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体通过阅读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取前人和今人的社会角色示范,而不必重复经历其漫长的过程。同时阅读所得知识信息内化为个体的文化、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和改变人的心智结构和精神气质,长期的阅读,必然潜移默化,使阅读者养成具有浩然精神气质的“魅力社会人”,成为其贡献社会、再造新知识的潜能。同时,读者阅读的不同内容反映了他们社会化的不同定向和文化价值取向。阅读的范围和程度亦可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文化水准品位、兴趣和需求、信息知识的获取能力、社会积极性等。
关键词:读者 社会效能 社会化 社会权利 生活方式
关于读书和阅读对个人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人们已罗列众多,诸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一本好书,犹如与许多位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试图归纳梳理一下阅读对社会个体的效能。
一、阅读是读者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个体人格的健全与完善,能秉持社会正义,能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等。
人的社会化主要靠阅读。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间接的渠道来进行的。由于个体经历的有限性,个体社会化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如报纸、图书、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来实现。因此,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阅读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阅读文本文档成为最普遍、最方便地获取信息知识,完成其社会角色定位和社会行为塑造的有效手段。阅读为个人当下和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准备。在一个人的生涯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估计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用来从书报刊、网络阅读中获取知识信息营养。离开学校后,在继社会化过程中,阅读书报刊网络依然是一种恒定而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营养、不断完善自我社会角色定位的手段。阅读的社会化重在培养个体的知识涵养、精神气质、智力结构、道德品质,改善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阅读是成人的“敲门砖”。正如加拿大阅读史专家阿尔维托·曼古埃爾所说,在文字社会中,学习阅读算是一个入会仪式,一个告别依赖与不成熟沟通的通关仪式。学习阅读的小孩借由书本之途径得以参与集体的记忆,熟稔此一社会的共同过去——每一次阅读,他/她或多或少都会对此共同过去获得新知。例如在中世纪的犹太社会中,学习阅读是以公开的仪式来加以庆祝。“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
阅读使人生更丰富。读书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阅读能培养一个人的智力和想象力,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阅读必然导致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力的下降,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字激发思考和想象,阅读是使人生变得丰富的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没有自由和趣味的人生,关键是人被现实环境所困而封闭,不能在社会立足并取得较高的社会自由和社会地位。
阅读是读者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途径。阅读被誉为知识的侍女。早在1250年,法国大主教里夏尔·德· 富尼瓦尔就曾坦言:人生苦短,唯有通过文字借助他人的所得,才能尽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上帝赋予人类记忆,让他们通过眼耳并用,看图听音,形成记忆。而文本和图画也并非一成不变,每次重见或重听都会让人重新思考与建构。“每逢阅读,即使我不在你的眼前,文中的图画和词汇也会使我显现在你的脑海。”阅读再现过去,同时丰富了现在。
英国著名学者、藏书家、辞书编纂家、文学家塞缪尔 ·约翰逊曾说,“阅读是基石,普遍真理一定要从书中得到,并经受实践的检验。谈话获得的知识缺乏完整的体系。了解一个话题需要和上百个人对话。由此获得的知识参差不一、彼此相距甚远,从而无法让我们对真理产生全面的认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阅读就意味着学习,学习就是阅读,阅读是读者最重要探索求知的文化技能,正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阅读是读者娱乐消遣、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阅读本身是一种高尚有趣味的艺术享受。一篇散文和小说、一个幽默故事、一幅漫画,甚至一则新闻、一本历史书,都可能使人在一天的劳累后得到难得的休息和放松,调剂精神。对于体力和脑力劳动者,阅读更是一种“换脑筋”,对其恢复身心疲劳大有裨益。
欧洲早期的阅读多是通过口语进行的公共阅读,公众以在特定的场所如教堂、城市广场、节日集市等地听作者阅读文本为主,作者在朗读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过程中,其声音、语气、激情、外貌和气质,都为读者所关注,具有娱乐的功能。据《阅读的历史》记载,这种阅读方式最早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中止于公元6世纪,整个西方的中世纪都是听读的世纪,也是一种公众的社交娱乐活动,多数阅读活动包括朗诵会,都在白天进行。当西方走出中世纪,下层人民开始有书可读,朗读又变成一种休闲的居家朋友聚会的方式。现代人的朗诵诗歌和美文,依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带给人无穷的精神愉悦和享受。
