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我院多年的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如何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做到校企双赢,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教育良性发展。并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方式,稳定毕业生就业市场。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育职业能力方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 D6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院依据建筑业实际,几年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和实施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高中起点入学的三年制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知识分类和知识转移的规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校内学习,时间为两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实施工学结合,使学生通过职业训练,掌握专业技术并形成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第二个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以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 其指导思想是,“以企业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本领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此模式遵循了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
对企业岗位需求的了解是有效开展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教学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才能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其最好的途径与方式是和企业合作,企业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全程参与监控。为此,我院建立院、系两级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人员由合作企业或行业负责人或专家和学院或系教学负责人及教学骨干共同组成 , 每个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人数 7-11 人,其中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成员比例不能低50% 。
3.校企合作制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管理过程的主要依据。在对黑龙江省建设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在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培养适应市政行业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施工与管理技术人员为根本任务”的专业定位,并以此正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以施工过程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将专业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为中心,将在课堂传授间接知识转变为在生产现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三个转变,彻底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对教學内容进行重大改革。建立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标准,以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系统,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标准、岗位素质和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内容体系,构建由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含施工设计)组成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权重,实践教学占职业技术课总教学时数的49%,其中开放式实践教学占29%,校内实践教学占20%。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标准、岗位素质和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内容体系,确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将职业岗位标准直接引入课程内容中,实行学生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考试相结合。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市政建设工程“八大员”岗位资格证书。双证通过率要求达到100%。
4.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实训基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4.1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的模式。
1、浅层次合作模式。浅层次合作也是初级层次合作,是指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层次。在校企合作发展的初期,学校应主动寻求适当的企业参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校外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订。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有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具体的现场教学工作,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和教学计划制订进行指导。
(2)与企业签订协议,将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实习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走向岗位、适应岗位。
(3)校企合作教育能为企业赢得社会声誉,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无形中减少了广告宣传的成本,增加了利润。例如海尔集团与区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办学,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树立了企业支持教育的正面形象,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2、中层次合作模式。中层次合作是指在学校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的校企合作层面,中级层次的校企合作应是在初级层次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学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提供咨询、技术指导,承担企业员工内部培训,建立横向联合体。
(2)学校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生产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3)学校为企业实行“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育,即企业按其发展规模,预测人才需求量,向学校“下订单”,“买断”毕业生。学校与企业在某个专业共同挑选学生,共同制订教学计划,部分课程由企业派专家讲授,部分教学实习也由企业承担。
4.2校企合作示例
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满足市政工程技术职业岗位能力训练要求,达到熟练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目标,改扩建工种操作技能实训车间、工程测量实训室、工程材料检测实训中心3个;新建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7个。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大力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教育双赢机制。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目前建有50多家紧密型实训基地,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选择技术装备水平高、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经营管理效益好的国内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生产性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需要。例如: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六局、中建六局、龙建路桥公司、哈尔滨市政一公司、哈尔滨市政二公司、中铁十七工程局、上海市政总公司、中铁十三工程局等百余家。以满足每年300名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要求。另外,每年依据市政行业的情况,适当扩大非紧密型的实训基地。
5.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教育双赢机制和管理制度
(1)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院系分别采取召开专业设置论证、研讨会和校企联谊会,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和协调各系紧紧依托合作企业或行业 , 做好专业设置工作 , 使每个系都能构建与自己所在合作办学企业或行业相一致的专业培养体系,形成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2)吸引和促使合作企业人员自觉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岗位和合理的实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为自己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3)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构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企业指派专人负责(项目经理)和院系指派专人(指导教师)成立实习管理机构。
(4)建立了完善四个制度、二个检查和一个考评即:实习动员制度、实习安全管理制度、人身保险制度、毕业生跟踪制度;学校检查、企业检查;综合考评制度等。例如:学生实习结束应具备齐全的《实习日志》、学生实习报告或实习总结、学生实习企业鉴定表、学生指导教师鉴定表,才能参加考评。
5.校企合作教育,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连续三年双证通过率100%,一次就业率100%,依据毕业生跟踪结果显示,企业满意度90%以上。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教育,共同完成科研项目5项,申请专利5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完成工程可研、设计多项。 回顾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这几年,我们目睹它不仅明显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还增强了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值得同行借鉴。
我们体会到校企合作办学顺应了高教大众化的潮流 , 符合政策导向 , 它所产生的资源整合优势 , 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具有独特的作用。今后,我们将与相关企业共同努力搭建一个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实施、多方受益、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JGZ201202362)
