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预防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并进行研究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8例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医组)和对照组(西药组),这两组随机分配,分别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显效率达到95.74%,西药组的总显效率达到79.79%,两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更好,并且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脑血管;中医;预防;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老年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尤以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发病率极高。因此积极治疗,早期预防至关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临床上使用中医中药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可以进行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88例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医组)和对照组(西药组),这两组随机分配,每组 94 例。分别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 48~85 岁 , 平均年龄 (63.9±3.3) 岁, 49例女性患者,45例男性患者,其中心力衰竭患者33例,冠心病患者29例,高血压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55~83 岁 , 平均年龄 (70.1士7.5) 岁, 48例女性患者,46例男性患者,其中心力衰竭患者34例,冠心病患者28例,高血压患者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 高血压患者均给予倍他乐克片12.5mg,每日2次,早晚分服。心力衰竭患者均以地高辛片0.125mg每日一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二次。冠心病患者均以阿斯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倍他乐克片12.5mg每日二次。均连续服用三个月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中药药方治疗。
1.2.1冠心病
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如心血瘀阻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浊壅塞痰多者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阴寒凝滞者用栝蒌薤白白酒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等。心肾阴虚,腰膝酸软者用左归饮加减。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阳气虚衰,面色苍白者用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1.2.2心力衰竭
临床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心虚胆怯者用安神定志丸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安神;心血瘀阻者用桃仁红花煎加减;心阳不振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心血不足者用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者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水饮凌心者者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1.2.3高血压
辩证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如肝火过盛可加龙胆草、菊花、丹皮等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有阳动化风者加龙骨、牡蛎、珍珠母等以镇肝息风。偏气血亏虚者用归脾汤加减。偏肾精不足者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偏痰浊中阻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以上方药均用水煎服 ,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临床效果。临床效果判断的标准是: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是患者症状消失,心脑血管恢复正常。有效是症状明显改善,心脑血管大幅度的恢复正常。无效是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仍然存在,甚至更严重。
1.4统计分析
主要使用SPSS18.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进行 X2的检验和 t 检验,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5.74%,其中显效58例,有效32例,无效4例,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79%,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结果如表1 所示。
3、讨论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胸痹”、“ 心悸”、“眩晕”等,此类疾病的成因虽复杂多变,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采取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等法,常用人参养营汤、血府逐瘀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天麻钩藤饮等方加减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西医上主要是扩管、抗凝、脱水、溶栓以及清除自由基等。
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总显效率达95.74%,对照组的总显效率79.79%,由此可见中医中药治疗优于西药治疗。例如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黄芪、太子参具有补益脾肺之功效,川芎、丹参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这些成分融合到一张药方之中,既补益脾肺之气又活血化瘀,对冠心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老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医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减少外部刺激。其次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要科学,尤其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忌酒,即使饮酒也要适量。要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最后,生活要规律,多进行有氧运动,定期体检。
【参考文献】
[1]邓天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当代医学,2013(4):148-149
[2]高光荣,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
[3]刘福平,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1(9):47-48
关键词:心脑血管;中医;预防;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老年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尤以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发病率极高。因此积极治疗,早期预防至关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临床上使用中医中药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可以进行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88例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医组)和对照组(西药组),这两组随机分配,每组 94 例。分别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 48~85 岁 , 平均年龄 (63.9±3.3) 岁, 49例女性患者,45例男性患者,其中心力衰竭患者33例,冠心病患者29例,高血压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55~83 岁 , 平均年龄 (70.1士7.5) 岁, 48例女性患者,46例男性患者,其中心力衰竭患者34例,冠心病患者28例,高血压患者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 : 高血压患者均给予倍他乐克片12.5mg,每日2次,早晚分服。心力衰竭患者均以地高辛片0.125mg每日一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二次。冠心病患者均以阿斯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倍他乐克片12.5mg每日二次。均连续服用三个月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中药药方治疗。
1.2.1冠心病
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如心血瘀阻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浊壅塞痰多者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阴寒凝滞者用栝蒌薤白白酒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等。心肾阴虚,腰膝酸软者用左归饮加减。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阳气虚衰,面色苍白者用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1.2.2心力衰竭
临床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心虚胆怯者用安神定志丸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安神;心血瘀阻者用桃仁红花煎加减;心阳不振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心血不足者用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者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水饮凌心者者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1.2.3高血压
辩证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如肝火过盛可加龙胆草、菊花、丹皮等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有阳动化风者加龙骨、牡蛎、珍珠母等以镇肝息风。偏气血亏虚者用归脾汤加减。偏肾精不足者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偏痰浊中阻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以上方药均用水煎服 ,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临床效果。临床效果判断的标准是: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是患者症状消失,心脑血管恢复正常。有效是症状明显改善,心脑血管大幅度的恢复正常。无效是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仍然存在,甚至更严重。
1.4统计分析
主要使用SPSS18.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进行 X2的检验和 t 检验,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5.74%,其中显效58例,有效32例,无效4例,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79%,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结果如表1 所示。
3、讨论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胸痹”、“ 心悸”、“眩晕”等,此类疾病的成因虽复杂多变,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采取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等法,常用人参养营汤、血府逐瘀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天麻钩藤饮等方加减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西医上主要是扩管、抗凝、脱水、溶栓以及清除自由基等。
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总显效率达95.74%,对照组的总显效率79.79%,由此可见中医中药治疗优于西药治疗。例如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黄芪、太子参具有补益脾肺之功效,川芎、丹参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这些成分融合到一张药方之中,既补益脾肺之气又活血化瘀,对冠心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老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医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减少外部刺激。其次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要科学,尤其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忌酒,即使饮酒也要适量。要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最后,生活要规律,多进行有氧运动,定期体检。
【参考文献】
[1]邓天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当代医学,2013(4):148-149
[2]高光荣,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
[3]刘福平,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1(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