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疾病首诊的因素,以便指导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通过自编调查表《精神患者首次就诊调查表》对438例住院患者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首诊专科医院255例,占58.22%,综合医院103例,占23.52%,迷信28例,占6.39%,个体医生52例,占11.87%。以幻觉妄想的患者大部分就诊于专科医院,而以焦虑抑郁、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大部分就诊于综合医院,综合医院医师对精神疾病的诊断率偏低。
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首诊仍存在很大的偏差,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仍应加强。
关键词:精神疾病首诊情况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9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3-0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疾病负担已升至首位。精神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故精神疾病早期发现、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及门诊就诊的随机抽取部分患者。按ICD-10,CCMD-3诊断标准最后确诊,患者及家属在调查过程中自愿配合,共统计574例,因资料不完整等原因438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男161例(36.76%)。女277例(63.24%),年龄17-80岁,平均(34.6±18.9),职业:工人15例,干部11例,农民370例,学生20例,其他22例。文化程度:文盲34例,小学130例,初中169例,高中(中专)51例,大专以上20例。住址:城市:33例,农村:354例,城郊51例。最后诊断:精神分裂症:298例,抑郁86例,躁狂:22例,癔病:32例。
1.2方法。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就诊方式,首诊距发病时间,初诊诊断,用药情况,效果,其中就诊方式有:迷信,私人医生,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统计方法:将所有资料建立资料库,SPSS15.0作X2检验。
2结果
2.1首次就诊方式。对438例患者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就诊专科医院255例,占58.22%,综合医院103例,占23.52%,迷信28例,占6.39%,个体医生52例,占11.87%。
2.2患者主要症状与主要就诊方式:幻觉妄想为主的共225例,其中有163例主要就诊方式为专科医院,占72.4% ;兴奋状态为主的共81例,其中有44例就诊于专科医院,占46.7%;抑郁焦虑状态为主的55例,其中31例就诊于综合医院,占56.4%;孤僻为主要症状的共37例,其中有22例就诊于专科医院,占70.3%;躯体症状为主的共28例,其中有14例就诊于综合医院,占50%;激惹为主的10例、懒散外走为主的1例、抽搐为主的1例。
2.3患者症状对就诊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比较。幻觉妄想患者就诊于专科医院显著抑郁焦虑患者及以躯体症状就诊患者明显以综合医院为就诊方其他症状为主要症状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无明显差异。
3讨论
3.1在本次调查中显示,约有23.52%的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而综合医院医师对精神疾病,尤其是对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认识不足,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延误了病情,导致预后不佳。
3.2从表1中可以看出以焦虑抑郁为主的患者以首诊综合医院为主,而以幻觉妄想为主的患者则以首诊专科医院为主,这说明普通人对幻觉妄想症状还是很易识别的,而焦虑抑郁为主的患者则主要以身体不适为主要症状,故该类患者大部分首诊于综合医院。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精神疾病首诊途径仍存在很大的偏差,精神卫生知识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宣传普及。除此之外还应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精神疾病的识别率,定期给予学习培训精神卫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专业的、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改善预后情况,从而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王娜,陈汉华,罗汝琴.首诊于内科门诊与专科门诊的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2:1059-1060
[2]刘史,马宁.精神疾病患者首次就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11,23:695-696
[3]韩彦朝等.117例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和首诊情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2)874—877
[4]刘霞等.精神疾病患者首诊情况调查及健康指导的作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3)174—176
方法:通过自编调查表《精神患者首次就诊调查表》对438例住院患者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首诊专科医院255例,占58.22%,综合医院103例,占23.52%,迷信28例,占6.39%,个体医生52例,占11.87%。以幻觉妄想的患者大部分就诊于专科医院,而以焦虑抑郁、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大部分就诊于综合医院,综合医院医师对精神疾病的诊断率偏低。
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首诊仍存在很大的偏差,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仍应加强。
关键词:精神疾病首诊情况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90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3-0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疾病负担已升至首位。精神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故精神疾病早期发现、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及门诊就诊的随机抽取部分患者。按ICD-10,CCMD-3诊断标准最后确诊,患者及家属在调查过程中自愿配合,共统计574例,因资料不完整等原因438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男161例(36.76%)。女277例(63.24%),年龄17-80岁,平均(34.6±18.9),职业:工人15例,干部11例,农民370例,学生20例,其他22例。文化程度:文盲34例,小学130例,初中169例,高中(中专)51例,大专以上20例。住址:城市:33例,农村:354例,城郊51例。最后诊断:精神分裂症:298例,抑郁86例,躁狂:22例,癔病:32例。
1.2方法。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就诊方式,首诊距发病时间,初诊诊断,用药情况,效果,其中就诊方式有:迷信,私人医生,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统计方法:将所有资料建立资料库,SPSS15.0作X2检验。
2结果
2.1首次就诊方式。对438例患者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就诊专科医院255例,占58.22%,综合医院103例,占23.52%,迷信28例,占6.39%,个体医生52例,占11.87%。
2.2患者主要症状与主要就诊方式:幻觉妄想为主的共225例,其中有163例主要就诊方式为专科医院,占72.4% ;兴奋状态为主的共81例,其中有44例就诊于专科医院,占46.7%;抑郁焦虑状态为主的55例,其中31例就诊于综合医院,占56.4%;孤僻为主要症状的共37例,其中有22例就诊于专科医院,占70.3%;躯体症状为主的共28例,其中有14例就诊于综合医院,占50%;激惹为主的10例、懒散外走为主的1例、抽搐为主的1例。
2.3患者症状对就诊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比较。幻觉妄想患者就诊于专科医院显著抑郁焦虑患者及以躯体症状就诊患者明显以综合医院为就诊方其他症状为主要症状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无明显差异。
3讨论
3.1在本次调查中显示,约有23.52%的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而综合医院医师对精神疾病,尤其是对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认识不足,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延误了病情,导致预后不佳。
3.2从表1中可以看出以焦虑抑郁为主的患者以首诊综合医院为主,而以幻觉妄想为主的患者则以首诊专科医院为主,这说明普通人对幻觉妄想症状还是很易识别的,而焦虑抑郁为主的患者则主要以身体不适为主要症状,故该类患者大部分首诊于综合医院。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精神疾病首诊途径仍存在很大的偏差,精神卫生知识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宣传普及。除此之外还应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精神疾病的识别率,定期给予学习培训精神卫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专业的、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改善预后情况,从而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王娜,陈汉华,罗汝琴.首诊于内科门诊与专科门诊的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2:1059-1060
[2]刘史,马宁.精神疾病患者首次就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11,23:695-696
[3]韩彦朝等.117例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和首诊情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2)874—877
[4]刘霞等.精神疾病患者首诊情况调查及健康指导的作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