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主要针对衔接中教材、教法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教材衔接问题、教学方法衔接问题和技能习惯等问题,最后给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 英语 衔接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
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由马鞍山市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和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围绕省级课题《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将我市多所中、小学学校作为课题试验学校,就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教法、学法,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乃至师生情感等五个方面的衔接进行研究。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主要问题
1.教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其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的问题
小学阶段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使用body language,用简单的课堂用语组织教学,便于学生理解,避免产生为难情绪。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课堂上教师笑容可掬,游戏和节奏鲜明的歌曲,整节课围绕着不超过八個单词和几个句子,学生学习非常轻松,压力小。初中阶段,词汇量激增,教师上课语速快,课堂用语容量大,学生接触到的语法和语篇成倍增长。很多学生出现进入初中成绩猛然下降、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的现象,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3.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的养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等。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要有效的解决前述问题,就要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解决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观念的改变
中小学教师需改变“各自为战”的思想,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需要中小学教师打破壁垒,小、初英语教学实行一盘棋考虑,了解各自的教学特点和差异,寻求解决的方式与方法,定时走进各自的课堂和学校在上课和听课的基础上对毕业后进入初中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上的困难和成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对于现在在小学学习的学生进行新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们帮助,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针对教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教材虽然各不相同,但必然有其内在共通之处。我校在扎实开展低外教学的基础上,组织组内教师研究初中教材,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避免各自为阵的现象发生。适当讲解语法时态,教师中、高年级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
3.针对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初步了解对话或课文意思。记录预习中疑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学生这种求知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其次加强听课方法的指导。
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如:在Present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Practice过程中,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短语;在Consolidation这一环节,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训练达到课堂上可以熟读、背诵所学内容的能力。当然,这样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在背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以与对话相关联的提问作为引导、提示,从而降低背诵的难度。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中、高年级学生,通过与对话相关内容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并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能力。进入初中,学生不再对完成阅读回答问题这样的题型“谈虎色变”,达到心理和能力上的顺利衔接。
结语
小学和中学英语在教材上、教学方法上和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上都有不同,在教学、教材等方面如果不注意衔接问题的解决,将会增加学生在初中学习的难度。如果方法措施得力,各方面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李路林. 在小学开展音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3] 赵春生. 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东苑小学)
【关键词】中小学 英语 衔接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
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由马鞍山市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和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围绕省级课题《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将我市多所中、小学学校作为课题试验学校,就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教法、学法,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乃至师生情感等五个方面的衔接进行研究。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主要问题
1.教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其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的问题
小学阶段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使用body language,用简单的课堂用语组织教学,便于学生理解,避免产生为难情绪。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课堂上教师笑容可掬,游戏和节奏鲜明的歌曲,整节课围绕着不超过八個单词和几个句子,学生学习非常轻松,压力小。初中阶段,词汇量激增,教师上课语速快,课堂用语容量大,学生接触到的语法和语篇成倍增长。很多学生出现进入初中成绩猛然下降、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的现象,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3.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的养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等。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要有效的解决前述问题,就要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解决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观念的改变
中小学教师需改变“各自为战”的思想,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需要中小学教师打破壁垒,小、初英语教学实行一盘棋考虑,了解各自的教学特点和差异,寻求解决的方式与方法,定时走进各自的课堂和学校在上课和听课的基础上对毕业后进入初中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上的困难和成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对于现在在小学学习的学生进行新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们帮助,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针对教材方面的衔接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教材虽然各不相同,但必然有其内在共通之处。我校在扎实开展低外教学的基础上,组织组内教师研究初中教材,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避免各自为阵的现象发生。适当讲解语法时态,教师中、高年级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逐步提高要求。
3.针对教学方法方面的衔接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首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初步了解对话或课文意思。记录预习中疑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学生这种求知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其次加强听课方法的指导。
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如:在Present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Practice过程中,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短语;在Consolidation这一环节,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训练达到课堂上可以熟读、背诵所学内容的能力。当然,这样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在背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以与对话相关联的提问作为引导、提示,从而降低背诵的难度。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中、高年级学生,通过与对话相关内容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并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能力。进入初中,学生不再对完成阅读回答问题这样的题型“谈虎色变”,达到心理和能力上的顺利衔接。
结语
小学和中学英语在教材上、教学方法上和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上都有不同,在教学、教材等方面如果不注意衔接问题的解决,将会增加学生在初中学习的难度。如果方法措施得力,各方面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李路林. 在小学开展音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3] 赵春生. 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东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