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一文中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在一个农人晚间从辛苦的劳动中疲乏地回来的时候,使他得到安慰,感到快乐,使他恢复精神,忘掉繁重的劳动,使他的石硌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鲁迅先生也说,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就如同逛公园似的。如果每一个文本文档的作品都是连接着无限情(理)趣世界的大门,那阅读就是打开大门的钥匙,只要被打开,就会使我们进入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其乐无穷。
阅读甚至可以治疗众多的精神疾病。古时希腊、罗马的医生,甚至开出“阅读”处方,让病人调养心神。中世纪时,欧洲不少牧师把阅读视为消除烦恼的灵丹妙药,因为阅读行为中蕴含着莫大的慰藉。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阅读疗法”治疗现代人的精神疾病开始逐步盛行。说明阅读的确能娱悦身心。 阅读使人更理性。如前所述,以文本为基础的阅读文化具有冷静、严肃、客觀、抽象、理性、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思维特征。因为阅读时,读者往往孤立地面对文本,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面对文本上的句子,读者看到的是冷静的严肃的抽象文字符号,读者需要跟随一条思路,依据线型富有逻辑的理性展开。相对看电影、电视、上网等生动、写实、感性、互动、激情、娱乐的其他活动,阅读是一件比较严肃而冷静、孤独而抽象的理性活动,需要读者有较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这是电视、网络等音像接收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美国著名传媒批评家尼尔·伯兹曼在《娱乐至死》和《消逝的童年》中认为娱乐是电视的主题,正如思想是书籍和阅读的主题。16—19世纪的美国之所以被认为是“理性时代”,一大原因就是当时的主要传媒是印刷品。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这个发明是与印刷文化的普遍推广和现代学校的建立直接有关的。印刷文化的推广表明,书写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书写能力,才能进入成人社会,才能了解社会的文化秘密,才能与社会公众对话。现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儿童的书写能力,为他们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如此一来,儿童与成人的世界就被读写能力的门槛隔开,至此童年和成年两个概念才从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上诞生。
然而时至现代,成人世界的文化与规则再一次不再是秘密。在一个拥有电视的时代,一切的信息都基本不受限制地被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样原来被读写能力所限制的成人世界的信息就以影音形式以极大的数量与速度入侵着儿童的世界。如此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限就变得愈加模糊,导致童年的消逝,即儿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儿童化”。电视以不容置疑的姿态从父母的怀中夺走孩子,现代“孤儿”都在电视、电脑和手机的陪伴下长大,而父母只不过是替他们付账单的人。电视将人们带入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淹没,沦为边缘化的小众文化,影像受众远超文字读者,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
在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介环境下长大的新一代与在纯文本阅读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是不同的。换言之,一个人通过阅读的社会化过程与通过电视、网络的社会化过程,其人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阅读培养冷静、严肃、客观、抽象、理性、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思维特征和气质,而电视、电脑和手机则培养相较感性、互动、激情、娱乐、浮躁的人格特征和气质。现代传媒包括电视、电脑和手机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出现的社会问题,从反面证明,阅读在人的社会化和智力成长中起着的良好作用。
总之,文本的阅读在个体的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取前人和今人的社会角色示范,而不必重复经历其漫长的过程。同时阅读所得知识信息内化为个体的文化、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和改变人的心智结构和精神气质,长期的阅读,必然潜移默化,使阅读者养成具有浩然精神气质的“魅力社会人”,成为其贡献社会、再造新知识的潜能。同时,读者阅读的不同内容反映了他们社会化的不同定向和文化价值取向。阅读的范围和程度亦可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文化水准品位、兴趣和需求、信息知识的获取能力、社会积极性等。
二、阅读成为现代读者的基本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阅读是以汲取知识、信息、情感、社会价值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生活的根本特征。阅读也成为现代人除衣、食、住、行、劳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对现代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来说,阅读为了生活,阅读就是生活。一个人如果一辈子不会阅读,就一辈子不会生活。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把知识信息转化为生活本领的过程。
