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ilei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1 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3 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3.1 積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3.2 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3.3 评鉴阶段
  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结语: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教育;思维  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学生的主体性 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更高的发展,并达到,社会需要的标准.  人
期刊
【摘 要】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  【关键词】物理;实验;演示  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亟宜打開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人做人。“不关心广大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与生活脱节的弊端,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1 构建师生互动模式  教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的必修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它属于基础性学科课程。从21世纪知识创新和应用的重要特征来看,今天的德育课程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新德育标准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体现了生活化和人文化,强调德育素质培养与人文素养的辨证统一,洋溢着独特的新课程理念。  1 对教材的丰富和整合的探索  以往德育教程具有既定性、凝固性和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已经不再适合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从事中学音乐教学的教师,面对新的教育观念,面对自认为自己成熟懂事其实还欠缺很多的孩子,应该思考一下怎样以生为本改变教学方法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使命,作为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将首当其冲转化为行动。为此,我在新课程要求以生为本的音乐课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在實践过程中的有些许体会,在教学过程中也有
期刊
在应试教育仍然是生物教学的主流,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要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德育渗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呢?笔者在十几年的生物学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 用生物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结合历史与今
期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加强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客观要求,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1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教育内涵  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历史的教学内容,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历史事件的环境和对后者产生的影响
期刊
这几年的CCTV舞蹈大赛,如每届歌手大赛一样,都有两项素质考核。我注意到其中一项是“命题即兴”,就是给选手听一段音乐片段,然后根据这段音乐的旋律、风格、节奏等特点,即兴表演一个舞蹈片段。这要求选手要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在特定时间内,听这段特别抽象的音乐,迅速唤起自己的音乐感受;在音乐的感悟和启迪下,产生出神入化的联想,然后,用舞姿形象化的表达出来。这实际是一个舞蹈演员的舞蹈技巧、创作灵感、音乐修养
期刊
近几年来,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用激励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亲近英语,让激励伴随学生成长,使他们真正学得有趣、高效,并且获得成功和自信。  树立激励的教师形象  教师的形象、言语以及情感的流露,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想让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教师首先应树立激励的形象,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保持激励的语态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期刊
【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习领域中见效最慢的一个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语文老师怕教、怕批作文,有畏难情绪;也有的急功近利,舍本求末,领学生走概念化、模式化的套路;很多学生阅读量小,生活面窄,积累太少,对写好作文缺乏兴趣和信心。大量事实证明,写作已经成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改革写作教学迫在眉睫。  【关键词】作文;教育;改革  首先必须 确立写作新理念——让写作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