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各显神通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早期学风兴起之地是在黄淮平原中部、东部地区的鲁、宋、陈等地
  
  各国有学,而私学又盛,学风自有不同:例如:“卫国之教,危傅以利,鲁邑之教,好迩而训于礼,楚国之教,巧文以利。”这还是就教化风气的大体来看,若就各家学风而言,那真是百家争鸣,各显神通。各地学风的分布与盛衰,由各家的分布可略知梗概。
  儒家:以孔子及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为中心;鲁国是学风最盛之地。当时弟子都由各地来求学,孔子仁宦于鲁、卫,游学至东方的齐国,西方的周,北方未过河,南方至陈、蔡之地,似乎没有过淮河。儒家学风也都以这一带为流行。以孔门传人来看,有名可查者,鲁国有45人,齐国有12人,卫国8人,魏国4人,陈、赵、楚等国各3人,宋、秦、吴等国各2人,燕仅1人。鲁国无疑是儒家学风最盛之地,其次是东、西相邻的齐、卫。秦国隔三晋而有受学者,但后来似乎也没有增加。鲁国到后来也渐少,齐国反而渐增加,就汉初学术的承传来看,传自齐人的要多于鲁人,可知到战国晚期齐国的儒学之风,当不在鲁之下,这与齐国礼尊稷下学士有关。魏、赵、燕等地的学风后来渐渐兴起,则与子夏教授西河(今临漳西四十里)、魏文侯礼贤下士以收人望有关,但战国中期后,三晋之地儒学风气又衰息下去。
  道家:知名的有楚地7人,齐地3人,魏3人,宋、郑各1人。楚为道家学风的中心,这是指举证北旧陈国之地,应为陈楚,而非荆楚,荆楚可能是这学风的附庸地区。老子为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吧县东十里),是淮北的陈楚,庄子是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東北二十里),两地不过六七十里之地,都属同一地区。道家学风中心大抵在淮水以北,陈蔡故地,北不能超过于宋,就是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地区一带。齐、魏等地则是学风发展所及之地。
  墨家:墨家学风范围似乎很广,有不少为齐人、楚人,亦有郑人、秦人,而游学所及另有宋、卫、越等地。学风的中心多在宋、楚、秦。尤其在秦国,除法家外,要以墨家与之关系最深,而为其他各家所不及,可能学风尚功利济世,纪律严明,与法家为近,而节俭薄葬又与秦地风俗相合。
  法家:法家学风兴起的先声似自郑国,而晋人学之,韩灭郑后,自然承袭这种学风,故成为中心之地。据史书上记载的十个代表人物中,韩有3人,赵、魏、卫各2人,陈楚1人,除李斯为楚北上蔡人外,法家的代表人物不但全为三晋人,且籍居之地南自阳翟(禹县)、新郑,北至濮阳、邯郸,纵距不过250公里。横距更为狭窄,即使李斯亦距离不过百余公里之地,如此集中在中原核心的狭小地带,颇值得注意。法家与儒、道两家学风有关,李悝、吴起、韩非、李斯皆出于儒学,三晋地方的社会、政治、历史传统促使儒学学风稍有转变,使得法家学风兴起。另外,《史记》以韩、老同传,而申、韩皆学本于黄老,慎到亦学黄老,可知道、法两家又关系密切。然则三晋地区的条件,使儒、道学风转为法家之学了。
  名家:以5个代表人物来看,赵(公孙龙、毛公)、宋(惠施、儿说)各2人,韩(邓析)1人。墨子论辩谨严,开名家学风之先,故宋可与韩、赵相比,原因大约在此。
  阴阳家:以鄒溪倡导为主,又有卯鄒,此鄒溪两即为《史记》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都是齐人。加上《汉书·艺文志》所举代表人物综合之,齐、韩的阴阳家各有3人,鲁、楚、魏各有1人。阴阳之学传不能超过三晋之地,并不兴盛,反而在燕有不少弟子,齐、燕之地阴阳学风所以容易盛行,与临海空阔,易生虚幻飘渺的心理有关,又与燕王个人喜好,礼聘卯鄒衍有关。方述神仙、五德终始等说,都可说是阴阳学的转变与附合,尤其德运之说,对秦汉的政治、思想有极大影响。
  纵横家:大约以三晋地方为盛,北方稍及燕,南方稍及楚。
  农家:大致兴起于南方楚地,往北传到宋、齐等地。其学风与生活态度,似乎与道家为近,而学风所及也与道家相当。
  其他:杂家的分布要以三晋为多。兵家以齐国稍盛,次为三晋与楚,这些地区论兵之风很盛。术数之学似在各地者;有,但资料不很齐全,宋、郑、齐、楚、赵、魏皆有代表,也可知道这种学风的普及,但并不特别兴盛。方会以医学为主,有名的扁鹊、仓公都是齐人,也曾到郑、赵、秦等地行医,大约齐地医学风气较盛。诗赋学风主要分布在南方荆楚之地,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文学风气,有名的屈原、宋玉都是文学史上深受重视的对象。大约在战国时代尚未传到北方,而北方文学则以散文见长,如荀、孟、庄、韩等散文,以及《左传》等又是另一特色,似乎南、北文风略有不同。
  综合观察先秦的学风,大约早期学风兴起之地是在黄淮平原中部、东部地区的鲁、宋、陈等地。鲁受周礼浸润最深,民有殷商六族。宋即在其西南方,为殷商故都,商人后裔的中心居地。陈在宋南方,为舜裔之地,宋北之杞为夏裔。可知这些地区多为前代故地,居民都有较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背景。再就地理上看,这是个平原地区,为古代重要的农业富庶之地。学风之兴盛应与历史文化传统及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大数据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何利用教育大数据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该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从教育大数据的功能着眼,探讨了面向大数据的教育信息化优势和战略,根据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机制与“DIKW金字塔”架构,建构了面向大数据的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模型,阐述了模型动态监控、远程测评、科学决策和持续推进四个核心环节,提出了实现面向大数据的教育信息化DM-RE-SD-CT之良性
