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早期学风兴起之地是在黄淮平原中部、东部地区的鲁、宋、陈等地
各国有学,而私学又盛,学风自有不同:例如:“卫国之教,危傅以利,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楚国之教,巧文以利。”这还是就教化风气的大体来看,若就各家学风而言,那真是百家争鸣,各显神通。各地学风的分布与盛衰,由各家的分布可略知梗概。
儒家:以孔子及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为中心;鲁国是学风最盛之地。当时弟子都由各地来求学,孔子仁宦于鲁、卫,游学至东方的齐国,西方的周,北方未过河,南方至陈、蔡之地,似乎没有过淮河。儒家学风也都以这一带为流行。以孔门传人来看,有名可查者,鲁国有45人,齐国有12人,卫国8人,魏国4人,陈、赵、楚等国各3人,宋、秦、吴等国各2人,燕仅1人。鲁国无疑是儒家学风最盛之地,其次是东、西相邻的齐、卫。秦国隔三晋而有受学者,但后来似乎也没有增加。鲁国到后来也渐少,齐国反而渐增加,就汉初学术的承传来看,传自齐人的要多于鲁人,可知到战国晚期齐国的儒学之风,当不在鲁之下,这与齐国礼尊稷下学士有关。魏、赵、燕等地的学风后来渐渐兴起,则与子夏教授西河(今临漳西四十里)、魏文侯礼贤下士以收人望有关,但战国中期后,三晋之地儒学风气又衰息下去。
道家:知名的有楚地7人,齐地3人,魏3人,宋、郑各1人。楚为道家学风的中心,这是指举证北旧陈国之地,应为陈楚,而非荆楚,荆楚可能是这学风的附庸地区。老子为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吧县东十里),是淮北的陈楚,庄子是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東北二十里),两地不过六七十里之地,都属同一地区。道家学风中心大抵在淮水以北,陈蔡故地,北不能超过于宋,就是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地区一带。齐、魏等地则是学风发展所及之地。
墨家:墨家学风范围似乎很广,有不少为齐人、楚人,亦有郑人、秦人,而游学所及另有宋、卫、越等地。学风的中心多在宋、楚、秦。尤其在秦国,除法家外,要以墨家与之关系最深,而为其他各家所不及,可能学风尚功利济世,纪律严明,与法家为近,而节俭薄葬又与秦地风俗相合。
法家:法家学风兴起的先声似自郑国,而晋人学之,韩灭郑后,自然承袭这种学风,故成为中心之地。据史书上记载的十个代表人物中,韩有3人,赵、魏、卫各2人,陈楚1人,除李斯为楚北上蔡人外,法家的代表人物不但全为三晋人,且籍居之地南自阳翟(禹县)、新郑,北至濮阳、邯郸,纵距不过250公里。横距更为狭窄,即使李斯亦距离不过百余公里之地,如此集中在中原核心的狭小地带,颇值得注意。法家与儒、道两家学风有关,李悝、吴起、韩非、李斯皆出于儒学,三晋地方的社会、政治、历史传统促使儒学学风稍有转变,使得法家学风兴起。另外,《史记》以韩、老同传,而申、韩皆学本于黄老,慎到亦学黄老,可知道、法两家又关系密切。然则三晋地区的条件,使儒、道学风转为法家之学了。
名家:以5个代表人物来看,赵(公孙龙、毛公)、宋(惠施、儿说)各2人,韩(邓析)1人。墨子论辩谨严,开名家学风之先,故宋可与韩、赵相比,原因大约在此。
阴阳家:以鄒溪倡导为主,又有卯鄒,此鄒溪两即为《史记》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都是齐人。加上《汉书·艺文志》所举代表人物综合之,齐、韩的阴阳家各有3人,鲁、楚、魏各有1人。阴阳之学传不能超过三晋之地,并不兴盛,反而在燕有不少弟子,齐、燕之地阴阳学风所以容易盛行,与临海空阔,易生虚幻飘渺的心理有关,又与燕王个人喜好,礼聘卯鄒衍有关。方述神仙、五德终始等说,都可说是阴阳学的转变与附合,尤其德运之说,对秦汉的政治、思想有极大影响。
纵横家:大约以三晋地方为盛,北方稍及燕,南方稍及楚。
农家:大致兴起于南方楚地,往北传到宋、齐等地。其学风与生活态度,似乎与道家为近,而学风所及也与道家相当。
其他:杂家的分布要以三晋为多。兵家以齐国稍盛,次为三晋与楚,这些地区论兵之风很盛。术数之学似在各地者;有,但资料不很齐全,宋、郑、齐、楚、赵、魏皆有代表,也可知道这种学风的普及,但并不特别兴盛。方会以医学为主,有名的扁鹊、仓公都是齐人,也曾到郑、赵、秦等地行医,大约齐地医学风气较盛。诗赋学风主要分布在南方荆楚之地,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文学风气,有名的屈原、宋玉都是文学史上深受重视的对象。大约在战国时代尚未传到北方,而北方文学则以散文见长,如荀、孟、庄、韩等散文,以及《左传》等又是另一特色,似乎南、北文风略有不同。
综合观察先秦的学风,大约早期学风兴起之地是在黄淮平原中部、东部地区的鲁、宋、陈等地。鲁受周礼浸润最深,民有殷商六族。宋即在其西南方,为殷商故都,商人后裔的中心居地。陈在宋南方,为舜裔之地,宋北之杞为夏裔。可知这些地区多为前代故地,居民都有较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背景。再就地理上看,这是个平原地区,为古代重要的农业富庶之地。学风之兴盛应与历史文化传统及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各国有学,而私学又盛,学风自有不同:例如:“卫国之教,危傅以利,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楚国之教,巧文以利。”这还是就教化风气的大体来看,若就各家学风而言,那真是百家争鸣,各显神通。各地学风的分布与盛衰,由各家的分布可略知梗概。
