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职业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上我走路到公司上班,经过一条马路时,一个交通协警员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执行公务的他,原本是要站在路旁指挥交通的,为了让他不至于忍受雨打日晒,有关部门在路边为他撑起了一把大伞,让他能在酷暑的夏天,或者绵绵的雨天都有安身之处,而此时的他没有站在太阳伞下,而是站在离太阳伞几十米一处浓阴的树下。酷热的夏天,大如伞盖的树叶,为他撑起了一片阴凉,他穿着制服,站立此处,面对着眼前车辆的穿梭来往,无动于衷,只是在口渴时拿起放地板上的一壶水,打开壶盖喝几口。
  每次经过他身边,我都替他着急,我真想提醒他,那拥堵的车辆,需要他的指挥;那横穿马路的行人,需要他的引导……希望他能尽自己的本分去工作,对得起他身上的那套制服,对得起自己的一份工资。可是,几次话到嘴边,我终究还是忍住没说出来。我似乎在等待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次从他身边经过,时而看着他在发呆,时而看着他与环卫工人在树阴下聊天,一天又一天。
  生活中,不止他在以游戏的态度对待工作。曾听一位朋友说起他们公司情况,由于公司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老板在的时候大家表现很好,按时上下班,老板不在或去外地出差,大家迟到的迟到,早退的早退,或者打着各种借口故意翘班……刚入公司的他尽职尽责,从不迟到,也不早退,即便有私人事情需要处理,也是跟老板请假。他说,目睹现状,他很消沉,觉得大家都在耍小聪明,唯独他傻里傻气老实本分。他时常会自问,是不是自己太傻了?
  朋友与我吐槽没多久,某一天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表现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他说在一次例会上,老板说了公司的情况,表扬了他,老板把他提升为中层领导,给他加薪。原本以为老板不知道这些事,没想到老板就是老板,心如明镜啊。他很庆幸没有辜负时光,没有辜负工作热情,能在消极的环境里,保持清醒与本真。
  朋友的话让我释然,我感叹,这社会还是公平的。
  过了些时日,走在上班路上,发现路边的交通协管员换了,原来那个是肥胖的个子,现在这个,小了一半。这个协管员站在太阳伞下,不时地吹着口哨,积极引导车辆、行人,目光炯炯、動作标准。我有点好奇,原来那个协管员哪去了?等这个协管员空闲下来时,我上前问了个究竟。他说,上级领导在抽查时发现那个协管员偷懒,把他做了调动,他被安排到某个政府部门大门去值岗,这样,就没办法偷懒了。
  原本我还以为那个协管员被开除了,还好没有,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了。我想,通过这次教训,他应该会有所反思吧?
其他文献
“岩”,在闽南一带指建在山上的寺庙。  提起平和县文峰镇前埔村的山上有个曹岩寺,这已不是个什么新鲜的事了。据说曹岩寺建于唐宝历三年,即公元827年,比三平寺早了3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曹岩寺的方丈还是三平广济祖师的师兄,曰广惠,广济广惠,看似一脉相承,颇有渊源,不过这也仅仅只是个传说而已,根本无法找到广惠与广济两位祖师相关的史料记载,仅在《漳州府志》及《平和县志》可见“曹岩,在三坪山
期刊
久闻位于漳州市龙文区蔡坂村、以晶洞花岗岩地质地貌著称的云洞岩风景区内山、水、林、泉、岩、洞、寺兼胜,尤以秋日登高揽胜最为吸引人。  时已深秋,但在我眼里,闽南无秋。临近霜降,虽满城秋风飒爽、凉意袭人,但四处姹紫嫣红,季秋如春。  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只身前往云洞岩登高踏秋。行至山脚下,虽申时过半,但景区登高赏景者络绎不绝。  目之所及,只见广场上、树林里、山坡处人声鼎沸,幼小嬉笑追逐,老者步履轻
期刊
写这篇散文,可以说酝酿已久,所以每次走过这条古街都会多看几眼,或驻足与长居在此的老阿嬷长聊,希望能从她们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古街的相关内容。  几年过去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拖到现在,记下一段历史,让后人可以寻到过去的足迹,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古街位于漳州龙文区蓝田镇梧桥村檀林,长度大约三百米,西边入口有个贞节牌坊,高挑的石板条石刻有“圣旨”二字,据说为了纪念村里一名不畏强暴,保节舍命的陈姓贞节
