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降临

来源 :环球军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空军最新型飞机MQ-9“死神”(又译做“收割机”)无人攻击机将在今秋和明春部署到伊拉克,组成世界上“第一个远程遥控攻击机中队”。MQ-9“死神”无人攻击机的问世,标志着无人驾驶飞机已经由单一功能的侦察型发展为功能多样化的多任务型。美国空军高层因此津津乐道,称“死神”无人机是真正的“遥控空中攻击机”,有了更多的“死神”后,就可以将更多有人驾驶飞机调回美国。那么“死神”无人攻击机究竟是什么样的飞机?是不是像报道中所称的那么神乎其神?
  
  系出名门
  
  MQ-9“死神”无人机是从RQ-1“捕食者”无人机演变而来的。
  美国空军的RQ-1“捕食者”无人机,是美军目前一种重要的远程中高空监视侦察系统。“捕食者”装有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影机和前视红外装置,其获得的各种侦察影像,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实时向前线指挥官或后方指挥部门传送。
  一个典型的“捕食者”系统包括四架无人机、一个地面控制站和一个“特洛伊精神II”卫星通信站。无人机本身的续航时间高达40小时,巡航速度126公里/小时。飞机装备了UHF和VHF无线电台,以及作用距离270公里的C波段视距内数据链。机上用于监视侦察的有效载荷为204公斤。机上的两色DLTV光学摄影机采用了955mm可变焦镜头。高分辨率的前视红外系统有6个可调焦距,最小为19mm,最大560mm。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合成孔径雷达为“捕食者”提供了全天候监视能力,分辨率达到了0.3米。其他可选的载荷可按具体任务调整,包括激光指示和测距装置、电子对抗装置和运动目标指示器。
  地面控制站安装在长10米的独立拖车内,内有遥控操作的控制人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任务计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
  地面站可将图像信息通过地面线路或“特洛伊精神”卫星通信站发送给操作人员。“特洛伊精神”卫星通信站采用一个5.5米Ku波段地面数据终端碟形天线,和一个2.4米数据分派碟形天线。操作手控制台为操作手提供两个显示器,上方的显示器显示航线等信息,下方显示器输出“捕食者”摄影机影像。
  “捕食者”无人机可以在粗略准备的地面上起飞升空,起飞过程由遥控飞行员进行视距内控制。典型的起降距离为667米左右。任务控制信息以及侦察图像信息由Ku波段卫星数据链传送。图像信号传到地面站后,可以转送全球各地指挥部门,也可直接通过一个商业标准的全球广播系统发送给指挥用户。指挥人员从而可以实时控制“捕食者”进行摄影和视频图像侦察。
  “捕食者”1995年就开始在波斯尼亚服役,而真正为世人所认识是在阿富汗战争。2002年,一架“捕食者”成功发回了本·拉登手下一名高级军官藏身地点的实时视频信号,随后多架F-15E轰炸了该地区,击毙了该名指挥官。
  
  “死神”出笼
  
  美国在对“捕食者”进行多次试验后,不断改进“捕食者”的性能,包括试验使用一架“捕食者”释放装备有生化探测传感器的小型一次性无人机,在有人驾驶飞机上控制“捕食者”,以及试验利用“捕食者”发射微型无人机。此外还进行了其它一些试验,最值得一提的试验是给“捕食者”装上GBU-12“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加装227公斤的GBU-38“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和MIL-STDl760武器总线接口。随着诸多武器挂载试验的成功进行,“捕食者”B无人机日渐成熟。
  在汇集各方意见,并进行长时间的讨论评估之后,2006年9月,美空军最终正式决定将MQ-9无人机命名为‘死神”。“死神”这一绰号来源于在战场上使用该型机的空军人员的建议。基于这一新型武器系统的攻击能力,将其命名为“死神”也说得过去。此前MQ-9—直被称为捕食者B,它也是美空军首款专用攻击型无人机。
  MQ-9系统由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研制,可在5万英尺(15240米)高度持续飞行超过24小时。系统中的UAV可利用自身的传感器跟踪目标,然后利用所搭载的轻型空一地导弹和制导炸弹进行攻击,或将瞄准信息传输给其他攻击平台。预生产型MQ-9机长36英尺(11米),机高12.5英尺(3.81米),翼展66英尺(20.1米),有效载荷(油、弹)3750磅(1701公斤),作战半径3065公里。该机目前使用的传感器是美国雷声公司的“多光谱瞄准系统”-B(MTS-B),以及一台合成孔径雷达和一台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目前可使用的武器是AGM-114战术空一地导弹和227公斤级的GBU-12制导炸弹,美国空军还希望能为该机集成227公斤级的JDAM GBU-38和113公斤级的SDBGBU-39制导炸弹。该机最多可同时携带8枚GBU-39。
  显然,与“捕食者”相比,“死神”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是“捕食者”的两倍,飞行高度也是“捕食者”的两倍。另外,由于“死神”无人攻击机载弹量大,种类多,可以更有效地攻击目标,具有较强的攻击能力。
  MQ-9“死神”已经完成初始测试,被正式部署到位于内华达州的Creech空军基地。该机装备到驻扎在Creech基地的美国空军首支MQ-9中队一一第42攻击中队。该中队目前在建制上隶属第432联队。第432联队将最终拥有60架“死神”和160架“捕食者”无人机。
  目前,美国空军计划购买60架MQ-9,其中36架将保持战斗状态,另外24架则用于训练、测试和后备。首批4架(含机载传感器)是在2006财年购买的,花费了大约6910万美元。按目前计划,MQ-9机队将在2008年年中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国空军希望该机能—直生产到2014财年。美军如此大规模地发展无人机部队,看样子是要和恐怖分子打一场前所未有的遥控战。
  
