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我们享受着便捷的生活方式,唯快不破,以为这种便捷的生活便是人们追求的至高点。但是很快便会疲惫,当双手甚至大脑都解放后,人们会焦虑,我们发明创造了高超的技术,但同时被技术困在里面,技术支配了人们的思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师开始研习摄影古典工艺,从最初复杂的摄影手工制作中寻求摄影的意义。
【关键词】摄影古典工艺;铂钯印相工艺;接触印相
一、前言:
1、摄影古典工艺的历史溯源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化学、物理及光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发现了银盐(硝酸银或氰化银)可以作为感光的介质,随后很多人不断的尝试着。尼塞福尔·尼诶普斯将沥青和粘性液体溶解在混有碳粉的薰衣草油中,形成发亮和均匀的清漆,他去世后达盖尔继续研究着利用光线创造影像的技术问题,基本上就是通过碘蒸气敏感的镀银铜版曝光,并将铜版置于汞蒸气中冲洗出浅影,达盖尔法是在一块金属版上产生一个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左右相反的单色影像。1939年巴黎科学院会议上,法国国会议员路易-弗朗索瓦·阿拉贡(Louis-Francois Arago)宣告了摄影术的诞生,但在此之前摄影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从尼诶普斯早期的不断尝试,到达盖尔式摄影法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被称为接触印相时代。在此同时塔尔博特发明的卡罗尔摄影法则是在纸上产生一个同样也是单色,并且色调和左右都相反的影像--负片。
1850年英国雕刻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采用新发现的无色光滑材料-火棉胶(collodion,曾译珂罗酊),对其敏化后覆于玻璃片基上,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这种玻璃底版可以减少曝光时间,也称为湿版法。1871年英国马多克斯发明了溴化银干版摄影术。
早期的印相技法包括铂/钯印相法、蛋白印相法、蓝晒法、铁银印相法、范·戴克法、齐亚工艺、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干粉放相法、POP直接显影工艺、图像转移工艺等。1830年费迪南德.盖伦记录了光在氯化钯上的反应作用,1859年博耐特成功印出第一张铂金照片,1873年威廉·威利斯申请了第一个铂盐印像的专利。这项技术的改进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而钯印相工艺1880年被发明。
2、当下摄影古典工艺状况
摄影进入中国是伴随着战争被外国军队所带入,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均使用着外国的摄影器材。由于这个阶段随着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随着胶片及摄影设备的推出,古典工艺因其造价的昂贵、工艺的复杂而被替代。中国直接跨过了摄影古典工艺去学习先进的机械摄影术,对摄影古典工艺的知识比较浅薄。现代中国的许多学院及社会上都会有很多摄影专业及机构,大多数上手学习研究的是单反相机等先进的摄影设备,有很多学了很多年的摄影的同学竟从未听过古典摄影法。至今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摄影只是按一下快门便可。失去了思考的机械操作也就失去了艺术的价值。正是因为古典工艺的复杂及昂贵,让摄影师在拍摄创作之前不得不做大量的思考及准备工作,专注的拍摄一张照片,从而得到满意的影像。
二、铂钯印相工艺研究
铂和钯的特性很相似,铂和钯都是相对惰性的金属﹐有很多共性。除了一些细微的不同点﹐两种金属盐的乳剂配制﹐涂布以及显影过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影像也几乎完全相同。铂钯印相工艺是攝影印相工艺里最稳定的工艺之一,而且它对高光有很高的表现力,中灰调分布均匀﹐呈现特别的“白金影调”。铂钯印相的照片可以永久保存,化学上相当稳定,只要纸基不损坏。在手工涂布的过程中允许摄影师加厚相纸表面金属颗粒的密度﹐使影像更有质感、深度。铂钯印相实际是等量的铂盐和钯盐混合制作出来的。单纯的铂盐印像影调偏冷﹐而钯的药液量大时,影调会偏暖,也比较容易进行色调调整。因为铂钯药剂相对昂贵,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工作准备,每一步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最终的影像出现瑕疵,无论是环境、温度、湿度、药剂、纸张、中间底、涂药及曝光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当然这些瑕疵和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这些古老的摄影工艺内在乐趣,每一张影像中都有摄影师留下的痕迹,不断的实验探索寻求完美。
三、摄影古典工艺的价值与思考
近年来摄影古典工艺在国外开始复兴,中国许多的摄影家也开始探索学习古典摄影工艺很长一段时期﹐当摄影作品充斥艺术市场时﹐铂钯印相工艺以及其它的一些复兴工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但那更多是因为它们在制作上的特殊而不是它们的内涵。今天﹐铂钯印像工艺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忠爱这种工艺的既有业余摄影爱好者也有当今的摄影大师。我们学习探索古典工艺,并不是说舍弃先进的摄影术而去复兴一种费钱费力的古老技术,它被时代遗弃必然有它的缺陷及存在的不合理。我们只是在寻找和探索古典摄影工艺内在潜力,我们是在学习摄影根基,需要通过自己的动手实操,经过繁琐复杂的工序后得到一张影像,而不是随手的一拍。当你知道一张影像来之不易时,你会珍惜你的快门,每按一下你会有更多的思考。把古典工艺影像同现代微喷得到的影像做对比后,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影调。我们拒绝被技术带到真实的荒漠里,我们怀念原始艺术的绿洲。无论何种艺术的创新都需要了解它的历史根基,才能扎实的创新,古典摄影工艺是基石也是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包甦、田彩霞、吴晓凌.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12(15-55).