阅读还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成了年轻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信息交流联络的工具,更能说明信息交流对人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说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行为主要是衣、食、劳,工商文明时代主要是衣、食、住、行、劳,那么,信息时代人类行为就主要是衣、食、住、行、劳、信了。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古国,先民早就崇尚阅读这种生活方式。在农耕文明时代,我国民间即流传“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千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的格言,传统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就是“公卿白屋”“渔樵耕读”,阅读是当时上流社会美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现代数字信息社会,作为一个以语言文字和文本文档为媒介的“符号社会”,阅读更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像衣食住行一样,成为人的生存不可或缺的手段,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个体要在社会上立足,要取得必要的生存技能和手段,要摆脱个体的孤寂,要获取更多的社会、自然的“自由”,就必须成为一个“符号人”,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本领。对于现代人,就如吸氧、喝水维持人的生命体一样,阅读则既是维持人的生命体的需要,更是维持人的社会体的需要。
阅读是现代化生活的美好元素和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现代人探索求知、修身养性、休闲消遣、社交娱乐……哪一样都离不开阅读。公众对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有更平等的阅读权益,期待更多的优质出版物可供选择,向往更多更好的阅读交流场所,期待更愉悦的阅读互动交流体验……这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索契电视台专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领导干部要善读书”。2006年2月17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谈读书,“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说:“我讲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系统地阐述了他对阅读的观点。 三、阅读是读者的社会权利和责任
阅读这种生存和竞争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体自身的命运,也关乎个体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在自然界的生存压力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要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自由和幸福,必须具备必要的生存和竞争本领。阅读以语言文字记录认识、思想、情感内容的文本为基础,是人类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个体生存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从人类阅读史的角度来说,阅读的普及和阅读方式的变革,凸显读者的社会权利和责任,推动了社会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布的《图书宪章》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社会有责任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享有阅读的利益。”
个体默读彰显了独立、自由、批判、创新精神。被动听牧师阅读、解释经典是“中世纪阅读”的本质特征。1450年,金属活字印刷在德国美因茨问世,极大地解放了书籍生产力,书籍的越来越多,人类的阅读方式逐渐从教条的、集体听读的二维阅读方式向读者个体自由的默读的阅读方式转变,由于默读要求读者积极参与,读者转而成为行为人,作者则仅仅沦为引导,在沉默、素未谋面的读者面前展现出一条道路。读者阅读自由权利得到保障,逐步开始对自己的阅读负起责任,实现向积极、主动、怀疑性阅读的转变。在印刷术的推动下,可供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更多读者得以选择自己想读的书,并私下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书的内容加以品评和阐释,挣脱了经院牧师口述的传统和统一认知,从此西方文化打破了中世纪思想的禁锢得以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读者摆脱教区牧师,开始独立阅读《圣经》,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逐步涉猎非宗教出版物,如回归古典,阅读古希腊哲学家的文本,印刷成书并广泛传播,迅速摆脱经院主义的影响,从而兴起汹涌澎湃的知识创新浪潮,他们凭借自己的天资秉赋推动社会进步,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进而彻底打破了教会对知识的垄断。从此,阅读者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新知。这预示着阅读领域的革命,更标志着整个欧洲的社会革命。文本阅读的影响力渗透到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预示着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一场社会、知识革命即“文艺复兴”运动的来临。由印刷术技术进步带来的阅读方式的变革释放了书写文本的力量,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动力,加快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步伐。
