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高考理综从自主命题以来,都严格遵守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侧重考查了细胞代谢,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遗传规律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考试说明》规定的理解、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等四项能力要求。其中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达到了生物总分值的一半。由于生物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额,其中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数是通过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因此实验占得分值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对实验部分考查的命题角度主要有:探索实验中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预测实验结果、探究影响生物某种生理作用的因素等,尽管命题多样,但围绕“以能力考查”为主的思想不变。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材实验,主要对教材的回归,重点考查教材实验内容中相关原理、方法等,但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通过情景创设,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分析、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另一类是实验设计,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该类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以下就对这几年福建高考实验命题特点做一详细分析。
1.高考中教材实验的分析
高考中出现不少的实验试题,直接来自教材实验,此类试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考试说明》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1单一考查教材实验的识记内容
这类题型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层次,难度较低,考点单一,相对较容易得分。主要考查对教材要求的基础实验的掌握程度。这类题型偏向于考查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药品或试剂的使用、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等最为基础的实验内容。
如(2010.福建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此类题型主要考查《2010年福建考试说明》生物知识列表中所列出的16个实验,符合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2对教材实验进行重组,着重实验能力考查
这类题型打破单一实验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迁移、应用及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教材实验熟悉且不会混淆。这类题型多见于对实验条件、过程、试剂使用、物质鉴定、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相互重组,相互贯穿。一般是起点高,但落脚点低。只要学生能对教材的实验熟记,一般不易搞错及混淆。如(2009.福建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这类题目是对课本实验的重组,这种题型的考查更符合高考的命题思路。这类题目中,四个选项通常可以涉及到四个不同的实验,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从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选择题的考查形式逐渐转换成了非选择题,但是不管以哪种类型进行考查,如果学生在平时能真的动手去操作这些实验,看到这些问题都能很快的做出回答。
1.3经典实验的再现和延伸,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的素材来自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包含丰富的生物科学研究素材,还体现了前一辈科学家对实验探究的历程的艰辛,借此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高考中对这类题型的考查形式主要是对经典实验进行整合,考查学生对这些实验的方法、结果、结论、观点等的掌握;或者以一个原型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如(2012.福建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这道题通过四个经典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课本中经典实验的熟悉程度,重点考查实验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从全国各地的考题中发现在我们福建2009年高考选择题5中出现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题目后,相继在广东等高考题中也出现相似的题型。
1.4对教材实验的延伸,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教材中的部分实验由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有限以及考纲的限制,并未做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但很多与教材相关的拓展和延伸的实验,其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学生所熟知与掌握的。因此,高考常常对这类的题目进行挖掘,并进行拓展和延伸。
如:(2013.福建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这道题目则是根据质壁分离实验演化而来,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这类的题型也一直是历年高考比较热衷的题型,可以从一道题目中同时考查学生多项能力。
2.高考实验设计题型分析
这类题型的素材往往源于生活与生物之间的联系,由此作为起点延伸出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多见于探究性实验。主要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及实验探究等方面进行考查,且常由此联系到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侧重于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这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题目从评价指标、实验结果分析、实验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考查。同样主要针对具备简单生物学事实能力,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这项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往往起点高但落脚点低,最终回归到课本中常见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只要把握住题目的信息,围绕信息寻找课本的依托。
从近年的高考生物实验中不难发现,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考查,始终围绕教学为依据。老师在进行复习的时候需要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体系中,归纳、总结实验体系,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高频考点的问题应予以一定的重视和关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对实验部分考查的命题角度主要有:探索实验中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预测实验结果、探究影响生物某种生理作用的因素等,尽管命题多样,但围绕“以能力考查”为主的思想不变。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材实验,主要对教材的回归,重点考查教材实验内容中相关原理、方法等,但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通过情景创设,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分析、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另一类是实验设计,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该类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以下就对这几年福建高考实验命题特点做一详细分析。
1.高考中教材实验的分析
高考中出现不少的实验试题,直接来自教材实验,此类试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考试说明》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1单一考查教材实验的识记内容
这类题型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层次,难度较低,考点单一,相对较容易得分。主要考查对教材要求的基础实验的掌握程度。这类题型偏向于考查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药品或试剂的使用、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等最为基础的实验内容。
如(2010.福建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此类题型主要考查《2010年福建考试说明》生物知识列表中所列出的16个实验,符合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2对教材实验进行重组,着重实验能力考查
这类题型打破单一实验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迁移、应用及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教材实验熟悉且不会混淆。这类题型多见于对实验条件、过程、试剂使用、物质鉴定、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相互重组,相互贯穿。一般是起点高,但落脚点低。只要学生能对教材的实验熟记,一般不易搞错及混淆。如(2009.福建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这类题目是对课本实验的重组,这种题型的考查更符合高考的命题思路。这类题目中,四个选项通常可以涉及到四个不同的实验,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从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选择题的考查形式逐渐转换成了非选择题,但是不管以哪种类型进行考查,如果学生在平时能真的动手去操作这些实验,看到这些问题都能很快的做出回答。
1.3经典实验的再现和延伸,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的素材来自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包含丰富的生物科学研究素材,还体现了前一辈科学家对实验探究的历程的艰辛,借此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高考中对这类题型的考查形式主要是对经典实验进行整合,考查学生对这些实验的方法、结果、结论、观点等的掌握;或者以一个原型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如(2012.福建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这道题通过四个经典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课本中经典实验的熟悉程度,重点考查实验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从全国各地的考题中发现在我们福建2009年高考选择题5中出现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题目后,相继在广东等高考题中也出现相似的题型。
1.4对教材实验的延伸,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教材中的部分实验由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有限以及考纲的限制,并未做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但很多与教材相关的拓展和延伸的实验,其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学生所熟知与掌握的。因此,高考常常对这类的题目进行挖掘,并进行拓展和延伸。
如:(2013.福建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这道题目则是根据质壁分离实验演化而来,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这类的题型也一直是历年高考比较热衷的题型,可以从一道题目中同时考查学生多项能力。
2.高考实验设计题型分析
这类题型的素材往往源于生活与生物之间的联系,由此作为起点延伸出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多见于探究性实验。主要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及实验探究等方面进行考查,且常由此联系到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侧重于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这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题目从评价指标、实验结果分析、实验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考查。同样主要针对具备简单生物学事实能力,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这项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往往起点高但落脚点低,最终回归到课本中常见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只要把握住题目的信息,围绕信息寻找课本的依托。
从近年的高考生物实验中不难发现,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考查,始终围绕教学为依据。老师在进行复习的时候需要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体系中,归纳、总结实验体系,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高频考点的问题应予以一定的重视和关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