摘要:现有的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无论是否以网络为载体都仍受传统培训思维影响,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规划,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亟需新模式,“互联网 ”战略的提出以及“大数据”的全面发展,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该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 ”与“大数据”,并对现存的几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互联网 ”与“大数据”的特点以及现存模式的利弊,提出使优势整
“确实有阶层区分。那些制订‘防堵’政策的领导干部一般是在公车里坐着,有几个愿意为了缓解交通而坐地铁或公交车去上班呢”  ——江苏读者    跳楼的风水    国庆前夕,苏北某中学一名刚刚入学20多天的初一女生跳楼自杀,“幸运”的是只造成盆骨骨折,没有生命危险。这是该校历史上、也是两年内发生的第二起学生跳楼事件。  这次跳楼的善后处理,学校显然比上次有了经验,事件没有被媒体扩大化。但顾此失彼,除了学
“青藏铁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我们上上下下都感到这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西宁市西郊,湟水路铁道口向西100米,铁道路基的边上立着两块不起眼的石碑。一块上面刻着“青藏线起点”,另一块刻着一个“0”字。  1958年9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在这里挖下了第一锹土。1960年工程因种种原因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经过10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终于建成通车。  7月1日,
逻辑推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1].平面几何问题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有效载体.针对某一平面几何问题,通过多种添加辅助线方法的对比研究,对各种证明思路的深度分析和证明过程完整的数学表达,不仅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会把握几何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联,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
教育生态学以崭新的思路、视野及方法等为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崭新方向,也成了教育问题探讨及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对教育未来改革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完善及推进,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生态化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生态课堂是课堂中人及课堂环境相互依存、确保良性循环的课堂,人、物质、精神为生态课堂的主要因素,三个因素间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属于多向互动的关系。生态
【摘 要】 基于近年来数学教科书插图的文献梳理与分析,评介当前数学教科书插图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现状.进而反思目前国内数学教科书插图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进一步探究适合于数学学科的插图功能、丰富插图质量的理论和加强插图研究的教学应用研究.  【关键词】 插图;数学教科书;现状;反思      新课程改革后,图文并茂成为教科书的一大显著特色.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编写应体现可
编者按: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工作要求,全国各地学校延期开学并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網络教学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专家学者收集和整理了当前在线教学工具的类型,并通过对疫情之下网络教学课堂的观察,分析各工具和平台的使用特点和实施效果,特别是针对微课和“空中课堂”两个典型案例开展了相关调研。本篇旨在为教师选取在线教学工具提供参考和借鉴,
废除中医之论,如今回望,已是百年之身。  一百多年前那些西风东渐的岁月里,比尖船利炮、舶来商品更易打动闭塞的中国的,是对急性病见效迅速的西医,那是中国人认识西学的开始,而随后,西风化雨让中国的现代化意识疯长,此时最早一批被唾弃的“糟粕”里就有中医。  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态度,隐含着对于与中医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的认识,隐含着我们对于人自身的认识。  不久前,由朝鲜医家在400年前根据中医名家的学说以汉
工会将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人注目的沃尔玛“工会门”事件终于在中国取得突破,各地沃尔玛分店纷纷建立工会,沃尔玛不仅在口头上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达成建会协议,而且打算落实了。  沃尔玛工会“十年破茧”背后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工会的悄然转型。《中国工会的社会责任》对这条中国工会渐变的路径作了一次理论梳理。  这本书看到了工会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变化:以往,工会的定位非常强调它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