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教授一篇檄文对南都基金会徐永光先生《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这本书及观点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两位都是公益领域有极高江湖地位的前辈,且相交多年,这样公开争辩起来(并且感觉康老师的文章中有很多“扣帽子”的词汇),自然引起众人围观,有人站队、有人纯看热闹。
当时也有朋友问我做何感想。我当时在忙,所以也没看康老师的文章及徐老师的回应。另一个原因是看到文章标题和各朋友圈的讨论,我竟然没有点开文章阅读的欲望——主要是因为这场辩论实在是太“二元论”了,做辩论大赛题目可以,拿到现实中争辩意义并不是很大(作为学术讨论是有意义的)。因此,直到周日,我才认真读了二位老师的文章及各种评论(书还没来得及看)。又过一日,大概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借本周评论之机发出,纯属理论探讨。
首先说一下我的基本立场。我认同徐老师所说的,公益可以更市场化,以便更有效率,并能引入更多资源,可以解决更多规模庞大的社会问题;但我对社会企业的信心不足,不是因为社会企业本质上不好(我觉得这不是康老师说的“兔鱼”问题),而是这个概念已经被国内的NGO掰弯了,要捋直的难度很大。我也认同康老师说的,人是有利他的一面,NGO和商业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如果世界上只剩下商业,是很可悲的,但我不认为这样的论述必然导出“永光谬论”的结果,更谈不上说徐是资本代言人了。总之,我觉得两人说的不完全是一件事情。
从本源上说,公益组织与商业组织,其实都是广义上社会组织的一种,就像苹果和梨都是水果界的一员,两者没有可比性、没有高下之分。喜欢苹果的人会觉得梨没那么好,喜欢梨的人会觉得苹果没那么好。所以,当其他内外部条件完全一样的时候,公益组织和商业组织只是目的上的不同,一个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一个是为了股东利益而存在,这两个目的,一个对应“左”,一个对应“右”。在上述假设前提“当其他内外部条件完全一样”下,“左”“右”除了目的以外是没有区别的。比方说,公益组织也好,商业组织也好,都可以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提升自身效率,因为科学管理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由人组成的组织;又比方说,公益组织也好,商业组织也好,都可以申请ISO14000的认证成为更环保的组织,因为很多ISO标准的适用对象是“组织”。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社会中,在多数人的眼中,公益与商业存在如此之大的距离呢?我觉得,这无关左右(组织的目的),而在竞争、资金和人才。
或许一些NGO朋友不认同,但我还是认为公益圈的竞争是不够充分的。虽然这几年已经有所改善,公益圈竞争也加大了,但到了商业圈,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残酷的现实。在现实的商业世界,公司绩效不好,就只好关门(除非你有钱一直烧着);员工绩效不好,就只能收拾包袱走人(除非你有人罩着);情怀和理想在这个商业圈里当个甜点可以,当主菜就等着饿死吧。但在公益圈,做不好主业却仍然能晃晃悠悠好些年的个人和组织并不罕见。优胜劣汰机制缺位的结果,便是NGO效率低下。至少,在平均意义上是如此。
深究一层,为何公益圈的竞争不够激烈?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NGO的绩效不好量化,难以评估,所以“公益市场”甄别和淘汰“懒人/烂人”的成本比较高。这有一点道理,但我觉得不是深层次原因。我觉得深层次的原因是资金和人才的问题。公益这个圈子的资金体量太少(或者说资源太少)。2017中国慈善蓝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约1346亿元,这点钱相当于余额宝这一个金融产品的资产规模的10%。更别说这1346亿元中还有7成是来自企业的捐款。钱少,愿意来争抢且有能力争抢的人也就相对少了,因为不值当。所以公益圈就像小马圈,草料不太丰盛,只养了些瘦马,大家可以轻轻松松跑着玩,也不用背负太多KPIs;真正激烈的比赛在商业的赛场。每年9月9日,两个圈子也会交流一下,但多数商业圈的并不知道发生在公益圈的激烈赛事(上周末,我在清华经管给EMBA授课,几乎没有人知道99公益日,零星有人聽说过一元购画!我还是挺震惊的)。
再深究一层,为什么投入公益这个圈子的资金太少?这个是个历史问题。自打世界上有了重商主义,商人的地位提升了,社会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金钱越来越成为人们用以衡量身边组织、人和物件的一种价值准绳(国家的GDP体系亦是如此)。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钱主要还是跟着商业走,因此资金以及用资金衡量的资源自然也就向商业圈倾斜,公益圈的资金(或资源)太少。
釜底抽薪的办法,自然是改变社会的价值准绳。当社会以办NGO为荣、非以首富(包括国民老公之类)为荣时,公益圈的大繁荣时代就会到来。前几天学习中央反腐败精神,读到一篇文章《"五假副部"卢恩光的神奇升迁之路》,文章提到,卢恩光“本是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攒下上亿身家。但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1992年卢恩光看到乡里有的企业老板名片上印着公司党委书记的头衔,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党内的念头”。如果卢当年看到名片上印着的是“公司基金会理事长”的头衔,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NGO的念头,社会的价值准绳就变了,结局很可能会不同。但很显然,也很无奈,这只能是个玩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大面积发生。
