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要管,一边不让管
“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彼此深爱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面对自己18岁的儿子发出的感慨。对此,许多家长都有同感。面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子女。父母被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所困扰。如何消除两代人的隔阂,建立两代人之间沟通的渠道?人们一直在苦苦地思索、探究。
青春发育期是人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是儿女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做父母的都是过来人,亲身经历过这个让大人不放心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路走好了,人生的路将会一帆风顺;假如走不好,以后很有可能是一路坎坷。做父母的都很关心正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女,希望他们能平安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然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女,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要平等要自由,要独立要自主,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极力摆脱成年人的管束,不再俯首贴耳言听计从,成为父母的叛逆者。
孩子小时候的情形,父母还记忆犹新:跟父母形影不离,如影随形。就像父母的“附属物”。甩都甩不掉。尽管父母负担很重,麻烦很多,却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因为抚养儿女是一种享受,能获得极大的快乐,感到无比欣慰。
似乎在一夜之间,孩子突然长大了。面对俨然是成年人的孩子,父母明显地感到由亲近变得疏远了,由熟悉变得陌生了,由无话不谈变得默默无语。两代人形同陌路。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孩子则反感父母思想观念太守旧。不开化,跟不上时代,他们“不跟大人一般见识”。
然而,十七八岁毕竟还是孩子,还没有进入社会,还处在“多事之秋”,面临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家长不放心,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一边要管,一边不让管,一边要教育,一边要抵制,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怎么办?
女作家龙应台和她生活在德国的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共同撰写的一本非小说类的书《亲爱的安德烈》,收集了作者母子二人三年中三十五封往来的书信,给面临同样困境的家长和子女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范本”,值得一读。
龙应台和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后移居德国。2006年进入香港大学经济系学习,认为经济学很“好玩”。1999年。龙应台应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之邀,赴台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2003年返回欧洲。
龙应台离开儿子的时候。安德烈只有14岁。时隔4年。龙应台从台北卸任回到儿子身边时,儿子安德烈已经是一个184公分身高、18岁的大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儿“冷”地看着妈妈。她顿时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深切地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
龙应台心想,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从2004年到2007年,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作者与儿子在进行沟通、交流的书信中都是敞开心扉,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前所未有的深入,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他们母子讨论的都是儿子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诸如人生的理想问题、生活态度问题、青年时代怎样度过、性的问题、恋爱问题、价值观问题、如何面对挫折的问题、社会的改革问题、贫富问题、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民主自由问题、教育问题、消费问题、择业问题等等。儿子敞开心扉。袒露心声;母亲则怀着爱心,针对儿子的问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毫不掩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母子间的通信中,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母亲并不要求儿子完全接受她的观点。但希望他能了解和理解母亲。
通过多次坦诚地沟通交流,增进了母子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本书给家长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范本,给孩子提供了了解家长的渠道,是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增强两代人相互理解的成功尝试。
“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彼此深爱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面对自己18岁的儿子发出的感慨。对此,许多家长都有同感。面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子女。父母被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所困扰。如何消除两代人的隔阂,建立两代人之间沟通的渠道?人们一直在苦苦地思索、探究。
青春发育期是人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是儿女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做父母的都是过来人,亲身经历过这个让大人不放心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路走好了,人生的路将会一帆风顺;假如走不好,以后很有可能是一路坎坷。做父母的都很关心正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女,希望他们能平安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然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女,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要平等要自由,要独立要自主,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极力摆脱成年人的管束,不再俯首贴耳言听计从,成为父母的叛逆者。
孩子小时候的情形,父母还记忆犹新:跟父母形影不离,如影随形。就像父母的“附属物”。甩都甩不掉。尽管父母负担很重,麻烦很多,却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因为抚养儿女是一种享受,能获得极大的快乐,感到无比欣慰。
似乎在一夜之间,孩子突然长大了。面对俨然是成年人的孩子,父母明显地感到由亲近变得疏远了,由熟悉变得陌生了,由无话不谈变得默默无语。两代人形同陌路。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孩子则反感父母思想观念太守旧。不开化,跟不上时代,他们“不跟大人一般见识”。
然而,十七八岁毕竟还是孩子,还没有进入社会,还处在“多事之秋”,面临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家长不放心,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一边要管,一边不让管,一边要教育,一边要抵制,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怎么办?
女作家龙应台和她生活在德国的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共同撰写的一本非小说类的书《亲爱的安德烈》,收集了作者母子二人三年中三十五封往来的书信,给面临同样困境的家长和子女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范本”,值得一读。
龙应台和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后移居德国。2006年进入香港大学经济系学习,认为经济学很“好玩”。1999年。龙应台应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之邀,赴台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2003年返回欧洲。
龙应台离开儿子的时候。安德烈只有14岁。时隔4年。龙应台从台北卸任回到儿子身边时,儿子安德烈已经是一个184公分身高、18岁的大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儿“冷”地看着妈妈。她顿时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深切地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
龙应台心想,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从2004年到2007年,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作者与儿子在进行沟通、交流的书信中都是敞开心扉,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前所未有的深入,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他们母子讨论的都是儿子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诸如人生的理想问题、生活态度问题、青年时代怎样度过、性的问题、恋爱问题、价值观问题、如何面对挫折的问题、社会的改革问题、贫富问题、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民主自由问题、教育问题、消费问题、择业问题等等。儿子敞开心扉。袒露心声;母亲则怀着爱心,针对儿子的问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毫不掩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母子间的通信中,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母亲并不要求儿子完全接受她的观点。但希望他能了解和理解母亲。
通过多次坦诚地沟通交流,增进了母子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本书给家长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范本,给孩子提供了了解家长的渠道,是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增强两代人相互理解的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