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烂草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有句俗话:“大的妖,小的娇,中间的是个烂草包。”我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别无选择地,就成了父母眼里的烂草包。
  生姐姐时,因是头胎,且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父母没有为是儿是女操过多的心,姐姐很矜持地折腾了两天才出来,母亲虽然精疲力竭,仍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母亲也有心情把这个小女孩儿收拾齐整,还弄点儿头绳、头花啥的点缀点缀,到肚里有了我,就很在意是儿是女了。母亲在田间劳作时突然阵痛,总结生姐姐时的教训,打算吃个韭菜炒鸡蛋后有力气生我。等割了韭菜,敲了蛋,还没来得及炒熟,我就迫不及待地出生了,顺利得连村里的卫生员都没赶到,慌忙地拉了隔壁的大妈充当接生婆。父母对我的到来深感失望,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也从不避讳这种心情。生了我之后的母亲虽然做了裁缝师傅,也从没心思装扮我,我总是穿姐姐甚至姑姑的旧衣服。等母亲怀上弟弟时,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父母心里的担忧可想而知。弟弟落地的那一瞬间,母亲猛一抬头,终于看见了弟弟的小鸡鸡,一颗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可以想象弟弟受宠的程度。母亲说,那时无论多累,只要一看见弟弟,就觉得舒心,苦累全消。弟弟要什么,父母尽量去满足,我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六岁时,我上了一年级。那个九月一日的早晨,阳光明媚,我背着姑姑背过、姐姐又背过的一个军绿色的旧书包,和邻家的小女孩儿并肩站在小学校的平房前等候报名。松松垮垮的旧书包耷拉到我脚踝,而小邻居背的书包是她妈妈用两个漂亮的花手绢缝制的,精巧而美丽。秋日的阳光照着她的花书包,也照着我,映得我的眼睛熠熠生辉,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羡慕。
  小学时候的我有一个习惯,我的母亲是再熟悉不过了。白日里常常疯玩儿,晚上临睡前我却迟迟不肯上床,这时候母亲总是(还算温柔地)问我:“作业又没做?”我忘了我怎样回答,或者只是用神态做了回答。而后,母亲便要我拿出作业,她则伏在灯下(有时候是煤油灯),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替我把作业做完。母亲就这样跟着我学了一年多的文化,却不曾打骂过我,比我对女儿强多了。后来,母亲能拿着放大镜研究马报(六合彩报纸),还能看书消遣,我是功不可没的。不过,那时候的母亲教我学会了一句粗话:“白天跑四方,夜里补裤裆!”可见父母并不操心我的学业,直接后果是我留了一级,小学多读了一年。
  作为烂草包,父母也懒得顾及我的情绪,伤害了我,他们也从不自知。
  还是穿开裆裤的时候,有次在外面玩儿,一只裤管被纵向撕破了,因觉得碍事,我便把那条撕破的裤腿撩在了肩上。当我扛着一只裤腿从一群大人中走过,惹得那群人笑岔了气,很清楚地记得,母亲在人群中笑得特别灿烂。被人笑过之后,我忽然知道了丑,知道了恼恨,特别是对母亲。还有一次,小小的我扛着一根又粗又长的竹竿怎么也进不了院门,于是,我的笨拙就被父母演绎为滑稽的笑话到处传播,我小小的自尊心被伤害了多年。
  要说这样的事跟父母处事的方式和教育能力有关的话,下面的事就纯属父母的偏心了。有一次分糖果,父亲将整的分给了姐姐和弟弟,塑料袋里最后的粉粒归了我,我委屈得哭了。记得最后父亲抱起我,放了一些糖果在我怀中,说:“都是我的儿女,我不应该偏心的。”我的哭泣,让父亲终是觉察到了自己的不公,及时地纠正了,也正是他抱起我一刹那的温暖让我记住了这件事。再一次是一个暑假,我、弟弟和父亲推着一车粮食去卖,夏天的太阳烤得我们又累又渴,父亲停下来,买了两瓶饮料,和弟弟一人一瓶,旁若无人地喝起来,好像我并不存在一样。我忍住渴,假装不在乎,却怎么也忍不住眼泪,当然,我没有让他们看见我的眼泪。这件事要不是我记在日记里,估计也早忘了。从日记中可知道,我当时是怨恨父亲的。
  排行中间,又是个女儿,我这个烂草包烂得有些彻底。即便是成年后,父母仍然处处维護帮衬弟弟,也曾让我有过不平,有过抗拒,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终已释然。无论他们做过什么,无论他们更爱哪一个,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
  事实上,我这个烂草包一路比姐弟走得都要顺利,得感谢父母早早地让我学会了独立和坚强,让我懂得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炳三奶奶实在太老了,她哪儿都没有病,又哪儿都有病,如同一部运行了近百年的机器,所有的部件都磨损老化了,这台机器完全是凭着生命的惯性还在蜗牛似的爬行,随时都有可能戛然止步。  炳三奶奶静静地躺在陪伴她大半生的精雕细镂、漆皮斑驳的宁波床上,她的神情看上去极安详,全无一丝半毫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还有几许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兴奋。炳三奶奶这回执拗地拒绝了孙子爱国要送她去医院的恳求,炳三奶奶说,我该走了,早该
