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四处碰壁的革命学问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tx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思想:排满;提倡文学复古。
  人生理想:武力救国。
  主要著作:《訄书》《国故论衡》《太炎学说》《齐物论释》《庄子解故》《管子余义》《广论语骈枝》《体撰录》《春秋左氏疑义答问》等。
  
  父亲的遗命与人生两大主题
  
  在同时代学人中,章太炎是最难以定位的一个。
  时人多称赞章太炎的学问,章太炎十分不满,自认为政治胜于学术。他的弟子周作人在《谢本师》里就说,先生“自己以为政治是其专长,学问文艺只是失意时的消遣”。鲁迅,他给老师的定位是“有学问的革命家”,认为“先生的业迹,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学术史上还要大”。
  而以学问闻名的黄侃则不同意老师的自我定位,认为老师论政是“用其所短”。
  无论是政治胜于学术,还是学问优于政治,笔者无意评说。但我们可以这两点为纵轴,以同时代学人为横轴,考察章太炎在时代大变局中的历史与学术地位。
  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书香门第,祖父为他留下了多达5000卷的藏书。到他父亲时,因太平天国战乱,家势开始衰微,因此更加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冀望能够重振门楣。为此还立下《家训》,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妄自卑贱,足恭谄笑,为人类中最佣下者,吾自受业亲教师外,未尝拜谒他人门墙,尔曹当知之。精研经训,博通史书,学有成就,乃称名士。徒工词章,尚不足数,况书画之末乎?然果专心一艺,亦足自立,若脱意为之,以眩俗子,斯即谓斗方名士,慎勿堕入。
  第一条实际上是要求子女们不得对清廷卑躬相事;第二条是希望子女们精研经史,而不是专心于词章、书画等。这两条家训,成为了章太炎日后走向革命道路、精研学问的人生起点。
  对章太炎人生道路产生巨大影响的另一个人是其外祖父朱有虔。
  外祖父告诉他,王阳明、顾炎武都说过,尤其是王阳明说得更透彻:“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
  章太炎立即推论道:“那么,照这样说来,明亡于清,反倒不如亡于李闯了?”
  不久,他又阅读了《明季稗史》,其中的《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详细记载了清军入关后对汉族老百姓的血腥屠杀。所有这些故事,让少年章太炎异常愤怒,“异种乱华,是我们心里第一恨事。”他的排满革命思想开始发芽。
  1890年,章父弥留之际,对家人叮嘱道:“吾家入清已七八世,殁皆用深衣敛,吾虽得职事官,未尝诣吏部,吾即死,不敢违家教,无加清时章服。”所谓“深衣”,就是士大夫平时闲居在家时所穿的衣服,上衣和下衣裳相连。
  父亲死后,22岁的章太炎遵照父亲遗命,来到杭州的诂经精舍求学。诂经精舍是一所古老的书院,乾嘉学派的重镇,当时的主持人是一代名儒俞樾。在诂经精舍,章太炎学习了八年,受到了严格的汉学训练。在此期间,他撰写了两部足以显现他学术功力的著作——《膏兰室札记》和《春秋左氏读》。前者是平时读书心得的积累,内容主要是对先秦诸子文字音训的研究和对《尚书》《诗经》《后汉书》《国语》等经史典籍的解释。《春秋左氏读》字数五十多万,书成后,章太炎很自负地在同学中宣称,如果刘逢禄看了这本书,只能是爬着逃走。
  在诂经精舍期间,章太炎还陆续向谭献、孙诒让、高学洽、黄以周、宋衡等名师求教。从这些名师处,章太炎的学问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从最初的家庭启蒙,到诂经精舍的八年学习,章太炎人生的两大主题“排满革命”“精研学问”基本确定。
  
  与民国政治人物分分合合的“革命家”
  
