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在物资匮乏年代属于奢侈品,普通百姓家难得一见。当物资丰富起来,牛奶摆上寻常百姓餐桌,关于牛奶的各类传言始终不绝于耳。
“喝牛奶致癌”“牛奶水果不能同吃”“吃榴莲喝牛奶会中毒”“喝高温灭菌奶会喝下大量防腐剂”……喝还是不喝,如何喝,成为摆在老百姓面前的难题。
牛奶会致癌吗?
一篇名为《牛奶将人类送入坟墓》的文章在微信圈被疯传。此文称:“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确实证据。美国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牛奶中的IGF- 1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研究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牛奶里的酪蛋白会促进各阶段癌症。”
IGF- 1的全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人体内本身就含有IGF- 1,它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姚颖教授表示,牛奶中IGF- 1的含量很低,经过加热后,进入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活性,况且不一定完全被人体消化吸收,一般不会构成健康隐患。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尚未遇到一例牛奶致癌病例。
“牛奶中的酪蛋白会促进各阶段癌症”,经查资料发现,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十几年前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的大鼠发生肝癌的数量较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
姚颖教授表示,这个实验结果在此后的十多年中流传甚广,不断在各种牛奶致癌版本中被提及,但黄曲霉素这一重大致癌物前提却被忽略。有些流言只截取一部分资料,曲解事实,想借此混淆视听,大家看到类似传言时不要过度惊慌。假如没有黄曲霉素这类致癌物,酪蛋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而且在实验中,酪蛋白是作为大鼠唯一的蛋白质来源,在普通人的饮食结构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坎贝尔研究的是酪蛋白,并没有说牛奶会致癌,直接得出“牛奶促发癌症”的结论是误导。
坎贝尔教授本人也曾表示,这一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是说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对健康有不良作用。即使是酪蛋白,坎贝尔教授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他在专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写道:癌细胞增殖,只在老鼠摄入的酪蛋白“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才会发生。
睡前一杯牛奶有助睡眠?
“牛奶具有助眠效果。睡眠不好的人在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这个观点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在有助睡眠的食物中,牛奶在大众印象中也是排名第一。事实果真如此吗?
牛奶具有助眠效果,很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乳品中富含的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一种叫作“血清素”的物质,血清素能作用于神经,使人感到安宁和放松,促进情绪的稳定。每100g牛奶中色氨酸含量为44mg,一小份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总量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牛奶里的色氨酸要到达大脑里,也没预想的那么容易。长期的宣传让不少人对热牛奶能安眠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热牛奶能够助眠”的积极心理疏导能够舒缓神经,帮助入睡,而非牛奶本身产生的助眠效果。
姚颖教授认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临睡前喝奶,会增加起夜的几率,反而可能不利于睡眠。如果对牛奶有营养需求,可以在晚上喝,但不必非要在临睡前喝,可在睡前两小时喝。有两类人更不宜在睡前喝牛奶。一类是肾结石病人。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奶中钙通过肾脏排出的高峰在饮用后2~3小时,如果临睡前喝牛奶,高峰时间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易患结石。另一类是服丹参片的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丹参分子结构上有羟基氧、酮基氧,可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丹参药效。
牛奶水果不能同吃?
“榴莲加牛奶,毒过眼镜蛇。年仅28岁的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吃了很多榴莲后喝牛奶,导致咖啡因中毒致死。”“把橘汁倒进牛奶,会产生絮状沉淀,喝牛奶前后1小时内不能吃酸味水果。”微信圈和网站中类似关于牛奶与水果搭配禁忌的文章总是特别吸引人眼球,事实有这么恐怖吗?
