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适应性及其人格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抽取某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从本一到本三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大学生的适应性在年级、性别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人格特征的各个维度与适应性各个方面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 适应性 人格类型
1.引言
适应对一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它关乎人的归属感、成就感的形成,如果一个人适应性较差,那么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严重危害其心理健康。
进入大学校园,离开家,没有家人对生活的照料,没有老师、家长督促学习,一切都得靠自己。此时不少学生会一时难以适应,自然就有很多学生都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例如学习、人际、适应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或许我们会猜测一个内向的人较难适应环境,一个外向的人可以很快适应环境;内向的人学习适应快,外向的人学习适应不良;内向的人人际关系不佳,外向的人拥有很多朋友等。然而这只是猜测,而科学的结果是否跟猜测的答案相似呢?这是笔者好奇的。
2.文献综述
2.1适应性
心理学中关于适应的概念很多,并且在心理学领域对于适应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具有层次性。
首先,在有机体的机能和感知觉水平上,“适应”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或种群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生理机能或心理结构上产生改变,二是有机体的感官随着所接受的刺激持续下去而感受性水平发生变化。
接下来,在人类的认知和智能水平上,皮亚杰认为智力即是适应,适应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然后,有了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个体社会化范畴,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适应的内容包括:对社会生活环境、对各种社会角色、对社会活动的适应。因而延伸出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等各个层面。
因为本文想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全方位的适应性,并且很多研究者采用卢谢峰的测量量表,在综合考虑该量表的信、效度之后决定采用该量表。与此同时,关于适应性的概念则采取卢谢峰的观点,即适应性是指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
2.2影响适应性的因素
于晓波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测量量表探讨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①,发现适应性与人格的某些维度是存在相关性的,也都不存在相关性的维度,学习、人际、专业、经济、想家、情绪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适应性②;任文芳采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量表测验并探讨了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发现在性别、城市或农村这两个维度存在差异,差异的根源在于这两个维度的人在就业竞争压力、就业支持、自信心、对就业前景的担忧程度等,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除了常见的人口学因素之外,还包括人格、职业价值观、自信心、情绪、经济、专业、念家、人际、学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总体幸福感生命意义等方面。在当代大学生中,笔者认为人格、社会支持、经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对大学生的适应性的影响较大。
3.研究过程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扬州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本一、本二、本三三个批次的在校生360人,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13份,其中女生205人,男生108人。
3.2研究工具
该量表③共66题,共分七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式五点评定量表:“1”表示很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有点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将所有的反向题目都变成正向记分,得分愈高,表示适应性愈强,信效度检验结果良好。
3.3测量程序与统计
测量结果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及分析
4.1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
4.1.1大学生适应性的总体情况
大学生总体适应性的平均分为174.59,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分为17.57,人际适应性的平均分为27.67,角色适应性的平均分为21.79,职业选择角色的平均分为24.49,生活自理适应性的平均分为16.58,环境认同的平均分为18.97,身心症状的平均分为26.06,分数水平均在常模之下。
4.1.2大学生适应性水平的性别差异
大学男生的各项适应性的分数均高于女生。对各个维度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适应性总量表的t值为-4.494**,学习适应性的t值为-1.587,人际适应性的t值为-4.469**,角色适应性的t值为-3.596**,职业选择角色的t值为-3.532**,生活自理适应性的t值为-0.896,环境认同的t值为-3.041**,身体症状的t值为-4.026**(*表示p<0.05,**表示p<0.01),从t值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和生活自理性方面没有差异的,而在其他方面及总体适应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4.1.3大学生适应性水平的年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认同及适应性的总体状况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2)从适应性总体的均分看是年级越高,适应性越好,但是从适应性的各个分量表看,并不是年级越高,适应性就越好。
4.2大学生的适应性及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在人格的P维度与适应性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正相关;E、N、L维度与部分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与部分适应性不存在显著相关;(2)各类人格维度与适应性总体、学习适应性、角色適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身心症状都存在显著相关;在人际适应性上只与人格P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生活自理适应性与P、E人格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环境认同与P、L人格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紧接着对大学生适应性的总体情况与性别、年级、批次及人格各个维度之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大学生适应性总分作为因变量,性别、年纪、批次、P、E、N、L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学生适应性进行回归分析。经分析发现,首先移去L维度变量,然后移去批次,只有性别、年级、P、E、N进入回归方程,多元回归系数R为0.525,判定系数R2为0.276,调整后R2为0.264,回归方程经检验F(5,12023.289)=23.369,P=0.00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性别、年级、P、E、N的t检验都达到显著水平,因而对大学生的适应性具有预测作用。多元回归方程为:适应性=147.67 6.561×性别 3.187×年级 2.259×P维度分数-0.616×E维度分数 0.944×N维度分数。
5.分析与讨论
5.1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
