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全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全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根据实际需要,经研究,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决定举办全省第二期企业管理创新基础理论及务实推进培训班。为了使这期培训班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培训班正式开课之前,我就有关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供参考。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发展情况
从全国来看,此项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90年4月21日,原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原国务院生产委员会颁布了《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推荐暂行办法》(企指委字[1990]4号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推荐、审定和宣传推广工作。1992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决定设立“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负责主办成果审定工作,并明确此项成果为国家级。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又于当年发出通知,肯定了这项工作。2009年,根据中企联会长王忠禹同志提议,征得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同意,从全国第17届开始,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共同组织、审定、发布、推广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这既是对20年来探索的一种肯定,也必将进一步提高这项活动的权威性和号召力。近些年来,由中企联牵头,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今年湖北省有5家企业(武钢、铁四院、中建三局、712所、葛洲坝集团)管理创新成果在“第17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获得表彰,其中武钢、铁四院获国家级一等奖,其余均获二等奖,使湖北省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取得重大进展。
从湖北省的情况看,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企联的指导下,在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广大企业积极参与,使湖北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制度不断完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申报地区、申报行业由少到多,申报数量逐年提高,成果质量稳步攀升。从首届不足60项增加到了2010年第22届的196项,创历史新高,共连续举办了22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活动,相继审定、发布了1826项管理创新成果,其中有40项成果获国家一、二等奖,获省级一等奖129项,二等奖459项。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级、省级、地区(行业)级、企业级的多层次、多区域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推荐、审定和宣传推广体系,搭建了一个以企业实践为主,汇聚一批研究管理的专家学者,“官、产、学”有效结合的企业管理创新交流沟通的平台。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也建立了相应的成果审定制度,使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群众性基础更加牢固,使全省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走上了规范化。
二、今年申报管理成果工作应把握的重点内容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紧跟经济社会、时代发展的总趋势及要求,使申报的成果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并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根据中央精神和中企联领导讲话的要求,今年在成果申报选材时,除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外,在内容的把握方面应突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管理转型、队伍、创新三大主题,着力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内容和做法上狠下功夫。为此,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以转型为重点的战略管理。中央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要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韧性的、艰苦的努力。目前,企业战略转型要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从“多元化经营”向“归核化经营”转型,从“跳跃式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有远见、有志气的企业和企业家已经起步,谋划并创造条件实现战略转型。
二是强化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当前,中央和省委提出“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方针,各企业在全省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坚决避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当务之急要立足市场,分析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国家政策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来完善和优化产品结构;可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培育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可以实施专项技术改建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是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迎来了全球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平台。各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的助推作用。当前,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要关注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中的连结性,使企业内外部信息准确、快捷的流动,为决策提供依据;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各类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开发,以实现企业内部运营、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网络化。
四是强化以高效协同为目标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继续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当前,首要从物流与供应链的视角重新审视业务流程,确定核心环节和主要价值创造点,集中优势资源强化这些环节,在此基础上,依靠信息技术逐步提升物流与供应链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实施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规范化经营。总之,要以整个物流与供应链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共同营造和提升整个物流与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五是强化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效结合。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同等重要。首要明确企业是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其次,企业自主创新是全方位创新,既表现为技术、工艺、产品等技术方面的创新,又表现为战略、商业模式、文化、制度、组织、营销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证明,没有管理创新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很难获得成功。而且,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一但形成,也同技术革命一样,会使企业乃至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自主创新就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结合的全方位创新。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必须引起我们企业高度重视。
六是强化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基本原则,决定着企业的使命、战略和行为,是企业立足之本和成功的关键。同时,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与其他组织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国民”。因此,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员工、消费者、国家、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涉及方方面面,当务之急是关注民生,“善待员工”。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切实保障基层劳动者权益和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这就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的理念,也是指导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三、大力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工作深入开展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级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均有待提高。二是成果的点不多、面不广。去年全省公布的196项成果,其中,从地域层面看,集中在武汉的企业,成果有118项,占60.2%,其他分布在宜昌、襄阳、黄石、荆门、孝感、潜江、十堰、鄂州、恩施,还有相当多的地区是空白;从企业层面看,大体分布在近30家大中型企业,而且主要集中在武钢、东风、葛洲坝、石油、石化、电力等大企业。尤其是东风、武钢组织得最好,成果也最多,这两个企业申报成果总量约占全省申报总量的1/3。因此,从整体上看,点不多、面不广的问题相当突出,说明湖北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推广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成果运用及成果主报告的总结提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成果创新的要求是要运用一年以上。成果评审推广的目的在于运用,是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主报告的总结提炼相当重要。近20年来,我一直组织并参加专家评审工作,从近年专家的点评和我的直观看,如何培育、提炼、总结好管理成果,如何写好主报告,大有诀窍。我的体会:首先是提炼、升华要加强。管理创新成果与其他技术报告、经验材料、工作总结等有本质的区别,有其独特的科学规律。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看,有相当多的成果反映特点不够。其次是报告的内容不够规范,主报告按国家评委会的规定,有其基本标准,必须达到评审委员会的基本要求,既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课题研究。应该包括的内容不能遗漏,如成果实施的效果,既要客观,又要相对准确,使人能够信服。成果在创新过程中的投入等,也有必要进行文字交待。再次是要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等大背景紧密相扣,比如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等等。只有紧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才能体现出管理成果创新的高度和深度,使管理创新成果体现出前瞻性、先进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作者系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发展情况
