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儿童中毒的原因及特点,以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儿科260例住院中毒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性中毒共239例(91.9%),其中误服237例(91.54%),自杀性2例(6.77%);被动中毒共21例(8.1%),人为被动中毒(均为投毒)9例,环境被动中毒(为蜂赘伤、蛇咬伤)12例;其中3~7岁为发病高峰年龄(44.62%);农村儿童多发(86.92%)。 结论:儿童意外中毒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本地区以灭鼠药中毒为主,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儿童 中毒 干预
资料与方法
1996~2005年我院共收治中毒儿童260例,260例均符合急性中毒的分类及诊断标准[1,2];其中男166例(63.85%),女94例(36.15%);~3岁84例,~7岁116例,~14岁60例,分别占32.31%、44.62%、23.07%;城市儿童占13.08%,农村儿童占86.92%,平均住院天数5.2天,其中最长31天。
中毒的种类:见表1。
中毒途径:消化道231例(88.85%),皮肤接触16例(6.15%),呼吸道13例(5%),其中呼吸道中毒均为CO;皮肤接触者,其中蜂赘伤9例(56.25%),蛇咬伤3例(18.25%),有机磷农药接触中毒4例(25%)。
中毒原因:主动性中毒239例(91.9%),其中误服237例(91.54%),自杀性2例(6.77%);被动中毒共21例(8.1%),人为被动中毒(均为投毒)9例,环境被动中毒(为蜂赘伤、蛇咬伤)12例。
转归:260例中治愈217例(83.46%),好轉29例(11.15%),未愈出院1例(0.38%),死亡13例(5%)。死亡病例中毒鼠强中毒10例(76.92%),有机磷、呋喃丹及CO各占7.69%。
讨 论
根据妇幼卫生部门局部抽样调查,意外死亡居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其最主要原因是意外窒息、溺水、车祸和中毒[3]。
本组资料显示,该地区儿童中毒呈以下几个特点:①年龄分布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为主,占76.92%;②在性别分布上男性高于女性,占63.85%;③在地区分布上农村明显高于城市;④毒物以毒鼠药及农药为主,占86.92%;中毒的发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而失去一个孩子或者儿童终生残疾带来的心理打击更难以估计。
学龄前期为高发年龄,在本组中占44.62%,分析其原因主要以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看护不佳有关,有些家长将毒物随意放置,更有家长将毒鼠药涂在烧鸡、烧鸭、饼干、花生米、米粒、地瓜、蜡肉等作为诱饵,投放在儿童经常出入玩耍的地方,孩子常易误食导致中毒;其次与该组儿童心理特征有关,活动范围增大,独立行动的意识和好奇心也有明显增强,接触周围事物增多,但判断力、控制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易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儿童中毒必须预防为主,预防儿童急性中毒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重视,应该加大宣传安全知识的力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家长也要提高对中毒危害的认识,要注意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减少儿童中毒事故的发生。
本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儿童中毒分布上农村占86.92%,而且以农药及毒鼠药为主,而毒鼠药中毒鼠强占31.43%,死亡患儿中因毒鼠强中毒死亡10例,占76.92%,死亡的10例均为农村儿童。其主要原因:①农村卫生条件差,鼠患严重,农民安全意识淡薄,随意撒放灭鼠药的范围广,无论家中还是田间;②农作物多,大多数农村家庭均备有农药,于家中及田间均有使用;曾有农户,其两子患疥疮,听信于江湖游医胡言乱语竟然使用农药外涂,导致严重中毒,虽然经积极抢救未导致生命危险,但都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本组另外还有一农村女孩因意外导致下肢接触少许有机磷农药,回家用热水洗澡后未作任何处理,10天后出现抽搐、昏迷,送入院后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经解毒治疗后方治愈,但却留下继发性癫痫后遗症;③农村家庭条件较差农忙时整日劳作于田间,无暇照顾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少,导致大多数农村儿童安全意识差;④本地区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普法知识推广不及时,部分农民对我国政府已经下令严禁生产的毒鼠强认识不够,不了解其中毒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其他中毒如CO、有毒植物、食物等亦占一定比例,另外还存在投毒等情况。
儿童中毒的发生与儿童心理特点、社会、家庭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本地区大部分急性中毒与家庭-社会环境有关,而且密切相关。本地区虽属于沿海城市,但以农业生产为主,多数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差,子女多,安全意识及法制观念薄弱,对孩子关爱程度不够,均是造成儿童中毒的因素;另外,也和各职能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以及目前教育体制中安全教育环节薄弱等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志周,主编.急性中毒.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
2 安徽医学院,主编.中毒急救手册.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341.