[2]昆汀·巴耶克.摄影术的诞生[M].刘征.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7(15-51).
【关键词】摄影古典工艺;铂钯印相工艺;接触印相
一、前言:
1、摄影古典工艺的历史溯源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化学、物理及光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发现了银盐(硝酸银或氰化银)可以作为感光的介质,随后很多人不断的尝试着。尼塞福尔·尼诶普斯将沥青和粘性液体溶解在混有碳粉的薰衣草油中,形成发亮和均匀的清漆,他去世后达盖尔继续研究着利用光线创造影像的技术问题,基本上就是通过碘蒸气敏感的镀银铜版曝光,并将铜版置于汞蒸气中冲洗出浅影,达盖尔法是在一块金属版上产生一个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左右相反的单色影像。1939年巴黎科学院会议上,法国国会议员路易-弗朗索瓦·阿拉贡(Louis-Francois Arago)宣告了摄影术的诞生,但在此之前摄影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从尼诶普斯早期的不断尝试,到达盖尔式摄影法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被称为接触印相时代。在此同时塔尔博特发明的卡罗尔摄影法则是在纸上产生一个同样也是单色,并且色调和左右都相反的影像--负片。
1850年英国雕刻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采用新发现的无色光滑材料-火棉胶(collodion,曾译珂罗酊),对其敏化后覆于玻璃片基上,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这种玻璃底版可以减少曝光时间,也称为湿版法。1871年英国马多克斯发明了溴化银干版摄影术。
早期的印相技法包括铂/钯印相法、蛋白印相法、蓝晒法、铁银印相法、范·戴克法、齐亚工艺、花汁印相法、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干粉放相法、POP直接显影工艺、图像转移工艺等。1830年费迪南德.盖伦记录了光在氯化钯上的反应作用,1859年博耐特成功印出第一张铂金照片,1873年威廉·威利斯申请了第一个铂盐印像的专利。这项技术的改进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而钯印相工艺1880年被发明。
2、当下摄影古典工艺状况
摄影进入中国是伴随着战争被外国军队所带入,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均使用着外国的摄影器材。由于这个阶段随着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随着胶片及摄影设备的推出,古典工艺因其造价的昂贵、工艺的复杂而被替代。中国直接跨过了摄影古典工艺去学习先进的机械摄影术,对摄影古典工艺的知识比较浅薄。现代中国的许多学院及社会上都会有很多摄影专业及机构,大多数上手学习研究的是单反相机等先进的摄影设备,有很多学了很多年的摄影的同学竟从未听过古典摄影法。至今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摄影只是按一下快门便可。失去了思考的机械操作也就失去了艺术的价值。正是因为古典工艺的复杂及昂贵,让摄影师在拍摄创作之前不得不做大量的思考及准备工作,专注的拍摄一张照片,从而得到满意的影像。
二、铂钯印相工艺研究
铂和钯的特性很相似,铂和钯都是相对惰性的金属﹐有很多共性。除了一些细微的不同点﹐两种金属盐的乳剂配制﹐涂布以及显影过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影像也几乎完全相同。铂钯印相工艺是攝影印相工艺里最稳定的工艺之一,而且它对高光有很高的表现力,中灰调分布均匀﹐呈现特别的“白金影调”。铂钯印相的照片可以永久保存,化学上相当稳定,只要纸基不损坏。在手工涂布的过程中允许摄影师加厚相纸表面金属颗粒的密度﹐使影像更有质感、深度。铂钯印相实际是等量的铂盐和钯盐混合制作出来的。单纯的铂盐印像影调偏冷﹐而钯的药液量大时,影调会偏暖,也比较容易进行色调调整。因为铂钯药剂相对昂贵,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工作准备,每一步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最终的影像出现瑕疵,无论是环境、温度、湿度、药剂、纸张、中间底、涂药及曝光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当然这些瑕疵和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这些古老的摄影工艺内在乐趣,每一张影像中都有摄影师留下的痕迹,不断的实验探索寻求完美。
三、摄影古典工艺的价值与思考
近年来摄影古典工艺在国外开始复兴,中国许多的摄影家也开始探索学习古典摄影工艺很长一段时期﹐当摄影作品充斥艺术市场时﹐铂钯印相工艺以及其它的一些复兴工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但那更多是因为它们在制作上的特殊而不是它们的内涵。今天﹐铂钯印像工艺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忠爱这种工艺的既有业余摄影爱好者也有当今的摄影大师。我们学习探索古典工艺,并不是说舍弃先进的摄影术而去复兴一种费钱费力的古老技术,它被时代遗弃必然有它的缺陷及存在的不合理。我们只是在寻找和探索古典摄影工艺内在潜力,我们是在学习摄影根基,需要通过自己的动手实操,经过繁琐复杂的工序后得到一张影像,而不是随手的一拍。当你知道一张影像来之不易时,你会珍惜你的快门,每按一下你会有更多的思考。把古典工艺影像同现代微喷得到的影像做对比后,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影调。我们拒绝被技术带到真实的荒漠里,我们怀念原始艺术的绿洲。无论何种艺术的创新都需要了解它的历史根基,才能扎实的创新,古典摄影工艺是基石也是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包甦、田彩霞、吴晓凌.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12(15-55).
[2]昆汀·巴耶克.摄影术的诞生[M].刘征.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7(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