从全国来看,此项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90年4月21日,原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原国务院生产委员会颁布了《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推荐暂行办法》(企指委字[1990]4号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推荐、审定和宣传推广工作。1992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决定设立“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负责主办成果审定工作,并明确此项成果为国家级。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又于当年发出通知,肯定了这项工作。2009年,根据中企联会长王忠禹同志提议,征得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同意,从全国第17届开始,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共同组织、审定、发布、推广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这既是对20年来探索的一种肯定,也必将进一步提高这项活动的权威性和号召力。近些年来,由中企联牵头,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今年湖北省有5家企业(武钢、铁四院、中建三局、712所、葛洲坝集团)管理创新成果在“第17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获得表彰,其中武钢、铁四院获国家级一等奖,其余均获二等奖,使湖北省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取得重大进展。
从湖北省的情况看,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企联的指导下,在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广大企业积极参与,使湖北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制度不断完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申报地区、申报行业由少到多,申报数量逐年提高,成果质量稳步攀升。从首届不足60项增加到了2010年第22届的196项,创历史新高,共连续举办了22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活动,相继审定、发布了1826项管理创新成果,其中有40项成果获国家一、二等奖,获省级一等奖129项,二等奖459项。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级、省级、地区(行业)级、企业级的多层次、多区域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推荐、审定和宣传推广体系,搭建了一个以企业实践为主,汇聚一批研究管理的专家学者,“官、产、学”有效结合的企业管理创新交流沟通的平台。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也建立了相应的成果审定制度,使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群众性基础更加牢固,使全省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走上了规范化。
二、今年申报管理成果工作应把握的重点内容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紧跟经济社会、时代发展的总趋势及要求,使申报的成果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并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根据中央精神和中企联领导讲话的要求,今年在成果申报选材时,除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外,在内容的把握方面应突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管理转型、队伍、创新三大主题,着力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内容和做法上狠下功夫。为此,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以转型为重点的战略管理。中央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要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韧性的、艰苦的努力。目前,企业战略转型要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从“多元化经营”向“归核化经营”转型,从“跳跃式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有远见、有志气的企业和企业家已经起步,谋划并创造条件实现战略转型。
二是强化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当前,中央和省委提出“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方针,各企业在全省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坚决避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当务之急要立足市场,分析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国家政策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来完善和优化产品结构;可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培育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可以实施专项技术改建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是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迎来了全球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平台。各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的助推作用。当前,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要关注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中的连结性,使企业内外部信息准确、快捷的流动,为决策提供依据;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各类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开发,以实现企业内部运营、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网络化。
四是强化以高效协同为目标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继续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当前,首要从物流与供应链的视角重新审视业务流程,确定核心环节和主要价值创造点,集中优势资源强化这些环节,在此基础上,依靠信息技术逐步提升物流与供应链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实施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规范化经营。总之,要以整个物流与供应链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共同营造和提升整个物流与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五是强化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效结合。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同等重要。首要明确企业是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其次,企业自主创新是全方位创新,既表现为技术、工艺、产品等技术方面的创新,又表现为战略、商业模式、文化、制度、组织、营销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证明,没有管理创新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很难获得成功。而且,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一但形成,也同技术革命一样,会使企业乃至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自主创新就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结合的全方位创新。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必须引起我们企业高度重视。
六是强化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基本原则,决定着企业的使命、战略和行为,是企业立足之本和成功的关键。同时,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与其他组织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国民”。因此,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员工、消费者、国家、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涉及方方面面,当务之急是关注民生,“善待员工”。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切实保障基层劳动者权益和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这就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的理念,也是指导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三、大力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工作深入开展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级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均有待提高。二是成果的点不多、面不广。去年全省公布的196项成果,其中,从地域层面看,集中在武汉的企业,成果有118项,占60.2%,其他分布在宜昌、襄阳、黄石、荆门、孝感、潜江、十堰、鄂州、恩施,还有相当多的地区是空白;从企业层面看,大体分布在近30家大中型企业,而且主要集中在武钢、东风、葛洲坝、石油、石化、电力等大企业。尤其是东风、武钢组织得最好,成果也最多,这两个企业申报成果总量约占全省申报总量的1/3。因此,从整体上看,点不多、面不广的问题相当突出,说明湖北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推广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成果运用及成果主报告的总结提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成果创新的要求是要运用一年以上。成果评审推广的目的在于运用,是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主报告的总结提炼相当重要。近20年来,我一直组织并参加专家评审工作,从近年专家的点评和我的直观看,如何培育、提炼、总结好管理成果,如何写好主报告,大有诀窍。我的体会:首先是提炼、升华要加强。管理创新成果与其他技术报告、经验材料、工作总结等有本质的区别,有其独特的科学规律。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看,有相当多的成果反映特点不够。其次是报告的内容不够规范,主报告按国家评委会的规定,有其基本标准,必须达到评审委员会的基本要求,既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课题研究。应该包括的内容不能遗漏,如成果实施的效果,既要客观,又要相对准确,使人能够信服。成果在创新过程中的投入等,也有必要进行文字交待。再次是要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等大背景紧密相扣,比如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等等。只有紧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才能体现出管理成果创新的高度和深度,使管理创新成果体现出前瞻性、先进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作者系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