据网络搜索,“年仅28岁的在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章中,要么是吃榴莲后喝了酒,要么是喝可乐,近段时间变成喝牛奶,最后都是咖啡因中毒血压飙升致死。但是,搜索报纸新闻,并没有“客死泰国的中国游客”的报道,文章的真实性可疑。
姚颖教授说,在牛奶中兑入橘汁这类高果酸的果汁,就会产生絮状的蛋白质凝结,发生蛋白质变性,但这种变性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只有少数人会引起肠胃不适。水果和牛奶是好搭档,牛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水果一般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两者堪称绝配。牛奶水果同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问题,还会让营养更均衡。如果实在不放心,可间隔少量时间。食物相克导致身体不适甚至致人死亡,很可能是食物本身被污染或者巧合,在公众中以讹传讹;还有可能是食用者体质特殊,产生食物过敏。
高温灭菌奶含有大量防腐剂?
“你是想喝防腐剂还是牛奶?当然应该买保质期短的!鲜牛奶就应该是刚挤出来的牛奶,营养最充分,毫无添加剂。生牛奶的保质期短,是因为没放添加剂。”“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类似关于高温灭菌奶对人体有害的传言很容易蛊惑人心,被大量转发传播。
牛奶产品主要有三类:未经杀菌的鲜牛奶、巴氏消毒鲜牛奶和高温灭菌牛奶。在我国,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未经杀菌的鲜牛奶不宜直接食用,因为牛奶养殖场的卫生条件难达到要求。巴氏消毒鲜牛奶是将生奶加热到72℃~85℃之间烧15秒,瞬间杀死致病微生物,保留有益菌群。超高温灭菌奶是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135℃到150℃,4到15秒)处理的牛奶,保质期最長可达180天。
姚颖教授说,巴氏消毒鲜牛奶和高温灭菌牛奶都不含防腐剂。牛奶是通过高温消毒、灭菌等步骤,达到保质期的要求,与防腐剂无关。巴氏消毒鲜牛奶保质期一般在48小时内,营养价值与鲜牛奶差异不大,B族维生素的损失仅为10%左右。高温灭菌是方便牛奶的储存与运输,对牛奶中脂肪、矿物质及主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构成较大影响,同时,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营养价值只有极微量的改变。对牛奶的加工是为了保障牛奶在饮用之前不变质,不会破坏牛奶本身的营养,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喝牛奶致癌”“牛奶水果不能同吃”“吃榴莲喝牛奶会中毒”“喝高温灭菌奶会喝下大量防腐剂”……喝还是不喝,如何喝,成为摆在老百姓面前的难题。
牛奶会致癌吗?
一篇名为《牛奶将人类送入坟墓》的文章在微信圈被疯传。此文称:“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确实证据。美国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牛奶中的IGF- 1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研究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牛奶里的酪蛋白会促进各阶段癌症。”
IGF- 1的全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人体内本身就含有IGF- 1,它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姚颖教授表示,牛奶中IGF- 1的含量很低,经过加热后,进入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活性,况且不一定完全被人体消化吸收,一般不会构成健康隐患。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尚未遇到一例牛奶致癌病例。
“牛奶中的酪蛋白会促进各阶段癌症”,经查资料发现,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十几年前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的大鼠发生肝癌的数量较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
姚颖教授表示,这个实验结果在此后的十多年中流传甚广,不断在各种牛奶致癌版本中被提及,但黄曲霉素这一重大致癌物前提却被忽略。有些流言只截取一部分资料,曲解事实,想借此混淆视听,大家看到类似传言时不要过度惊慌。假如没有黄曲霉素这类致癌物,酪蛋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而且在实验中,酪蛋白是作为大鼠唯一的蛋白质来源,在普通人的饮食结构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坎贝尔研究的是酪蛋白,并没有说牛奶会致癌,直接得出“牛奶促发癌症”的结论是误导。
坎贝尔教授本人也曾表示,这一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是说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对健康有不良作用。即使是酪蛋白,坎贝尔教授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他在专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写道:癌细胞增殖,只在老鼠摄入的酪蛋白“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才会发生。
睡前一杯牛奶有助睡眠?