作者简介:边喜龙,男,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从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育职业能力方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 D6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院依据建筑业实际,几年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和实施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高中起点入学的三年制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知识分类和知识转移的规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校内学习,时间为两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实施工学结合,使学生通过职业训练,掌握专业技术并形成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第二个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以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 其指导思想是,“以企业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本领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此模式遵循了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
对企业岗位需求的了解是有效开展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教学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才能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其最好的途径与方式是和企业合作,企业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全程参与监控。为此,我院建立院、系两级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人员由合作企业或行业负责人或专家和学院或系教学负责人及教学骨干共同组成 , 每个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人数 7-11 人,其中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成员比例不能低50% 。
3.校企合作制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管理过程的主要依据。在对黑龙江省建设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在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培养适应市政行业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施工与管理技术人员为根本任务”的专业定位,并以此正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以施工过程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将专业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为中心,将在课堂传授间接知识转变为在生产现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三个转变,彻底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对教學内容进行重大改革。建立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标准,以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系统,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标准、岗位素质和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内容体系,构建由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含施工设计)组成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权重,实践教学占职业技术课总教学时数的49%,其中开放式实践教学占29%,校内实践教学占20%。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标准、岗位素质和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内容体系,确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将职业岗位标准直接引入课程内容中,实行学生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考试相结合。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市政建设工程“八大员”岗位资格证书。双证通过率要求达到100%。
4.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实训基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4.1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的模式。
1、浅层次合作模式。浅层次合作也是初级层次合作,是指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层次。在校企合作发展的初期,学校应主动寻求适当的企业参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校外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订。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有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具体的现场教学工作,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和教学计划制订进行指导。
(2)与企业签订协议,将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实习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走向岗位、适应岗位。
(3)校企合作教育能为企业赢得社会声誉,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无形中减少了广告宣传的成本,增加了利润。例如海尔集团与区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办学,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树立了企业支持教育的正面形象,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2、中层次合作模式。中层次合作是指在学校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的校企合作层面,中级层次的校企合作应是在初级层次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学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提供咨询、技术指导,承担企业员工内部培训,建立横向联合体。
(2)学校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生产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3)学校为企业实行“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育,即企业按其发展规模,预测人才需求量,向学校“下订单”,“买断”毕业生。学校与企业在某个专业共同挑选学生,共同制订教学计划,部分课程由企业派专家讲授,部分教学实习也由企业承担。
4.2校企合作示例
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满足市政工程技术职业岗位能力训练要求,达到熟练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目标,改扩建工种操作技能实训车间、工程测量实训室、工程材料检测实训中心3个;新建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7个。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大力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教育双赢机制。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目前建有50多家紧密型实训基地,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选择技术装备水平高、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经营管理效益好的国内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生产性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需要。例如: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六局、中建六局、龙建路桥公司、哈尔滨市政一公司、哈尔滨市政二公司、中铁十七工程局、上海市政总公司、中铁十三工程局等百余家。以满足每年300名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要求。另外,每年依据市政行业的情况,适当扩大非紧密型的实训基地。
5.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教育双赢机制和管理制度
(1)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院系分别采取召开专业设置论证、研讨会和校企联谊会,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和协调各系紧紧依托合作企业或行业 , 做好专业设置工作 , 使每个系都能构建与自己所在合作办学企业或行业相一致的专业培养体系,形成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2)吸引和促使合作企业人员自觉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岗位和合理的实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为自己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3)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构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企业指派专人负责(项目经理)和院系指派专人(指导教师)成立实习管理机构。
(4)建立了完善四个制度、二个检查和一个考评即:实习动员制度、实习安全管理制度、人身保险制度、毕业生跟踪制度;学校检查、企业检查;综合考评制度等。例如:学生实习结束应具备齐全的《实习日志》、学生实习报告或实习总结、学生实习企业鉴定表、学生指导教师鉴定表,才能参加考评。
5.校企合作教育,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连续三年双证通过率100%,一次就业率100%,依据毕业生跟踪结果显示,企业满意度90%以上。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教育,共同完成科研项目5项,申请专利5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完成工程可研、设计多项。 回顾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这几年,我们目睹它不仅明显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还增强了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值得同行借鉴。
我们体会到校企合作办学顺应了高教大众化的潮流 , 符合政策导向 , 它所产生的资源整合优势 , 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具有独特的作用。今后,我们将与相关企业共同努力搭建一个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实施、多方受益、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JGZ201202362)
作者简介:边喜龙,男,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从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