期刊
河口镇地理方位上位于徽州与池州之问,往东北方向是池州、铜陵和芜湖等沿江城市,往西南去是徽州,在地域上,深受徽州文化影响。  老何家从祖上懋德公自中原迁居至此,已历经十八代,从宗谱上的记录来看,也并未出过一两个拿得出手的达官贵人,即便是老何自己,经常炫耀的也不过是大清光绪年间,老何的太爷爷曾经在广阳府乡试上得过第七名,因而也有了秀才这么个尊称。但也仅止于此,后来到老何爷爷、老何父亲和老何自己,都是标
期刊
因为要从云南威信拉一车微菜到四川的江油,所以那天晚上就没有睡觉。拉货的司机要求要十二点才走,我就一个人在货车那儿守着货车装微菜。夏初的深夜多少有一点儿清冷,没有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一个人站在没人的昏暗街巷。人生难得一静心,生活因为安静而美丽,岁月因为安静而丰盈。透过昏黄的路灯突然发现天上居然还有一个发霉的半月正静静地挂在天上,想努力地寻找一颗星星,最后还是失望地摇摇头。  微菜,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野
期刊
久居江南,每逢五月知梅雨。今年的梅雨季节如期而至,开头几日,雨丝纷纷,内心甚是欢喜。喜春风渐暖,柳花飞扬,更兼一把油纸伞的典雅,恍惚自己便是那一袭走在江南烟雨巷中的女子。举手投足,眉眼尽在柳条之间,颇有些乐居江南的自得和享受。但若是一连数月,不见阳光,也不见曦月,梅雨就这样恣意汪洋,连天接地。不知是因为缺少了紫外线的杀菌,还是自身免疫力的缺失,又或者是教书工作的压力,在纵横的雨水中,我的身体发生了
期刊
新居有明晰的格局,三室两厅带厨卫。这个“三室”里,就有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间,设计格局明确指定是书房。当初看房时,我就在这块地站得最久,脑子里开始浮现书房的美丽蓝图。  我首先自己设计了一张书桌,而舍弃了市面上流行的时尚书桌。在没有门窗的那面墙,我让木工做了个长十米,宽一点五米的书桌。我说了半天,木工师傅搔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搞清这么大的书桌是裁缝师傅的工作台还是白案师傅的案板。我告诉他,按扩大的
期刊
有一个巢,安放着纯真岁月里所有的快乐,它的开口,就是家的方向。  戴着黑网面具,身着黑罩衣的外公,开始在后院的一排蜂巢前,查看六个蜂巢里的蜜蜂,是否已归巢。末了,坐在木讷的圈椅上,眯着眼睛,叼着水烟瓶,两腮有力地瘪进去,咕噜咕噜长吸一口,干裂的唇侧,两个括号一样的法令纹立刻消失,仰头,再从鼻孔里喷出两道青烟,法令纹又变戏法一样出现,这日子惬意得连那夕阳也赶紧躲到了西山后,不想扰了老汉的清幽。  我
期刊
那时的双流县,没有湖,少船,也穷。  旧时,川西坝子流传有一首童谣:“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这话,双流人听了扎心,但有啥办法呢?农耕时代,有好田才有好生活。而双流地处成都平原的南部,用水的时候没水,不用水的时候却来了洪水。所以,自清朝以来,双流一直被归为“下五县”之列。要在这土地上,靠一把锄头挖出一份好日子,难啊!  老张高中读完一年,刨完生产队最后一垄洋芋(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
期刊
十九岁,我成为一个孩子王,在那个大山沟里,我窝了十年。  十多个外地分配去的青年教师,在那个狭窄的巴掌大的地方,一个自成一统的小社会,苦闷、压抑自不待说,不知道出路,也看不到希望,只能坐愁红颜。有人爱上麻将,有人爱上读书,有人娶妻生子,有人谋划远走高飞,我对着方格稿纸,向天向地倾诉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欢乐也有,多集中于下半年,节多、假多、福利多。深秋或初冬,收获季节,厂里会有大卡车去山东烟台
期刊
二十年多前,我从辖属林业部的西北林学院毕业,分配到南阳地区林技站工作。当时社会上还不重视生态建设,林业的地位不高,是比较边缘化的单位。有句顺口溜很形象地描绘出林业人的尴尬地位,“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林业站的”。  地区林技站位于市区文化路南头,不太宽阔的大门旁,挂着一块白漆黑字的木板,竖立写着:“南阳地区林业技术指导站”。我在西北林学院上学时,学的是经济林专业,单位领导让我师从工
期刊
内寮是座古村,坐落于福山之上。  我们村在山脚下,与内寮隔着一条寿溪。福山陡峭林密,云遮雾罩,内寮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我与它隔溪相望了五十年,从不曾造访过,只因心里有一种情绪。这种莫名的情绪源于小时候大人的吓唬:“不听话送你去内寮。”大人的这句吓唬之语,我不知缘由却也任它如同“咒语”莫名其妙地紧箍了我半个世纪……  解开我“禁咒”的,却是这座山村里的一尊神祗。  内寮村有座娘妈官,官里有一尊掌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