我国读书人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清末洋务运动带来西学和现代书报刊的阅读兴起,直至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一代读书人提倡白话文的写作,极大地普及了阅读。1919年的五四运动更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知识分子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夺得先声。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也是以《读书》杂志的“读书无禁区”卷首语吹响解放思想的集结号。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促进全民阅读,更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读书,负起作为世界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和责任培养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促进全民阅读。阅读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来说,既是需要提供切实保障的基本生存权利,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权利。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有必要提高公民的阅读素养,促进全民阅读。
四、阅读是读者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
阅读能力运用的频率和效果就成为一个人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阅读是一种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吸取知识信息交流情感的能力。一个人具不具有阅读这种能力、这种阅读能力的高低和水平,以及这种阅读能力运用的频率和效果就成为这个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因此有“你手中的书正在泄露你的社会地位”之说。阅读把人分类,阅读成为社会“文化人”的标志。
从世界阅读史来说,人类自结绳记事起,阅读就是少数人的能力和权力,是社会特权阶级掌握的工具。无论是印加人最初阅读不同色彩的结绳记号以了解商品的交易过程,还是法国人在万年前阅读鹅卵石上的图样记事,还有后来的苏美尔人发明的书写系列符号,世界上最早的主动阅读者都看到的是一个结构简单的文本(名称、商品、金额),统治者一旦控制了这种文本,就意味着被赋予了某种权力。据考古发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乌尔地区最大的城市只有12000人,但能阅读的最多只有120人,读写能力是达官显贵的特征之一,“正是这种能力把贵族定位为一个与众不同的阶层,受人敬重和崇拜”。
阅读有助于信息的获取和控制。对此,埃及人比开创完全书写的苏美尔人体会更为深刻,能书写会阅读的人从未超过百分之一,“由于社会精英早已攫取了书写的社会权力,再者,埃及的大量阅读都是行政类的,阅读行为的实施者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因此,精英地位完全等同于读写能力”。后期埃及的法老都能识字读写。能读写者乃是古代获得高贵地位的必要条件。在古印度,阅读和书写是社会等级地位的象征,阅读限定于高等级社会阶层,并主要用于确证和巩固经济权力。在我国,据考古发现,最早能阅读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的是殷商时期的王公贵族和占卜的祭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只有他们才有阅读和解释文本文字的权力。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士大夫、政府官员、宗教学者等少数上层人士掌握阅读权力也就是对经典和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能读善写才能成为“人上人”,我国古代几千年来的达官贵人的藏书楼只面向家族和亲朋借阅、不向社会开放就是明证。
阅读把人培养成精神贵族。19世纪中期,在多数发达国家,阅读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能力,不识字、不能阅读被社会视为耻辱。而在20世紀的发达国家,如果没有阅读能力,则根本无法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在当今这个时代,阅读成为人们的衣食父母。文盲甚至比残疾人更为悲惨,因为其心灵被放逐。阅读成为我们人类社会的“会员证”。
即使到了阅读逐步普及的现代社会,能阅读能书写依然是文化人的入门证。阅读作为受教育的标志,把人分为不同的人群和阶层,并能据此判定其在社会地位、职业类别、家庭收入、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差别,阅读能力和阅读的深度、广度成为衡量个人社会修养、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阅读把人培养成精神贵族。显然一个文盲和一位读者的社会地位是不能相等的,能书善读者更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一个初中的阅读者与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读者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会是一样的。一位著作等身的科学家读者与一位研究生读者他们的社会身份也是不同的。能阅读某一专业读物并与同专业人士深入对话者,掌握一门和多门外语并熟练运用进行跨国交流者,掌握古文并熟练运用能阅读古籍者,掌握计算机并进行专业运用者,能领略网络信息世界变化者,这无疑都是社会的精英和主流人士。现代的白领,阅读成为他们的“衣食父母”。
