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的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没什么地方可去,无非是从一个家搬到另外一个家。”
  这是电影《七月与安生》中,七月妈妈所说的。或许这也是很多妈妈对于女儿最好的生活预期。但婚姻与家庭真的是一个女孩最好的归宿吗?它是保护安全感最坚固的城堡?或是一座让人学会放下和妥协的围城?
  迟迟不敢走入婚姻的你,会不会有以下困惑?



  A.童年时,父母便争吵不断,看过父母悲剧般的婚姻生活,实在不愿意再走上这样的老路。
  B.曾经憧憬过婚姻,但却被情场浪子骗去一片真情,心伤未愈,不愿再谈情说爱。
  C.不明白婚姻到底是何物,感觉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难道真的要顺应父母早早进入未知的婚姻生活?
  D.天性热爱自由,总能被各种新鲜事物吸引,婚姻只能禁锢肉体,却不能安放灵魂。
  E.我对婚姻抱有偶像剧般的幻想,现实中的婚姻真的能够实现吗?
  如果你确认内心对婚姻怀有疑惑,让我们来听听心理学家如何说。
  CR:有些人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幸福才对结婚比较迟疑,这是什么原因呢?
  甘: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并不知道婚姻意味何物,他是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去理解婚姻到底是什么。如果父母比较恩爱,懂得互相体谅和照顾,孩子就能发现婚姻的意义,期待着自己在婚姻中也能够被对方照顾和照顾对方。但是如果父母争吵很严重,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婚姻很可怕。更甚者,孩子可能会对异性产生很强的恐惧感,不仅无法踏入婚姻,甚至建立亲密一些的关系都会让其感到很恐惧。
  CR:听起来原生家庭对于婚姻的影响还是挺严重的,如果是因为这一类的问题导致恐婚,应该如何解决?
  甘:我们都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婚姻的模式,但这并非婚姻的唯一模板。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要去尝试建立和原生家庭模式不同的关系,如果他们能在关系中感受到原生家庭中没有体验过的关注和支持,就能逐渐对于关系产生新的认识,建立起婚姻的信心。在这里有几个方面需要提示:
  第一,对于原生家庭模式导致对婚姻缺乏信心的情况,最好自己能对父母的互动方式有一些理解,在父母冲突的背后,可能也有一些温情的互动。比如说,父母虽然离婚,但是分开之后反而能够有些彼此的关心。
  第二,在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需要谨慎。关系越是紧密越需要双方的努力来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第三,如果发现自己确实难以处理对关系的恐惧,建议还是寻找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CR:也有一些人是曾受过情感伤害,变得不相信爱情与婚姻,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A:在我们选择进入亲密关系之前,其实已经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对于理想的亲密关系的期待。这个预期可能是一个白马王子,也可能是踩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讲,这个形象往往带有一点父亲或者母亲的特质。也有一些人,父母没能在早期比较好地照顾她,她就会反向去寻找和父母的表面特质相反的人。比如说,一个女孩在过去的原生家庭生活中,父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回避,选择交由妻子甚至孩子来面对问题,她对于这样的父亲感到不满,未来就会寻求一个更有男子气,能够更多保护自己的男性。
  我们在进入关系之前,这个原型往往就已经确立了。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女孩,她找了一个看起来挺大男子主义的人恋爱,但是到了实际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对方还是会把很多事情丢给她来处理,这就会让她感到很失望。对于内心相对安全的人而言,一次失败的尝试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如果连续几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就很有可能让她对关系失望,认为感情是危险的。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感情发展的最初阶段,恋爱的对象是比较符合于理想原型的,不过在相处中,男神可能逐渐退去光环,变成一个男人;也或者,男神觉得你身上的特质变得不再足以吸引他,这都有可能导致恋情的结束。在这样的感情关系中,因为最初理想化关系建立得非常顺利,在分离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建设就会比较容易受创。
  CR:我之前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样说起来,对于婚姻的理想化期待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婚姻的态度。如果是这个类型而导致的恐婚,应该怎么应对呢?
  甘:首先是了解自己对于婚姻的真正期待。如果过分理想化婚姻的好处,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婚姻在早期的理想化阶段之后,激情逐渐退去,两个人需要磨合,彼此适应对方的不理想,如果不能顺利度过,婚姻就可能解体。刚才提到的理想化原型,有时候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找不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调整期待,符合于现实标准。
  其次是需要了解自己过去的创伤。一件事情经过之后,我们需要了解它对于我们的意义,学会面对和处理创伤其实是每个人的工作,越过创伤继续向前才能达成目标。



  CR:不好的感情经历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具体有什么方法处理和面对自己的创伤吗?
  甘:无论是好或不好的感情经历,都是我们学习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与他人亲密相处的重要经历。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可能才有机会从原本的理想化之中醒悟,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模式和状态,了解内心的需求,以及未来如何在关系中表现。
  当我们面对创伤时,首先要允许自己的不良体验。很多人觉得不应该伤心难过,所以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创伤并未因此消除,反而变得更为持久。其次是在情绪激烈的时刻,尽量想办法找人陪伴,这种陪伴能起到一定的情绪安抚和控制的作用。第三是承认感情的失败,不管对方身上有多少优点,分离都是因为两个人无法亲密相处才会出现的结果。第四,尝试整理相处的过程,看看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不把问题全部归于自己或者对方。最后,如果感情的创伤长时间难以自我调整,建议还是寻求专业的帮助。
  CR:我也听过有些人担心进入婚姻之后会受到一些约束,所以对于婚姻会比较犹豫。这也是恐婚的一种表现吗?
