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孱躯暮齿,收远大之效”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治九年(1870)十二月初二日,再度履任两江总督仅一月余的曾国藩致函李鸿章道:“事务丛集,官场多故……孱躯暮齿,每日见客七八次后,便觉日短事繁,即寻常文牍,草草应付,都不自惬,其大者更未暇一为营度。”
  与得意门生言事,曾自不必虚与委蛇,应多是肺腑实情。从是非缠绕、危机四伏的“天津教案”中脱身而出,重返福地金陵,曾国藩竟依然心情不佳,所谓“丛集”之事务为何,“多故”之官场又是怎样?人生最后两载的曾国藩,其晚境之忧之惑,之思之期,耐人寻味。

“何必再到江南画蛇添足”?


  当年八月初四日上午,深陷于“天津教案”漩涡中的曾国藩,忽接到朝廷廷寄,展信一阅,甚是惊惧:“马毂山被刺客戕害,余调两江总督,李少荃调直隶总督。”两江无主,直隶易手,曾、李交接,三个变动,单论一件,已是晚清政坛大动作。如此一生二、二生三“多米诺骨牌”式的地方人事变更,在彼时亦是稀见。
  于外人看来,就此调动结果而言,曾国藩无疑乃最大赢家。出火坑,死政敌,归两江,领旧部,岂不快哉!
  然而久处险难政局、身居极高官位的曾国藩,其心迹之微妙诡谲,怕是常人绝难洞晓。是日午后,曾国藩立即给次子曾纪泽草家书一封,道出其心中最原初的反应:“余目疾不能服官,太后及枢臣皆早知之,不知何以复有此调?拟即日具疏恭辞,声明津案办毕再请开缺,不审能邀俞允否?”四日后,曾再给曾纪泽写信,将其考虑讲得更透:“恭辞两江新任,实不敢以病躯当此重寄……如左目长有一隙之明,则还山亦有至乐;若全行盲废,则早晚总不能服官。趁此尽可引退,何必再到江南画蛇添足。”年老体衰,确是历来显宦功成身退、以求保全的必备理由。最堪玩味的隐衷,还是在于为何赴任江南即意味着“画蛇添足”?
  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曾氏所列“疆臣之职,必以披览文牍为要,臣目病甚重,往来文件难以细阅,幕僚拟稿难以核改,江南庶政殷繁,若以病躯承乏,将来贻误必多……倘以病目重履江南,则旷官溺职必更有甚于今日者”的理由,正值无人可用之际的清廷怎会认可,于是一纸官样谕旨又从紫禁城内发至天津卫:“曾国藩老成宿望,前在江南多年,情形熟悉,措置咸宜,现虽目疾未痊,但能该督坐镇其间,诸事自可就理。该督所请另简贤能之处,着毋庸议,仍着俟津事奏结,行前赴两江总督之任,毋再固辞。”
  执掌两江,曾为最佳人选;诸多情由,不能说服两宫。话至此处,已再明白不过:两江此一池水,无论清澈,不问混浊,曾国藩都需蹚。
  请辞折未得批准,曾国藩一夜难眠,“徘徊久之”,江南这条“四脚蛇”终究还是要自己去描摹成型。
  一个多月后,曾抵京三度入朝晋见两宫。第一次是九月廿六日。此次谈话主题本是“天津教案”办理事宜。孰料聊完案情后,西太后忽问一句“马新贻这事岂不甚奇?”曾对曰:“这事很奇。”慈禧又道:“马新贻办事很好。”曾答:“他办事和平、精细。”慈禧与曾国藩此番对话,看似稀松平常,但彼此心中对“刺马案”的“甚奇”之处何在,恐怕想法大相径庭。曾之“甚奇”则在于,湘、淮军固然向来对马新贻打压异己的做法看不惯,但尚不至于采取如此极端手段来解决。但此案显然涉及湘、淮系利益,慈禧言语间似也起了疑心,但又不敢贸然认定。
  第二次是翌日。该次召对的话题是练兵。慈禧先是问曾在直隶练兵情形,然后强调“南边练兵也是最要紧的,洋人就很可虑,你们好好地办去”。可见鉴于“天津教案”的惨痛教训,若不在沿海布置重兵,修筑工事,类似事件恐接踵而至。清廷高层显然已意识到该危机。
  第三次是十月初九日。跪拜完毕,慈禧劈头一句便问曾国藩:“尔几时起程赴江南?”曾答道:“臣明日进内随班行礼,礼毕后两日即起程前赴江南。”慈禧再次催促道:“江南的事要紧,望你早些儿去。”接着,便嘱咐曾在江南要多多操练水师,以备不虞。
  既然两宫催着上任,向来识趣的曾国藩只得启程。一路走走停停,曾氏心事重重。反复琢磨三次召对情形,清廷实将两项“要紧事”交付于己:一是彻查“刺马案”。看来两宫对自己还是基本信任的,不过这份信任尚需要通过令人满意的结案陈词来验证。二是练好长江水师。与其说是练好,不如说是整饬。初掌两江时曾就清楚,长江水师问题颇多,难堪一战。这两江总督,果真不是个好差事。十月廿七日,在行经济宁的途中,曾国藩于日记里写下这么一句:“思余年来出处之间多可愧者,为之局促不安,如负重疚;年老位高,岂堪常有咎悔之事!”