“胸有诗书气自华。”由阅读的能力、阅读的购买力、阅读的经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阅读的品位、阅读的成效、阅读的创造力等共同构成阅读个体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是现代社会对读者的印记、鼓励和褒奖,是识别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因此,阅读是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
关键词:读者 社会效能 社会化 社会权利 生活方式
关于读书和阅读对个人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人们已罗列众多,诸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一本好书,犹如与许多位高尚的人谈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试图归纳梳理一下阅读对社会个体的效能。
一、阅读是读者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个体人格的健全与完善,能秉持社会正义,能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等。
人的社会化主要靠阅读。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间接的渠道来进行的。由于个体经历的有限性,个体社会化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如报纸、图书、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来实现。因此,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阅读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阅读文本文档成为最普遍、最方便地获取信息知识,完成其社会角色定位和社会行为塑造的有效手段。阅读为个人当下和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准备。在一个人的生涯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估计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用来从书报刊、网络阅读中获取知识信息营养。离开学校后,在继社会化过程中,阅读书报刊网络依然是一种恒定而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营养、不断完善自我社会角色定位的手段。阅读的社会化重在培养个体的知识涵养、精神气质、智力结构、道德品质,改善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阅读是成人的“敲门砖”。正如加拿大阅读史专家阿尔维托·曼古埃爾所说,在文字社会中,学习阅读算是一个入会仪式,一个告别依赖与不成熟沟通的通关仪式。学习阅读的小孩借由书本之途径得以参与集体的记忆,熟稔此一社会的共同过去——每一次阅读,他/她或多或少都会对此共同过去获得新知。例如在中世纪的犹太社会中,学习阅读是以公开的仪式来加以庆祝。“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
阅读使人生更丰富。读书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阅读能培养一个人的智力和想象力,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阅读必然导致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力的下降,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字激发思考和想象,阅读是使人生变得丰富的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没有自由和趣味的人生,关键是人被现实环境所困而封闭,不能在社会立足并取得较高的社会自由和社会地位。
阅读是读者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途径。阅读被誉为知识的侍女。早在1250年,法国大主教里夏尔·德· 富尼瓦尔就曾坦言:人生苦短,唯有通过文字借助他人的所得,才能尽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上帝赋予人类记忆,让他们通过眼耳并用,看图听音,形成记忆。而文本和图画也并非一成不变,每次重见或重听都会让人重新思考与建构。“每逢阅读,即使我不在你的眼前,文中的图画和词汇也会使我显现在你的脑海。”阅读再现过去,同时丰富了现在。
英国著名学者、藏书家、辞书编纂家、文学家塞缪尔 ·约翰逊曾说,“阅读是基石,普遍真理一定要从书中得到,并经受实践的检验。谈话获得的知识缺乏完整的体系。了解一个话题需要和上百个人对话。由此获得的知识参差不一、彼此相距甚远,从而无法让我们对真理产生全面的认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阅读就意味着学习,学习就是阅读,阅读是读者最重要探索求知的文化技能,正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阅读是读者娱乐消遣、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阅读本身是一种高尚有趣味的艺术享受。一篇散文和小说、一个幽默故事、一幅漫画,甚至一则新闻、一本历史书,都可能使人在一天的劳累后得到难得的休息和放松,调剂精神。对于体力和脑力劳动者,阅读更是一种“换脑筋”,对其恢复身心疲劳大有裨益。
欧洲早期的阅读多是通过口语进行的公共阅读,公众以在特定的场所如教堂、城市广场、节日集市等地听作者阅读文本为主,作者在朗读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过程中,其声音、语气、激情、外貌和气质,都为读者所关注,具有娱乐的功能。据《阅读的历史》记载,这种阅读方式最早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中止于公元6世纪,整个西方的中世纪都是听读的世纪,也是一种公众的社交娱乐活动,多数阅读活动包括朗诵会,都在白天进行。当西方走出中世纪,下层人民开始有书可读,朗读又变成一种休闲的居家朋友聚会的方式。现代人的朗诵诗歌和美文,依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带给人无穷的精神愉悦和享受。
