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写景课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读者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景色。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力求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读者产生一种冲击力,使读者对北大荒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本课时,如何落实写景类课文的教学重点,如何突破写景类课文的教学难点,又如何做到区别于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写景类课文,在共性中体现个性,避免千课一面,这都需要教者匠心独运。特级教师褚嘉耘在执教该课文时,找准了教学的着陆点,造就了童心课堂里别样的“盛景”。
关注课文标题“着陆”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同样是写景的文章,《西湖》因为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借用古诗词导入;《拉萨的天空》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导入;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地名“北大荒”和描述内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教者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学习需要,上课伊始便出示“荒”的古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以及它本来的意思。学生兴趣盎然,一眼就看出是“荒”字,并从古文字的象形部件中,想到了洪水,想到了逃亡,想到了荒草遍地。“荒”的造字本意:洪水过后没有人烟,田地里长满荒草,就变得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在这里,你分不清究竟是教师的智慧还是学生的智慧。简单的组词练习后,教者出示地图并介绍“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又让学生猜猜那里原来的样子。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抓住了。随后补充的民谣“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更是激起了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如今的北大荒”的兴趣。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巧用了“说文解字”“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荒”的意思,同时一石二鸟,激起了学生的游戏精神和阅读期待,他们争先恐后地猜想,课堂伊始,就打开了一幅语文学习的“趣景”。
观照文本整体“着陆”
教学中年段写景类文章时,很多教师往往会把教学的着陆点放在“品咂精彩语段”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在初读课文环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选用课文中的句子来介绍北大荒的秋天。学生们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的天空,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的小河,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的原野,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遍地的宝物。没有学生选择课文的总起段或者结尾的总结句。这充分暴露了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容易被局部的精彩所打动,忽视课文的“全貌”。
教者没有放任学生的阅读,而是借助媒体演示,引领学生打开阅读的“全景”。首先是总起,点明“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接着,从天空、小河、原野三个方面描写了北大荒迷人的秋景(幻灯片上红色醒目的“大括号”起到了强化突出的作用);然后,课文介绍了北大荒的秋天宝物遍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赞美“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种完整地扫描式阅读,很好地抓住了文章的主干,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关注学习过程“着陆”
语言的习得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这个任务必须在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逐步完成。教学中,教者遵循三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采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走了一个来回。例如:领略“小河的美景”部分,教师运用对话方式处理:
师:你们准备怎么展示?
生:我们合作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有没有把小河的美丽展现出来?
(两女生读第一句,两男生读第二句)
师:请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1:我们圈画了“清澈见底”,从这个词语中我们知道了河水很清;我们还圈画了“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这两个比喻句让我们觉得小河很美。
生2:我有补充,“静静”这个词让我感受到小河的宁静,因为小河十分宁静,也能像“明镜一样”。
师: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或新的发现吗?
生:小河很蓝,像“透明的蓝绸子”。我想这样的蓝绸子摸上去一定很舒服。
师:我们也摸摸看,你觉得——
生1:摸上去很柔软。
生2:摸上去很凉快。
生3:摸上去很光滑。
师:好一个“蓝绸子”,让你们有了这么多的感受!小河多清啊,多蓝啊,多静啊,多亮啊!就让我们静静地读,轻轻地读,不扰了小鱼的自在悠闲。
(生齐读)
师:这里的“漾”字是什么意思?可以大胆地猜一猜。
生1:我猜是荡漾的意思。
生2:我猜是流动的意思。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来翻翻字典。有几个义项?
生:两个。
师:在阅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字典来帮忙。字典中往往有多个义项,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字词的意思。你们把这两个义项放到句子里去试一试,应该选择哪个义项?
生:第一项,水面微微动荡。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者仍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言说”。小组间的相互补充,推动着学习向前发展。教者耐心倾听,在需要“咬文嚼字”的时候,在学生有分歧的时候,就放慢了节奏,稳稳着陆,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流连“美景”,领悟写景类课文“言之有物”的特点。“漾”字的教学,更是扎实,不仅引导学生借助字典工具和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字词的意思,还给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翻字典,通过实际的操作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不仅习得语言,更习得方法,还收获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关注语言形式“着陆”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在“品读课文,领略天空、小河的美丽秋色”环节,教者引导学生自读、圈画、合作、交流,感受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映衬着五彩斑斓的流云,五彩斑斓的流云点缀着一碧如洗的天空”这种让人心醉的美。更为可贵的是,引着儿童揣摩和领悟“大多数人”不揣不知的“秘密”——语言“形式”。学生们说:我们圈画了“五彩斑斓的锦缎”,通过“五彩斑斓”这个词语我们体会到颜色很多很美,而且“锦缎”也是很美的。教师接着引导:景物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他不仅用上了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注意了表达的形式。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流云比作了五彩斑斓的锦缎。而且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教师最后总结:“抖动”这个动作,让人们体会出天空的流云多了一份动态的美。学生通过细细咀嚼和动作体验,恍然大悟:不仅比得像,而且比得美,比得妙,不仅有色彩美,还有动态美。
在这篇写景类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教学中,教者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比喻”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打开比喻的“妙景”,领悟作者的言之有味。并顺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以言表意,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生动的言说,促进学生对“发现美、表现美”价值观的提升,实现“言”与“意”的和谐共生。
结束语