“牛奶具有助眠效果。睡眠不好的人在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这个观点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在有助睡眠的食物中,牛奶在大众印象中也是排名第一。事实果真如此吗?
牛奶具有助眠效果,很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乳品中富含的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一种叫作“血清素”的物质,血清素能作用于神经,使人感到安宁和放松,促进情绪的稳定。每100g牛奶中色氨酸含量为44mg,一小份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总量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牛奶里的色氨酸要到达大脑里,也没预想的那么容易。长期的宣传让不少人对热牛奶能安眠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热牛奶能够助眠”的积极心理疏导能够舒缓神经,帮助入睡,而非牛奶本身产生的助眠效果。
姚颖教授认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临睡前喝奶,会增加起夜的几率,反而可能不利于睡眠。如果对牛奶有营养需求,可以在晚上喝,但不必非要在临睡前喝,可在睡前两小时喝。有两类人更不宜在睡前喝牛奶。一类是肾结石病人。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奶中钙通过肾脏排出的高峰在饮用后2~3小时,如果临睡前喝牛奶,高峰时间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易患结石。另一类是服丹参片的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丹参分子结构上有羟基氧、酮基氧,可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丹参药效。
牛奶水果不能同吃?
“榴莲加牛奶,毒过眼镜蛇。年仅28岁的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吃了很多榴莲后喝牛奶,导致咖啡因中毒致死。”“把橘汁倒进牛奶,会产生絮状沉淀,喝牛奶前后1小时内不能吃酸味水果。”微信圈和网站中类似关于牛奶与水果搭配禁忌的文章总是特别吸引人眼球,事实有这么恐怖吗?
据网络搜索,“年仅28岁的在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章中,要么是吃榴莲后喝了酒,要么是喝可乐,近段时间变成喝牛奶,最后都是咖啡因中毒血压飙升致死。但是,搜索报纸新闻,并没有“客死泰国的中国游客”的报道,文章的真实性可疑。
姚颖教授说,在牛奶中兑入橘汁这类高果酸的果汁,就会产生絮状的蛋白质凝结,发生蛋白质变性,但这种变性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只有少数人会引起肠胃不适。水果和牛奶是好搭档,牛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水果一般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两者堪称绝配。牛奶水果同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问题,还会让营养更均衡。如果实在不放心,可间隔少量时间。食物相克导致身体不适甚至致人死亡,很可能是食物本身被污染或者巧合,在公众中以讹传讹;还有可能是食用者体质特殊,产生食物过敏。
高温灭菌奶含有大量防腐剂?
“你是想喝防腐剂还是牛奶?当然应该买保质期短的!鲜牛奶就应该是刚挤出来的牛奶,营养最充分,毫无添加剂。生牛奶的保质期短,是因为没放添加剂。”“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类似关于高温灭菌奶对人体有害的传言很容易蛊惑人心,被大量转发传播。
牛奶产品主要有三类:未经杀菌的鲜牛奶、巴氏消毒鲜牛奶和高温灭菌牛奶。在我国,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未经杀菌的鲜牛奶不宜直接食用,因为牛奶养殖场的卫生条件难达到要求。巴氏消毒鲜牛奶是将生奶加热到72℃~85℃之间烧15秒,瞬间杀死致病微生物,保留有益菌群。超高温灭菌奶是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135℃到150℃,4到15秒)处理的牛奶,保质期最長可达180天。
姚颖教授说,巴氏消毒鲜牛奶和高温灭菌牛奶都不含防腐剂。牛奶是通过高温消毒、灭菌等步骤,达到保质期的要求,与防腐剂无关。巴氏消毒鲜牛奶保质期一般在48小时内,营养价值与鲜牛奶差异不大,B族维生素的损失仅为10%左右。高温灭菌是方便牛奶的储存与运输,对牛奶中脂肪、矿物质及主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构成较大影响,同时,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营养价值只有极微量的改变。对牛奶的加工是为了保障牛奶在饮用之前不变质,不会破坏牛奶本身的营养,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