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媒体自上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这期间,尽管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带来诸多挑战,广播仍以其特有品质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着独特魅力。我们要感谢广播人的那份坚守,更要对他们的创新精神表示钦佩!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各种资讯让人应接不暇。公园里,评书爱好者沉浸于广播里的精彩故事;地铁上,“读图一族”摆弄着手中的平板电视,他们都是媒体服务的对象,也是激烈争夺的市场。如何使广播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个恒久不变的法则就是“内容为王”。获取信息、享受娱乐是人们使用媒体的基本目的,新闻和音乐构成了广播的核心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将广播功能进行充分延伸。这不仅是一个经营策略问题,更是一个管理创新问题。
新加坡、香港和台湾都是华人社会,也是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考察其广播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政策,对于正在经历社会转型、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新加坡是一个讲究秩序的国家,媒体长期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尽管如此,近年来,通过调整管理机构、适度引入竞争等方式,新加坡广播业健康发展而又充满活力。新加坡媒体集团久负盛名的“醉心频道”依然让人心醉,用华语、英语、马来语和印地语播报的新闻资讯更加细致温馨,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可视广播等新的服务形式拓展了传播空间,丰富了传播内容,增加了盈利渠道。在这方面,香港也有相似之处,政府管理逐步放宽,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随着三网融合,手机APP发展迅速,全媒体营销理念逐步成为现实。在台湾,广播业发展如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一样,步伐迅速而冷暖自知。2300万人口的市场上聚集了170多家广播公司,尽管在专业化、类型化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竞争压力大,也衍生出不少问题。大量存在的地下电台对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媒体的有序发展构成了挑战。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媒体之本在于其服务宗旨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广播媒体便捷性、伴随性等特点,为受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资讯,使之耳聪目明;提供脍炙人口的文化娱乐,使之身心愉悦,应是广播人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国内多家电台的新闻栏目不仅及时呈现新闻,更能进行深入解读,真正担负起社会瞭望者的角色,那份责任感自然会传递到听众心中。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曾经说过:如果传播者被认为既可信又可靠,其传播效果就最好。要兼具“可信”与“可靠”两种品质,不仅需要提高媒体的专业素质,更需要提高政府的科学管理水平。
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广播媒体依然大有可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起了全球华语广播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80多个调频台和几百家听众俱乐部,各地的民族语广播也架起了与周边国家沟通的桥梁。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喜欢听大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传播活动贴近受众,联系广泛,起到了加深感情、沟通心灵的作用。把媒体“做强做大”固然精神可嘉,“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似乎更值得广播人去追求。
办有格调的媒体,做有品质的广播,这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为此,需要所有热爱广播的人勇于坚守、善于创新!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各种资讯让人应接不暇。公园里,评书爱好者沉浸于广播里的精彩故事;地铁上,“读图一族”摆弄着手中的平板电视,他们都是媒体服务的对象,也是激烈争夺的市场。如何使广播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个恒久不变的法则就是“内容为王”。获取信息、享受娱乐是人们使用媒体的基本目的,新闻和音乐构成了广播的核心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将广播功能进行充分延伸。这不仅是一个经营策略问题,更是一个管理创新问题。
新加坡、香港和台湾都是华人社会,也是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考察其广播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政策,对于正在经历社会转型、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新加坡是一个讲究秩序的国家,媒体长期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尽管如此,近年来,通过调整管理机构、适度引入竞争等方式,新加坡广播业健康发展而又充满活力。新加坡媒体集团久负盛名的“醉心频道”依然让人心醉,用华语、英语、马来语和印地语播报的新闻资讯更加细致温馨,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可视广播等新的服务形式拓展了传播空间,丰富了传播内容,增加了盈利渠道。在这方面,香港也有相似之处,政府管理逐步放宽,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随着三网融合,手机APP发展迅速,全媒体营销理念逐步成为现实。在台湾,广播业发展如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一样,步伐迅速而冷暖自知。2300万人口的市场上聚集了170多家广播公司,尽管在专业化、类型化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竞争压力大,也衍生出不少问题。大量存在的地下电台对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媒体的有序发展构成了挑战。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媒体之本在于其服务宗旨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广播媒体便捷性、伴随性等特点,为受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资讯,使之耳聪目明;提供脍炙人口的文化娱乐,使之身心愉悦,应是广播人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国内多家电台的新闻栏目不仅及时呈现新闻,更能进行深入解读,真正担负起社会瞭望者的角色,那份责任感自然会传递到听众心中。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曾经说过:如果传播者被认为既可信又可靠,其传播效果就最好。要兼具“可信”与“可靠”两种品质,不仅需要提高媒体的专业素质,更需要提高政府的科学管理水平。
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广播媒体依然大有可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起了全球华语广播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80多个调频台和几百家听众俱乐部,各地的民族语广播也架起了与周边国家沟通的桥梁。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喜欢听大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传播活动贴近受众,联系广泛,起到了加深感情、沟通心灵的作用。把媒体“做强做大”固然精神可嘉,“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似乎更值得广播人去追求。
办有格调的媒体,做有品质的广播,这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为此,需要所有热爱广播的人勇于坚守、善于创新!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