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和谐”教学新模式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有必要在高校推行分层教学模式改革。本文就推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实施过程、注意事项和西南大学的做法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教学;分层教学;“和谐”教学模式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的连续扩招,进入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高校教育由所谓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迅速转变,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缓解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特别是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学资源和水平的差异,使得大学新生的层次性、差异性也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大而体现得愈加明显。这种不断加剧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对高校、高校教师、高校教学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扰。实践证明,如果依然坚持“一视同仁”,坚持统一的教学目标、方法和进度,坚持统一的考核标准、要求和模式,必然会造成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经过努力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信心丧失、自暴自弃,最终连本应收获的知识也杳杳然而一无所得,进而出现学生“知识收入”上的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这种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公平,对高校教育而言,是一种不和谐,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则是一种挑战。面对现状,面对挑战,高校教学必须因势而动,与时俱进,进行深入的改革,推进适应新时期教育形势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能学、乐学并学有所得,从而缩小两极分化,构建“和谐”教育新体系。而分层教学则可能是一种相对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探讨。目前,国内关丁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还主要停留在中小学教育或职业教育,高校中关于分层教学的探索还没有全面展开。
  
  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考核要求和办法,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符合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孔子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学记》提出,“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蔡元培主张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现代教育论则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特别重视学生敏感的个性、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等等如上诸多理论中都含有分层教学思想,也说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人人都能获得最佳成绩,也就是达到朱熹所谓“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的良好结果。
  (2)分层教学有利于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高校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各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进度,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采用与之适应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势必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查阅更多资料,不断优化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辅导等教学环节,让教师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教师的针对性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学习压力减轻,自然就能“乐学”,能最大幅度的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对教师无形间也起到一种鼓舞的作用,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3)分层教学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特点的需要,最终有利于构建高校“和谐”教育新体系。如前所述,新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学生呈现出了更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切实采取对策。分层教学的理念,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反映出高校教育试图达到“人人成材”的理想结果。当高校教育通过其实施者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直面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时,当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最大化地正常运转时,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收入”将都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最大限度的缩小知识上的贫富差距,这必然能够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主动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的和谐的发展,并最终学有所成,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达到构建高校“和谐”教育体系的目的。
  
  2、分层教学的实施
  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主要包括学生的分层、教学的分层、评价的分层。其成功与否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成材为判断标准,离开了这个标准,所有的措施都是无的放矢,最终将无功而返。
  (1)学生的分层。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这要求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分层时机的把握,二是分层依据的选择。
  在高校教学中,一般有两个时机可以着手实施分层教学:一是新生入学即开始,一是学生进校一学期后开始。前者往往建立在学生高考成绩基础之上,众所周知,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应对高考,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少机会去锻炼或表现除接受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而后者,其时学生已经在校一学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有了更多的机会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多方面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水平,也就是常说的学习素质。
  对于分层依据的选择,也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纯粹按分数段分层,其二是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出来的学习水平或学习风格分层。前者直接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层,该法操作简便。但该法是建立在分数代表能力的基础之上,显然有失偏颇。学生的分层应该考虑多种因素,显然,按学生学习素质或者说学习水平分层更为科学合理。但这种方法操作比较困难,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测试(注意不是考试),比如操作能力、知识再加工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等等,具体的测试方式也需要各学科教学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学生的分层还需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2)教学的分层。教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分层教学的成败,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教学的分层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每个环节都应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因人制宜”地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激情,培养其学习能力,发展其个性特长,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相对目前的高校教学情况而言,工作量、工作强度都增大了许多,这就有必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授课教师,并采取教研室统一备课的方式,以便各层次学生的授课教师对所有层次学生的要求都心中有数,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授课的尺度,采用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教师制订部分有弹性的目标,刺激学生向高层次目标努力。
  (3)评价的分层。评价,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 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而也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又能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使其受益终身。分层次教学的精髓是因材施教,各成其才,因此,相对传统的考试方法比较偏重考查学生记忆知识而言,分层教学应该建立一套完善而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该是注重过程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既要符合学习是渐进过程的实际,又要具有对各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针对性:既要能全面反映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总体情况,又要能反映出不同学生的学习素质;既要因人而异,又要因学习目标的高低、学习进度而异。这就要求我们的授课教师、备课组或教研室制订的培养目标,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西南大学在06级学生中,选择化学、物理、历史和应用数学四个专业试点实行分层培养。具体措施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开设“创新实验班”,在一定程度上培养精英人才。创新班与普通班执行同一个培养方案,只是在具体课程的实施形式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师资的配备上和经费的投入上有一定的倾斜。创新班学生实行滚动淘汰机制,普通班学生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创新班,创新班学生也可能被淘汰到普通班。从经过一学期适应期的学生中,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期专业成绩、高考成绩和学习能力综合测评,分成两个培养级。早在2003年,我校就分三级对非英专业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老师和学生均反映相互适应性和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均得到提升。我们拟在大学化学、大学物理、普通生物、计算机等课程分三级进行教学。
  
