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德国法兰克福的第二天早上,到外面散步,迎面跑来一位身穿红绿相间运动服的中年女士,到跟前时主动向我微微一笑,轻轻招呼一声:“Hello!”(你好!)有人说,德国人很讲礼貌,不相识的人有时见面也打招呼。这话我一到就得到验证。
随后的日子里,这类小镜头就屡见不鲜了。比如,我在大街上,拿着地图看,并没有找人问的意思,不少行色匆匆的行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微笑着向我走来,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我虽听不懂他们的话,但我懂得他们的一颗火热的心,一片善意温暖着感动着我。
我坐的大客车在路口等信号时,旁边车里的孩子总是频频向我们招手。有一次,我们的大客车给一辆小车让路,开车的老太太马上向我们的司机约翰来了个飞吻,我们都乐了。
我很快就发现,在公共场所出入门时,人们总习惯地回头看看。如果后边有人跟上来,就停住脚步,把门扳住,等后边人过来再松开手。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已是一种社会的自觉行为。
公共场所,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没有人大声喧哗。我乘地铁时,发现德国人大都是上车后就拿出报纸或书来看,神态认真,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几乎人人都有这种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特别是青少年更是如此。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参观帝国大厦。那天,人特别多,风大,下雨,挺冷,成群结队的德国游客,按照先来后到顺序自动排队,并列四五行,排出有百米开外。濛濛细雨,冷风飕飕,不少人没带雨具,雨水打在脸上、身上,冻得瑟瑟发抖。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乱挤,就像有无形的警察在组织队伍一样,秩序井然。看了这一场面,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由衷赞叹。
导游小胡正读经济管理博士。他向我们讲述了他在学校里的一些感受,使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德国人的公德意识。他们学生宿舍共有16人,3个外国人,其余的是德国人。各住一室,相处融洽,谁有什么困难提出来,就会有人主动帮助你。如果有人来串门,虽不认识,也热情引进,领他找到人。电话公用,谁用了谁登记,签上自己的名字,一月一结账,合计话费与整部电话实际费用相差无几,人人自觉遵守,并无多打电话少记费的事发生。有时打完电话忘了登记,过后有人提醒,赶紧补上,并表示歉意。过圣诞节、复活节时,大家互相祝福。有时早上起来,门前放着小礼物,如巧克力、苹果、蜡烛什么的,不知谁送的,只好写张卡片放到显眼地方,表示谢意。学生每月开一次会,讨论的问题常常是怎样省电,是一直点灯,还是人走灯灭,人来灯开。还认真讨论怎样节省暖气,是早上开窗前放气省,还是开窗后放气省。其实这种对能源的省与不省,与他们每月的房租费毫无关系,讨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他们节省能源的意识,真正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灿烂的文明之花,要靠公民的自觉意识来培植,也要靠严格的法规来保护。交通管理是欧洲各国的一大难题,德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不含糊,政府管理交通秩序也不客气。车辆行驶限速,超过就要被罚几千马克,罚得很重。还规定:司机每天开车不得超过9小时,连续开车两三个小时就得休息半小时。我们的大客车司机执行这一规定很认真,按时休息,并且向我们作解释,希望我们谅解。
德国的发达不在于轰轰烈烈,而是对民众生活考虑得细致周到,精雕细刻。这种责任意识和便民意识,几乎随处都能感受到。
在城市的街巷和公共场所,经常看到各种群众性体育设施和儿童娱乐设施,都收费不高或根本就不收费。特别是千百里长的高速公路两侧,也能经常发现儿童娱乐场,有弹簧马、高低杠、滑梯、双人蹬的转轮以及叫不出名字的设备。也有专为长途车司机准备的木桌椅,这些东西在无人的郊外,无人管理,设施完好。人人遵守公德,爱护公物水准极高。
责编/晓辉
随后的日子里,这类小镜头就屡见不鲜了。比如,我在大街上,拿着地图看,并没有找人问的意思,不少行色匆匆的行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微笑着向我走来,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我虽听不懂他们的话,但我懂得他们的一颗火热的心,一片善意温暖着感动着我。
我坐的大客车在路口等信号时,旁边车里的孩子总是频频向我们招手。有一次,我们的大客车给一辆小车让路,开车的老太太马上向我们的司机约翰来了个飞吻,我们都乐了。
我很快就发现,在公共场所出入门时,人们总习惯地回头看看。如果后边有人跟上来,就停住脚步,把门扳住,等后边人过来再松开手。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已是一种社会的自觉行为。
公共场所,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没有人大声喧哗。我乘地铁时,发现德国人大都是上车后就拿出报纸或书来看,神态认真,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几乎人人都有这种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特别是青少年更是如此。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参观帝国大厦。那天,人特别多,风大,下雨,挺冷,成群结队的德国游客,按照先来后到顺序自动排队,并列四五行,排出有百米开外。濛濛细雨,冷风飕飕,不少人没带雨具,雨水打在脸上、身上,冻得瑟瑟发抖。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乱挤,就像有无形的警察在组织队伍一样,秩序井然。看了这一场面,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由衷赞叹。
导游小胡正读经济管理博士。他向我们讲述了他在学校里的一些感受,使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德国人的公德意识。他们学生宿舍共有16人,3个外国人,其余的是德国人。各住一室,相处融洽,谁有什么困难提出来,就会有人主动帮助你。如果有人来串门,虽不认识,也热情引进,领他找到人。电话公用,谁用了谁登记,签上自己的名字,一月一结账,合计话费与整部电话实际费用相差无几,人人自觉遵守,并无多打电话少记费的事发生。有时打完电话忘了登记,过后有人提醒,赶紧补上,并表示歉意。过圣诞节、复活节时,大家互相祝福。有时早上起来,门前放着小礼物,如巧克力、苹果、蜡烛什么的,不知谁送的,只好写张卡片放到显眼地方,表示谢意。学生每月开一次会,讨论的问题常常是怎样省电,是一直点灯,还是人走灯灭,人来灯开。还认真讨论怎样节省暖气,是早上开窗前放气省,还是开窗后放气省。其实这种对能源的省与不省,与他们每月的房租费毫无关系,讨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他们节省能源的意识,真正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灿烂的文明之花,要靠公民的自觉意识来培植,也要靠严格的法规来保护。交通管理是欧洲各国的一大难题,德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不含糊,政府管理交通秩序也不客气。车辆行驶限速,超过就要被罚几千马克,罚得很重。还规定:司机每天开车不得超过9小时,连续开车两三个小时就得休息半小时。我们的大客车司机执行这一规定很认真,按时休息,并且向我们作解释,希望我们谅解。
德国的发达不在于轰轰烈烈,而是对民众生活考虑得细致周到,精雕细刻。这种责任意识和便民意识,几乎随处都能感受到。
在城市的街巷和公共场所,经常看到各种群众性体育设施和儿童娱乐设施,都收费不高或根本就不收费。特别是千百里长的高速公路两侧,也能经常发现儿童娱乐场,有弹簧马、高低杠、滑梯、双人蹬的转轮以及叫不出名字的设备。也有专为长途车司机准备的木桌椅,这些东西在无人的郊外,无人管理,设施完好。人人遵守公德,爱护公物水准极高。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