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一文中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在一个农人晚间从辛苦的劳动中疲乏地回来的时候,使他得到安慰,感到快乐,使他恢复精神,忘掉繁重的劳动,使他的石硌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鲁迅先生也说,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就如同逛公园似的。如果每一个文本文档的作品都是连接着无限情(理)趣世界的大门,那阅读就是打开大门的钥匙,只要被打开,就会使我们进入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其乐无穷。
阅读甚至可以治疗众多的精神疾病。古时希腊、罗马的医生,甚至开出“阅读”处方,让病人调养心神。中世纪时,欧洲不少牧师把阅读视为消除烦恼的灵丹妙药,因为阅读行为中蕴含着莫大的慰藉。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阅读疗法”治疗现代人的精神疾病开始逐步盛行。说明阅读的确能娱悦身心。 阅读使人更理性。如前所述,以文本为基础的阅读文化具有冷静、严肃、客觀、抽象、理性、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思维特征。因为阅读时,读者往往孤立地面对文本,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面对文本上的句子,读者看到的是冷静的严肃的抽象文字符号,读者需要跟随一条思路,依据线型富有逻辑的理性展开。相对看电影、电视、上网等生动、写实、感性、互动、激情、娱乐的其他活动,阅读是一件比较严肃而冷静、孤独而抽象的理性活动,需要读者有较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这是电视、网络等音像接收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美国著名传媒批评家尼尔·伯兹曼在《娱乐至死》和《消逝的童年》中认为娱乐是电视的主题,正如思想是书籍和阅读的主题。16—19世纪的美国之所以被认为是“理性时代”,一大原因就是当时的主要传媒是印刷品。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这个发明是与印刷文化的普遍推广和现代学校的建立直接有关的。印刷文化的推广表明,书写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书写能力,才能进入成人社会,才能了解社会的文化秘密,才能与社会公众对话。现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儿童的书写能力,为他们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如此一来,儿童与成人的世界就被读写能力的门槛隔开,至此童年和成年两个概念才从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上诞生。
然而时至现代,成人世界的文化与规则再一次不再是秘密。在一个拥有电视的时代,一切的信息都基本不受限制地被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样原来被读写能力所限制的成人世界的信息就以影音形式以极大的数量与速度入侵着儿童的世界。如此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限就变得愈加模糊,导致童年的消逝,即儿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儿童化”。电视以不容置疑的姿态从父母的怀中夺走孩子,现代“孤儿”都在电视、电脑和手机的陪伴下长大,而父母只不过是替他们付账单的人。电视将人们带入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淹没,沦为边缘化的小众文化,影像受众远超文字读者,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
在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介环境下长大的新一代与在纯文本阅读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是不同的。换言之,一个人通过阅读的社会化过程与通过电视、网络的社会化过程,其人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阅读培养冷静、严肃、客观、抽象、理性、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思维特征和气质,而电视、电脑和手机则培养相较感性、互动、激情、娱乐、浮躁的人格特征和气质。现代传媒包括电视、电脑和手机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出现的社会问题,从反面证明,阅读在人的社会化和智力成长中起着的良好作用。
总之,文本的阅读在个体的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取前人和今人的社会角色示范,而不必重复经历其漫长的过程。同时阅读所得知识信息内化为个体的文化、道德修养,还可以培养和改变人的心智结构和精神气质,长期的阅读,必然潜移默化,使阅读者养成具有浩然精神气质的“魅力社会人”,成为其贡献社会、再造新知识的潜能。同时,读者阅读的不同内容反映了他们社会化的不同定向和文化价值取向。阅读的范围和程度亦可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文化水准品位、兴趣和需求、信息知识的获取能力、社会积极性等。
二、阅读成为现代读者的基本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阅读是以汲取知识、信息、情感、社会价值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生活的根本特征。阅读也成为现代人除衣、食、住、行、劳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对现代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来说,阅读为了生活,阅读就是生活。一个人如果一辈子不会阅读,就一辈子不会生活。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把知识信息转化为生活本领的过程。