  人至老年,多求善终,往往不堪其辱,奈何冥冥中总有只手推着自己一辱再辱。此番南下,哪里是“画蛇添足”,更酷似“火中取栗”,不亚于津案之难。时耶?命耶?

“吾今日之为督抚,真尸位耳”


  总督两江数月后,曾国藩心绪并未有所改观,反倒终日深陷焦虑与悔疚之中。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近来又患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几于废人无异,悠悠忽忽,一事未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唯独“忝居高位,一无德业,尤为疚负”,乃至自愧道“吾今日之为督抚,真尸位耳”!
  以曾湘乡之胸怀与格局,纵使百病缠身,亦绝非任由政务荒芜之辈。究其底里,还是西太后交付的两件“要紧事”未办妥当,且带出更多深层次难题,于困局中难以自拔。
  先说再审“刺马案”。同治十年(1871)正月初二,曾国藩与钦差大臣郑敦謹联手提审凶手张汶祥,一连审了十四天,岂料进展甚微,并无实质突破。两人商量后,因“该犯一味狡展,毫无确供”,不得不依循一审结果定案,只是在量刑上做文章,加重罪名,将张汶祥“比照谋反叛逆”处理。既然反复刑讯,也查不出“幕后黑手”,朝廷也只好认账,下旨说“既据郑敦谨等审讯确实。验明凶器,亦无药毒,并无另有主使之人。著即将张汶祥凌迟处死,并于马新贻柩前摘心致祭,以彰国法而慰忠魂”。
  此案虽了,却莫名激起曾国藩心中无限波澜。在呈给两宫的结案陈词中,曾提到张汶祥的一段经历:同治三年(1864)年底,混迹于太平军营中的张与同乡时金彪,见大势已去,潜逃出来投靠提督黄少春。黄乃曾国藩手下将领,张投靠黄,意味着进入湘军效力。而之后黄给张路费,将其遣散,则恐怕与当年攻陷天京、剿灭太平军后,曾国藩着手裁撤湘军的大背景有关。于是,大裁军导致中下层将士难以得到妥善安置,积怨甚深,不得不与秘密社团接触,成为威胁地方统治的力量。故民国著名军事家蒋百里曾如此评价湘军:“湘军,历史上一奇迹也。书生用民兵以立武勋,自古以来未尝有也。谚有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秀才则既成矣。虽然,书生之变相,则官僚也,民兵之变相,则土匪也,故湘军之末流,其上者变而为官僚,各督、抚是也,其下者变而为土匪,哥老会是也。”   湘军建立不时之勋后变迁轨迹竟是:书生蜕变为官僚,升到上层;民兵演变成会匪,流落底层。想必曾国藩当年也已料到三十万湖湘子弟并非善类,遣散后对地方或多有骚扰,怎知会闹出这般大动静,几乎无可收拾。因此,曾与郑敦谨这样结案,难免隐含为大裁军“捂盖子”之嫌(详情参见拙文《“中兴”的阴面:“刺马案”与大裁军》,《中国经营报》2016年8月29日)。
  退伍湘军不单在江南肆虐,湖南亦成为重灾区。同治八年二月,在曾国藩的老家湘乡,“哥老会”首领赖荣甫率六七百人攻打县城,并欲“直下湘潭”,侵犯省城长沙;同治九年五月,另一哥老会头目邱志儒等约期先抢浏阳县城,烧署劫狱,再进犯长沙;同治十年,湖南哥老会再度大规模集结,先后攻破益阳、龙阳县城。面对燎原之势,每与家人、同乡通信,曾国藩皆难抑心中喟叹,诉出千回百结之愁肠:“哥匪年年窃发,剿之不畏,抚之无术。虽皆旋起旋灭”,然“非仓促所能尽招,亦非大才不能善抚。未知将来不复乘间窃发否”。治匪乏术,鞭长莫及,曾国藩枯坐金陵,徒有无尽的焦虑与忧虑。