既然如此,我们只好面对现实。可行的方法应该是引入更多资金,做大公益圈的盘子,吸引更多人才,制造充分竞争,提高组织效率。公益向右多挣钱、商业向左多花钱(或解决社会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给公益圈带来更多资金,这一点我赞同徐永光老师。这也符合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趋势,大企业确实有从“问题制造者(Problem makers)”转向“解决方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s)”,但这是因为“利他”还是因为“利己”?说不清楚,见仁见智。
然而,我也必须要提醒公益伙伴和商业同仁,无论是公益向右还是商业向左,都不容易,绝不是换个招牌就万事大吉。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说,想把自己一手创建的NGO改为企业。我问为什么?答曰改为企业可以多发钱、就会效率高。我说,这不是改个名字就能自动实现的,要改基因。要改的基因包括:商业模式、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人事任免等。若是这些基因不变,改成什么名字都没有用;若是这些基因变了,就算是NGO也无妨。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却是很多标榜社会企业的机构没有搞明白的。
如果按康老师说的,公益不向右,商业不向左,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出路呢?我觉得也不会。社会各类组织能各行其道,做好自己也是不错的。若按马斯洛理论分析的人性,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一些溢出到公益领域。公益圈这个盘子也会逐步扩大,只是这样的有机增长,时间会慢一些。过去一两百年间,资本主义的公益和商业也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发展壮大,各显其能的。只是在最近这几十年,情况在改变,公益和商业的边界在模糊化,不仅是公益向右、商业向左,有时还是公益把商业控制了,让商业服务于公益目标(如德国博世的基金会)。固守公益和商业原有的定义和边界一点不放松,就好像认为只有烧汽油才是汽车一样,太古板了。
总之,从宏观角度看,全行业要想方设法将更多资金(资源)引入公益圈,把盘子做大;从微观角度看,公益组织要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商业思维,把专业做好,不必天天想“我是谁”的问题。哲学家才会天天问自己“我是谁”,普通人问多了,会变傻的。
当时也有朋友问我做何感想。我当时在忙,所以也没看康老师的文章及徐老师的回应。另一个原因是看到文章标题和各朋友圈的讨论,我竟然没有点开文章阅读的欲望——主要是因为这场辩论实在是太“二元论”了,做辩论大赛题目可以,拿到现实中争辩意义并不是很大(作为学术讨论是有意义的)。因此,直到周日,我才认真读了二位老师的文章及各种评论(书还没来得及看)。又过一日,大概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借本周评论之机发出,纯属理论探讨。
首先说一下我的基本立场。我认同徐老师所说的,公益可以更市场化,以便更有效率,并能引入更多资源,可以解决更多规模庞大的社会问题;但我对社会企业的信心不足,不是因为社会企业本质上不好(我觉得这不是康老师说的“兔鱼”问题),而是这个概念已经被国内的NGO掰弯了,要捋直的难度很大。我也认同康老师说的,人是有利他的一面,NGO和商业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如果世界上只剩下商业,是很可悲的,但我不认为这样的论述必然导出“永光谬论”的结果,更谈不上说徐是资本代言人了。总之,我觉得两人说的不完全是一件事情。
从本源上说,公益组织与商业组织,其实都是广义上社会组织的一种,就像苹果和梨都是水果界的一员,两者没有可比性、没有高下之分。喜欢苹果的人会觉得梨没那么好,喜欢梨的人会觉得苹果没那么好。所以,当其他内外部条件完全一样的时候,公益组织和商业组织只是目的上的不同,一个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一个是为了股东利益而存在,这两个目的,一个对应“左”,一个对应“右”。在上述假设前提“当其他内外部条件完全一样”下,“左”“右”除了目的以外是没有区别的。比方说,公益组织也好,商业组织也好,都可以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提升自身效率,因为科学管理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由人组成的组织;又比方说,公益组织也好,商业组织也好,都可以申请ISO14000的认证成为更环保的组织,因为很多ISO标准的适用对象是“组织”。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社会中,在多数人的眼中,公益与商业存在如此之大的距离呢?我觉得,这无关左右(组织的目的),而在竞争、资金和人才。
