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行在宁夏大地,到处可以看到喜人的景象:一条条新衬砌的渠道里黄河水欢畅流淌, 一座座移动喷灌机的水花均匀喷洒在绿色田野上,一道道滴灌带滋润着生机勃勃的蔬菜瓜果……高效节水灌溉,使宁夏山川大地焕发新颜。
“滴”出来的奇迹
海原县关桥乡村民贺连定和妻子从供水点拉来一罐水,一勺一勺给已经挂果的硒砂瓜进行最后一次人工浇水,这种灌水方法当地叫做“穴灌”。
瓜苗最缺水的时候当地基本不下雨,采用这种灌溉方法,在瓜苗关键生长季“雪中送炭”,一亩地只需要65方水,耗水量是旱田作物的三十分之一,每亩硒砂瓜4000元以上纯收入就有了基本保证。这在过去,是村民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过去,以种庄稼为生的贺连定,虽然肯下苦,但靠天吃饭的庄稼收成仅能满足温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如今,依靠“石头缝里”长出的硒砂瓜,他家里盖了新房,买了小车,还有了20多万元的存款。
昔日的戈壁滩,现在却成了瓜农们的致富宝地。2004年以来,中卫市陆续建成以低压管道喷灌和拉水补灌为主的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控制补灌面积达33万亩。市水务局常军总工程师说,100万亩硒砂瓜产业能给当地农民带来14亿元收益。
硒砂瓜富含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耐储运,易运输,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西瓜”,受到全国各地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如今热销北京、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市场,成为宁夏农产品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绿色”名片。
旱塬新希望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泉村,田彦平可是家喻户晓的“能人”,他的瓜棚,每年能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他采用起垄覆膜沟淌水节水技术在干旱地种瓜,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水。瓜拉秧后复种芹菜、甘蓝,种两茬1亩地的水费不超过100元,但收入在8000元以上。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的红寺堡,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依靠近年发展“节水型、特色型、效益型”现代农业,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已由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5500元。
耕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6%,人口占全区47%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的实施,农产品总产量达到19.62亿公斤,净效益达到4.55亿元,是该工程实施前的4.3倍,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困境,使23万群众受益。同时,在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形成40平方公里的人工绿洲,生态效益显著。
结合分区治水思路,从2013年开始,宁夏以中部干旱带为重点,在扬水灌区规划发展滴、喷灌面积136万亩。规划总投资25亿元,到2017年底,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发展到190万亩,将占干旱带总灌溉面积的80%以上。
“四省四增”结硕果
在固原市原州区白河节水灌溉示范区,巨大的时针式喷灌机稳步迈进,喷洒的甘霖均匀滋润着10万亩勃勃生机的种薯。据了解,每亩种薯成熟后产量在2500公斤以上,效益是大田作物产值的4倍。喷灌节水在40%以上。
彭堡镇镇长海正贵介绍,喷灌节水在40%以上,每亩净收益5000元,效益是大田作物的10倍。高效节水灌溉实在省水、省钱、省工、省肥。
县水务局节水办杨长林主任介绍,与地面灌溉相比,粮食和经济作物每亩可增产30%以上,单方水种植效益增加2到3倍。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灌溉面积增加、亩产量和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和绿地植被增加等“四增”。
据测算,与传统的土渠输水和田间大水漫灌相比,采用管灌节水15%—20%,喷灌节水30%,滴灌节水50%—60%,减少化肥使用量40%。经济作物亩均增产30%以上,亩均增收超过1000元。
2014年以来,全区新增滴管、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8万亩。2011-2013年,宁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7万亩,3年增加灌溉面积30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增加3000万公斤。
农业灌溉实现精细化,配合水权到户、定额管理、价格调节等措施,目前宁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22%,其中低压管灌31.6万亩、喷灌29.6万亩、滴灌103.8万亩。每年可实现节水约3亿立方米、减少水费支出1500万元,减少灌溉用工330万工日,减少化肥使用量4100万公斤。
硒砂瓜、马铃薯、设施蔬菜、供港蔬菜、枸杞、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4%。贺兰山东麓葡萄滴灌、原州区的马铃薯喷滴灌、同心下马关滴灌、引黄灌区供港蔬菜喷灌、中卫的硒砂瓜和枣瓜间作滴灌,盐池井灌区玉米滴灌等成为“拔穷根”产业和知名品牌,全区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保持了“十连增”和“十连快”。
科学规划 多轮驱动
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是宁夏基本区情,缺水是宁夏发展最大的瓶颈。
一组数据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28%,而宁夏中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4.35%。过去,农田灌溉主要以畦灌、沟灌和漫灌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
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资源型缺水的突出矛盾,宁夏水利部门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节水治水的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之路——
编制了《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十二五”规划》和《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7)》,明确了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制定了《宁夏不同灌区灌溉定额参考标准》《宁夏微灌工程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等技术标准,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了技术支撑。
各级政府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农村水利的首要任务和新发展灌区的前置条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大发展的“助推器”。
整合西北节水增效、以色列节水灌溉等项目资金,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探索建立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定额补助机制。近3年整合各项资金近30亿元,占全区水利总投入的20%,超过农村水利投资的一半,形成了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大发展的合力。
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开展高含沙黄河水滴灌等重点科技攻关研究10项,借助覆盖全区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形成区、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大发展的“原动力”。
学习借鉴新疆等省区典型经验,抓好原州区10万亩马铃薯喷、滴灌,中卫市20万亩以色列节水技术硒砂瓜、红枣滴灌,青铜峡市10万亩葡萄滴灌等重点示范区建设,通过一个典型树立一根标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惠,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探索出龙头企业“公司加农户”、贺兰县兰光村“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加农户”、红寺堡区杨柳村“村集体加协会加农户”等运行管理模式,积极推行自动监测、远程控制等信息化管理,保障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水利厅)