阅读还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成了年轻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信息交流联络的工具,更能说明信息交流对人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说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行为主要是衣、食、劳,工商文明时代主要是衣、食、住、行、劳,那么,信息时代人类行为就主要是衣、食、住、行、劳、信了。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古国,先民早就崇尚阅读这种生活方式。在农耕文明时代,我国民间即流传“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千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的格言,传统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就是“公卿白屋”“渔樵耕读”,阅读是当时上流社会美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现代数字信息社会,作为一个以语言文字和文本文档为媒介的“符号社会”,阅读更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像衣食住行一样,成为人的生存不可或缺的手段,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个体要在社会上立足,要取得必要的生存技能和手段,要摆脱个体的孤寂,要获取更多的社会、自然的“自由”,就必须成为一个“符号人”,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本领。对于现代人,就如吸氧、喝水维持人的生命体一样,阅读则既是维持人的生命体的需要,更是维持人的社会体的需要。
阅读是现代化生活的美好元素和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现代人探索求知、修身养性、休闲消遣、社交娱乐……哪一样都离不开阅读。公众对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有更平等的阅读权益,期待更多的优质出版物可供选择,向往更多更好的阅读交流场所,期待更愉悦的阅读互动交流体验……这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索契电视台专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领导干部要善读书”。2006年2月17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谈读书,“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说:“我讲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系统地阐述了他对阅读的观点。 三、阅读是读者的社会权利和责任
阅读这种生存和竞争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体自身的命运,也关乎个体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在自然界的生存压力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要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自由和幸福,必须具备必要的生存和竞争本领。阅读以语言文字记录认识、思想、情感内容的文本为基础,是人类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个体生存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从人类阅读史的角度来说,阅读的普及和阅读方式的变革,凸显读者的社会权利和责任,推动了社会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布的《图书宪章》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社会有责任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享有阅读的利益。”
个体默读彰显了独立、自由、批判、创新精神。被动听牧师阅读、解释经典是“中世纪阅读”的本质特征。1450年,金属活字印刷在德国美因茨问世,极大地解放了书籍生产力,书籍的越来越多,人类的阅读方式逐渐从教条的、集体听读的二维阅读方式向读者个体自由的默读的阅读方式转变,由于默读要求读者积极参与,读者转而成为行为人,作者则仅仅沦为引导,在沉默、素未谋面的读者面前展现出一条道路。读者阅读自由权利得到保障,逐步开始对自己的阅读负起责任,实现向积极、主动、怀疑性阅读的转变。在印刷术的推动下,可供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更多读者得以选择自己想读的书,并私下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书的内容加以品评和阐释,挣脱了经院牧师口述的传统和统一认知,从此西方文化打破了中世纪思想的禁锢得以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读者摆脱教区牧师,开始独立阅读《圣经》,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逐步涉猎非宗教出版物,如回归古典,阅读古希腊哲学家的文本,印刷成书并广泛传播,迅速摆脱经院主义的影响,从而兴起汹涌澎湃的知识创新浪潮,他们凭借自己的天资秉赋推动社会进步,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进而彻底打破了教会对知识的垄断。从此,阅读者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新知。这预示着阅读领域的革命,更标志着整个欧洲的社会革命。文本阅读的影响力渗透到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预示着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一场社会、知识革命即“文艺复兴”运动的来临。由印刷术技术进步带来的阅读方式的变革释放了书写文本的力量,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动力,加快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步伐。
