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式外语”以及“外语中式教学”是现阶段我们小学英语教学常见的诟病,而造成这个教学现象的病因就在于跨文化教学的堵塞。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把教学的重点聚焦于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言应用,而忽略了语言的内在成分——文化。正是这被忽略的部分,导致了我們的“外语中式教学”,导致了学生们的“中式外语表达”,本来追求原汁原味的英语教学不知不觉就“变了味儿”。小学教学如此,就更不用说接下来的中学,甚至更远的英语教学及生活应用了。可见,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在小学就不容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要从“小”抓起。即便是在小学课堂里,我们也不能放松对文化的传播,应在课堂的细枝末节处巧妙地插入跨文化知识,在情境的随意对话中穿插跨文化交际,在课外阅读的一方天地中嵌入跨文化知识,让学生们自然地接触西方文化,感受英语所带来的美感与独特体验。我相信,在这样氛围中发生的英语教学,一定充满了英语味儿。
一、于无声处渗透,强化意识
文化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又厚重的概念,如果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跟他们谈英语的文化背景、英语的发展历史、跨文化交际的成因、内容、影响等等,想必对他们来说,就如同“鸭子听雷声——轰隆隆”,老师讲得再深入再仔细再精彩,他们也很难理解,更不用谈消化与吸收了。因此,小学阶段的跨文化教学,既不得不讲,又要讲究方法,尽量地以“随风潜入夜”的形式,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我们已有的教学内容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这也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格外精心,细心挖掘教材中潜藏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并通过设疑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发现它们。
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这单元的“story time”教学中,我尝试将“Culture time”渗透到语篇故事的教学中,在语篇中,渗透“Christmas”、“Thanksgiving”这两个西方传统节日,通过节日歌谣、庆祝方式、节日特征等的讨论与对比,深化学生们对这三个中西方节日的理解。如在导入教学中,我将Chinese New Year与Christmas放在一起,以中国小朋友与外国小朋友之间的对话,插入这两个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同时,鼓励学生们通过寻找“节日标签”,如中国新年的firecrackers,西方圣诞节的Christmas tree等等。通过不经意的渗透,让学生们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于情境中对话,提高能力
对话是培养学生们交际能力的“绿色通道”,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也是如此。在课堂训练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训练学生们对重点句型的表达与应用能力,更要善于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们对整体语境的把握能力,引导他们以外国人的思维,思考对话,设计对话,从而让我们的对话内容及对话形式都更加的地道。
在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这一课时,“Culture time”板块为我们介绍了英国小朋友们的主要假期,这与我们的寒暑假差异较大,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新奇又陌生的知识点。为了深化学生们对英语小朋友“the Easter holiday,the summer holiday and the Christmas holiday”的认识,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这个活动中,我创设了“talk with our holiday”的对话活动,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对话人物、对话主题以及相应的对话信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小线索,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对话设计、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多媒体提出的小任务,并邀请小组成员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在这样的情境对话中,跨文化知识巧妙地深入其中,学生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促进了识记。
三、于阅读中深化,拓展眼界
好英语“读”出来。这个阅读,除了我们教材中要求的语篇阅读,还应包括更加丰富的课外阅读,这样的阅读发生于课堂,也发生于课外。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我们除了深挖教材中现有的教学资源,还应搜寻更多丰富多彩、适宜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以阅读拓展学生们的跨文化视野,深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他们的语言交际和应用提供更多富有文化底蕴的语料。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这单元中“Culture time”时,这个文化广角为我们介绍“metro”地铁在英国与美国的不同表达,“In the Uk,people call the metro‘underground’;In the US,people call it‘subway’”。在教学中,我借助这个文化广角,借机向外延伸,创设了“British English VS American English”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将班级分为两个阵营,分别代表“British English”和“American English”,要求他们根据多媒体提供的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探究活动,找出各自阵营的表达方式,并以同台PK的方式,开展发音、词义、语法等之间的口语训练。
总之,跨文化是英语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即便是在基础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也要格外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以跨文化知识装备他们的英语思维,陶冶他们的英语素养。此外,在课堂的操练与课外的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要善于制造机会,给学生们以对话与实践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于无声处渗透,强化意识
文化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又厚重的概念,如果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跟他们谈英语的文化背景、英语的发展历史、跨文化交际的成因、内容、影响等等,想必对他们来说,就如同“鸭子听雷声——轰隆隆”,老师讲得再深入再仔细再精彩,他们也很难理解,更不用谈消化与吸收了。因此,小学阶段的跨文化教学,既不得不讲,又要讲究方法,尽量地以“随风潜入夜”的形式,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我们已有的教学内容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这也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格外精心,细心挖掘教材中潜藏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并通过设疑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发现它们。
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这单元的“story time”教学中,我尝试将“Culture time”渗透到语篇故事的教学中,在语篇中,渗透“Christmas”、“Thanksgiving”这两个西方传统节日,通过节日歌谣、庆祝方式、节日特征等的讨论与对比,深化学生们对这三个中西方节日的理解。如在导入教学中,我将Chinese New Year与Christmas放在一起,以中国小朋友与外国小朋友之间的对话,插入这两个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同时,鼓励学生们通过寻找“节日标签”,如中国新年的firecrackers,西方圣诞节的Christmas tree等等。通过不经意的渗透,让学生们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于情境中对话,提高能力
对话是培养学生们交际能力的“绿色通道”,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也是如此。在课堂训练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训练学生们对重点句型的表达与应用能力,更要善于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们对整体语境的把握能力,引导他们以外国人的思维,思考对话,设计对话,从而让我们的对话内容及对话形式都更加的地道。
在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这一课时,“Culture time”板块为我们介绍了英国小朋友们的主要假期,这与我们的寒暑假差异较大,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新奇又陌生的知识点。为了深化学生们对英语小朋友“the Easter holiday,the summer holiday and the Christmas holiday”的认识,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这个活动中,我创设了“talk with our holiday”的对话活动,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对话人物、对话主题以及相应的对话信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小线索,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对话设计、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多媒体提出的小任务,并邀请小组成员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在这样的情境对话中,跨文化知识巧妙地深入其中,学生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促进了识记。
三、于阅读中深化,拓展眼界
好英语“读”出来。这个阅读,除了我们教材中要求的语篇阅读,还应包括更加丰富的课外阅读,这样的阅读发生于课堂,也发生于课外。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我们除了深挖教材中现有的教学资源,还应搜寻更多丰富多彩、适宜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以阅读拓展学生们的跨文化视野,深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他们的语言交际和应用提供更多富有文化底蕴的语料。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这单元中“Culture time”时,这个文化广角为我们介绍“metro”地铁在英国与美国的不同表达,“In the Uk,people call the metro‘underground’;In the US,people call it‘subway’”。在教学中,我借助这个文化广角,借机向外延伸,创设了“British English VS American English”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将班级分为两个阵营,分别代表“British English”和“American English”,要求他们根据多媒体提供的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探究活动,找出各自阵营的表达方式,并以同台PK的方式,开展发音、词义、语法等之间的口语训练。
总之,跨文化是英语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即便是在基础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也要格外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以跨文化知识装备他们的英语思维,陶冶他们的英语素养。此外,在课堂的操练与课外的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要善于制造机会,给学生们以对话与实践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