  较之“刺马案”,整顿水师亦近乎死局。长江水师由清廷创制,其处于长江、内河和外海水师建设中相对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晚清創建近代海军前,水师作用极其关键。设此水师,清廷第一重目的在于剿灭太平天国水军,第二层目的则是为了同曾国藩争夺水上控制权。于是在长江水师筹建的十余年间,清廷与湘军围绕水师主导权问题展开了激烈博弈。后为避免长江水师被湘军集团所控制,清廷索性决定长江水师摒弃统帅垂直领导的体制,采用经制的绿营体制。到同治八年,湘军水师头牌人物彭玉麟回籍补行守制,交由“黄翼升统理长江事务,布置一切”。加之此际曾国藩已调任直隶,新任总督马新贻处处奉上峰之意,排挤湘军,自此湘军水师及沿海水军悉数纳入长江水师之中,朝廷的吞并意图暂告达成。
  可惜清廷所托非人。黄翼升长期“驭军不严”,短短几年,水师风气日渐败坏,军纪不严、操练松懈,朝野议论、弹劾不断。待曾国藩重回两江时,水师就是个谁都不愿碰的烂摊子。经过一番考察,曾氏得出的评价是:“长江水师,外间啧有烦言。或谓遇民间有骨牌者字牌者,则以拿赌讹索,得数千或千余文乃肯释放。或以查拿私盐、查拿小钱搜索民舟及附近人家,讹钱释放。夜索打更之灯油钱。民船拉纤,不许在炮船桅上盖过。干预词讼,至有哨官棍责举人者,甚至包庇私盐、袒护劫盗种种弊端。”
  诸多行径,水师俨然变质为匪兵。毕竟不少将官是当年湘军旧部,曾国藩心中滋味可想而知,“余设立水师,不能为长江除害,乃反为长江生害”,不禁“寸心焦灼,了无乐趣”。
  数月内曾国藩几度巡视、整顿,并向朝廷上奏两份变通水师章程,然正如他自己坦言的,“一切军政吏治未能整饬,江海各防亦复茫无端绪”。
  办好这两件“要紧事”,必须改革;改革自当依仗得力之人,而两江恰恰无人可用。解决“哥老会”之患,非湘军部属所长,正如钱穆先生指出的“曾、左、胡、李号称同治中兴功臣。然此等人物,既能平乱,却不能致治”。整饬长江水师,借鉴西式技术,又面临“有治法而无治人”的窘境。
  一言以蔽之,旧人不堪用,新人不够用,“惟人才日稀,难求继起之贤”,最大的痼弊仍是人才荒。

“远涉肄业,集思广益,所以收远大之效”


  毫无疑问,曾国藩晚年所处的中国,其时代主题就是自强,“外攘之要莫如内修。刻下维持大局,以自强为主,以得人为先”。不过真正合乎要求的人才少得可怜。早在同治六年,曾国藩对彼时众高官之水准,就做出过洞若观火之判断:
  刘印渠(刘长佑)极长厚谦下,故做直督数年甚稳,其心地亦端正,性能下人,而非为保位之计。宫秀峰(官文)城府甚深,当胡文忠在时,面子极推让,然有占其地步处必力争,彼此不过敷衍而已,非诚交也。其心亦止容身保位,尚无险诐……左季高(左宗棠)喜出格恭维,凡人能屈体己甚者,多蒙不次之赏,此中素叵测而又善受人欺如此。李少荃(李瀚章)血性不如弟(李鸿章),而深稳过之。吴仲宣(吴棠)殊愦愦。沈幼丹(沈葆桢)自三年以前争饷后,至今未通信,其人大抵窄狭。彭雪芹(彭玉麟)光明俊伟,而本事不及杨厚庵(杨岳斌),杨厚庵颇狠。恽次山(恽世临)精核而非独当一面之才,实一好藩司,心地亦苦窄。老九(曾国荃)去年讦官不胜,极悔,亟思退。
  此番言论,可谓遍及时贤。透过曾氏之口,不难看出能入其青眼者,仅刘长佑、李鸿章、杨岳斌三位。为何曾如此苛刻,缘由就在于处在西力东侵、列强环伺的大变局中,只依靠那些可以平叛剿匪、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是远远不够的,洋务新政若想走向深入,必须有一批能够突破传统体制与文化藩篱,开拓出近代化境界的第一等人才。易言之,若将人才比作流水,以水济水,毫无效果,唯有觅到活水源头,改进水质,才可孕育出一等人才,推进自强事业更上层楼。
