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吃相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饭也要有个吃相。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各种文化相互辉映,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非常讲究礼仪,就有各种就餐的规矩,宋代的饮食市场上设有专门的四司(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台盘司)及六局(果子局、蜜煎局、油烛局、蔬菜局、香药局、排办局),各种礼仪服务就已形成。近代的餐厅服务更讲究餐室的美化、席位的安排、上菜的程序、服务的礼节,食客进餐时要仪容端庄、语言文雅、举止大方。
  封建社会,各种有关餐饮的礼节多如牛毛。统治者为了他们的统治专权把人们分成三六九等。上流社会,有钱有势的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有教养,在各种公开场合都要摆出各种谦让,参加酒会、宴席的时候都要分各种环境、场合,按不同的身份依次入席,吃饭时,更要显出自己很文雅,有教养。当一人敬酒时,其他人都要站起来回敬,整个餐饮过程总是文质彬彬、轻言细语、慢饮细嚼,显得很有风度。平民百姓虽然没有有钱有势的人那么显摆,菜肴可能没有贵族们那么名贵、讲究,不过多人就餐时,许多礼节也是很注意。大家互相敬酒、共叙家常、气氛融洽。遇上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先敬长辈一杯,再敬叔叔、哥嫂一杯,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了,袋子里有钱了,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就餐时的一些礼节也就随便了许多。遇上三五知己,大家划拳猜酒、大喊大叫、来回走动,着实有些不雅。其实餐饮不光是裹腹饱肚的需要,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像一些公务应酬、朋友交际,还有初恋情人约会都需要通过餐饮来进行。当我们坐在一起时,表情热烈一些,态度文明一些,许多事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亲戚朋友大家一起就餐,互相谦让一点,声音小一些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讲文明,有修养的表现。
  饭店、饮食场所,要创建一些优雅的环境,营造一种文明就餐的氛围,让客人有一种心情舒畅又典雅的感觉,餐厅可以挂一些壁画和文明标语,就餐者小声说话、细嚼慢咽,也能吃出菜肴的美味。
  节约粮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一方面,现代人手里有钱了,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点菜时,竞往多处点、大处点,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显现出自己的阔绰,到最后剩下好多菜肴都丢弃了,多可惜啊!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农民兄弟种地,打下粮食,养殖牛羊,多么不容易。浪费菜肴是对农民兄弟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有修养的表现。我们提倡吃多少点多少,尽量不要浪费。笔者看到一篇报道:新华社一位记者采访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
其他文献
李一氓先生是20世纪后期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一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思想成果极为丰厚.他把古籍整理视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生产,并对古籍整理的下限、
中小企业集群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形式,随着区域间经济趋同化的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挑战,区域营销战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集群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电影主题音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推动电影情节发展和传递人物情感的作用。本文试对电影《柳如是》中主题音乐的特点做简要分析。
所谓明油,是指在菜肴烹制勾芡后,根据成菜色、香、味的需要所淋入的油脂,又称淋油、包尾油、打明油或批油,淋明油与勾芡的程序紧密相连,也可以说它是勾芡的补充。    舀入法 先将菜肴的主、辅料过油后捞出,然后在锅中调制卤汁,待勾芡后舀入适量的明油,使芡汁更加明亮,最后倒入主、辅料翻炒均匀,或直接将汁浇于已装盘的菜肴上。该技法有时还需用热油,如江苏名菜糖醋鲤鱼的芡汁调制。卤汁勾芡后,加入火力,舀入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