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从分歧走向一致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k0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1937年、1939年还是1941年呢?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法国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的这句话,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西方史学界一直存有的争议。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这样的既定事实在“二战”结束70年后的西方竟然仍存争议,这是一个在国人看来略带荒谬的问题!但是,它确实客观存在着。
  从1939到1937
  也正如弗兰克所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不是奥林匹克,在这里,可以争论,但没有赢家,争论与沟通带来的是更多的理解与互信。在更多的沟通、了解之后,中西方学者在对待“二战”、对待世界法西斯战争的问题中存有争议与分歧正逐渐消融。2015年4月,由弗兰克与5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共同撰写的《1937—1947战争-世界》(1937-1947 La guerre-monde)正式出版,这部2000多页的法语著作,包含了法、英、德、意、加、奥等国历史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欧洲史学界,一般认为‘二战’是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的,这是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视角。”但这种观点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修正。“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的著作,并纠正了过去‘欧洲中心主义’的许多错误。”
  肯定中国贡献
  最近法国出版了一部两卷本的“二战”史著作,把“二战”的起点定位在1937年。弗兰克介绍说,这一年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书中提出,“二战”起源于中国。这是一种“在欧洲打破‘欧洲中心论’”的尝试。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受害国。中国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艰难的。”弗兰克表示,“1945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提出建立联合国之初的四个常任理事国中就包括中国,而法国则是在雅尔塔会议之后才加入其中。这充分说明了当时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作为‘二战’胜利贡献最大的四国之一,却未能在战后乃至今日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会长胡德坤表示,“中国最大的贡献在于对日陆上战争的牵制和消耗,罗斯福讲:‘如果没有中国,日本会打下东南亚,打下印度,甚至打下中欧’。”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际历史学会执委陶文钊认为,对中国抗战认知的变化是欧洲史学迈向“全球视野”的一种表现。“全球视野”已成为当前史学研究的潮流,这一特点在本届历史科学大会上的议题设置上得到体现。
  共同的历史记忆
  虽然对“二战”起点存有争议,但是弗兰克认为西方历史学者并非不了解中国抗战历史。“欧洲学者了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历史的本身很重要,而我们对历史的记忆也非常重要。‘二战’1945年就已经结束,但我们对‘二战’的记忆一直持续到今天。”
  “中韩有着相似的历史地位,有着相似的记忆。” 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委员、韩国西江大学教授林志弦认为,中韩两国都是“二战”的受害者,都受到了日本残酷军国主义的侵略。“我们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让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但是部分日本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他们也是受害者,是原子弹的受害者。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双方很难取得和解,这使得这一阶段的历史更加复杂,更加痛苦。”
  林志弦表示,以跨国角度,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研究历史,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角度,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东亚关系,“但修改历史课本的行为,我认为是历史学家的一种犯罪,这是教给人们仇恨。”
  对中国抗战认知的变化是欧洲史学迈向“全球视野”的一种表现。“全球视野”已成为当前史学研究的潮流,这一特点在本届历史科学大会上的议题设置上得到体现。
其他文献
杜甫年轻时候的诗作保留下来的不是太多,如一千四百多首之中,到四川之后的就占去了百分之七十,而三十五岁之前的作品数量就更少了。如果将杜甫的诗按照编年体排下来会发现什么?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更沉郁了,更怀旧了,更悲怆了;但从诗艺上讲却更周全了,更精致了,更丰腴了。前边或偶失于青稚,而后边的稍有雕琢——一个大诗人也不能幸免于人生与艺术的规律和格局。  有人会说杜甫比起李白的诗作来,其年轮的痕迹更为深重。的确
期刊
现场——  每个英模部队方队最前面,7名官兵擎举着7面鲜红大旗——70面旗帜,10面为抗战部队番号旗,60面为抗战部队荣誉旗。  7道彩烟、8道彩烟……绚丽浓艳的彩烟带成为空中的“吸睛”亮点。  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条条彩练当空舞动,共同构成了这个秋日里色彩斑斓的一幕。  点评(阅兵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北京军区副政委王健中将):  旗帜是精神的象征,彩烟是心情的绽放。它寓意着中国军队对胜利的不懈
期刊
现场——  5架歼-15战机编成楔形队形、放下拦阻钩,从天安门上空快速飞过。  2012年11月23日,歼-15在辽宁舰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我军固定翼飞机从“岸基”向“舰基”零的突破,为我国航母战斗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担任舰载机梯队长机接受检阅的,正是“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驾驶歼-15成功着舰第一人。  点评(海军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尹卓海军少将):  我国发展航
期刊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向世界开放的,都不是封闭的。”8月25日,第22届历史科学大会顺利进行到第三天,作为大会主要筹备组织者的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接受了来自全国媒体的采访,“中国的历史学家历来就关注全世界,中国不是世界上孤立的国家,我们是与很多国家为邻为伴,所以我们的古籍上也记载了很多中外交流的经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努力去追寻国际历史学的步伐,希望和他们交流。”  “回顾历史,1905年,当中国还处
期刊
8月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结束七天的议程后在济南圆满落幕。8月23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致辞。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出席开幕式。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办一届,是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盛会。本届大会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
期刊
现场——  人们齐齐把目光投向天空:由1架空警-500预警机、2架运-8指通机和4架歼-10等战机编成的预警指挥机梯队,呼啸而来。  预警指挥被称为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的中枢环节,“战略预警”能力是空军提高能力建设的首要之举。  作为我国预警机家族的最新成员,这是空警-500首次公开亮相。  点评(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志空军大校):  随着预警机、指通机等先进装备列装,中国空军预警和作战指挥控制范围
期刊
历史与现实总是有太多的巧合与重合,2015年3月,中国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而五个月之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当“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成为大会主题之一,当全球历史研究学者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又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时所选择的最佳切入点。  “中国在世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重要议题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就显得很贴近实际。
期刊
美国与伊朗达成历史性核协议后,有关美伊关系未来走向的猜测明显增多。不少媒体认为,伊核协议不是国际性“条约”,却是美伊达成的历史性“政治谅解”。这意味着美国与伊朗正在从以往的全面敌对,转为微妙的“竞争+接触”政策。核协议有可能改变双方几十年的不信任关系,催生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将伊核协议的达成,与当年尼克松访华相提并论。那么,伊核协议的达成是否意味着开启了美伊关系正常化进程呢?至
期刊
8月23日,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山东省省长郭树清表示:中国的历史科学是从山东起始的。为进一步展示山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山东历史科学的悠久历史和当下的学术研究成果,本届大会首创卫星会议,分别在济南、青岛、泰安、淄博、济宁、聊城6个历史文化名城举行议题为“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青岛的城市化与国际化”“全球视野下的泰山文化”“蹴鞠与齐文化”“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运河文化与世
期刊
这是一场中国与世界历史学界共同分享的盛会。  拥有115年历史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走进亚洲、走进中国。中国史学终于从世界史学的边缘走到了世界史学舞台的中央。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现场致辞。  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学者齐聚济南。  185场专场会议、6场卫星会议与2场平行会议一起,展示中国与世界历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  本届史学盛会坚持以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