  未来发展
  
  MQ-9“死神”无人攻击机本身是第一款多任务型的无人机,但是,并不代表它已经尽善尽美了.相反,MQ-9无人机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其一,地面控制人员操作紧张。“捕食者”的使用方式是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在美国本土内华达基地,无人机发射和回收人员则在战区。当前,美军存在着无人机使用需求高与机组人员(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少之间的矛盾。紧张的使用需求已使基地机组人员们没有假日或补偿休假,也没有任何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的训练或继续教育课程安排,这已足以造成许多无人机飞行员最后逃离其岗位。当在基地的6个“座舱”中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完成很长的无人机飞行任务后,中队指挥官们接下来还得撰写任务报告和评估。“紧张”现在已成了美空军无人机机组人员挥之不去的梦魇。由 于他们的决策将决定伊拉克和阿富汗地面人员的生死,使用“捕食者”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MQ-9“死神”无人机的操作方式与“捕食者”相似。一个由飞行员和感应器控制人员组成的两人小组在计算机控制站负责无人机的控制和图像显示,驻巴拉德基地的小组负责无人机的起降,驻内华达克里克空军基地的一个小组则负责飞经伊拉克领空的长途飞行控制。地面控制人员操作紧张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即增加了操作失误的危险。
  其二,后期信息处理复杂。MQ-9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处理起来并不简单。美军需要大量的人员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有用的情报,由于无人机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愈加突出。为了确定哪些信息重要而哪些不重要,一名工作人员不得不全天24小时呆在显示屏面前,因为这些工作还没有实现自动化,这样可能导致遗漏有用的信息。
  其三。可靠性如何尚需实战检验。“捕食者”巡逻速度只有130公里/小时,易受大风和降雨的影响,还不能全天候使用。4572米的飞行高度尽管可以避免轻型防空武器的攻击,但仍处于受紊流等气象条件影响的高度,通信链路则常常因为干扰而中断,尽管最后一般能恢复,但至少已有一次,一架“捕食者”失去联络长达几个小时,最终因燃料耗尽而坠毁。因此第15中队指挥官约翰·哈里斯这么评价“捕食者”,尽管“它已改变了我们参战的方式,但它仍然原始而脆弱。我们不得不研究怎样实现全天候使用和避免单一故障导致系统失效”。当然,MQ-9“死神”无人机飞得更高、更快,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它的使用高度达9144-12192米,故不易受到气象条件影响,但其总体可靠性究竟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美军之所以如此垂青MQ-9“死神”无人攻击机,其原因在于,美国的反恐战争对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能力有着较高的需求,而“死神”无人机则满足了美国政府实施反恐战争的需要。正如美国空军代理部长皮特·提特所说:“反恐战要求空军通过持久稳定的指挥、控制和监视能力提供世界范围的警戒和情况知晓,以确保我们具有‘首先发现、首先了解和首先行动’的能力。我们在无人机方面的努力正是为了再增添一种能力,使我们的联合部队在任何行动环境下能确保空中优势。”
  