期刊
一  在一个温润和煦的夜晚,我的手机微信跳出来一条信息,朋友问我是否对一个关于百岁老人故事的题材感兴趣。我犹豫了两秒,便回复说,我想试试。  朋友接着把具体的情况告诉我:他数月前在外省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认识的一位安溪人孙少敏,请他联系漳州本地的记者去采写一位百岁老人的新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于孙姓人家的故事。  根据朋友提供的联系方式,我加了孙少敏的微信,并进一步了解到更具体的情况:不久前,孙
期刊
重识梁祝,是从微信战友群里一段《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开始的。2018年5月27日,在国家大剧院,为纪念该曲谱成并首次公演50周年,主持人任鲁豫用饱含磁性的声音深情回顾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诞生过程。  那是1958年,为纪念建国10周年,由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的陈钢与何占豪联手创作,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综合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表现手法,实现了交响乐民族化的突破。50年来,该曲已被改编成各种版本,令
期刊
卖水果生鲜的店铺新进了许多红薯,修长玲珑,盈盈一握。大婶专心地挑出个头均匀的红薯,说把它们带回去用微波炉“微”一下就熟了,又甜又香。这些稍一碰开红皮就露出金灿灿薯肉的块茎貌似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而长的,可见红薯的品种也与时俱进。  红薯大都结在藤上,长了多少,个头大小,成熟与否拨开叶蔓一目了然。至于收成,你得靠猜。猜得出说明你是善于稼穑的农人,猜不出呢,就得刨开土来看看。  红薯与土地紧紧地融合在一
期刊
以前,我覺得向阳花应该是不会难过的,它永远都围着太阳转,不应该是阳光灿烂的吗?直到他的出现。  他叫少容,这个高中学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居住在东泗乡虎渡村,不幸罹患白血病。他家境普通,为了治病,家中积蓄耗费一空。为了给他筹集治疗费用,我和我的伙伴们发起募捐活动。时间不等人,少容需要救治,他正处青春年华,我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对重返校园继续学习的渴望。我奔跑于各募捐点,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筹集最多
期刊
我来到这间隐藏在热闹繁华街市中的新书店,它躲在县城某个城市综合体的四楼上,不像其他书店明晃晃地矗立在路边,静默如谜。  我推开门,这里显得雅致、静谧,与过去所见的书店大不相同。一盞盏小巧的黑色射灯挂在天花板的黑色支架上,投射出一片片暖黄、柔和的灯光。光所能照射到的地方,耀眼明亮。光被遮挡的地方,暗影重重,形成明暗斑驳的光影层次。书店各个角落摆放着一盆盆精致的花草,点缀着大自然绿色的气息。  这个长
期刊
说到甘蔗,大家并不陌生,它给人的印象很特别,说它是水果,它太粗犷。说它不是水果,它却甘甜地诱人咀嚼。甘蔗主要分两种,直接吃的和榨糖用的。甘蔗一般是在每年10月份左右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都可以吃到。此时,街边水果摊边随处可见成捆伫立着新鲜甘蔗。大多数人最直接的吃甘蔗方式就是拿起来就啃,所以摊主会熟练地用刀去皮,然后将甘蔗均匀分好装进袋子递到顾客手中。这些年,甘蔗也越来越流行于街头鲜榨,它保留
期刊
腊八一过,婆母便日日掐着指头算,还有多少天她能回老家漳浦,掸旧尘,做甜粿,杀鸡宰鸭迎新年。我原以为,记挂过年的只有稚子。竟不是,让婆母一再坐不住的,是撒泼打滚铺天盖地氤氲开的年味。  最馋人的年味,来自于各种食物交相混淆的香。  腊肠得自己动手,外头买的哪有自家灌的真材实料?鸡鸭是粗粮养的,滚水里捞起来,紧着抹盐粉,香气排山倒海般袭来,馋得人口舌生津。炸五香、炸鱼虾、炸海蛎……哪怕已然吃不完,便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