  3、分层教学注意事项
  (1)各层次学生间应该是动态的,允许低层次学生取得进步后向高层次流动,也需要在高层次中无法达到相应目标或无法跟上进度的学生向低层次流动,这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
  (2)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学生的分层中,所采取的学习水平分层法,其实是与学生学习成绩、智商状况和知识基础有很大关联的,必将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对待,甚至认为分层就是划分等级,从而出现或骄傲或消极或自卑等负面心理;同时也必将有部分学生由于虚荣心、好胜心等因素自我定位过高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而降低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心理预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直面差异、平衡心态。树立良好的心态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否则将适得其反。
  (3)如前文所述,分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管理到教学,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学校相关部门必须紧密合作,同步推进,才能将这一个工程顺利地、成功的实施下去。
  当然,分层教学并非十全十美,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以期形成一套更为科学、有效、全面的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和谐”教学新模式。
  
  [责任编辑:杨裕南]
其他文献
一、教会中学    1944年秋,我升入中学。当时人们都以进教会学校为荣。不同背景的教会学校教学也各有侧重,圣约翰大学着重英文,震旦大学教的是法文,同济大学则以德文见长。这些学校的附属中学以及圣芳济中学、徐汇中学、中西女中、清心女中、培成女中、圣玛利亚女中、晏摩士女中等都是从初一便开始以英语、法语、德语等授课的。每个学校都有外国老师。  我所念的中学是欧洲天主教会办的圣芳济中学,原名圣芳济书院,英
期刊
摘要:本文讨论了“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并探讨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做法:一是按照“删繁就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学校“课程中心”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及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理科教学多采用讲授法,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能力发展。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倡使用“学习循环模式”。美国大学理科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表明,“学习循环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理科教学的现状、新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以及对我国大学理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理科课程: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学习循环模式    美国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一直采用的模式是:教师
期刊
摘 要:在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处理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以省部共建高校中国计量学院为例,通过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正确把握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理念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高校管理体制变革、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专业目录的缩减及分配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变革政策的实行,导致
期刊
回顾地理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可以清楚地感到,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或然论,再到协调论或和谐论的最终确立,的确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必然和谐共处,但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却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找到的答案是:从综合走向和谐。    一、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而自然地理环境正是人类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用传
期刊
摘要: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和谐发展规律——系统性和谐、规律性和谐、审美性和谐和教研相长性和谐。与这些规律相应就形成了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而图示法是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构成了和谐教学的理论核心,图示法则是和谐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关键词:和谐教学;科学哲学;图示法    一、教学系统性和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或交互
期刊
摘要: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大学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独特的、多元的、和谐的,是和每个大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是我国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传承和弘扬这些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以特色求发展,并在融合、创新中保持大学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关键词:大学文化;生态
期刊
摘要: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但现在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因而应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当前,高校可从评价理念、过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构建评价理念人性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德育;评价;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    高校德育评价对于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期刊
摘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以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直接目标,其主要途径是在大学教学中推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推动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在该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兴趣、注重研究过程、提高“做事”能力是保证计划实施效果的三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性学习;质量工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
期刊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质量工程的关键所在。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启动了校级质量工程建设计划,并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与协调发展;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务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三是完善产学研结合办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师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力争探索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的长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