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及其严峻,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几个要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比例,有效的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国家政策;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预计在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难题,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近日,我国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使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继续得到扩大和提高,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然而,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与国家预期和国外大学生创业比例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首先要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其中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就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资金短缺所开展的,其中包括: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等,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国家为大学生出台了如此优惠的帮扶措施,但是利用率却很低,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在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学生对此创业优惠政策,竟然完全不知道;23%的学生只是听说过,具体政策内容不了解,只有区区的15%的学生表示对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比较熟悉,因此,加大国家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基础。
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政策的媒体宣传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中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被每个大学生所熟悉,让他们了解国家对他们创业的鼓励、支持和帮扶,让他们的创业想法得到肯定,创业困难得到解决,创业顾虑得以打消,一颗创业的心不再孤单。
(2)高校应加强国家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除了媒体的广泛宣传外,各大高校应该将国家大学生创业政策纳入大学生宣传教育工作之中。①在高校中,应广泛开展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会议,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宣传政策的机会,在大学生展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的动员工作;②在校园宣传栏中,张贴相关政策的文件和解读说明,让学生熟悉政策的详细规定和相关办理程序。
二、调整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和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指导课程不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但多流于形式,没有将课程放在专业培养的重要位置中。创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比较传统,内容呆板枯燥,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照本宣章,这样的课程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业课程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工作,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作为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
(2)做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指导教师的授课水平,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决定着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素质、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体验,一方面,这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理论水平,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深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聘请社会人士充实创业师资队伍。
(3)拓展创业教育渠道,增加第二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大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扩展创业教育渠道如模拟应聘、课外实习、组织创业竞赛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创业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创业教育效果。①模拟应聘就是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进行模拟面试,创造一个面试的模拟仿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了解面试技巧、创业方法等内容。②就业指导课老师可以联系工厂、企业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锻炼,让学生走进生产第一线,走进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创业决策中能切合实际,而不是盲目自大,手高眼低。③高校还可以举办学生创业竞赛等,开展校级学生创业活动,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④高校应成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于特别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可以在孵化园进行创业实践;对于在创业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孵化园可以为其提供后续的孵化条件,使其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王越芬、姜晓宏.关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殷宝双、洪宝玲.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促进就业研究,中国成人教育[J].2010,(3)
[3]鲍志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创新研究.商场现代化[J].2010,(1)
[4]牛翔宇.上海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教育发展研究[J].2010,(5)
作者简介:
张燕(1983.10~),女,山东省烟台市,大学学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国家政策;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预计在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难题,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近日,我国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使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继续得到扩大和提高,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然而,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与国家预期和国外大学生创业比例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首先要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其中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就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资金短缺所开展的,其中包括: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等,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国家为大学生出台了如此优惠的帮扶措施,但是利用率却很低,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在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学生对此创业优惠政策,竟然完全不知道;23%的学生只是听说过,具体政策内容不了解,只有区区的15%的学生表示对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比较熟悉,因此,加大国家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基础。
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政策的媒体宣传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中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被每个大学生所熟悉,让他们了解国家对他们创业的鼓励、支持和帮扶,让他们的创业想法得到肯定,创业困难得到解决,创业顾虑得以打消,一颗创业的心不再孤单。
(2)高校应加强国家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除了媒体的广泛宣传外,各大高校应该将国家大学生创业政策纳入大学生宣传教育工作之中。①在高校中,应广泛开展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会议,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宣传政策的机会,在大学生展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的动员工作;②在校园宣传栏中,张贴相关政策的文件和解读说明,让学生熟悉政策的详细规定和相关办理程序。
二、调整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和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指导课程不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但多流于形式,没有将课程放在专业培养的重要位置中。创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比较传统,内容呆板枯燥,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照本宣章,这样的课程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业课程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工作,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作为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
(2)做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指导教师的授课水平,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决定着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素质、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体验,一方面,这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理论水平,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深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聘请社会人士充实创业师资队伍。
(3)拓展创业教育渠道,增加第二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大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扩展创业教育渠道如模拟应聘、课外实习、组织创业竞赛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创业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创业教育效果。①模拟应聘就是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进行模拟面试,创造一个面试的模拟仿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了解面试技巧、创业方法等内容。②就业指导课老师可以联系工厂、企业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锻炼,让学生走进生产第一线,走进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创业决策中能切合实际,而不是盲目自大,手高眼低。③高校还可以举办学生创业竞赛等,开展校级学生创业活动,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④高校应成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于特别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可以在孵化园进行创业实践;对于在创业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孵化园可以为其提供后续的孵化条件,使其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王越芬、姜晓宏.关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殷宝双、洪宝玲.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促进就业研究,中国成人教育[J].2010,(3)
[3]鲍志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创新研究.商场现代化[J].2010,(1)
[4]牛翔宇.上海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教育发展研究[J].2010,(5)
作者简介:
张燕(1983.10~),女,山东省烟台市,大学学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