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应发挥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重构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创建思想修炼德育新模式和职业体验德育新模式,通过内外兼修,把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 德育模式
[作者简介]彭新立(1969- ),男,河南杞县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60-02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一个是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上述两个方面标准的人才,就必须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一方面利用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硬件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软件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目前,我国教育界、企业界对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中起步相对都较晚。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也提出了关于德育的新理念,但也仅仅是停留在理念上,至今尚未真正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模式。因此,研究和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创新高职德育模式,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无论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均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自身的德育资源是无法完成的。校企合作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人、财、物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企业通过生产的真实环境、管理的规范环境、文化的人文环境、交往的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高职院校如能充分挖掘、利用好企业的德育资源,如企业人才、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则不仅可以使学校德育工作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色更加鲜明,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企合作重构职业素质标准是高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应当厘清: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他们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什么?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选拔人才、要求人才的。第一,在专业技术方面,要看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标准是否符合GE对这个岗位的基本要求。第二,在道德品质方面,主要是看应聘者是否符合GE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坚持诚信,渴望变革,注重业绩等。第三,要看这个人有无发展的潜力。IBM的用人标准为1个“I”和3个“C”。“I”表示一个人的品德(Integrity),3个“C”分别代表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和投入(Concentration)。一个人的品德是最关键的,技能、工作方法都是后天可以学到的东西。但品德是一个人的根本,若品德不好,就难以符合IBM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此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对工作的投入也是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Google中国区前总裁李开复表示,招聘人才时,Google最看重人才的实干精神、内在素质和人品。
上述知名企业在择才、用才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概括起来,知名企业普遍都欢迎这样的人才:把自己完完全全当作企业的主人翁,不管任何时候都把企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对工作敬业负责;对企业忠诚坚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团队协作精神;自动自发地工作;懂得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明白工作中无小事,想着把工作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从不找借口推卸责任;能够贯彻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工作上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没有依赖思想;时刻不忘为企业提供好的建议;时刻维护着企业的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的人。
考察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其目的就是参照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重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并把这一职业素质标准纳入高职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企业优质德育资源,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育人标准的评价方法的不同,参照知名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划分为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两大类。从本质上来说,职业素质标准就是校企合作开展德育工作的标准。有了这一标准,就可以把校企合作办学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到实处。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所有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用来评判一个员工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基本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由于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不同的要求。不同专业应当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学生学习所属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其本质是为企业和顾客服务。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可以把学生的职业精神凝练为忠于职守、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勇于竞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恪守质量、维护安全十个方面。职业精神鲜明地表现为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质。职业精神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品质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从业者一旦把它内化为职业操守,就能自觉地外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
三、校企合作创新高职德育模式是高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创建思想修炼德育新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创建思想修炼德育新模式,通过积极主动,敢为人先;劳而不怨,泰而不骄;见得思义,见危授命;知周万物,道济天下四重层次的修炼,把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内化为高尚的职业操守。
1.积极主动,取为人先。积极主动首先是一种心态。积极主动的人勇于负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他们往往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别人的吩咐机械地工作。积极主动更是一种精神。积极主动的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更高远的追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勇敢地面对人生,始终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2.劳而不怨,泰而不骄。劳而不怨的人具有闻过则喜、知错必改的胸襟和气度。劳而不怨的人依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主动认错,痛改前非,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怨天尤人、推诿塞责,错上加错。也只有劳而不怨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不贰过,不迁怒。泰而不骄的人具有宠辱不惊、气定神闲的修养与风度。泰而不骄的人在成绩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保持一种谦和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唯恐失去亲和力,拉大与周围人的距离,成为“孤家寡人”。
3.见得思义,见危授命。见得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义者,宜也。当面临荣誉和利益的诱惑时,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取得这一荣誉和利益是否合乎“义”的要求。见得思义要求我们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荣誉面前正确看待得失,要经受住形形色色诱惑的考验,坚守住道德底线不动摇。见危授命就是为了事业,遇到危难能够献出生命,不怕牺牲。只有见危授命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显露出英雄本色。
4.知周万物,道济天下。“知周万物”是指发奋读书,勇于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达到周知万物的学术境界,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学问”。“道济天下”是指乐于奉献,按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实现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知周万物,道济天下”是我们为学、为人的理想和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和目标,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做大事,成大业,养大气,把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二)创建职业体验德育新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创建职业体验德育新模式,通过学前体验、岗前体验、顶岗体验三个阶段的实践,把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外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
1.学前体验。通过“致新同学的一封信”(同时寄出《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提出学前职业体验的具体要求。要求新同学按照《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的指南要求,在入学前完成一次初步的行业、职业、专业调查,了解行业及专业发展趋势;寻找相关的职业人物进行访谈;到企业参观;到生产一线进行职业人角色体验;根据体验与感悟撰写体验报告。学前体验的目的是让新同学对录取的专业和面向的职业、行业,对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标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开启学生的职业意识。
2.岗前体验。通过校园职场的模拟环境和企业职场的真实环境开展不少于一个月的实习实训;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邀请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作专题讲座;邀请知名校友现身说法,要求学生按照《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的指南要求完成岗前体验。让学生全面解读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感受职业氛围,传承企业精神,端正职业态度,明确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和在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的异同,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3.顶岗体验。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开展不少于半年时间的职业体验,要求学生按照《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的指南要求完成顶岗体验。顶岗实习是检验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参加顶岗实习,才能深度融入企业,才能在处理与他人、团体以及来自整个社会的因冲突、碰撞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中亲身体验“利”与“弊”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在不和谐与和谐的反复变迁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完成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高职德育模式的创建,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领略企业优秀人才风范、感悟企业先进文化魅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思想境界,真正成长为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上岗快、作风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沈一飞.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 德育模式