责任编辑:冯学娟
“滴”出来的奇迹
海原县关桥乡村民贺连定和妻子从供水点拉来一罐水,一勺一勺给已经挂果的硒砂瓜进行最后一次人工浇水,这种灌水方法当地叫做“穴灌”。
瓜苗最缺水的时候当地基本不下雨,采用这种灌溉方法,在瓜苗关键生长季“雪中送炭”,一亩地只需要65方水,耗水量是旱田作物的三十分之一,每亩硒砂瓜4000元以上纯收入就有了基本保证。这在过去,是村民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
过去,以种庄稼为生的贺连定,虽然肯下苦,但靠天吃饭的庄稼收成仅能满足温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如今,依靠“石头缝里”长出的硒砂瓜,他家里盖了新房,买了小车,还有了20多万元的存款。
昔日的戈壁滩,现在却成了瓜农们的致富宝地。2004年以来,中卫市陆续建成以低压管道喷灌和拉水补灌为主的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控制补灌面积达33万亩。市水务局常军总工程师说,100万亩硒砂瓜产业能给当地农民带来14亿元收益。
硒砂瓜富含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耐储运,易运输,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西瓜”,受到全国各地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如今热销北京、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市场,成为宁夏农产品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绿色”名片。
旱塬新希望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泉村,田彦平可是家喻户晓的“能人”,他的瓜棚,每年能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他采用起垄覆膜沟淌水节水技术在干旱地种瓜,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水。瓜拉秧后复种芹菜、甘蓝,种两茬1亩地的水费不超过100元,但收入在8000元以上。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的红寺堡,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依靠近年发展“节水型、特色型、效益型”现代农业,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已由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5500元。
耕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6%,人口占全区47%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的实施,农产品总产量达到19.62亿公斤,净效益达到4.55亿元,是该工程实施前的4.3倍,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困境,使23万群众受益。同时,在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形成40平方公里的人工绿洲,生态效益显著。
结合分区治水思路,从2013年开始,宁夏以中部干旱带为重点,在扬水灌区规划发展滴、喷灌面积136万亩。规划总投资25亿元,到2017年底,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发展到190万亩,将占干旱带总灌溉面积的80%以上。
“四省四增”结硕果
在固原市原州区白河节水灌溉示范区,巨大的时针式喷灌机稳步迈进,喷洒的甘霖均匀滋润着10万亩勃勃生机的种薯。据了解,每亩种薯成熟后产量在2500公斤以上,效益是大田作物产值的4倍。喷灌节水在40%以上。
彭堡镇镇长海正贵介绍,喷灌节水在40%以上,每亩净收益5000元,效益是大田作物的10倍。高效节水灌溉实在省水、省钱、省工、省肥。
县水务局节水办杨长林主任介绍,与地面灌溉相比,粮食和经济作物每亩可增产30%以上,单方水种植效益增加2到3倍。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灌溉面积增加、亩产量和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和绿地植被增加等“四增”。
据测算,与传统的土渠输水和田间大水漫灌相比,采用管灌节水15%—20%,喷灌节水30%,滴灌节水50%—60%,减少化肥使用量40%。经济作物亩均增产30%以上,亩均增收超过1000元。
2014年以来,全区新增滴管、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8万亩。2011-2013年,宁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7万亩,3年增加灌溉面积30万亩,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增加3000万公斤。
农业灌溉实现精细化,配合水权到户、定额管理、价格调节等措施,目前宁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22%,其中低压管灌31.6万亩、喷灌29.6万亩、滴灌103.8万亩。每年可实现节水约3亿立方米、减少水费支出1500万元,减少灌溉用工330万工日,减少化肥使用量4100万公斤。
硒砂瓜、马铃薯、设施蔬菜、供港蔬菜、枸杞、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4%。贺兰山东麓葡萄滴灌、原州区的马铃薯喷滴灌、同心下马关滴灌、引黄灌区供港蔬菜喷灌、中卫的硒砂瓜和枣瓜间作滴灌,盐池井灌区玉米滴灌等成为“拔穷根”产业和知名品牌,全区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保持了“十连增”和“十连快”。
科学规划 多轮驱动
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是宁夏基本区情,缺水是宁夏发展最大的瓶颈。
一组数据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28%,而宁夏中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4.35%。过去,农田灌溉主要以畦灌、沟灌和漫灌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
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资源型缺水的突出矛盾,宁夏水利部门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节水治水的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之路——
编制了《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十二五”规划》和《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7)》,明确了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制定了《宁夏不同灌区灌溉定额参考标准》《宁夏微灌工程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等技术标准,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了技术支撑。
各级政府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农村水利的首要任务和新发展灌区的前置条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大发展的“助推器”。
整合西北节水增效、以色列节水灌溉等项目资金,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探索建立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定额补助机制。近3年整合各项资金近30亿元,占全区水利总投入的20%,超过农村水利投资的一半,形成了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大发展的合力。
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开展高含沙黄河水滴灌等重点科技攻关研究10项,借助覆盖全区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形成区、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大发展的“原动力”。
学习借鉴新疆等省区典型经验,抓好原州区10万亩马铃薯喷、滴灌,中卫市20万亩以色列节水技术硒砂瓜、红枣滴灌,青铜峡市10万亩葡萄滴灌等重点示范区建设,通过一个典型树立一根标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惠,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探索出龙头企业“公司加农户”、贺兰县兰光村“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加农户”、红寺堡区杨柳村“村集体加协会加农户”等运行管理模式,积极推行自动监测、远程控制等信息化管理,保障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水利厅)
责任编辑:冯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