  育新人明摆着是一件远水不解近渴的事业。眼下的诸多棘手问题,待一二十年后方能成才的新人们来处理,早就严重到不可收拾。然而,就一国战略的高度考量,将来肩负清廷改革大业之辈,绝不是旧有体制所能培养。因此,曾意识到,十年来的洋务新政已遭遇极大瓶颈,必须启动留学计划,为中国未来储才,而当下的局面,仍须他这一代旧时代过渡人物勉强维持。自强,是数代人共同之目标,一代人又有一代之使命。各自时代责任不可越俎代庖、躐等而进,但须从长计议,预搭平台。
  基于此,曾国藩想到了一个人:容闳。根据容氏《西学东渐记》里所述,因深受西方文化浸染,且从旁观者角度审视,容闳认为彼时清廷最缺的是西式人才。即便曾国藩“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但真正对西方整个文明体系和文化结构有清晰认知的人,实际上是缺席的。所以容闳是怀揣着为中国开启留学教育计划的理想归国而来。
  1863年,曾、容二人首度晤面。曾国藩更关注引进建立新式机器厂事宜,故容“将教育计划暂束之高阁,而以机器厂为前提”。之后容闳与开明官员丁日昌交往甚笃,并于1867年特意撰写条陈四则,其中第二条即主张“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在其心目中,“此条陈之第一、三、四,特假以为陪衬;眼光所注而望其必成者,自在第二条”。   奈何此际时机并不成熟,丁日昌代容传达,并未得到期待之结果,一晃三载悠悠逝去。其实曾、李诸人早已意识到派人赴国外学习技艺文化之重要性。如李鸿章即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最大症结恐怕还是“端绪甚大,经纬需才,穷天下之力,犹虑莫殚莫究,病在无人”。然而清议如狼似虎,曾国藩、李鸿章都考虑没有恰当机会,贸然启动留学计划,势必招致舆论抨击,甚至会波及已有的自强事业,引发顿挫。就连主持中央洋务新政计划的恭亲王奕訢,虽觉得“由外国派员前来教习,若各省督抚处置不当,流弊原多,诚不若派员分往外国学习之便”,只是“惟此项人员急切实难其选”,“尚未尽合机宜”,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天津教案”戳破了所谓“同治中兴”的神话,也为容闳的计划提供了契机。一旦遭遇涉外冲突,列强声称陈兵海上,清政府便唯有示弱妥协,可见那些军械厂、机器厂并不足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经此一劫,曾国藩更加真切地意识到自身手中所握底牌之单薄,况且一生清誉已然被舆论吞噬殆尽,勿须顾忌,无可牵念,无所凭依,无路可退,曾终放下心中重重之自我禁抑,欣然应允了容闳的建议。坐镇两江后,曾与李鸿章、丁日昌、陈兰彬频繁函牍往来,协商幼童赴美留学具体细节。同治十年七月初三日,在与李鸿章会衔所奏《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中,曾写道:“远适肄业,集思广益,所以收远大之效也。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秘,苟非遍览久习,则本源无由洞彻,而曲折无以自明。古人谓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又曰百闻不如一见,比物此志也。况诚得其法,归而触类引申,视今日所为,孜孜以求者,不更扩充于无穷耶?”