教学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不会有一种永远固定的模式。多年着力研究“童心课堂”的褚嘉耘老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一份教学敏感性,善于捕捉课文中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那些着陆点,有效地突破了写景类课文的教学重难点,造就了师生乐陶陶的“盛景”,让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轨迹在每一个准确的“点”上顺利起航、着陆、再起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关注课文标题“着陆”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同样是写景的文章,《西湖》因为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借用古诗词导入;《拉萨的天空》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导入;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地名“北大荒”和描述内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教者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学习需要,上课伊始便出示“荒”的古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以及它本来的意思。学生兴趣盎然,一眼就看出是“荒”字,并从古文字的象形部件中,想到了洪水,想到了逃亡,想到了荒草遍地。“荒”的造字本意:洪水过后没有人烟,田地里长满荒草,就变得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在这里,你分不清究竟是教师的智慧还是学生的智慧。简单的组词练习后,教者出示地图并介绍“北大荒”的地理位置,又让学生猜猜那里原来的样子。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抓住了。随后补充的民谣“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更是激起了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如今的北大荒”的兴趣。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巧用了“说文解字”“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荒”的意思,同时一石二鸟,激起了学生的游戏精神和阅读期待,他们争先恐后地猜想,课堂伊始,就打开了一幅语文学习的“趣景”。
观照文本整体“着陆”
教学中年段写景类文章时,很多教师往往会把教学的着陆点放在“品咂精彩语段”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在初读课文环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选用课文中的句子来介绍北大荒的秋天。学生们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的天空,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的小河,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的原野,有的选择介绍北大荒遍地的宝物。没有学生选择课文的总起段或者结尾的总结句。这充分暴露了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容易被局部的精彩所打动,忽视课文的“全貌”。
教者没有放任学生的阅读,而是借助媒体演示,引领学生打开阅读的“全景”。首先是总起,点明“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接着,从天空、小河、原野三个方面描写了北大荒迷人的秋景(幻灯片上红色醒目的“大括号”起到了强化突出的作用);然后,课文介绍了北大荒的秋天宝物遍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赞美“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种完整地扫描式阅读,很好地抓住了文章的主干,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关注学习过程“着陆”
语言的习得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这个任务必须在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逐步完成。教学中,教者遵循三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采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走了一个来回。例如:领略“小河的美景”部分,教师运用对话方式处理:
师:你们准备怎么展示?
生:我们合作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有没有把小河的美丽展现出来?
(两女生读第一句,两男生读第二句)
师:请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1:我们圈画了“清澈见底”,从这个词语中我们知道了河水很清;我们还圈画了“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这两个比喻句让我们觉得小河很美。
生2:我有补充,“静静”这个词让我感受到小河的宁静,因为小河十分宁静,也能像“明镜一样”。
师: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或新的发现吗?
生:小河很蓝,像“透明的蓝绸子”。我想这样的蓝绸子摸上去一定很舒服。
师:我们也摸摸看,你觉得——
生1:摸上去很柔软。
生2:摸上去很凉快。
生3:摸上去很光滑。
师:好一个“蓝绸子”,让你们有了这么多的感受!小河多清啊,多蓝啊,多静啊,多亮啊!就让我们静静地读,轻轻地读,不扰了小鱼的自在悠闲。
(生齐读)
师:这里的“漾”字是什么意思?可以大胆地猜一猜。
生1:我猜是荡漾的意思。
生2:我猜是流动的意思。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来翻翻字典。有几个义项?
生:两个。
师:在阅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字典来帮忙。字典中往往有多个义项,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字词的意思。你们把这两个义项放到句子里去试一试,应该选择哪个义项?
生:第一项,水面微微动荡。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者仍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言说”。小组间的相互补充,推动着学习向前发展。教者耐心倾听,在需要“咬文嚼字”的时候,在学生有分歧的时候,就放慢了节奏,稳稳着陆,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流连“美景”,领悟写景类课文“言之有物”的特点。“漾”字的教学,更是扎实,不仅引导学生借助字典工具和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字词的意思,还给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翻字典,通过实际的操作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不仅习得语言,更习得方法,还收获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关注语言形式“着陆”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在“品读课文,领略天空、小河的美丽秋色”环节,教者引导学生自读、圈画、合作、交流,感受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映衬着五彩斑斓的流云,五彩斑斓的流云点缀着一碧如洗的天空”这种让人心醉的美。更为可贵的是,引着儿童揣摩和领悟“大多数人”不揣不知的“秘密”——语言“形式”。学生们说:我们圈画了“五彩斑斓的锦缎”,通过“五彩斑斓”这个词语我们体会到颜色很多很美,而且“锦缎”也是很美的。教师接着引导:景物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他不仅用上了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注意了表达的形式。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流云比作了五彩斑斓的锦缎。而且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教师最后总结:“抖动”这个动作,让人们体会出天空的流云多了一份动态的美。学生通过细细咀嚼和动作体验,恍然大悟:不仅比得像,而且比得美,比得妙,不仅有色彩美,还有动态美。
在这篇写景类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教学中,教者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比喻”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打开比喻的“妙景”,领悟作者的言之有味。并顺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以言表意,将文本语言还原成生动的言说,促进学生对“发现美、表现美”价值观的提升,实现“言”与“意”的和谐共生。
结束语
教学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话题,不会有一种永远固定的模式。多年着力研究“童心课堂”的褚嘉耘老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一份教学敏感性,善于捕捉课文中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那些着陆点,有效地突破了写景类课文的教学重难点,造就了师生乐陶陶的“盛景”,让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轨迹在每一个准确的“点”上顺利起航、着陆、再起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