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学习任务主要是在学校课堂完成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高效课堂应是:教师教的高效,学生学的高效,师生配合的高效。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最重要的是从教师做起。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备课 质疑 激励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研究走过了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课堂”向“有效课堂”转变,由“有效课堂”提升到了“高效课堂”。当教师站到讲台上,面对的是几十个纯洁的心灵,求知的目光。这堂课怎样进行?课堂气氛如何?学生将进行怎样的学习?这节课教师设定的目标实现得如何?……所有的这些,完全取决于教师,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单纯的、可爱的学生,而教师是引领这些孩子走向学习“主阵地”的带头人,是先锋,是导航,就像打仗一样,你是怎样布好这一“阵局”,怎样指挥你的队伍冲锋陷阵,你的队伍是斗志昂扬,还是死气沉沉,取决于你这个“主帅”。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做好备课工作,确保教学有条不紊。要使得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备课成了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备课要做“四备”,一备课堂,就是课堂教学组织问题;二备教案,就是教学内容问题;三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备课,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教育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备好学生课显得十分重要。四备情境。教学设计离不开备课情境的设置。在备课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分考虑进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解决,而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之,备好课之后,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学思路才能清晰。每节课的教学情境设置才能充分,教学效果才能显现。
  2.发散学生思维,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培养和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设计课堂情境、有奖提问、开展主题班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不断引领学生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3.倡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应该善于质疑,俗话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其本职工作,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启发学生,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融合适当激励,成绩习惯一个不落。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加强教学过程中培优补差工作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进去,明白学生“差”的主要原因是“懒”即缺乏勤奋,表现为思想上的惰性和练习行为的惰性,也就是上课不善于集中注意力,课后作业没有及时完成。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扮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因此,学习成绩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如果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课后作业高效,那么何以成绩不提高、能力不增强?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田先发.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文科生怎样学好高中数学的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5):271.
  [2]赵荣兵.运用教育智慧 打造高效课堂[J].新校园(学习版),2012,(7):96.
  作者简介:廖新平,江西省赣县三溪中心小学,邮编:341103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新闻工作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融媒体发展趋势下,电视台的采编工作也需要相应地发展改变,需要有所创新。本文主要讨论在融媒体的背景下,
【摘 要】物理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创造有效课堂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高效教授物理知识,推动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物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物理有效课堂。  【关键词】创造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 方式 意义  物理有效课堂的创造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促进自身物理学习