  (责编 牛俊峰)
其他文献
摘 要 : 当前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当中,相关的电力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详细的对应用的重难点加以论述,是促进工作发展进步的关键点。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代化智能电网建设历程当中电力技术的核心要点,同时对工作中的难点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不断的促进工作发展,为新时期电力系统建设水准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智能电网;电力技术;研究分析;应
期刊
摘要:核电厂的电气调试与常规电厂相比既有一致又有不同,本文以田湾核电站一期电气调试工作为基础,围绕核电厂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整套启动调试工作展开,并结合实际工作介绍几种经验反馈。  关键词:核电厂;电气系统;调试启动;  核电厂的电气系统与常规电厂大致一样,但核电机组的容量相对较大,启动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强,对并网方案的要求高,同时由于机组发电功率大,优化调试方案,缩短启动时间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
期刊
先介绍两例观赏鱼疫病情况。  (一)近几年,在江苏、上海地区金鱼养殖中流行着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细菌病。此病菌的毒力很强,幼鱼急性感染时,往往还未出现明显症状就会发生大批的死亡。慢性感染时会出现烂鳃、白鳃、烂鳍、腐皮、体表充血等多种症状,严重时还伴有腹水、肝脏充血、肝组织易碎等类似于淡水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症状。若此病一旦出现烂鳃、白鳃和腹水等症状,就很难医治,可以造成很大的死亡率。笔者所在的观赏鱼养殖基
期刊
提到帽徽,首先想到是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每当遇到困难时,他看着父亲临行前留下的一颗闪闪的红星,眼神中就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送给游击队;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最终,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那颗闪闪的红星就是我军最早的帽徽。帽徽作为我军军服军帽服饰中的基本识别
期刊
绑架人质已成为恐怖分子的一张王牌    “9·11”事件以来,在世界各地绑架人质事件不断发生,已有数百次了。韩国被绑架人质事件说不清这是第几次震惊世界的人质绑架事件了。纵观“9·11”以来的绑架人质事件可以看出。绑架人质已成为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为什么恐怖分子要绑架人质呢?  政治目的绑架的第一动因。此次塔利班绑架韩国人质和许多绑架人质事件一样,有着其政治目的。塔利班7月20日
期刊
前不久,台湾“立委”通过巨额军购预算后,台湾军方欣喜若狂。最引人注目的是,台军想尽一切办法从美国这个“兵工厂”里购买新型飞机谋取在台湾海峡的空中优势:一方面购买F-16C/D战机图谋夺取台湾海峡的制空权,并拥有对大陆纵深地区实施突击的战略威慑能力;另一方面想购买“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实现所谓“滩头决胜”的梦想。但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台军想通过购买新型战机谋求台湾海峡空中优势的意图只是一厢情愿的美梦而
期刊
1944年4月28日,也就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之前一个月左右,同盟国军队在英国东南部举行了一次代号为“老虎”的军事演习,为大规模登陆作战进行最后一次实兵预演,孰料此次演习竟成了“死亡陷阱”,导致749名美国士兵和海员葬身英吉利海峡,2艘坦克登陆舰被击沉,1艘遭重创。此悲剧也成为美国军事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演习,而有关这次演习的真实情况直到现在还被政府遮掩着。    英吉利海峡的“死亡陷阱”    1
期刊
伸向太平洋的战略要地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处北纬51°~61°间,属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分属堪察加州及科里亚克自治区,面积472,300平方公里。气候冬寒夏凉,东部受海洋影响,较中、西部温湿。2月平均气温-11~-16℃,8月12~16℃;年降水量600 1100毫米。堪察加半岛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岛上的天然良港,它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可全年通航,因此很适应建造大型的现代化海、
期刊
2006年12月,关于美国新一代联合攻击战斗机(JSF,也被称为F-35“闪电”Ⅱ)的第二份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这为JSF从“纸上谈兵”进入实质生产阶段开启了一扇大门。2007年6月,英国《飞行学家》杂志报道称,为了将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研制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销售给那些JSF计划国际合作伙伴以外的国家,该机的一种改型设计预计于年底前获得批准。这种为非初始国际合作伙伴国家定做的改型机正在获准优先
期刊
据美国《国防》杂志2007年1月报道,美国海军未来将在伊拉克率先部署3个江河作战中队,用于替代在伊港口和内陆水域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陆战队,这也是时隔35年之后,美国海军再次启用越战后“尘封已久”的江河作战部队,以强化其浅水作战能力。此次美国海军江河作战部队的组建,标志着美国海军在保持蓝水作战能力的同时,其作战范围已经开始向沿海、港口、江河等内陆水域延伸,因此美国海军“登陆”的举动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