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科学原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普修课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现状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中存的问题。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现状调查
在对河南省13所高校执行《课程纲要》的情况调查显示,有61.5%的院校能按照教育部印发的《课程纲要》进行教学;有38.5%的院校部分内容按照《课程纲要》执行,据调查主要因有两点:1、田径课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很难满足开设需要;2、部分院校领导和老师对《课程纲要》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调查分析
教师是课的实施者,在教育变革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是课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课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对田径类课的价值认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我们对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师和学生对田径普修课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调查,分别有81.7%的老师和学生认识田径类课有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的价值,占价值取向调查的第二,仅有48.3%的老师和38.3%的学生认为田径类课能提高教学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在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师和学生中,对田径类课价值的理解存在明显的重竞技性,轻健身性,轻能力的培养功能。说明他们对田径类课的健身和培养能力的价值理解甚少。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现状调查
1、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选用情况的调查
根据《课程纲要》的要求和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制定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运动能力、理论部分和技术部分和新开课程四大板块拟定了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相对集中,基础运动能力部分中对走、跑、跳、投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开设学校数为100%,田径基本理论部分中对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开设学校数为100%。
2、田径普修课学时数及技术课与理论课学时比例情况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把田径普修课分理论讲授和技术实践两部分,总课时为170学时,分配在两学年四个学期中进行,其中技术部分共132学时,理论部分共38学时,其合理比例为3.3:1,而河南省从调查统计中得出,田径普修课平均课时为100.5学时,其中技术课为83.6学时,理论课为16.8学时,技术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为5.2:1。说明河南省13所高校田径普修课总学时都进行了大幅的压缩,总学时数的降低势必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致使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了田径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河南省13所高校中其中绝大部分的田径技术课与理论课比例远大于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田径教学大纲中的比例(3.3:1),这说明河南省存在技术课课时相对过多,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的局面。
(四)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评价与考核现状
1、田径普修课评价方式现状
对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评价方式现状调查得出,69.2%的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采用了终结性评价,占绝大部分,30.8%的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采用综合性评价;无一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采用过程性评价,这说明各院系评价方法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证明大部分的院系考核只重视学生结束阶段的成绩,忽略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的考核。
2、田径普修课成绩考核现状
据调查,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总成绩都是有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的,这与2003年的《课程纲要》中的要求相一致。目前在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成绩考核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分别有20%、30%、40%三种情况,这说明各院系根据教育部印发的《课程纲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各异的成绩考核方案。
二、结论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出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但从当前我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现状看,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表现出突破性的进展。
(二)河南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课程纲要》的执行情况不尽相同,部分学校只是部分实行,致使与之相关的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等不相统一。
(三)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目标仍以技术和技能为主线,以培养运动员的模式培养体育教师。这种偏技术规格,轻能力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于调项目的技术性、竞争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使用上轻视健身知识手段、方法。忽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陈旧,缺少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未重视导学和个性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体验中学体育教师情景活动”教学模式等。
(六)教学评价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考核内容和办法不健全,考核与评价仍注重学生技术学习和生物学效果的达标评价,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卞云鲲,孙慧.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探索,2006,(3):78.
[2]周欣,符巍.论新形势下高校田径课教学思路的改变[J].体育世界,2006,(3):61-63.
[3]陈建仙.对集大体院田径教师学现状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1999,3(3):72-75.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现状调查
在对河南省13所高校执行《课程纲要》的情况调查显示,有61.5%的院校能按照教育部印发的《课程纲要》进行教学;有38.5%的院校部分内容按照《课程纲要》执行,据调查主要因有两点:1、田径课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很难满足开设需要;2、部分院校领导和老师对《课程纲要》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调查分析
教师是课的实施者,在教育变革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是课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课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对田径类课的价值认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我们对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师和学生对田径普修课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调查,分别有81.7%的老师和学生认识田径类课有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的价值,占价值取向调查的第二,仅有48.3%的老师和38.3%的学生认为田径类课能提高教学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在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师和学生中,对田径类课价值的理解存在明显的重竞技性,轻健身性,轻能力的培养功能。说明他们对田径类课的健身和培养能力的价值理解甚少。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现状调查
1、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选用情况的调查
根据《课程纲要》的要求和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制定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运动能力、理论部分和技术部分和新开课程四大板块拟定了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相对集中,基础运动能力部分中对走、跑、跳、投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开设学校数为100%,田径基本理论部分中对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开设学校数为100%。
2、田径普修课学时数及技术课与理论课学时比例情况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把田径普修课分理论讲授和技术实践两部分,总课时为170学时,分配在两学年四个学期中进行,其中技术部分共132学时,理论部分共38学时,其合理比例为3.3:1,而河南省从调查统计中得出,田径普修课平均课时为100.5学时,其中技术课为83.6学时,理论课为16.8学时,技术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为5.2:1。说明河南省13所高校田径普修课总学时都进行了大幅的压缩,总学时数的降低势必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致使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了田径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河南省13所高校中其中绝大部分的田径技术课与理论课比例远大于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田径教学大纲中的比例(3.3:1),这说明河南省存在技术课课时相对过多,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的局面。
(四)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评价与考核现状
1、田径普修课评价方式现状
对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评价方式现状调查得出,69.2%的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考核评价采用了终结性评价,占绝大部分,30.8%的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采用综合性评价;无一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采用过程性评价,这说明各院系评价方法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证明大部分的院系考核只重视学生结束阶段的成绩,忽略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的考核。
2、田径普修课成绩考核现状
据调查,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总成绩都是有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的,这与2003年的《课程纲要》中的要求相一致。目前在河南省1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成绩考核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分别有20%、30%、40%三种情况,这说明各院系根据教育部印发的《课程纲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各异的成绩考核方案。
二、结论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出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但从当前我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现状看,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表现出突破性的进展。
(二)河南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课程纲要》的执行情况不尽相同,部分学校只是部分实行,致使与之相关的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等不相统一。
(三)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目标仍以技术和技能为主线,以培养运动员的模式培养体育教师。这种偏技术规格,轻能力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于调项目的技术性、竞争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使用上轻视健身知识手段、方法。忽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陈旧,缺少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未重视导学和个性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体验中学体育教师情景活动”教学模式等。
(六)教学评价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考核内容和办法不健全,考核与评价仍注重学生技术学习和生物学效果的达标评价,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卞云鲲,孙慧.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探索,2006,(3):78.
[2]周欣,符巍.论新形势下高校田径课教学思路的改变[J].体育世界,2006,(3):61-63.
[3]陈建仙.对集大体院田径教师学现状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1999,3(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