[作者简介]彭新立(1969- ),男,河南杞县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南 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60-02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一个是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上述两个方面标准的人才,就必须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一方面利用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硬件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软件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目前,我国教育界、企业界对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中起步相对都较晚。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也提出了关于德育的新理念,但也仅仅是停留在理念上,至今尚未真正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模式。因此,研究和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创新高职德育模式,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无论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均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自身的德育资源是无法完成的。校企合作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人、财、物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企业通过生产的真实环境、管理的规范环境、文化的人文环境、交往的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高职院校如能充分挖掘、利用好企业的德育资源,如企业人才、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则不仅可以使学校德育工作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色更加鲜明,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企合作重构职业素质标准是高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应当厘清: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他们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什么?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选拔人才、要求人才的。第一,在专业技术方面,要看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标准是否符合GE对这个岗位的基本要求。第二,在道德品质方面,主要是看应聘者是否符合GE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坚持诚信,渴望变革,注重业绩等。第三,要看这个人有无发展的潜力。IBM的用人标准为1个“I”和3个“C”。“I”表示一个人的品德(Integrity),3个“C”分别代表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和投入(Concentration)。一个人的品德是最关键的,技能、工作方法都是后天可以学到的东西。但品德是一个人的根本,若品德不好,就难以符合IBM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此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对工作的投入也是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Google中国区前总裁李开复表示,招聘人才时,Google最看重人才的实干精神、内在素质和人品。
上述知名企业在择才、用才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概括起来,知名企业普遍都欢迎这样的人才:把自己完完全全当作企业的主人翁,不管任何时候都把企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对工作敬业负责;对企业忠诚坚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团队协作精神;自动自发地工作;懂得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明白工作中无小事,想着把工作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从不找借口推卸责任;能够贯彻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工作上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没有依赖思想;时刻不忘为企业提供好的建议;时刻维护着企业的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的人。
考察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其目的就是参照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重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并把这一职业素质标准纳入高职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企业优质德育资源,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育人标准的评价方法的不同,参照知名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划分为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两大类。从本质上来说,职业素质标准就是校企合作开展德育工作的标准。有了这一标准,就可以把校企合作办学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到实处。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所有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用来评判一个员工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基本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由于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不同的要求。不同专业应当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学生学习所属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其本质是为企业和顾客服务。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可以把学生的职业精神凝练为忠于职守、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勇于竞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恪守质量、维护安全十个方面。职业精神鲜明地表现为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从业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质。职业精神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品质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从业者一旦把它内化为职业操守,就能自觉地外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
三、校企合作创新高职德育模式是高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创建思想修炼德育新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创建思想修炼德育新模式,通过积极主动,敢为人先;劳而不怨,泰而不骄;见得思义,见危授命;知周万物,道济天下四重层次的修炼,把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内化为高尚的职业操守。
1.积极主动,取为人先。积极主动首先是一种心态。积极主动的人勇于负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他们往往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别人的吩咐机械地工作。积极主动更是一种精神。积极主动的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更高远的追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勇敢地面对人生,始终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2.劳而不怨,泰而不骄。劳而不怨的人具有闻过则喜、知错必改的胸襟和气度。劳而不怨的人依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主动认错,痛改前非,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怨天尤人、推诿塞责,错上加错。也只有劳而不怨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不贰过,不迁怒。泰而不骄的人具有宠辱不惊、气定神闲的修养与风度。泰而不骄的人在成绩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保持一种谦和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唯恐失去亲和力,拉大与周围人的距离,成为“孤家寡人”。
3.见得思义,见危授命。见得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义者,宜也。当面临荣誉和利益的诱惑时,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取得这一荣誉和利益是否合乎“义”的要求。见得思义要求我们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荣誉面前正确看待得失,要经受住形形色色诱惑的考验,坚守住道德底线不动摇。见危授命就是为了事业,遇到危难能够献出生命,不怕牺牲。只有见危授命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显露出英雄本色。
4.知周万物,道济天下。“知周万物”是指发奋读书,勇于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达到周知万物的学术境界,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学问”。“道济天下”是指乐于奉献,按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实现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知周万物,道济天下”是我们为学、为人的理想和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和目标,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做大事,成大业,养大气,把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二)创建职业体验德育新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创建职业体验德育新模式,通过学前体验、岗前体验、顶岗体验三个阶段的实践,把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外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
1.学前体验。通过“致新同学的一封信”(同时寄出《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提出学前职业体验的具体要求。要求新同学按照《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的指南要求,在入学前完成一次初步的行业、职业、专业调查,了解行业及专业发展趋势;寻找相关的职业人物进行访谈;到企业参观;到生产一线进行职业人角色体验;根据体验与感悟撰写体验报告。学前体验的目的是让新同学对录取的专业和面向的职业、行业,对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标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开启学生的职业意识。
2.岗前体验。通过校园职场的模拟环境和企业职场的真实环境开展不少于一个月的实习实训;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邀请企业资深职业经理人作专题讲座;邀请知名校友现身说法,要求学生按照《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的指南要求完成岗前体验。让学生全面解读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感受职业氛围,传承企业精神,端正职业态度,明确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和在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的异同,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3.顶岗体验。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开展不少于半年时间的职业体验,要求学生按照《大学生职业体验手册》的指南要求完成顶岗体验。顶岗实习是检验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参加顶岗实习,才能深度融入企业,才能在处理与他人、团体以及来自整个社会的因冲突、碰撞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中亲身体验“利”与“弊”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在不和谐与和谐的反复变迁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完成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高职德育模式的创建,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领略企业优秀人才风范、感悟企业先进文化魅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思想境界,真正成长为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上岗快、作风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沈一飞.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