  1897年春天,在诂经精舍苦学八年之后,章太炎来到上海的十里洋场。此时他30岁,经学研究小有成就。章太炎一到《时务报》馆,就受到时任主笔的梁启超等的热烈欢迎,章太炎不负众望,很快写出《论亚洲宜自为唇齿》以及《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等文章。
  然而对维新思想的认同并不代表章太炎对康有为治学态度和治学目的的认可。1897年4月的一天,与往日一样,章太炎在报馆的忙乱嘈杂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麦孟华等康门弟子又开始吹嘘康圣人如何目光炯炯、长相不凡等等,极尽肉麻之能事。章太炎忍无可忍,高声插了句:“康有为能与孔子比吗?”章太炎此话一出,立即激怒了麦孟华,他抢到章太炎桌前,出手就打,章太炎也是不甘示弱之人,双方不由分说便扭打在一起,梁启超等扇门弟子也喊叫着拥了上来,章太炎奋起还击,混乱中打了梁启超一个耳光。经此事件,倔强的章太炎愤然离开《时务报》。
  1898年,经《时务报》馆老朋友夏曾佑推荐,章太炎被张之洞招入帐下,章太炎满心以为可以通过张之洞实现自己“依靠汉族督抚改变现状”的念头,但他没有想到张之洞只是利用他与康有为的分歧,打压维新派。等到明白了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只是为了在清朝体制下稳健变法的时候,章太炎失望离去。从与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短暂交往可见,章太炎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的人,他在与政界人物交往的过程,总是先假设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或者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他人。但是,一旦发现双方理想、思想不一致,他决不会委曲求全,而是义无反颐地选择离开,甚至不惜视对方为敌人。
  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表明,章太炎的主张完全行不通。他意识到,他所冀望的维新派、“客帝”光绪、汉臣督抚李鸿章等都无力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危机。章太炎深信,没有武力,救国就是一句空话。
  1900年8月3日,为了显示投身革命的决心,章太炎毅然剪去长辫,脱去长衫,换上西装。割辫之后,章太炎义无反顾地投入革命洪流,开始与改良派战斗。
  1901年,章太炎发表了公开批驳改良派政治主张的第一篇论文《正仇满论》。此文发表于具有浓厚革命色彩的《国民报》上,对梁启超所谓的反对清朝统治就是“仇满”的观点给予反驳,并且认为只有通过流血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统治,中国才能发展为近代民主国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公开指名批判清王朝和光绪皇帝的文章,一经发表,举国哗然。
  1903年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重申了《正仇满论》的观点,是章太炎公开向康有为宣战的第一炮,该文与他为邹容《革命军》写的序一同发表于《苏报》显要位置,煽动仇满、鼓吹革命,不仅沉重打击了康有为等保皇党的气焰,也把革命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清廷统治者。
  1904年,《訄书》修订本在日本问世,其全新的内容和观点让人耳目一新,问世不久就因为脱销而再版,这本书代表了章太炎的古文经学思想的确立。
  在民国政坛上,与章太炎理想最为接近的当数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章太炎与孙中山相识是在1899年第一次流亡日本期间。那次见面,章太炎被孙中山“当今中国不流血就不能推翻满清王朝”的议论 深深打动,连连叫好,称其“卓识”。
  1902年,章太炎第二次东渡日本,再次见到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已成气候,日本的大部分留学生开始投入革命党的怀抱。孙中山利用会党内部的结盟仪式,邀请兴中会同志一百多人,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与章太炎正式定交。居日期间,两人经常接触与交流,在讨论中,章太炎接受了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
  正当章太炎在革命浪潮中充分施展其才学的时候,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发生了,这是清朝末年最大的一起文字狱案。1903年6月30日,章太炎被捕,从此开始了三年的牢狱生涯。
  1906年6月29日,历经三年生不如死的牢狱之灾后,章太炎像一个凯旋的英雄一样,受到革命党人和热血青年的追捧。任职《民报》时期,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关系相当不错,常常一起商谈革命方略,处于政治上的蜜月期,但这仅维持了一年多。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身在日本的章太炎异常兴奋,立刻乘船回国,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口号,提议由黎元洪和黄兴分别担任元帅和副元帅,由宋教仁任内阁总理,由汤受潜、蔡元培、张謇、伍廷芳分掌邮传、学部、财政、外交诸部。这是一个由各派力量联合组成的中央政府的设计。章太炎之所以有此主张有两个原因:一是从报纸上得知欧美国家政党争权的种种弊病,二是亲身经历同盟会内部的斗争,因此,他固执地认为,革命成功后,不应当再有政党存在,从中我们可以再一次体会到章太炎论政的幼稚,但却不得不承认他的道理。
  当时孙中山不在国内,归国后立即对章太炎的“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进行了批判,而章太炎随后将光复会实际领袖陶成章的死归咎同盟,会,双方成见日益加深,章拒绝担任总统府枢密顾问。
  1913年,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体制,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然而,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内部意见不一,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当孙中山、黄兴先后逃往日本的时候,章太炎又一次选择了留下,而且亲入帝京,要跟袁世凯当面问个明白。他的单纯与固执再一次显露无遗。这一去又是三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直到1916年袁世凯殒命,三年中,孤独、愤懑的章太炎,不惜大闹总统府,并以绝食相抗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代理大总统,却与段祺瑞为了政治利益斗得不亦乐乎。章太炎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失望、惆怅和忧伤。1922年,53岁的章太炎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梦想破灭之后,逐渐失去了对政治的热情,讲学成为了他晚年抚慰心灵的主要方式。
  在革命家章太炎的一生中,经历了与洋务派、维新派的痛苦诀别,游走于革命派、旧军阀之间,始终是政坛上的一颗明星。但也许是因为30岁前埋首书斋,不谙世事;也许是因为知识分子的一腔热血,使章太炎无法厘清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因而他的主张也就不免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最终都化为泡影,也使得他一次次周旋于政客间的努力显得可笑而为人所诟病。
  但这显然不是章太炎人生的全部。
  
