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古诗词学习相比小学阶段其表达更抽象、含蓄,更强调诗词本身的文学内涵解读,包括诗词中的音韵美、情感解读、文笔赏析、写作流派等,由于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加之学生学习经验有限,要想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目标,并非易事。那么,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品诵
一方面,品诵要采用新颖灵活的方式,初中所学古诗一般都为绝句,具有固定声调音律,而词在古代本来就是唱出来的,两者都具有丰富的音韵内涵,教师可从其本身特点着手,引导学生诵读。另一方面,诵读时要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词大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轼所著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品诵教学步骤:
师:同学们先听一听词朗诵,然后自己有感情地自由诵读两遍。
师:大家已经读了两遍课文了,对这首词有了一个大致印象,那么同学们知道词在宋元以后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的吗?
生:是唱出来的。
师:很好,词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教师普及诗词曲三者差别与联系,重点讲解词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并介绍《水调歌头》词调及本词作者等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诗词情感及内涵。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欣赏传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词调与著名歌手王菲所演绎的歌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比较哪一曲调更契合原词情感。
生:王菲的。
师:同学们从多角度品诵了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现在请同学发言,结合教材中对原词部分词语的注解,用白话文对原词进行翻译,并解读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中国有句古谚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读得通,也就自然而然能通晓文章大意。品诵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通过有技巧的反复品味诵读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诗词大意及情感,发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美,从而帮助学生开启诗词学习的大门。
二、欣赏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我国数千年古诗词文化的代表之作,作为经典,往往都是寥寥几字便将意境、情感营造得生动鲜明,文学内涵及其丰富,要学好古诗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欣赏、钻研。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经过品诵,对这首词的大意及情感有了初步了解,同学们觉得词中那一句最好呢?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它写得好呢?你又从这两句词中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同学做出具体赏析。
师:我们再纵观全词,词第一节中有“我欲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词第二节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将两者对比欣赏,两句词分别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在全文中又有何意義?
师:第二节还有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教材中对这一句做出了解释,结合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欣赏是在品诵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进一步赏析,赏诗词意境、赏诗词精彩句子、赏诗词文学内涵,通过深入欣赏、解读诗词,提高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初中生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可以巧妙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赏析,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感悟
在品诵与欣赏中每个学生都是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答案,虽有思考,但学生是站在语文、站在文学的角度来学习,缺乏带有自我情感与自我意识色彩的解读、感悟或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生主观感受,必须引导学生去悟、去想象、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播放一段与原词情感匹配、较为轻柔的音乐如《song from Secret Garden》,通过刺激感官唤起学生情感,再让学生随音乐节奏轻声朗读诗词,并回忆自己过去十三、四年的生活,是否有重要的人与现在的自己是离别状态,想象以前在一起的生活,现在他又在哪。最后再深入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并仔细思考,对当下生活、身边的人应该抱有何种态度。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精华,其内涵博大精深,是学生个体情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学到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221700)
一、品诵
一方面,品诵要采用新颖灵活的方式,初中所学古诗一般都为绝句,具有固定声调音律,而词在古代本来就是唱出来的,两者都具有丰富的音韵内涵,教师可从其本身特点着手,引导学生诵读。另一方面,诵读时要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词大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苏轼所著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品诵教学步骤:
师:同学们先听一听词朗诵,然后自己有感情地自由诵读两遍。
师:大家已经读了两遍课文了,对这首词有了一个大致印象,那么同学们知道词在宋元以后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的吗?
生:是唱出来的。
师:很好,词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教师普及诗词曲三者差别与联系,重点讲解词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并介绍《水调歌头》词调及本词作者等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诗词情感及内涵。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欣赏传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词调与著名歌手王菲所演绎的歌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比较哪一曲调更契合原词情感。
生:王菲的。
师:同学们从多角度品诵了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现在请同学发言,结合教材中对原词部分词语的注解,用白话文对原词进行翻译,并解读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中国有句古谚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读得通,也就自然而然能通晓文章大意。品诵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通过有技巧的反复品味诵读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诗词大意及情感,发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美,从而帮助学生开启诗词学习的大门。
二、欣赏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我国数千年古诗词文化的代表之作,作为经典,往往都是寥寥几字便将意境、情感营造得生动鲜明,文学内涵及其丰富,要学好古诗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欣赏、钻研。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经过品诵,对这首词的大意及情感有了初步了解,同学们觉得词中那一句最好呢?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它写得好呢?你又从这两句词中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同学做出具体赏析。
师:我们再纵观全词,词第一节中有“我欲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词第二节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将两者对比欣赏,两句词分别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在全文中又有何意義?
师:第二节还有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教材中对这一句做出了解释,结合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欣赏是在品诵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进一步赏析,赏诗词意境、赏诗词精彩句子、赏诗词文学内涵,通过深入欣赏、解读诗词,提高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达到基本教学目标。初中生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可以巧妙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赏析,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感悟
在品诵与欣赏中每个学生都是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答案,虽有思考,但学生是站在语文、站在文学的角度来学习,缺乏带有自我情感与自我意识色彩的解读、感悟或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生主观感受,必须引导学生去悟、去想象、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播放一段与原词情感匹配、较为轻柔的音乐如《song from Secret Garden》,通过刺激感官唤起学生情感,再让学生随音乐节奏轻声朗读诗词,并回忆自己过去十三、四年的生活,是否有重要的人与现在的自己是离别状态,想象以前在一起的生活,现在他又在哪。最后再深入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并仔细思考,对当下生活、身边的人应该抱有何种态度。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精华,其内涵博大精深,是学生个体情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学到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