儒家:以孔子及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为中心;鲁国是学风最盛之地。当时弟子都由各地来求学,孔子仁宦于鲁、卫,游学至东方的齐国,西方的周,北方未过河,南方至陈、蔡之地,似乎没有过淮河。儒家学风也都以这一带为流行。以孔门传人来看,有名可查者,鲁国有45人,齐国有12人,卫国8人,魏国4人,陈、赵、楚等国各3人,宋、秦、吴等国各2人,燕仅1人。鲁国无疑是儒家学风最盛之地,其次是东、西相邻的齐、卫。秦国隔三晋而有受学者,但后来似乎也没有增加。鲁国到后来也渐少,齐国反而渐增加,就汉初学术的承传来看,传自齐人的要多于鲁人,可知到战国晚期齐国的儒学之风,当不在鲁之下,这与齐国礼尊稷下学士有关。魏、赵、燕等地的学风后来渐渐兴起,则与子夏教授西河(今临漳西四十里)、魏文侯礼贤下士以收人望有关,但战国中期后,三晋之地儒学风气又衰息下去。
道家:知名的有楚地7人,齐地3人,魏3人,宋、郑各1人。楚为道家学风的中心,这是指举证北旧陈国之地,应为陈楚,而非荆楚,荆楚可能是这学风的附庸地区。老子为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吧县东十里),是淮北的陈楚,庄子是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東北二十里),两地不过六七十里之地,都属同一地区。道家学风中心大抵在淮水以北,陈蔡故地,北不能超过于宋,就是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地区一带。齐、魏等地则是学风发展所及之地。
墨家:墨家学风范围似乎很广,有不少为齐人、楚人,亦有郑人、秦人,而游学所及另有宋、卫、越等地。学风的中心多在宋、楚、秦。尤其在秦国,除法家外,要以墨家与之关系最深,而为其他各家所不及,可能学风尚功利济世,纪律严明,与法家为近,而节俭薄葬又与秦地风俗相合。
法家:法家学风兴起的先声似自郑国,而晋人学之,韩灭郑后,自然承袭这种学风,故成为中心之地。据史书上记载的十个代表人物中,韩有3人,赵、魏、卫各2人,陈楚1人,除李斯为楚北上蔡人外,法家的代表人物不但全为三晋人,且籍居之地南自阳翟(禹县)、新郑,北至濮阳、邯郸,纵距不过250公里。横距更为狭窄,即使李斯亦距离不过百余公里之地,如此集中在中原核心的狭小地带,颇值得注意。法家与儒、道两家学风有关,李悝、吴起、韩非、李斯皆出于儒学,三晋地方的社会、政治、历史传统促使儒学学风稍有转变,使得法家学风兴起。另外,《史记》以韩、老同传,而申、韩皆学本于黄老,慎到亦学黄老,可知道、法两家又关系密切。然则三晋地区的条件,使儒、道学风转为法家之学了。
名家:以5个代表人物来看,赵(公孙龙、毛公)、宋(惠施、儿说)各2人,韩(邓析)1人。墨子论辩谨严,开名家学风之先,故宋可与韩、赵相比,原因大约在此。
阴阳家:以鄒溪倡导为主,又有卯鄒,此鄒溪两即为《史记》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都是齐人。加上《汉书·艺文志》所举代表人物综合之,齐、韩的阴阳家各有3人,鲁、楚、魏各有1人。阴阳之学传不能超过三晋之地,并不兴盛,反而在燕有不少弟子,齐、燕之地阴阳学风所以容易盛行,与临海空阔,易生虚幻飘渺的心理有关,又与燕王个人喜好,礼聘卯鄒衍有关。方述神仙、五德终始等说,都可说是阴阳学的转变与附合,尤其德运之说,对秦汉的政治、思想有极大影响。
纵横家:大约以三晋地方为盛,北方稍及燕,南方稍及楚。
农家:大致兴起于南方楚地,往北传到宋、齐等地。其学风与生活态度,似乎与道家为近,而学风所及也与道家相当。
其他:杂家的分布要以三晋为多。兵家以齐国稍盛,次为三晋与楚,这些地区论兵之风很盛。术数之学似在各地者;有,但资料不很齐全,宋、郑、齐、楚、赵、魏皆有代表,也可知道这种学风的普及,但并不特别兴盛。方会以医学为主,有名的扁鹊、仓公都是齐人,也曾到郑、赵、秦等地行医,大约齐地医学风气较盛。诗赋学风主要分布在南方荆楚之地,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文学风气,有名的屈原、宋玉都是文学史上深受重视的对象。大约在战国时代尚未传到北方,而北方文学则以散文见长,如荀、孟、庄、韩等散文,以及《左传》等又是另一特色,似乎南、北文风略有不同。
综合观察先秦的学风,大约早期学风兴起之地是在黄淮平原中部、东部地区的鲁、宋、陈等地。鲁受周礼浸润最深,民有殷商六族。宋即在其西南方,为殷商故都,商人后裔的中心居地。陈在宋南方,为舜裔之地,宋北之杞为夏裔。可知这些地区多为前代故地,居民都有较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背景。再就地理上看,这是个平原地区,为古代重要的农业富庶之地。学风之兴盛应与历史文化传统及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