3 丁宗一.儿童期意外损伤、全国儿童意外损伤学术会议汇篇.北京:中华医学会杂志社,1999:1-10.
关键词 儿童 中毒 干预
资料与方法
1996~2005年我院共收治中毒儿童260例,260例均符合急性中毒的分类及诊断标准[1,2];其中男166例(63.85%),女94例(36.15%);~3岁84例,~7岁116例,~14岁60例,分别占32.31%、44.62%、23.07%;城市儿童占13.08%,农村儿童占86.92%,平均住院天数5.2天,其中最长31天。
中毒的种类:见表1。
中毒途径:消化道231例(88.85%),皮肤接触16例(6.15%),呼吸道13例(5%),其中呼吸道中毒均为CO;皮肤接触者,其中蜂赘伤9例(56.25%),蛇咬伤3例(18.25%),有机磷农药接触中毒4例(25%)。
中毒原因:主动性中毒239例(91.9%),其中误服237例(91.54%),自杀性2例(6.77%);被动中毒共21例(8.1%),人为被动中毒(均为投毒)9例,环境被动中毒(为蜂赘伤、蛇咬伤)12例。
转归:260例中治愈217例(83.46%),好轉29例(11.15%),未愈出院1例(0.38%),死亡13例(5%)。死亡病例中毒鼠强中毒10例(76.92%),有机磷、呋喃丹及CO各占7.69%。
讨 论
根据妇幼卫生部门局部抽样调查,意外死亡居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其最主要原因是意外窒息、溺水、车祸和中毒[3]。
本组资料显示,该地区儿童中毒呈以下几个特点:①年龄分布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为主,占76.92%;②在性别分布上男性高于女性,占63.85%;③在地区分布上农村明显高于城市;④毒物以毒鼠药及农药为主,占86.92%;中毒的发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而失去一个孩子或者儿童终生残疾带来的心理打击更难以估计。
学龄前期为高发年龄,在本组中占44.62%,分析其原因主要以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看护不佳有关,有些家长将毒物随意放置,更有家长将毒鼠药涂在烧鸡、烧鸭、饼干、花生米、米粒、地瓜、蜡肉等作为诱饵,投放在儿童经常出入玩耍的地方,孩子常易误食导致中毒;其次与该组儿童心理特征有关,活动范围增大,独立行动的意识和好奇心也有明显增强,接触周围事物增多,但判断力、控制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易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儿童中毒必须预防为主,预防儿童急性中毒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重视,应该加大宣传安全知识的力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家长也要提高对中毒危害的认识,要注意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减少儿童中毒事故的发生。
本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儿童中毒分布上农村占86.92%,而且以农药及毒鼠药为主,而毒鼠药中毒鼠强占31.43%,死亡患儿中因毒鼠强中毒死亡10例,占76.92%,死亡的10例均为农村儿童。其主要原因:①农村卫生条件差,鼠患严重,农民安全意识淡薄,随意撒放灭鼠药的范围广,无论家中还是田间;②农作物多,大多数农村家庭均备有农药,于家中及田间均有使用;曾有农户,其两子患疥疮,听信于江湖游医胡言乱语竟然使用农药外涂,导致严重中毒,虽然经积极抢救未导致生命危险,但都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本组另外还有一农村女孩因意外导致下肢接触少许有机磷农药,回家用热水洗澡后未作任何处理,10天后出现抽搐、昏迷,送入院后发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经解毒治疗后方治愈,但却留下继发性癫痫后遗症;③农村家庭条件较差农忙时整日劳作于田间,无暇照顾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少,导致大多数农村儿童安全意识差;④本地区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普法知识推广不及时,部分农民对我国政府已经下令严禁生产的毒鼠强认识不够,不了解其中毒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其他中毒如CO、有毒植物、食物等亦占一定比例,另外还存在投毒等情况。
儿童中毒的发生与儿童心理特点、社会、家庭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本地区大部分急性中毒与家庭-社会环境有关,而且密切相关。本地区虽属于沿海城市,但以农业生产为主,多数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差,子女多,安全意识及法制观念薄弱,对孩子关爱程度不够,均是造成儿童中毒的因素;另外,也和各职能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以及目前教育体制中安全教育环节薄弱等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志周,主编.急性中毒.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
2 安徽医学院,主编.中毒急救手册.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341.
3 丁宗一.儿童期意外损伤、全国儿童意外损伤学术会议汇篇.北京:中华医学会杂志社,19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