现他的思维卡点的能力。
四、扭转身份。把工作和家庭分开,不把工作上的事情带到家庭中来,尤其是情绪,一定要珍惜一天中难得的家人相聚时间,好好培养和孩子的感情,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学生。不把自己变成孩子心目中活着的牌位,只做孩子的妈妈。
五、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警钟长鸣,让历史不要重演,不把孩子当作满足自己虚荣心、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对于孩子,我们父母要改变传说中所谓的父母的天性使然,作为父母,我不可以也不可能去强求孩子的兴趣,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减轻孩子的负担,否则,会妨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期望而活着,应该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其实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成名,只是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一定的生活能力,而更有自信,更多的去体会生活中的乐趣。
儿女若是风筝,父母便是线;儿女若是箭,父母便是弓。适当的放手既是成全,也是尊重。我希望我能明白,也希望全天下所有有着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父母一样,转变自己当前不当的观念,能明白:我们和孩子不是竞争与得到。孩子,不是我们的所有者。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是我们心目中的盆景,把他们修剪成我们以为的样子,等到那时,原本能茁壮成长的他们也被我们剪坏了,那么一切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就让孩子做他们自己(To be themselves!),不要把他们绑在我们身边,“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最后,我一定不忘初心,让我的宝贝“悦翔”。
参考文献
[1]张鑫. 责任感:育儿的良方[J]. 中华家教:学前版, 2012(1).
[2]梁志明. 我的育儿体会[J]. 儿童与健康,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