  甘:很多时候因为婚姻感到一些焦虑,常常是因为社会影响,比如说父母给的压力,或者周围人的劝诫。如果自己确实还没有确定想要踏入婚姻,最好不要因为周边的压力而选择妥协。
  婚姻关系是建立在亲密基础上的一种承诺,如果只想要亲密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就不太容易经营好一段关系。每个人都向往自由和不受限制,但我们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东西在关系之内才决定放弃一部分自由而踏入婚姻。对于还没准备好接受有限自由的人来讲,最好不要着急进入婚姻,等到确实对于自己的需求有所了解,再选择开始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其他文献
颂元爱上香水已经十多年,脑子里满是和香水有关的故事。  她随手拿起挚爱之一“赫曼在我身旁,像个影子”,娓娓道出这小瓶液体背后的许多不为人知。香水的灵感出自雨果的小诗《两个骑士在森林里的思索》。这首诗的主体是在一个秋日雨后的漆黑夜晚,一座有坟墓有野花的森林中,雨果和赫曼一直在生死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吵,视对方为仇敌。而诗的结尾却揭露出惊诧事实,赫曼不过是雨果的影子。这瓶香水用气味还原了诗中阴森潮湿的
期刊
日本マンダム公司针对 15-24 岁的(也就是93 后)415 名男性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将近七成男性(67.9%)有女闺蜜(关系要好的女性好友)。虽说是朋友,但有超过 1/3 受访者表示两人会一起逛街购物,超过 1/6 会一起旅行,还有1/6 的人会在同一房间里睡觉。  当被问到“想不想要女朋友”时,有 27.4% 的男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超过 1/3 的人因为没遇到喜欢的人而不谈恋爱。但更多的
期刊
她是国内知名连锁品牌“雕刻时光”的联合创始人,曾用10年时间使“雕刻时光”由北京仅有的4家高校店发展为在全国拥有60余家咖啡馆、3家咖啡学院的大型连锁企业;目前她又自创SAYES咖啡品牌;并担任艺天桥咖啡创始人、北京咖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并出版新书《咖啡馆的梦想与实现》;她在十余年创业路上“摔过无数次跤,掉过无数次坑”,在国内的咖啡馆经营方面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她就是赵珂僮。  赵珂僮与咖啡的缘分
期刊
还是留学那会儿,母亲来美国探望我,恰逢春假,我们在当地华人旅行社报了个自由行,目的地是那几年流行的蜜月胜地——夏威夷。  我对夏威夷期望是极高的,光是听到“Hawaii”的发音,感官上就对它有所憧憬,激动的心也会跟着飘走。而光凭情侣们对它的热衷,就可以断定,那里是一片浪漫至极的地方。火奴鲁鲁  第一站也是必经之地——火奴鲁鲁。  与马尔代夫那种波澜不惊的度假方式不同,火奴鲁鲁是个非常商业化的城市,
期刊
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也是一年薪水4000万美元的亿万富豪。她被称为“硅谷最有势力的女人”,也被叫做“Facebook第一夫人”。  她写的《向前一步》连续六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如今,她的第二本书《选项B》也已问世,这一次她讲述了自己永失至爱的故事。  “我失去了我的丈夫。他的死突然而且超出预料。我们在墨西哥参加一个朋友的5
期刊
曹中华没有一般设计师身上常带的“腔调”,你反而会被他勤恳踏实的态度所吸引。谈起他的专业时,他像一个学者般严谨,很怕我用词错误给读者造成误解。事实上,他在工作中就是这样一丝不苟。作为一个学设计出身的艺术生,他却对理性的数据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  起初,曹中华负责天创(KISSCAT)的舒适度项目,研究脚型对他而言只是份工作,了解得越深入,他才越发觉脚型数据的重要性。  鞋楦:大数据调查分析带来的核心
期刊
是什么让我们执着于一件事情?坚持着一份忙碌的工作,一段迷茫的感情,一个无果的兴趣......我们就凭着心中的那股执念,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着,任凭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沙迷乱了我们的眼睛,土弄脏了我们的脸颊。我们或跑,或走,或跳,或爬,就这么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不肯停下脚步。  昨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感言:“希望2016快点儿过去,因为过得太辛苦了”。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好像大家在2016
期刊
“我希望,当你再看到戈壁滩时,不仅仅说出‘哇!好壮观’,而是能感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宸冰爱读书,也爱让更多人一起爱读书。  2017年世界读书日那天,宸冰组织了一次持续了12小时的读书直播活动。尽管很多人对直播的评价都是“肤浅”“无聊”甚至“低俗”,但曾在传统媒体工作多年的宸冰却将“直播”看作一种表达方式,“直播与电视台的录播有什么区别呢?它甚至比录播更加真实。而我们就是想用直播的
期刊
你也许不太了解吴蛮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过她的音乐。无论是李安导演的电影伴奏,还是《功夫熊猫》里的活泼配乐,都有吴蛮的琵琶声。面对名利,她仍然保持对音乐的纯粹追求。她说:“我最想成为的就是音乐家吴蛮。”  当吴蛮的琵琶声在耳边响起,我们明白,也许不是她选择了音乐,而是音乐选择了她。  15年寻根之旅  当吴蛮用琵琶打开西方音乐殿堂的大门,获得认可与掌声时,她却选择回到中国,为琵琶寻根。这一寻,就是1
期刊
Jessie上中学的时候,是热心帮同学传纸条递情书的班干部,也会主动帮男生给喜欢的女同学家里打电话。开朗的个性给她带来了好人缘,谁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会找她倾诉。当时还没有“高情商”这个词,可能是内心细腻,尽管并没有特别去观察别人,但她总能看穿谁在暗恋谁,或者老师更喜欢哪个同学。这种课余生活的小情趣,使她成为整个班级知道秘密最多的人。Jessie没想到的是,多年之后,这种个性中的优势,使她走上了婚恋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