  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
  
  作为学问家的章太炎,无论是在思想史、学术史,还是文学史上,都是中流砥柱,一代宗师,其学问绝对配得上“精深”二字。那么,究竟精深到何种程度呢?
  1904年,《訄书》修订本在日本出版后,古奥的文辞令不少人望而却步。连他的弟子鲁迅也说“读不断”“看不懂”。
  章太炎的国学成就大致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文学、诸子学等方面。
  小学是章太炎学术的立身之本。章太炎继承了乾嘉学派的作风,“究语言之源”“综方言之要”。他所撰写的《文始》(1913年)、《新方言》(1909年)、《小学答问》(1908年)、《国故论衡》上卷(1910年)等著作,成为近代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文始》是一部汉字语源学的创始著作,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对许慎《说文解字》中9000多字的源头进行了理论的解释。《新方言》通过各地方言的比较研究,以今音证古音,以穷其声转之源。《小学答问》共122条,每条从《说文解字》中的一个字开始,征引相关古籍,阐明其本字、借字如何演变;对于字音相关、字义相同或相反者,则努力揭示其内在联系。《国故论衡》上卷论小学,阐发音理,以音理诠解转注假借之义。
  此外,章太炎还创造了58个注音符号,声母36个,韵母22个,上声下韵,相切成音,是中国第一套汉字注音方案。辛亥革命后,沿用了四十多年,直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
  章太炎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国故论衡》中卷,这本书清楚地表明了章太炎所倡导的“文学复古”思想——并不是唯古是从,而是要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学艺术遗产中,发掘、整理出适于现代民族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学与艺术。
  章太炎的“诸子学”则主要反映在《国故论衡》下卷,该书集中了章太炎在东京讲学期间对诸子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章太炎认为,诸子学说最具独立精神。他对于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特别不满,直斥为矫言伪行的“国愿”。这一观点,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批判儒家最为犀利的文字,直接开启了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闸门。
  在同时代的国学大师中,能够与章太炎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王国维。同样是学问成就斐然的国学大师,二人在思想立场上却有着泾渭分明的表现,王国维是一个远离革命漩涡,一意殉清的人,他认为大清朝“三纲六纪”的统治秩序是最好的,西方所谓的共和、立宪,都是不足取的,当北伐的大军即将彻底颠覆末帝的前夜,他怀着忠义之心自沉昆明湖,而章太炎一生积极主张反满,提倡民族革命,并且不惜以死相抗争,这死,与王国维的自杀不可同日而语。在对国学的信仰上,王国维似乎比章太炎要更加坚定;但在对革命的理想上,章太炎的坚决又非王国维可比。
  章门弟子的学术成就,反映了章太炎对于现代学术的影响。这批弟子(陈大齐、康宝忠、朱希祖、黄侃、钱玄同、周作人、马裕藻、朱宗莱、沈兼士、刘文典、鲁迅)民国初年自日本返国,都被派往北京大学,代替桐城文人并进而转变了北京大学文科乃至民初学术之风,在确立中国现代学科领域和学术规范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成为近代学术风气演变的一大交会。
  