或许一些NGO朋友不认同,但我还是认为公益圈的竞争是不够充分的。虽然这几年已经有所改善,公益圈竞争也加大了,但到了商业圈,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残酷的现实。在现实的商业世界,公司绩效不好,就只好关门(除非你有钱一直烧着);员工绩效不好,就只能收拾包袱走人(除非你有人罩着);情怀和理想在这个商业圈里当个甜点可以,当主菜就等着饿死吧。但在公益圈,做不好主业却仍然能晃晃悠悠好些年的个人和组织并不罕见。优胜劣汰机制缺位的结果,便是NGO效率低下。至少,在平均意义上是如此。
深究一层,为何公益圈的竞争不够激烈?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NGO的绩效不好量化,难以评估,所以“公益市场”甄别和淘汰“懒人/烂人”的成本比较高。这有一点道理,但我觉得不是深层次原因。我觉得深层次的原因是资金和人才的问题。公益这个圈子的资金体量太少(或者说资源太少)。2017中国慈善蓝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约1346亿元,这点钱相当于余额宝这一个金融产品的资产规模的10%。更别说这1346亿元中还有7成是来自企业的捐款。钱少,愿意来争抢且有能力争抢的人也就相对少了,因为不值当。所以公益圈就像小马圈,草料不太丰盛,只养了些瘦马,大家可以轻轻松松跑着玩,也不用背负太多KPIs;真正激烈的比赛在商业的赛场。每年9月9日,两个圈子也会交流一下,但多数商业圈的并不知道发生在公益圈的激烈赛事(上周末,我在清华经管给EMBA授课,几乎没有人知道99公益日,零星有人聽说过一元购画!我还是挺震惊的)。
再深究一层,为什么投入公益这个圈子的资金太少?这个是个历史问题。自打世界上有了重商主义,商人的地位提升了,社会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金钱越来越成为人们用以衡量身边组织、人和物件的一种价值准绳(国家的GDP体系亦是如此)。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钱主要还是跟着商业走,因此资金以及用资金衡量的资源自然也就向商业圈倾斜,公益圈的资金(或资源)太少。
釜底抽薪的办法,自然是改变社会的价值准绳。当社会以办NGO为荣、非以首富(包括国民老公之类)为荣时,公益圈的大繁荣时代就会到来。前几天学习中央反腐败精神,读到一篇文章《"五假副部"卢恩光的神奇升迁之路》,文章提到,卢恩光“本是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攒下上亿身家。但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1992年卢恩光看到乡里有的企业老板名片上印着公司党委书记的头衔,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党内的念头”。如果卢当年看到名片上印着的是“公司基金会理事长”的头衔,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NGO的念头,社会的价值准绳就变了,结局很可能会不同。但很显然,也很无奈,这只能是个玩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大面积发生。
既然如此,我们只好面对现实。可行的方法应该是引入更多资金,做大公益圈的盘子,吸引更多人才,制造充分竞争,提高组织效率。公益向右多挣钱、商业向左多花钱(或解决社会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给公益圈带来更多资金,这一点我赞同徐永光老师。这也符合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趋势,大企业确实有从“问题制造者(Problem makers)”转向“解决方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s)”,但这是因为“利他”还是因为“利己”?说不清楚,见仁见智。
然而,我也必须要提醒公益伙伴和商业同仁,无论是公益向右还是商业向左,都不容易,绝不是换个招牌就万事大吉。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说,想把自己一手创建的NGO改为企业。我问为什么?答曰改为企业可以多发钱、就会效率高。我说,这不是改个名字就能自动实现的,要改基因。要改的基因包括:商业模式、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人事任免等。若是这些基因不变,改成什么名字都没有用;若是这些基因变了,就算是NGO也无妨。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却是很多标榜社会企业的机构没有搞明白的。
如果按康老师说的,公益不向右,商业不向左,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出路呢?我觉得也不会。社会各类组织能各行其道,做好自己也是不错的。若按马斯洛理论分析的人性,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一些溢出到公益领域。公益圈这个盘子也会逐步扩大,只是这样的有机增长,时间会慢一些。过去一两百年间,资本主义的公益和商业也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发展壮大,各显其能的。只是在最近这几十年,情况在改变,公益和商业的边界在模糊化,不仅是公益向右、商业向左,有时还是公益把商业控制了,让商业服务于公益目标(如德国博世的基金会)。固守公益和商业原有的定义和边界一点不放松,就好像认为只有烧汽油才是汽车一样,太古板了。
总之,从宏观角度看,全行业要想方设法将更多资金(资源)引入公益圈,把盘子做大;从微观角度看,公益组织要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商业思维,把专业做好,不必天天想“我是谁”的问题。哲学家才会天天问自己“我是谁”,普通人问多了,会变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