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的特点:其一,相对性。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其二,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其四,多样性。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想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先认识到以前授课的不足,从而统筹发现自己的新方法。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语文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语文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对课堂教学重新的认识
  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语文课以语言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注重培养语感和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和多元评价。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给语文教师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确了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使我受益非浅。
  三、欣赏名师的教学风采,提高授课能力
  有幸聆听优秀教师的讲座和课堂教学的风采,我佩服他们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他敢于兼容各种教学观点的宽广胸怀。通过优秀教师讲如何备好课、讲好课,如何提高讲课艺术,如何举例、如何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提高讲课效果,如何把教书育人容于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还讲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名师的报告,让我在许多方面有所提高。
  四、合理消除两极分化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分配在一组,优等生帮助落后生。给优等生分配任务,说明让落后生达到什么程度。对于落后生取得的进步,要给予优等生和落后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其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兼顾中间,照顾两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严格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五、重视合作的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和有效开展每周的教研活动。提出问题,各抒己见,认真讨论,攻破难关,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同时也希望远程研修越办越好。这一次远程研修培训,对我来说,进步了很多。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我相信这是我能够做到的!
  明确目标以后,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以下几点也是很重要的: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我们现在都在搞高校课堂,那就是让学生先预习,再展示。学生要在课堂充分展示就必须认真预习,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就是看看书,查查资料。现在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资源,有网络有电子白板。我们鼓励每个学生利用好资源可以在教室或网络室查阅资料,这样学生既学得知识又满足了上网的愿望。学生能亲自去思考、去发现,那么在课堂上他就想说、敢说、会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如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课件动画图片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体现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2、改变方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我们课堂改革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现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探究主题和探究方式。尤其是信息技术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高效课堂正适应了发展需要。学生采取先预习,再展示的方式学习,深难度题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这样的模式需要大量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功能。网络具备大量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有了对知识的大量掌握,在课堂上就会大胆质疑,大胆发言,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另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得书籍、光盘、网络上的信息及软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以此提高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只要努力用新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對现实生活中人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要在初中思品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
生物课是门实践与观察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事物及科学知识阐述的对象,往往同中有异,异中存同。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为抽象和概括提供可能。高中生物学中适于运用比较法教与学的内容很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充分运用比较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思维方法学习的指导要做到有目的且有计划地进行,必须首先对所教学科教材进行整体分析,将各章节中的内容列出并归类整理,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学会怎样学习”。  首先,我认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字习惯。我们都知道,注重写字,让学生写好字,已经是家长和教师们十分令人忧虑的問题。而现在的学生和部分青年人认为能
在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系列规定之后,对“学优生”来讲,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显得无所适从。老师上课的节奏加快了,作业量减少了,不能利用其它课给自己开小灶了……种种措施,使他们感到既开心,又担心。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在减负的同时关心“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效,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在课前预习中指导“学困生
一、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一种“人本思想”。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把学生当做大写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把教学时间放到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上来,在活动中了解、影响、激励、鼓舞学生,营造一种接纳、支持和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