本次调查结果在人口学因素方面与前人调查结果部分方面存在不同,该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1)抽样选取的男女比例不同、所来自的地区、是否有兄弟姐妹、家庭教养方式不同,例如: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在生活自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优势,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一个人适应性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方法、交友方式、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对未来目标的明确程度等。(2)所选抽样的院校、专业不同,这可能会产生:师范院校男女生的生活与工科院校男女生的生活大相径庭。(3)样本的差异会造成被试在诸如经济、情绪、自信心、情绪、专业、人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4)每个地区的学生都会受其本地區文化的影响,例如:江苏的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学习上容易适应,但是由于太注重学习而忽略生活自理等,因此,对于大学生适应性的探究,还需要综合考虑样本的各个方面再进行深入的探究。
5.2大学生适应性及其人格的关系研究
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关注人格是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例如:会不会内倾型人格的人的适应性就一直比较差。通过适应性与其人格关系的研究来推测哪些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较为稳定,正如上文所说,P、N、E人格维度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有显著影响,P、N维度对适应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P、N维度分数越高,适应性越强,E维度对适应性有负向预测作用,也就是E维度分数越高,适应性越差。又或者通过回归分析所发现的大学生适应性与人格维度的方程式预测大学生的适应性,鉴于此,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格维度分数预测学生的适应性及不同的人格维度及其所对应的适应性的差异做好课程的安排及辅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在大学生活。
6.结语
本研究考查了大学生的适应性及其人格特征的现实状况,并且探讨了二者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适应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2)大学生适应性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3)大学生的适应性与其人格特征存在相关性。
注释:
①于晓波.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5:415-417.
②任文芳,李嫱.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239-1241.
③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
参考文献:
[1]于晓波.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5:415-417.
[2]张大均,张骞.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4-128.
[3]张晔.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79-81.
[4]朱韶蓁.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AS)的修订及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
[5]王华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6]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
[7]王钢.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
[8]范敏.大学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3:125-128.
[9]张金勇,卢晓灵.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8:52-56.
[10]王霞,范红霞.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7:62-64.
[11]任文芳,李嫱.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239-1241.
[12]龚玲,李晓辉,齐晓栋.大学生适应性与生命意义的关系[J].重庆高教研究,2013,05:34-38.
关键词: 大学生 适应性 人格类型
1.引言
适应对一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它关乎人的归属感、成就感的形成,如果一个人适应性较差,那么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严重危害其心理健康。
进入大学校园,离开家,没有家人对生活的照料,没有老师、家长督促学习,一切都得靠自己。此时不少学生会一时难以适应,自然就有很多学生都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例如学习、人际、适应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或许我们会猜测一个内向的人较难适应环境,一个外向的人可以很快适应环境;内向的人学习适应快,外向的人学习适应不良;内向的人人际关系不佳,外向的人拥有很多朋友等。然而这只是猜测,而科学的结果是否跟猜测的答案相似呢?这是笔者好奇的。
2.文献综述
2.1适应性
心理学中关于适应的概念很多,并且在心理学领域对于适应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具有层次性。
首先,在有机体的机能和感知觉水平上,“适应”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或种群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生理机能或心理结构上产生改变,二是有机体的感官随着所接受的刺激持续下去而感受性水平发生变化。
接下来,在人类的认知和智能水平上,皮亚杰认为智力即是适应,适应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然后,有了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个体社会化范畴,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适应的内容包括:对社会生活环境、对各种社会角色、对社会活动的适应。因而延伸出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等各个层面。
因为本文想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全方位的适应性,并且很多研究者采用卢谢峰的测量量表,在综合考虑该量表的信、效度之后决定采用该量表。与此同时,关于适应性的概念则采取卢谢峰的观点,即适应性是指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
2.2影响适应性的因素
于晓波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测量量表探讨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①,发现适应性与人格的某些维度是存在相关性的,也都不存在相关性的维度,学习、人际、专业、经济、想家、情绪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适应性②;任文芳采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量表测验并探讨了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发现在性别、城市或农村这两个维度存在差异,差异的根源在于这两个维度的人在就业竞争压力、就业支持、自信心、对就业前景的担忧程度等,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适应性的因素除了常见的人口学因素之外,还包括人格、职业价值观、自信心、情绪、经济、专业、念家、人际、学习、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总体幸福感生命意义等方面。在当代大学生中,笔者认为人格、社会支持、经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对大学生的适应性的影响较大。
3.研究过程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扬州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本一、本二、本三三个批次的在校生360人,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13份,其中女生205人,男生108人。
3.2研究工具
