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仙乡民间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分析幼儿所处年龄的心理特点,抓住最近发展区,从众多民间故事中选择心理特点的相应故事,适时给幼儿最适合的道德教育,是民间故事的价值体现。
  一、选择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民间故事
  小班的幼儿理解力有限,他们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篇幅要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教师在给小班讲的民间故事中,关键在于一个故事讲完后的引导评价,这样做能帮助孩子了解怎样做才是对的,是值得学习和模仿的。
  (一)孝敬长辈
  部分小班幼儿存在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动手能力差,占有欲强、攻击性行为多等不良习惯;幼儿在园中也经常出现争抢玩具、私拿集体和他人玩具、互相攻击谩骂、嘲笑别人、爱挑别人毛病等不好的行为品质,这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仙居民间故事《仙人岭传说》中给伯送饼的囡头,《木兰从军》中的小木兰,都告诉孩子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爱。如果单跟孩子讲要孝敬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与自己的伙伴要友好相处,不能打架。幼儿听不懂也记不住,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教育目的。但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形式,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最辛苦的人,他们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把道理放在幼儿喜爱的故事中,这样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敬师长
  针对在家里被宠坏的孩子在幼儿园中也经常出现道德问题,有意识地选择具有相应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与幼儿分享,让幼儿从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翁森先生二三事》说的是翁森问别人讨火和秤树这两件事。假使翁森对大家不好,人们唾弃他,那么其他人又怎么会这么尊重他呢!在这些故事都传递给了孩子这样一种信息,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被别人所尊重,如果自己对别人好,那么别人也一定会加倍地对自己好的。
  二、选择适合中班年龄特点的民间故事
  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选择独立做事、自信、勇敢等良好品质养成方面的故事。
  (一)选择具有诚实、守信特点的故事
  诚信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我们要从小培养,努力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这一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仙居民间故事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三把斧头》讲的是一个孩子在面对金银斧头时,他很诚实,不说谎,但他只想要回属于自己的那把破斧头。从故事中孩子能了解到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不好的,将故事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用故事去教育孩子不能说谎、要守信用,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选择具有立志勤学、持之以恒特点的故事
  各种研究材料表明,4~5岁幼儿是坚持性发展最快的年龄,外界环境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应抓紧对这一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在幼儿喜欢的故事中,让幼儿知道:一个人只要勤奋学习,再加上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班级中孩子在玩区角游戏时不难发现,总有些幼儿这里玩玩,那里做做,最后什么都没做成。给幼儿讲述这方面的故事,孩子们就能知道,玩的时候也是不能偷懒的,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真正玩得开心,才能取得成功。
  三、选择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民间故事
  大班幼儿对善与恶以及好人与坏人,有着不同的感情。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自豪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嫉的情感等也都开始发展了。
  (一)选择爱家乡、爱集体特点的故事
  《纲要》社会领域指出:“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仙居民间故事中《方国珍与方岩背》《张铁爬与方岩的故事》《方国珍智撤方岩背》
  《石新郎、石新妇》《十四夜搅菜羹的来历》等一系列故事以朴实的语言告诉幼儿,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了解各种民间风俗节日;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历史,从中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并能让幼儿为自己是家乡的一份子而骄傲。这样做能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家乡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选择具有善良、勇敢、正直特点的故事
  故事能帮助孩子分善恶、明是非,了解善良的人坚持到底一定会战胜邪恶的。例如,在仙居朱溪流传着《宝锅》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善良本就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仙居人通过神话这一叙事表现出来,文字简单,又在民间口耳相传,这种对“善”的评价以及对此存在方式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且还属于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东西。《廊檐上放四齿耜的由来》中为什么有些人家每当天来暴风雨时,人们就是怕恶龙偷袭,所以把四齿耙一类的铁器农具放在廊檐门口,以便吓跑恶龙保平安。仙居民间故事中大多以人类与自然的不懈抗争为基础,展示了自然的强大与恐怖,同时颂扬了人们在改造自然中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会取得最终胜利的无穷力量和坚定信心。孩子长期在众多民间故事的熏陶感染下,就会明白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和语言和他们分享,从故事中学道理、学做人,通过故事教学的形式去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读,都会读出不同的内容来,要尽力引导幼儿去读出更多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给幼儿最接近最近发展区的道德要求,帮助幼儿在成长中不断地积累各种道德品质。
  总之,民间故事总是以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它不仅是引领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民间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在故事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象透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残酷的竞争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人才,然而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些让人担忧的现象:刚入托的孩子自我服务能力极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标准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人将对此作一定的论述。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
期刊
泮河中学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农村中学,所处位置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应有自己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尽可能开全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在农村学校中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生活实验资源,充分利用生活实验素材,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潜力,来培养农村娃的科学素养。  针对以上思考,我们学校一直在做着一些实验方面的工作,大体分四个方面。一是调查学生的学习观和发展目标,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发展状况;二是搜集并整理生活小实
期刊
农村中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建设良好的农村校园文化环境尤其重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和总括。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和培养高尚品格,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全民族的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
期刊
众所周知,学生要多读书,可是读什么样的书却是一个问题。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那就是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熔铸了人类文明精华,传承着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名著,理应融入我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  因此说阅读经典是提高学
期刊
“学案导学”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一改过去老师“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方式时,我主要在导学前和导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准确把握学情  教师只有明确学生知道什么,需要什么,
期刊
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平台。那么怎样的主题墙才能充分体现主题开展的进程,展示主题脉络和内容,调动孩子参与积极性呢?我以中班《秋天》主题为例,谈谈我园教师创设主题墙的心得。  一、关注布局整体性  主题墙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整个画面的布局是否合理、构图是否协调、色彩是否统一、主题脉络是否清晰、主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怎样让学生的每堂课都成为一堂有益的课呢?我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这种互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己真正喜欢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每堂课都成为一堂有益的课。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出、创新教育的理念传授到教师的手中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手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到教学中去。我校也开展了各种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三勤三趣一中心”的教学理念便应运而生——学生在课堂中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中采用激趣,探趣,延趣的教学模
期刊
现代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是不容回避的。姑且不说网上频繁报道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矛盾冲突事件。就是我身边的这些孩子已经够让人头痛的了。他们大部分来学校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单纯地来这里学习了。  老师历来被描绘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可否认,这句话给予了老师至高的褒扬。但是,越高的赞赏就要付出越多的努力。教育上总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