  归去来兮
  
  1936年6月7日晚饭后,章太炎遵照医生的嘱咐,在夫人汤国梨的搀扶下,绕着住宅散步,突然昏倒,汤国梨连忙喊入将他抬到卧室,并派人立即到博习医院请主任医师、美国人苏迈尔来诊治。在医生的抢救下,章太炎尽管脱离了危险,但却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6月13日,章太炎突发高烧,体温高达40度,14日凌晨,病情已至弥留状态。
  汤国梨、李根源、苏迈尔医生围 绕在病人周围。在章太炎卧室门外的空地上,高高低低跪着国学讲习会的学员,他们每人手中举着一支点燃的香,低声啜泣着。
  弥留之际,章太炎断断续续吐出两句遗言:“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遗言与其父如出一辙。
  7点45分,卧室中传出汤国梨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弟子们知道先生走了,于是,低低的啜泣变成号啕大哭。
  南京国民党政府得知章太炎病逝的消息后,于7月9日发布国葬令,称:宿儒章炳麟,性行耿介,学问淹通。早岁以文字提倡民族革命,身遭幽系,义无屈挠。嗣后抗拒帝制,奔走护法,备尝艰险,弥著坚贞。居恒研精经术,抉奥钩玄,究其诣极,有逾往哲。所至以讲学为事,岿然儒宗,士林推重。
  弟子们以不同方式表达他们痛失良师的哀伤之情。灵堂内悬挂着挽联:
  素王之功不在禹下
  明德之后必有达人
  
  ◎烟癖
  章太炎讲到兴奋处,常常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一次他给学生上课,转身写黑板时,拿手中的纸烟在黑板上猛划,写完,也不看是否写上了,转过身仍旧滔滔不绝地讲,另一只手中的粉笔也就被误认为是香烟,他把粉笔伸到口中,猛吸了几口,学员们忍俊不禁,都笑了起来,而他却全然不知,依旧神情自若地讲课。
  
  ◎讲学盛况
  章太炎到北大讲学,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北大风雨操场座无虚席,来得晚的只好站在窗外“旁听”。章太炎在北京任教的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吴检斋等五六人围绕着老师登上讲台,然后一字排开,毕恭毕敬地侍立在老师旁边。满头白发的章太炎穿着绸子长衫,个子不高而双目炯炯有神,他向台下望了望,就开始用他的浙江余姚话演讲。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于是由刘半农翻译,又因演讲中常常引经据典,钱玄同便不时在黑板上用板书写出,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书名,有拿不准的,担任翻译的刘半农会和写板书的钱玄同当场商量。或者向侍立在老师旁边的其他人询问,就是不去烦扰老师,商量定当之后,再翻译和写板书。
  