该量表③共66题,共分七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式五点评定量表:“1”表示很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有点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将所有的反向题目都变成正向记分,得分愈高,表示适应性愈强,信效度检验结果良好。
3.3测量程序与统计
测量结果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及分析
4.1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
4.1.1大学生适应性的总体情况
大学生总体适应性的平均分为174.59,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分为17.57,人际适应性的平均分为27.67,角色适应性的平均分为21.79,职业选择角色的平均分为24.49,生活自理适应性的平均分为16.58,环境认同的平均分为18.97,身心症状的平均分为26.06,分数水平均在常模之下。
4.1.2大学生适应性水平的性别差异
大学男生的各项适应性的分数均高于女生。对各个维度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适应性总量表的t值为-4.494**,学习适应性的t值为-1.587,人际适应性的t值为-4.469**,角色适应性的t值为-3.596**,职业选择角色的t值为-3.532**,生活自理适应性的t值为-0.896,环境认同的t值为-3.041**,身体症状的t值为-4.026**(*表示p<0.05,**表示p<0.01),从t值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和生活自理性方面没有差异的,而在其他方面及总体适应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4.1.3大学生适应性水平的年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认同及适应性的总体状况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2)从适应性总体的均分看是年级越高,适应性越好,但是从适应性的各个分量表看,并不是年级越高,适应性就越好。
4.2大学生的适应性及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在人格的P维度与适应性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正相关;E、N、L维度与部分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与部分适应性不存在显著相关;(2)各类人格维度与适应性总体、学习适应性、角色適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身心症状都存在显著相关;在人际适应性上只与人格P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生活自理适应性与P、E人格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环境认同与P、L人格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紧接着对大学生适应性的总体情况与性别、年级、批次及人格各个维度之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大学生适应性总分作为因变量,性别、年纪、批次、P、E、N、L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学生适应性进行回归分析。经分析发现,首先移去L维度变量,然后移去批次,只有性别、年级、P、E、N进入回归方程,多元回归系数R为0.525,判定系数R2为0.276,调整后R2为0.264,回归方程经检验F(5,12023.289)=23.369,P=0.00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性别、年级、P、E、N的t检验都达到显著水平,因而对大学生的适应性具有预测作用。多元回归方程为:适应性=147.67 6.561×性别 3.187×年级 2.259×P维度分数-0.616×E维度分数 0.944×N维度分数。
5.分析与讨论
5.1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
本次调查结果在人口学因素方面与前人调查结果部分方面存在不同,该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1)抽样选取的男女比例不同、所来自的地区、是否有兄弟姐妹、家庭教养方式不同,例如: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在生活自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优势,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一个人适应性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方法、交友方式、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对未来目标的明确程度等。(2)所选抽样的院校、专业不同,这可能会产生:师范院校男女生的生活与工科院校男女生的生活大相径庭。(3)样本的差异会造成被试在诸如经济、情绪、自信心、情绪、专业、人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4)每个地区的学生都会受其本地區文化的影响,例如:江苏的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学习上容易适应,但是由于太注重学习而忽略生活自理等,因此,对于大学生适应性的探究,还需要综合考虑样本的各个方面再进行深入的探究。
5.2大学生适应性及其人格的关系研究
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关注人格是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例如:会不会内倾型人格的人的适应性就一直比较差。通过适应性与其人格关系的研究来推测哪些适应性与人格的关系较为稳定,正如上文所说,P、N、E人格维度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有显著影响,P、N维度对适应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P、N维度分数越高,适应性越强,E维度对适应性有负向预测作用,也就是E维度分数越高,适应性越差。又或者通过回归分析所发现的大学生适应性与人格维度的方程式预测大学生的适应性,鉴于此,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格维度分数预测学生的适应性及不同的人格维度及其所对应的适应性的差异做好课程的安排及辅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在大学生活。
6.结语
本研究考查了大学生的适应性及其人格特征的现实状况,并且探讨了二者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适应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2)大学生适应性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3)大学生的适应性与其人格特征存在相关性。
注释:
①于晓波.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5:415-417.
②任文芳,李嫱.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239-1241.
③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
参考文献:
[1]于晓波.大学新生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5:415-417.
[2]张大均,张骞.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4-128.
[3]张晔.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79-81.
[4]朱韶蓁.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AS)的修订及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
[5]王华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6]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
[7]王钢.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
[8]范敏.大学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3:125-128.
[9]张金勇,卢晓灵.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8:52-56.
[10]王霞,范红霞.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7:62-64.
[11]任文芳,李嫱.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239-1241.
[12]龚玲,李晓辉,齐晓栋.大学生适应性与生命意义的关系[J].重庆高教研究,2013,05: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