  此理讲得透彻,看得长远,亦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领悟。容闳认为“天津教案”“使中国国家蒙极大之不幸。予乃因此不幸之结果,而引为实行教育计划之机会,洵匪夷所思。然使予之教育计划果得实行,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是因仇教之恶果,而转得维新之善因,在中国国家未始非塞翁失马,因祸得福也”。此判断的确看到了教案对曾国藩头脑之直接刺激,但毕竟容闳非曾心腹,难以窥知他人生最后两载在两江总督任上超乎想象、常年郁结的深沉忧痛。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幼童由上海启程,准备跨越漫长的太平洋,赴美求得新知。可惜的是,曾国藩已于当年初春溘然而逝,未能亲睹这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留学计划最终实现。
  感恩于曾国藩对幼童留美的力持,故容闳笔下的这位湖南佬近乎完美:“文正公一生之政绩,实无一污点。其正直廉洁忠诚诸德,皆足为后人模范。故其身虽逝,而名足千古。其才大而谦,气宏而凝,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亦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
  前面的评价称之为溢美,似都不过分。不过最后一句“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堪为高论。正因为浸润于旧教育,曾国藩身心包袱过重,矛盾过大,非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可革故鼎新之人。然他又屬“特产人物”,特就特在虽孱躯暮齿,饱受丛集事务、多故官场之烦扰,终在生命之烛临近燃灭之前,为中国近代化努力种下了一个希望,敞开了一扇窗口。
  当然,此举已达致曾国藩对时局认知的上限,却又远远高于彼时同侪。
其他文献
郑也夫先生新著《文明是副产品》,堪称是继《代价论》、《信任论》之后的第三论“文明论”,基本风格与前二者类似,但这本文明论关注更宏大,为人类文明寻找逻辑,大胆推论下缜密的逻辑,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外婚制的形成、农业的起源、文字的起源,还是造纸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背后的逻辑是它们都是非目的性的“副产品”。在这个共同逻辑之下,这每一项人类重大发明自身的形成逻辑都具有自身个性。因而阅读
丰子恺在评价弘一大师的时候说,人生的境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学术和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或灵性。  丰先生说,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有的人终其一生赖在一层楼上,他们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裕,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也就满足了;但有一部分人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欲望,想爬到二层楼去看看,或者久居于此,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
一  1942年1月19日,在战火纷飞的香港医院临时救护站,萧红留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去世时才三十一岁,确实不甘!  可是,萧红如果地下有知,她恐怕也无法料到当今学界会掀起如此强劲的“萧红热”:各类传记至今已有七十多部,相关研究论文更是成千上万难以计数;2011年3月其百年诞辰,三卷本两百万字的《萧红研究七十年
在大多数人看来,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区别在于:哲学家提倡抽象的思考,而日常人的思维方式则是具体、形象的。作为德意志观念论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更是被认为是在抽象思考这条道路上走到了极致。恩格斯曾说,黑格尔哲学乃是“倒立行走”,也就是说,它过于注重头脑和思考,而忽视了日常的现实生活。  然而,在黑格尔的作品中,有一篇奇文却让我们颠覆了对这位哲学家的以往印象。这篇文章名曰:《谁抽象地思考》。早期黑格尔著作
一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  ——西方谚语  对于犹太民族而言,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纪。  自希特勒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一场以犹太民族为主要迫害对象的大屠杀便拉开了历史序幕,以纳粹德国为首的反犹主义罪恶势力把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推向极端。从1933年至1945年的十二年间,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达六百万,其中仅儿童就超过一百万。被屠杀的犹太人人数占当时全世界犹太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魏征死后,唐朝太宗皇帝的感慨之悟,早已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唐皇李世民的镜子理论帮助他辅佐李渊灭隋建唐,继而开创贞观之治的宏图伟业。而当这一切成为历史,李氏父子亦成为照耀后世的一面镜子。不过,对历史这面镜子的观照,并不像端坐在铜镜前整理仪容那样简单,因为历史的确有可能像一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被人涂抹修饰一番。  读《大唐创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女性的典型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十分成功的,比如宁国府里大少奶奶秦可卿的形象,便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困惑和遗憾。而有关秦可卿的身世、死因以及丧葬的奢侈,大概是该书留给读者最大的谜团之一,也是至今让研究者争论不休、让读者最为不解的问题之一。秦可卿形象的矛盾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红楼梦》一书整体上所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同
我与郑小娟同志相识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她在湖南人民出版社担任少儿读物的美术编辑,好像还兼任了一個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我则是在右派被“改正”后,从南县的一个中学调回长沙,分配到湖南人民出版社担任副社长。那时,王勉思同志也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她是分管少儿读物出版工作的副社长,也是湖南少儿出版社的第一任社长。勉思是老共产党员,她对党忠诚,为人厚道,办事踏实,是非分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搞机构改
在明、清的笔记之林中,谢肇淛的《五杂俎》是一部见解平实通达、内容丰富而有系统、时代气息鲜明、文笔清新优美的著作,清代将此书列为禁毁书目,因而罕有流传。日本人颇喜谢肇淛的著述,《五杂俎》得以在彼地刊刻并流入中国。至1959年国内才有排印本行世,这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笔记,其价值和意义正逐渐呈现。  一  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长乐(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年轻时受知于王世懋、顾大典
叶嘉莹教授七十年前就学于顾随先生的课堂笔记,在漂泊异国他乡的变迁中保存了下来,实属不易,并由顾先生的后人整理成书出版,现已六次印刷,足见其分量。书中,顾随先生的讲课风格给人印象尤为深刻,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信马由缰、纵横驰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读后宛若亲聆了一堂古典诗词大家的课,所受教益匪浅。  顾随先生认为“诗心必为寂寞之心”,初识这个说法感到困惑,直到读完全书才明白先生关于诗人品质的深刻洞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