  ◎章黄“二疯子”
  黄侃20岁时留学日本,恰与章太炎同住一寓,黄住楼上,章住楼下。一天夜晚,黄侃内急,来不及去厕所,便忙不迭地从楼窗口往外撒尿。这时,楼下的章太炎夜读正酣,蓦地一股腥臊的尿水像瀑布般往下飞溅,禁不住怒骂起来。黄侃不但不认错,还不甘示弱,也报之以骂。两人本都有疯子之称,真是章疯子遇到黄疯子,一场好骂,而且越骂越起劲。“不骂不相识”,通名报姓之后。二人的话锋转到学问上面,一谈之下,才知道章太炎是国学大师,黄侃便折节称弟子。
其他文献
空宽般若,雨夜哀歌,玉树巨殇,举国同悲。  4月21日,义是一个举国哀悼的日子。  藏民的风马旗斜插在屋顶,共和国的国礁为逝去的生命送行。祷告的祭艾也是一匹犬行的马,随风飘去,寄出生命的哀思;国旗低垂,但尊严的旃帜高扬。  玉树,减语里有“遗址”的意思,有遗址磐的壮丽和坚毅。萨迦派的主寺结古寺,不动的经义嘉纳玛尼堆,屹立不倒的格萨尔王铜像……,这场玉树大救援,也将被世人铭记,这是藏汉相拥的纪念地。
期刊
《中国哲学史》的上下卷分别于1931年、1934年写成,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由美国人D·卜德(Derk Bodde)翻译为英文。卜德在《冯友兰与西方》一文中说此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此书出版以前,国内关于中国哲学史的书只有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半部。胡适的书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好像在后来者面前砌起了
期刊
饶宗颐先生,这位蜚声海内的国学大师,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结晶的“国学”,改称“华学”。此话一出,四座皆赞,不愧是大师,不然哪里会有如此高屋建瓴之论。    “国学”这个称谓确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国学”的正式提出,当在上世纪初的清末,当时学界针对“西学”东渐而力挺“匡惮”以抗衡。  “国学”这个产生于特定背景下的称谓,放到今天的语境下,似乎的确有可能引起推敲的地方。  对境外来说,“国学”容易被
期刊
喜欢苏轼的词,从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静静的夜晚,月朗风轻,目光穿越字里行间,依稀看到千年以外的烟尘中,马嘶声声,欢呼阵阵,“老夫”苏轼着锦衣,跨骝马,挽雕弓,踌躇满志,欲射蛮夷于天外,在密州百姓面前演绎“老当益壮”的神勇风采。  直到后来看到苏轼的生平介绍,再读这一阙《密州出猎》,不觉哑然失笑。在词中苏轼以“老夫”自居,其时他不过三十几岁,正值壮年,真是诙谐可爱至极!三十多岁的苏轼,官至
期刊
世人知道《大学》者多,了解曾参者寡。然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更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何人    曾参(前505~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鄯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
期刊
《礼记·曲礼》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大致意思是:不能不敬,庄重地思考,安详地谈论,这样民众就和平了。君子没有不恭敬、不严肃的形象,这种形象就像在严肃地思考一样。说话有条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心定则其言安稳而舒畅,容态恭严而语辞安定,则君子之形象已俱,民众佩服。寥寥数语,看似清淡,行为却难。朱子说: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为政者,居庙堂之高,若能恪守,则天下太平
期刊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申,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在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说完便去了。  生活中,我们就
期刊
这两年最让中国人惊心动魄的,无疑就是房价的疯涨。各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法来抬高地价,是房价不断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去年全国工商联向“两会”提交报告,通过对各大城市调查发现,土地成本已占到房屋直接成本的58.2%。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事实,在土地涨价过程中并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价值,不过是社会财富的一次再分配。比如去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000亿元,这笔巨款看来是由开发商支付,但最终需要购房的民
期刊
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西施。西施是历史人物,是美女的代名词,是美的化身。连大自然的美景,在文人笔下也被比作了西施,苏东坡的千古绝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撩动了多少人的心怀。    然而中国人未必都清楚关于西施的故事。西施在哪里出生,在哪里长大,她的身世如何,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美名,能把这一切说得头头是道的人并不多。西施生活的年代,离现在非常遥远,西施的身世和故事,在史书中并无太详尽
期刊
2560年前的公历9月28日,孔子诞生,此时西方那个作为公历起点的神之子还远未出世。孔子73岁泰山倾颓之后,他的思想却依然活在这块土地上,从未离去。他是圣人,是先师,是帝王统治的大旗。也是读书人膜拜的偶像。然而,在那未免太过“短暂”的73年里。孔子只不过是一个并不得志的哲人,他内心有情怀,却手中无权杖;注定了他要在离乱的时代颠沛流离,在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同时不断寻求自我完善,这和我们很多人的境遇,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