我国读书人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清末洋务运动带来西学和现代书报刊的阅读兴起,直至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一代读书人提倡白话文的写作,极大地普及了阅读。1919年的五四运动更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知识分子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夺得先声。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也是以《读书》杂志的“读书无禁区”卷首语吹响解放思想的集结号。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促进全民阅读,更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读书,负起作为世界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和责任培养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促进全民阅读。阅读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来说,既是需要提供切实保障的基本生存权利,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权利。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有必要提高公民的阅读素养,促进全民阅读。
四、阅读是读者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
阅读能力运用的频率和效果就成为一个人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阅读是一种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吸取知识信息交流情感的能力。一个人具不具有阅读这种能力、这种阅读能力的高低和水平,以及这种阅读能力运用的频率和效果就成为这个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因此有“你手中的书正在泄露你的社会地位”之说。阅读把人分类,阅读成为社会“文化人”的标志。
从世界阅读史来说,人类自结绳记事起,阅读就是少数人的能力和权力,是社会特权阶级掌握的工具。无论是印加人最初阅读不同色彩的结绳记号以了解商品的交易过程,还是法国人在万年前阅读鹅卵石上的图样记事,还有后来的苏美尔人发明的书写系列符号,世界上最早的主动阅读者都看到的是一个结构简单的文本(名称、商品、金额),统治者一旦控制了这种文本,就意味着被赋予了某种权力。据考古发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乌尔地区最大的城市只有12000人,但能阅读的最多只有120人,读写能力是达官显贵的特征之一,“正是这种能力把贵族定位为一个与众不同的阶层,受人敬重和崇拜”。
阅读有助于信息的获取和控制。对此,埃及人比开创完全书写的苏美尔人体会更为深刻,能书写会阅读的人从未超过百分之一,“由于社会精英早已攫取了书写的社会权力,再者,埃及的大量阅读都是行政类的,阅读行为的实施者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因此,精英地位完全等同于读写能力”。后期埃及的法老都能识字读写。能读写者乃是古代获得高贵地位的必要条件。在古印度,阅读和书写是社会等级地位的象征,阅读限定于高等级社会阶层,并主要用于确证和巩固经济权力。在我国,据考古发现,最早能阅读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的是殷商时期的王公贵族和占卜的祭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只有他们才有阅读和解释文本文字的权力。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士大夫、政府官员、宗教学者等少数上层人士掌握阅读权力也就是对经典和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能读善写才能成为“人上人”,我国古代几千年来的达官贵人的藏书楼只面向家族和亲朋借阅、不向社会开放就是明证。
阅读把人培养成精神贵族。19世纪中期,在多数发达国家,阅读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能力,不识字、不能阅读被社会视为耻辱。而在20世紀的发达国家,如果没有阅读能力,则根本无法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在当今这个时代,阅读成为人们的衣食父母。文盲甚至比残疾人更为悲惨,因为其心灵被放逐。阅读成为我们人类社会的“会员证”。
即使到了阅读逐步普及的现代社会,能阅读能书写依然是文化人的入门证。阅读作为受教育的标志,把人分为不同的人群和阶层,并能据此判定其在社会地位、职业类别、家庭收入、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差别,阅读能力和阅读的深度、广度成为衡量个人社会修养、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阅读把人培养成精神贵族。显然一个文盲和一位读者的社会地位是不能相等的,能书善读者更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一个初中的阅读者与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读者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会是一样的。一位著作等身的科学家读者与一位研究生读者他们的社会身份也是不同的。能阅读某一专业读物并与同专业人士深入对话者,掌握一门和多门外语并熟练运用进行跨国交流者,掌握古文并熟练运用能阅读古籍者,掌握计算机并进行专业运用者,能领略网络信息世界变化者,这无疑都是社会的精英和主流人士。现代的白领,阅读成为他们的“衣食父母”。
“胸有诗书气自华。”由阅读的能力、阅读的购买力、阅读的经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阅读的品位、阅读的成效、阅读的创造力等共同构成阅读个体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是现代社会对读者的印记、鼓励和褒奖,是识别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因此,阅读是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